最近吵得相當兇的上網是否該吃到飽,雖然我使用網路的時間不算短,但是,真的要說是行動網路的使用者,其實也是近幾個月才開始加入吃到飽的陣容,其實是一連串的巧合所造成,否則,也不會撘上行動網路吃到飽的列車,不過也因為如此,讓我對於現在這個行動上網吃到飽有些不同的想法跟看法,當然這也包括了許多大環境的因素,還有各家行動通訊業者的各種搭配方案,不過,為什麼我一直到最近才能申請行動網路上網吃到飽呢?
原因無它,因為在我的生活圈中,一直都有WiFi可用,在通勤的路上,似乎也沒有非得上網的需求(對騎車通勤的人來說應該更沒有吧?),再來,就是不習慣在手機螢幕上操作(用起來感覺很吃力)......等。
這一切卻在舊手機掛點、手機螢慕愈來愈大、買手機綁行動上網有高額折扣之後,讓我也搭上了低頭族的列車,雖然,我也清楚行動上網吃到飽的門檻跟先天限制,因此,在自己使用行動上網時,往往也能夠容許它有較大的落差,不過,換個角度思考,若是以相同費率,在固網上提供的速率似乎就相對較高、也穩定許多(這應該也是很多人不敢下手的主因吧?同時家中還有固網,就得支付兩種網路費用),雖然固網也有保證2M的自保條款,但是跟行動網路相比,影響的因素還是少得多,那麼,我們真該擁有上網吃到飽嗎?自己是否真的適用呢?我就針對這些議題提供分享一些個人的想法。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內容當道的線上時代(The content is the most valuable in the website)
先前曾寫過一篇《網站速度與動線》,其實對於現階段來說,因為網路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資訊(絕對多到你看不完),所以,對於網站本身來說,其內容才是真的能夠吸引大眾目光的主要原因,當然這邊的內容不是單純指像寫文章般的內容,對於某些網站來說,是指他所能夠提供的服務,例:圖片上傳(例:instagram)、相簿分享(例:無名正妹、型男...等),比價(例:Myyasui)),當然,現在有很多其實都被大型的社交網站(例:Facebook、Twitter)給整合在其中,不過也因此更能夠突顯其內容,才是網站能繼續存活的不二法門。
竟然重點在於內容(Content),所以就來看看究竟怎麼樣的內容,才是真的能夠吸引大家目光的呢?其實可以簡單分為下列幾種類型,雖然每種類型的操作手法各有其不同,但是對於網站經營者來說,要付出的時間心力都是不可抹滅的,在此還是事先聲明一下,畢竟每種內容型態,都有其適合的使用族群和切入角度,無法用相同的方式來衡量,更絕無其優劣之分。
竟然重點在於內容(Content),所以就來看看究竟怎麼樣的內容,才是真的能夠吸引大家目光的呢?其實可以簡單分為下列幾種類型,雖然每種類型的操作手法各有其不同,但是對於網站經營者來說,要付出的時間心力都是不可抹滅的,在此還是事先聲明一下,畢竟每種內容型態,都有其適合的使用族群和切入角度,無法用相同的方式來衡量,更絕無其優劣之分。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產品開發的門檻 ─ III(The threshold of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 Target groups)
在談過產品型態和產品定位之後,對於產品最後的去處,也是為什麼我們要開發這個產品的最終目的,就是將它推給需要的人,或者是能夠達到更高層次的需求、被需要的人發現(雖然這一點在新產品充斥的現在,有著相當的難度就是),甚至是創造出需求,其實這對於每個商業經營者來說,都是一樣棘手的課題。
不過,對於每個新產品的初期發想,最初應該都是由老闆、專案經理或是特定人士從自身需求轉化出來的,當然也有不少是經由觀察得到的靈感,不過這其實也是危險的開端,因為他們真的是這產品的目標族群嗎?或是以為自己目標族群?像自己的目標族群有多少人呢?這些其實還是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驗證,當然,有人曾說過:「你只要能夠滿足1%的人,就足以支撐你這個產品」,但是你真的能夠抓到那1%的使用者嗎?還有,你真的知道你的目標族群是所有人的1%?還是極為小眾的1%呢?否則產品再好,或許也很難看出它實際的價值,這就是目標族群的一場戰爭。
不過,對於每個新產品的初期發想,最初應該都是由老闆、專案經理或是特定人士從自身需求轉化出來的,當然也有不少是經由觀察得到的靈感,不過這其實也是危險的開端,因為他們真的是這產品的目標族群嗎?或是以為自己目標族群?像自己的目標族群有多少人呢?這些其實還是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驗證,當然,有人曾說過:「你只要能夠滿足1%的人,就足以支撐你這個產品」,但是你真的能夠抓到那1%的使用者嗎?還有,你真的知道你的目標族群是所有人的1%?還是極為小眾的1%呢?否則產品再好,或許也很難看出它實際的價值,這就是目標族群的一場戰爭。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產品開發的門檻 ─ II(The threshold of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 Product Positioning)
前篇提到產品開發時的產品型態,接著就來談談產品定位的差別吧?雖然先前提到產品開發最難突破的有三點,其實它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一體三面,仔細推敲一下就知道,想想你在購買虛擬商品跟實際存在的商品時,習慣購買的金額大小一樣嗎?購買的產品類型相同嗎?這其實也就決定了一個新產品的定位及價值,一般來說,新產品的定位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切入角度,例:產品差異性、價格帶、使用者定位(這一點與消費族群有關)或是操作方式......等,其實有相當多不同的定位方法。
無論你從那個角度切入,都有它存在的參考價值,但是針對產品本身來說,如果你沒有辦法抓住一個重點來發揮,後續挨打的機會可能就大得多,這就如同有人說過:「交往的時候,你可以忘記一年當中的360天,但是,絕不能夠忘記最重要的五個特別日一樣」(當然有人可能會比較貪心一點就是),其實說穿了,對於產品定位來說,也是相同的道理,與其找出它的千百個好處,還不如找到一個消費者願意掏錢購買它的理由,您說是嗎?
無論你從那個角度切入,都有它存在的參考價值,但是針對產品本身來說,如果你沒有辦法抓住一個重點來發揮,後續挨打的機會可能就大得多,這就如同有人說過:「交往的時候,你可以忘記一年當中的360天,但是,絕不能夠忘記最重要的五個特別日一樣」(當然有人可能會比較貪心一點就是),其實說穿了,對於產品定位來說,也是相同的道理,與其找出它的千百個好處,還不如找到一個消費者願意掏錢購買它的理由,您說是嗎?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產品開發的門檻 ─ I(The threshold of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 Product type )
基於身份的轉變,漸漸地對於很多事情也有了不同的想法,不過,原本要負責的事情也沒有少過就是,只是從原本只需要單純地對某些技術和流程的專注,改變成為對於新產品的開發,其實自己也是邊做邊學,畢竟站在旁邊觀察跟實際下場操作是截然不同的一種體驗。
更何況有更多細節需要處理,尤其是在資源、人力、產品定位都尚未齊全之前(基本上應該永遠都不會有那一天),你就得要花費相當的心力、時間去瞭解一個,可能是你從來未曾思考過的產品,當你以為這些事都如自己所想的時候,其實一切都還未開始,因為自己可能僅是在自己劃出的甜蜜圈裡打轉而已。
所謂的產品開發,絕大部分都不會是「新產品」的創新,往往都是在原有的商品中,找出其中的差異及切入點,甚至還包括了自身所具備的技術、資源和內容的整合,以及非得和時間賽跑的集合體,當然,對於產品開發本身,也有可能是嶄新且從未有人涉獵的產品,但是那大多僅存在於學術領域,畢竟現有的商業體來說,這類的商品往往都是在創造一個未來(夢想)的需求,對於產品本身來說,只要主事者的心隨境轉,往往就會落得四不像的局面居多。
更何況有更多細節需要處理,尤其是在資源、人力、產品定位都尚未齊全之前(基本上應該永遠都不會有那一天),你就得要花費相當的心力、時間去瞭解一個,可能是你從來未曾思考過的產品,當你以為這些事都如自己所想的時候,其實一切都還未開始,因為自己可能僅是在自己劃出的甜蜜圈裡打轉而已。
所謂的產品開發,絕大部分都不會是「新產品」的創新,往往都是在原有的商品中,找出其中的差異及切入點,甚至還包括了自身所具備的技術、資源和內容的整合,以及非得和時間賽跑的集合體,當然,對於產品開發本身,也有可能是嶄新且從未有人涉獵的產品,但是那大多僅存在於學術領域,畢竟現有的商業體來說,這類的商品往往都是在創造一個未來(夢想)的需求,對於產品本身來說,只要主事者的心隨境轉,往往就會落得四不像的局面居多。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08年的回顧與想法(Reviews and Ideas of 2008)
這幾天看見大家都來個「年度總整理」,我也不免俗的回頭來看看,這一年當中我究竟做了些什麼?或者說,什麼事情對我的影響最深?正因如此,我想這一篇應該會有點雜亂,像流水帳吧!
今年度有件事得自首,那就是...寫文章的數目減少許多(數字總是不會騙人),光是從文章統計中所看見的數字,今年度一整年比去年3月多到年底少了足足一百多篇,雖說寫文章原本就沒有誰能夠強迫自己,但是數字如此懸殊,著實也該為自己的偷懶認錯。(工作忙不能作為藉口...)
竟然是回顧與想法,我想就從「硬體」、「軟體」及「觀點」三方面來切入好了,以免這個流水帳太長、太瑣碎。
今年度有件事得自首,那就是...寫文章的數目減少許多(數字總是不會騙人),光是從文章統計中所看見的數字,今年度一整年比去年3月多到年底少了足足一百多篇,雖說寫文章原本就沒有誰能夠強迫自己,但是數字如此懸殊,著實也該為自己的偷懶認錯。(工作忙不能作為藉口...)
竟然是回顧與想法,我想就從「硬體」、「軟體」及「觀點」三方面來切入好了,以免這個流水帳太長、太瑣碎。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MT 4 安裝整理(Movable Type 4 Installation On CentOS)
最近因為某些需求,我得接觸一些部落格平台,於是找了一個可以多人共用的BLOG平台「Movable Type」來安裝,不過在安裝的過程中,還是又遇到一些小問題,所以...就自己寫一篇當作安裝的整理筆記。
接著就把相關的系統資訊附上,其實在官網的安裝說明,也有蠻詳盡的說明(如果對英文的排斥度不高...)
Movable Type 版本資訊:
Movable Type 官方的系統需求:
我採用的平台如下: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安裝流程:
其實官網說明已經有圖文的安裝教學,我也不特別去截圖,只是記錄一些需要注意的小細節,以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一‧安裝前準備:
1.安裝mysql、phpMyAdmin:
mysql的部份可以使用yum來完成安裝,而phpMyAdmin的安裝,則需至官網下載,但需注意phpMyAdmin 3.0.0.0(2008-09-22)需有PHP 5.2+才能安裝,因為我CENTOS 5.2的PHP版本為5.1.6,所以我採用的是2.11.9.2(2008-09-22)。
而phpMyAdmin安裝方式,只需要解壓縮至Web Server可讀取的資料夾(例:/var/www/html/)之下,即可安裝、啟用。
註:php版本可透過指令查閱:rpm -qa | grep php
2.以phpMyAdmin在mysql中新增資料庫:(例:MT)
3.將中文語系檔加入原始安裝檔:
這部份可以直接在Windows的環境下完成,因為原始安裝檔為*.zip的壓縮檔,而中文語系檔為*.tgz,皆可使用壓縮程式(例:WinRAR...等)將中文語系檔內的檔案覆蓋原始檔案即可。
若是操作環境在Linux中:
解*.zip檔:unzip -x MTOS-4.21-en.zip
解*.tgz檔:tar -zxvf mtos-4.21-zh-tw.tgz
變更檔資料夾名稱為mt:mv MTOS-4.21-en mt
以中文語系檔覆蓋原安裝檔:cp -r mtos-4.21-zh-tw/* mt/
4.將檔案置於可執行cgi之檔案夾內:
將mt資料夾內的檔案(mt-static除外)搬至/var/www/cgi-bin/
將mt-static搬至/var/www/html/
5.改變使用者權限:
將可存取的權限設給apache:
chown apache.apache /var/www/html
註:這部份的權限視個人需求而定
二‧開始安裝:
1.開啟瀏覽器:
只要鍵入「http://domain或ip/cgi-bin/mt.cgi」即可開始進行安裝,這部份的步驟我也不就再貼圖,請參考官方的安裝說明。
最大的差別,就是在你安裝的過程中所看見是熟悉的繁體中文(笑),不過在這邊有一個步驟還是需要手動處理,因為/var/www/cgi-bin/這個資料夾在原始權限上無法被apache使用,所以在安裝的過程中無法正常寫入一個名為mt-config.cgi的設定檔,這時你可以直接透過vi來新增:
2.新增設定檔:
a.用vi新增一個mt-config.cgi:vi mt-config.cgi
b.插入內容:按i
c.將你安裝畫面上提供的範本檔貼入,例:
e.變更權限:chmod 755 mt-config.cgi
3.登入,迎接Movable Type 4。
安裝到最後它會導至Movable Type的登入平台,輸入你安裝過程中提供的帳號、密碼,應該就可以進到平台後端,其它的應用與就看個人功力囉!
後記:
其實在安裝的過程中,Movable Type 原本設計的安裝檔已經算很簡便了,只是礙於檔案權限的問題,經常會後發生無法新增或寫入的冏況,所以在安裝的平台上,可能就得視你對它的熟悉度程度來選擇,最早,我還曾經想過要在Vista上安裝Movable Type,不過眾多網友們就勸我不要「自找麻煩」。
經過了自己實際測試安裝了一遍,發現...還好我當初沒試,不然這篇文章可能會難產(苦笑),不過,這篇對於使用Windows做為安裝平台的人來說,不見得適用,因為檔案權限及某些套件的安裝可能還得另外處理。
最後,我只能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或許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可以得到的收獲會更多,畢竟我在安裝過程中,也是狂查google呀!(google百科全書....)如果沒有眾多網友的文章協助,我想我應該也無法這麼快裝完吧!?
接著就把相關的系統資訊附上,其實在官網的安裝說明,也有蠻詳盡的說明(如果對英文的排斥度不高...)
Movable Type 版本資訊:
版本:4.21(2008/08/21)
檔案大小:4.2 MB
中文化版本:4.21(UTF-8)(by Just 平生一笑)
Movable Type 官方的系統需求:
硬體:
CPU:1 GHz
RAM:512 MB
HDD:100 MB
作業系統:
OS:XP PRO SP2以上、MAC OS X、Linux...等
軟體:
Web Server:Apache 1.3x/2.x、IIS 5.x/6.x
PERL:5.8.1以上
PHP:4.0/5.0
Database:MySQL 4.0+、PostgreSQL 7.x/8.x、SQLite
我採用的平台如下:
OS:CENTOS 5.2
CPU:E8300
RAM:512 MB
Perl:5.8.8
Web Server:Apache/2.2.3
Database:mysql 5.0.45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安裝流程:
其實官網說明已經有圖文的安裝教學,我也不特別去截圖,只是記錄一些需要注意的小細節,以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一‧安裝前準備:
1.安裝mysql、phpMyAdmin:
mysql的部份可以使用yum來完成安裝,而phpMyAdmin的安裝,則需至官網下載,但需注意phpMyAdmin 3.0.0.0(2008-09-22)需有PHP 5.2+才能安裝,因為我CENTOS 5.2的PHP版本為5.1.6,所以我採用的是2.11.9.2(2008-09-22)。
而phpMyAdmin安裝方式,只需要解壓縮至Web Server可讀取的資料夾(例:/var/www/html/)之下,即可安裝、啟用。
註:php版本可透過指令查閱:rpm -qa | grep php
2.以phpMyAdmin在mysql中新增資料庫:(例:MT)
3.將中文語系檔加入原始安裝檔:
這部份可以直接在Windows的環境下完成,因為原始安裝檔為*.zip的壓縮檔,而中文語系檔為*.tgz,皆可使用壓縮程式(例:WinRAR...等)將中文語系檔內的檔案覆蓋原始檔案即可。
若是操作環境在Linux中:
解*.zip檔:unzip -x MTOS-4.21-en.zip
解*.tgz檔:tar -zxvf mtos-4.21-zh-tw.tgz
變更檔資料夾名稱為mt:mv MTOS-4.21-en mt
以中文語系檔覆蓋原安裝檔:cp -r mtos-4.21-zh-tw/* mt/
4.將檔案置於可執行cgi之檔案夾內:
將mt資料夾內的檔案(mt-static除外)搬至/var/www/cgi-bin/
將mt-static搬至/var/www/html/
5.改變使用者權限:
將可存取的權限設給apache:
chown apache.apache /var/www/html
註:這部份的權限視個人需求而定
二‧開始安裝:
1.開啟瀏覽器:
只要鍵入「http://domain或ip/cgi-bin/mt.cgi」即可開始進行安裝,這部份的步驟我也不就再貼圖,請參考官方的安裝說明。
最大的差別,就是在你安裝的過程中所看見是熟悉的繁體中文(笑),不過在這邊有一個步驟還是需要手動處理,因為/var/www/cgi-bin/這個資料夾在原始權限上無法被apache使用,所以在安裝的過程中無法正常寫入一個名為mt-config.cgi的設定檔,這時你可以直接透過vi來新增:
2.新增設定檔:
a.用vi新增一個mt-config.cgi:vi mt-config.cgi
b.插入內容:按i
c.將你安裝畫面上提供的範本檔貼入,例:
#======== REQUIRED SETTINGS ==========d.存檔離開:按:wq
CGIPath /mt/
StaticWebPath /mt-static/
StaticFilePath /var/www/html/mt-static
#======== DATABASE SETTINGS ==========
ObjectDriver DBI::mysql
Database mt
DBUser root
DBPassword ************
DBHost localhost
#======== MAIL =======================
MailTransfer sendmail
SendMailPath /usr/lib/sendmail
e.變更權限:chmod 755 mt-config.cgi
3.登入,迎接Movable Type 4。
安裝到最後它會導至Movable Type的登入平台,輸入你安裝過程中提供的帳號、密碼,應該就可以進到平台後端,其它的應用與就看個人功力囉!
後記:
其實在安裝的過程中,Movable Type 原本設計的安裝檔已經算很簡便了,只是礙於檔案權限的問題,經常會後發生無法新增或寫入的冏況,所以在安裝的平台上,可能就得視你對它的熟悉度程度來選擇,最早,我還曾經想過要在Vista上安裝Movable Type,不過眾多網友們就勸我不要「自找麻煩」。
經過了自己實際測試安裝了一遍,發現...還好我當初沒試,不然這篇文章可能會難產(苦笑),不過,這篇對於使用Windows做為安裝平台的人來說,不見得適用,因為檔案權限及某些套件的安裝可能還得另外處理。
最後,我只能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或許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可以得到的收獲會更多,畢竟我在安裝過程中,也是狂查google呀!(google百科全書....)如果沒有眾多網友的文章協助,我想我應該也無法這麼快裝完吧!?
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
部落格‧商業化?(Blog Commercialized?)
前一陣子在網路上討論的相當熱烈的話題,就是部落客是否該揭露商業色彩?相關的文章頗多,從上次在PP5的會場上《史丹利 (街頭x酷搜摩人)》的爆料,一直到最近,在網路圈子裡持續發酵的正、反面文章,我也去看了不少,一直還在猶豫自己是否也該來寫一篇心得或想法...
老實說,我最早也曾經做過部落格的美夢,希望著那一天可以靠文字維生,但是沒多久這個夢就破滅了,其實早該面對現實,當不管流量、不看訪客分析,甚至連那個部落格初期大紅大紫的Google Adsense也不看時,我想這才是真的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感覺。更何況跟那些流量超大的人相比,我應該只算是個小小小...部落格(客),影響力也小得多,但是這上面的一字一句也是我自己慢慢經營起來的,我想應該沒人會想把自己的「小孩」弄臭弄爛吧!?
直到有人上門問合作,也是已經過了半年之後(一周四~五篇的頻率),當時剛收到對方的邀約,心裡是很開心沒錯,但是也害怕自己是否會因此淪陷,所以,第一次的合作我也設定了很多門檻給對方,深怕一個不小心自己就會陷入兩面不是人的局面,還好,直至目前為止我仍能保持一些「自我的堅持」。
其實在這段時間以來,我曾寫過的"商業文"除了少數會刊登在自己的部落格(未來除非對方要求且與IT相關,否則我不會再讓它出現於此),其它的文章應該都是在對方的平台之上,無論是雜誌、網路平台,甚至是對方的內部測試。
雖然這種合作模式,對自己的部落格人氣、流量比較沒有幫助,但是我連那些分析都不太看了,好像也無傷大雅(我知道那對合作廠商或是媒體而言,卻是極為重要的指標),我會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我怕讓讀者有在此會有混淆視聽的感覺,雖然說有錢可賺,能補貼家用固然不錯,但是我更在乎在這上面與所有人互動的機會。
況且,想要長遠的寫下去,也得有一份足以支撐自己的力量來源,對我來說,就是在上面有機會與人討論、教學相長的經驗,或許是因為自己工作環境上缺少的部份,能夠在這平台上補足。
至於曾經合作過的對象,很感激你們能夠接納我的要求(有點無理),我自己知道我很難搞,多謝你們的包容與接納,基本上我希望自己能夠中立,無論是撰寫那一類的文章,只要是在我部落格中具有商業性質的文章,我現在都會貼上"工商服務"的標籤,如果讀者能夠相信我的評論跟角度,就請大方進入觀看,若是對於具商業色彩的文章提不起興趣的人也可迴避,我想,這應該是我自己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誠實揭露」吧!(雖然自己想怎麼寫都行!但是,我不希望因為自己的疏忽而誤導別人)
至於邀約的廠商、媒體或是公關公司,其實他們也相當為難,他們要求部落客做下列的事情,有很多時候也是身不由己居多(人在屋簷下...):
至於,以上這些要求,部落客要怎麼拿捏,全憑個人意願,老話一句:「部落格,原本就是部落客有權力肆意揮灑文字的空間」,也因為如此,我認識的部落客裡,就有不少人是商業文章、產品測試邀約的絕緣體,就算那一天他們可能會因為人情因素,而開始寫了這一類的文章,這也是他們能夠自己決定的事。
先不論大家怎麼看待部落格上面的商業行為,無論你從那個角度切入,都有可能會顧此失彼,有人說它太商業化...,會比你在電視、電影或影集中看見的「置入性行銷」商業嗎?你說它沒有成效...,站在大街上發傳單,又有多少人真的看完DM的內容?(如果沒附個折價卷,可能轉個頭它就進了資源回收筒)
雖然,我現在是以部落客的身份寫這篇文章,我相信很多人在工作崗位上也曾思考過,應該要怎麼把公司的產品推出去?想出來的點子是否會跟媒體、公關或廠商對部落客的要求一樣?(如果你也想透過網路來行銷),還是你能夠想出更好的點子?能夠讓網路上的使用者,能夠毫無異樣地接受你要傳達、行銷的商品?(我覺的很難)
兩造雙方,各自有自己的堅持,我並不覺得誰對誰錯?只是自己得在這樣子的環境中,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定位的角色來扮演而已,說白一點就是:「出來混,總是得要還的」。以上僅為個人的心得與想法,如有不慎得罪,還請各位讀者(廠商、公關、媒體...等)見諒。
老實說,我最早也曾經做過部落格的美夢,希望著那一天可以靠文字維生,但是沒多久這個夢就破滅了,其實早該面對現實,當不管流量、不看訪客分析,甚至連那個部落格初期大紅大紫的Google Adsense也不看時,我想這才是真的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感覺。更何況跟那些流量超大的人相比,我應該只算是個小小小...部落格(客),影響力也小得多,但是這上面的一字一句也是我自己慢慢經營起來的,我想應該沒人會想把自己的「小孩」弄臭弄爛吧!?
直到有人上門問合作,也是已經過了半年之後(一周四~五篇的頻率),當時剛收到對方的邀約,心裡是很開心沒錯,但是也害怕自己是否會因此淪陷,所以,第一次的合作我也設定了很多門檻給對方,深怕一個不小心自己就會陷入兩面不是人的局面,還好,直至目前為止我仍能保持一些「自我的堅持」。
其實在這段時間以來,我曾寫過的"商業文"除了少數會刊登在自己的部落格(未來除非對方要求且與IT相關,否則我不會再讓它出現於此),其它的文章應該都是在對方的平台之上,無論是雜誌、網路平台,甚至是對方的內部測試。
雖然這種合作模式,對自己的部落格人氣、流量比較沒有幫助,但是我連那些分析都不太看了,好像也無傷大雅(我知道那對合作廠商或是媒體而言,卻是極為重要的指標),我會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我怕讓讀者有在此會有混淆視聽的感覺,雖然說有錢可賺,能補貼家用固然不錯,但是我更在乎在這上面與所有人互動的機會。
況且,想要長遠的寫下去,也得有一份足以支撐自己的力量來源,對我來說,就是在上面有機會與人討論、教學相長的經驗,或許是因為自己工作環境上缺少的部份,能夠在這平台上補足。
至於曾經合作過的對象,很感激你們能夠接納我的要求(有點無理),我自己知道我很難搞,多謝你們的包容與接納,基本上我希望自己能夠中立,無論是撰寫那一類的文章,只要是在我部落格中具有商業性質的文章,我現在都會貼上"工商服務"的標籤,如果讀者能夠相信我的評論跟角度,就請大方進入觀看,若是對於具商業色彩的文章提不起興趣的人也可迴避,我想,這應該是我自己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誠實揭露」吧!(雖然自己想怎麼寫都行!但是,我不希望因為自己的疏忽而誤導別人)
至於邀約的廠商、媒體或是公關公司,其實他們也相當為難,他們要求部落客做下列的事情,有很多時候也是身不由己居多(人在屋簷下...):
1.希望部落客只寫優點。(有些廠商會禁止缺點出現)
2.希望部落客寫的缺點不像缺點。(害怕缺點被放大)
3.希望部落客為特定產品站台。(廠商希望具有獨特性)
4.希望部落客用「分享」代替「試用」。(因廣告文而被淡化)
...還有很多,有興趣的人可以留言補上。
至於,以上這些要求,部落客要怎麼拿捏,全憑個人意願,老話一句:「部落格,原本就是部落客有權力肆意揮灑文字的空間」,也因為如此,我認識的部落客裡,就有不少人是商業文章、產品測試邀約的絕緣體,就算那一天他們可能會因為人情因素,而開始寫了這一類的文章,這也是他們能夠自己決定的事。
先不論大家怎麼看待部落格上面的商業行為,無論你從那個角度切入,都有可能會顧此失彼,有人說它太商業化...,會比你在電視、電影或影集中看見的「置入性行銷」商業嗎?你說它沒有成效...,站在大街上發傳單,又有多少人真的看完DM的內容?(如果沒附個折價卷,可能轉個頭它就進了資源回收筒)
雖然,我現在是以部落客的身份寫這篇文章,我相信很多人在工作崗位上也曾思考過,應該要怎麼把公司的產品推出去?想出來的點子是否會跟媒體、公關或廠商對部落客的要求一樣?(如果你也想透過網路來行銷),還是你能夠想出更好的點子?能夠讓網路上的使用者,能夠毫無異樣地接受你要傳達、行銷的商品?(我覺的很難)
兩造雙方,各自有自己的堅持,我並不覺得誰對誰錯?只是自己得在這樣子的環境中,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定位的角色來扮演而已,說白一點就是:「出來混,總是得要還的」。以上僅為個人的心得與想法,如有不慎得罪,還請各位讀者(廠商、公關、媒體...等)見諒。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虛假的真相(The False Truth)
在用這個標題前,我還一直在思索,該怎麼表達心裡的想法呢?原本的提案有「最需要的,總是最晚出現」、「雞肋有時也能出頭天」...之類的篇名,最後還是找個比較不帶傷害力的標題吧!
最近的熱門話題不外乎是:小型筆電、電腦節能的大戰,不然就是吵了好一陣子的商業嫁娶,先不論這些事情對我們IT人的衝擊有多大?對小市民來說,它們往往是站在更為弱勢的一群。
因為,他們終究只能以「曝光度」、「話題性」或「跟上潮流」做為出發點,只是真正最需要的東西,往往被這些震撼人們購買欲的閃光彈所遮掩。話說回來,虛假的真相就是 ──「我們總是被商品的訴求,牽著鼻子走」。
這說法並非全然如此,當然也有創新商品為我們帶來截然不同的生活體驗,只是...那類商品應該也不是三兩天就發展成熟的吧!?當然不會像時下商品,以如此迅速的手法,打入我們生活周遭的報章媒體(它們也是為了話題性,身不由己),先不論這些產品是不是真的如此「創新、便利、節能或美觀...」,在買下它們之前,是否該捫心自問,你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嗎?
像最近有朋友在問,他適不適合買那個輕薄精簡的小型筆電,一開始,我的回答一定是:「如果你有閒錢,就多促進消費」(廠商應該很喜歡說這句話吧!)在被朋友賞了一個白眼後,我只好正經的問:「你期望拿它來做什麼呢?」結果他給我的答案是:「我想拿它在外面接案子時,隨手拿來就能上工,因為一般的筆電太重了」(SOHO一族,專長是設計)。
我聽到這裡,就很直覺的告訴他,你還是多存一點錢買日系動輒8~10萬的輕薄筆電吧!(又要顧效能,又想要輕薄短小)因為這種小型筆電的功能,真的不適合你想要做的事(他從事美術設計與多媒體剪輯...)
可是,有多少人因為這一波的熱潮,也相繼跳入了這個「坑」裡呢?
老實說,我周邊就有不少人手中有此一機,當然不是說他們都不適合用,只是真的有辦法發揮它的價值的人有多少?還是跟很多電玩主機一樣,過了熱度它就只能成為櫃子裡的戰利品之一。
那究竟誰適合這一類的產品呢?(筆電好像是大男孩的玩具...)
或許拿它來當進階版的播放器、文字工作者、程式設計師(主要的運算,得在遠端主機執行)...等,這一類的使用者或許才適合添購這種產品,至於能否從它身上榨出最高的效率跟實用性,這就端看個人功夫。(雖然我是個"偽"文字工作者,我也想過要買一台來隨心所欲的寫東西...)
除了是抽獎、送禮、跟路過撿到之外(朋友常這樣跟我說,我怎都撿不到...),買了這類產品的人又是那些呢?測試達人、3C魔人、宅男、時尚玩家,還是跟著買就對的無知顧客?這讓我想到我先前看過的報導,這一類的小型筆電,如果再發展下去勢必會擠壓到原本筆電的市場(不用等未來,現在就很多人分不清),所以我在想這亮眼的銷售成績,應該還是拜跟著買的顧客所賜,因為前面幾種人絕對不足以支撐這麼大的消費量(僅就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其實,仔細看市面上的許多產品,也是在透過"雞肋"的假象,來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看似多加了很多贈品(台灣的贈品文化很盛行),但是那些贈品似乎已經快要取代了你對主要產品基本面的瞭解,舉個最常見的例子:「信用卡」,只要經歷過卡債風暴之前那段日子的人,或多或少都拿到過因為辦卡送的小禮品吧!其實有更多人是為了那個禮品,辦卡、開卡或首刷(收到禮後)、剪卡,這樣的模式其實在某些特定族群(學生、收集贈品的狂熱者)來說十分常見。
在消費型的資訊產品不也是如此?
有去過資訊展購物的人就知道,買數位相機的可以送你上至皮套、下到腳架、清潔組,還可以外加數張數位照片的沖洗優惠卷,買筆電也有一樣的狀況,清潔組、外接的USB HUB、耳MIC、甚至大手筆一點的還會送個外殼包膜,在聽到了這麼多贈品的陪襯之下,一般消費者還會多花多少精力去看你所買的主要產品?(可能一心只想著那些送來的周邊商品可以拿來做什麼用途或省下多少錢...)
結果,回到家才發現:「唔!怎麼是水貨」(數位相機很常見)、「這個筆電的型號怎麼找不到...」(請上國外官網找,很有可能是回頭貨),不然就是沒有仔細的檢查,事後有問題,還得再回頭跑一趟,至於能否成功換貨,這就得視狀況而定(尤其是外觀的損傷...)。
說穿了!這其實也是業界常態,因為資訊業最愛講「Cost-Down」(其實那一行都一樣),所以在它們能夠省的地方,他們會無所不用其極,或許一般人看見的是贈品的喜悅,對公司來說可能是減輕庫存跟賺取毛利的轉嫁手段,這算是種互利的模式嗎?
所以,每次在買商品時,看到最顯眼或是最多贈品的產品,我直覺會想到的就是"清"庫存,感覺就像你去速食店時,聽見內場有人喊:「XX好吃唷!」,其實...就是代表著他們那樣商品庫存太多!往往賣相不佳的商品,裹上糖衣(言語或行銷),就成了最熱門的商品。
如此虛假的真相,往往是考驗自己是否有認清本質的能力,或者,你該目空一切,單就你要購買的產品做一番檢視,或者你會更加瞭解自己的需求跟定位,如果能藉此省下一筆為數可觀的銀子,在高消費的生活環境下,何嘗不是件好事呢?
總歸一句,在購買高汰換率的產品時,還是先冷靜一下!別被週遭的氛圍給沖昏頭,不然...就少去看一些求(勸)敗文吧,以免把持不住,做出傷了荷包又嫌它佔位置的事呀!
最近的熱門話題不外乎是:小型筆電、電腦節能的大戰,不然就是吵了好一陣子的商業嫁娶,先不論這些事情對我們IT人的衝擊有多大?對小市民來說,它們往往是站在更為弱勢的一群。
因為,他們終究只能以「曝光度」、「話題性」或「跟上潮流」做為出發點,只是真正最需要的東西,往往被這些震撼人們購買欲的閃光彈所遮掩。話說回來,虛假的真相就是 ──「我們總是被商品的訴求,牽著鼻子走」。
這說法並非全然如此,當然也有創新商品為我們帶來截然不同的生活體驗,只是...那類商品應該也不是三兩天就發展成熟的吧!?當然不會像時下商品,以如此迅速的手法,打入我們生活周遭的報章媒體(它們也是為了話題性,身不由己),先不論這些產品是不是真的如此「創新、便利、節能或美觀...」,在買下它們之前,是否該捫心自問,你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嗎?
像最近有朋友在問,他適不適合買那個輕薄精簡的小型筆電,一開始,我的回答一定是:「如果你有閒錢,就多促進消費」(廠商應該很喜歡說這句話吧!)在被朋友賞了一個白眼後,我只好正經的問:「你期望拿它來做什麼呢?」結果他給我的答案是:「我想拿它在外面接案子時,隨手拿來就能上工,因為一般的筆電太重了」(SOHO一族,專長是設計)。
我聽到這裡,就很直覺的告訴他,你還是多存一點錢買日系動輒8~10萬的輕薄筆電吧!(又要顧效能,又想要輕薄短小)因為這種小型筆電的功能,真的不適合你想要做的事(他從事美術設計與多媒體剪輯...)
可是,有多少人因為這一波的熱潮,也相繼跳入了這個「坑」裡呢?
老實說,我周邊就有不少人手中有此一機,當然不是說他們都不適合用,只是真的有辦法發揮它的價值的人有多少?還是跟很多電玩主機一樣,過了熱度它就只能成為櫃子裡的戰利品之一。
那究竟誰適合這一類的產品呢?(筆電好像是大男孩的玩具...)
或許拿它來當進階版的播放器、文字工作者、程式設計師(主要的運算,得在遠端主機執行)...等,這一類的使用者或許才適合添購這種產品,至於能否從它身上榨出最高的效率跟實用性,這就端看個人功夫。(雖然我是個"偽"文字工作者,我也想過要買一台來隨心所欲的寫東西...)
除了是抽獎、送禮、跟路過撿到之外(朋友常這樣跟我說,我怎都撿不到...),買了這類產品的人又是那些呢?測試達人、3C魔人、宅男、時尚玩家,還是跟著買就對的無知顧客?這讓我想到我先前看過的報導,這一類的小型筆電,如果再發展下去勢必會擠壓到原本筆電的市場(不用等未來,現在就很多人分不清),所以我在想這亮眼的銷售成績,應該還是拜跟著買的顧客所賜,因為前面幾種人絕對不足以支撐這麼大的消費量(僅就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其實,仔細看市面上的許多產品,也是在透過"雞肋"的假象,來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看似多加了很多贈品(台灣的贈品文化很盛行),但是那些贈品似乎已經快要取代了你對主要產品基本面的瞭解,舉個最常見的例子:「信用卡」,只要經歷過卡債風暴之前那段日子的人,或多或少都拿到過因為辦卡送的小禮品吧!其實有更多人是為了那個禮品,辦卡、開卡或首刷(收到禮後)、剪卡,這樣的模式其實在某些特定族群(學生、收集贈品的狂熱者)來說十分常見。
在消費型的資訊產品不也是如此?
有去過資訊展購物的人就知道,買數位相機的可以送你上至皮套、下到腳架、清潔組,還可以外加數張數位照片的沖洗優惠卷,買筆電也有一樣的狀況,清潔組、外接的USB HUB、耳MIC、甚至大手筆一點的還會送個外殼包膜,在聽到了這麼多贈品的陪襯之下,一般消費者還會多花多少精力去看你所買的主要產品?(可能一心只想著那些送來的周邊商品可以拿來做什麼用途或省下多少錢...)
結果,回到家才發現:「唔!怎麼是水貨」(數位相機很常見)、「這個筆電的型號怎麼找不到...」(請上國外官網找,很有可能是回頭貨),不然就是沒有仔細的檢查,事後有問題,還得再回頭跑一趟,至於能否成功換貨,這就得視狀況而定(尤其是外觀的損傷...)。
說穿了!這其實也是業界常態,因為資訊業最愛講「Cost-Down」(其實那一行都一樣),所以在它們能夠省的地方,他們會無所不用其極,或許一般人看見的是贈品的喜悅,對公司來說可能是減輕庫存跟賺取毛利的轉嫁手段,這算是種互利的模式嗎?
所以,每次在買商品時,看到最顯眼或是最多贈品的產品,我直覺會想到的就是"清"庫存,感覺就像你去速食店時,聽見內場有人喊:「XX好吃唷!」,其實...就是代表著他們那樣商品庫存太多!往往賣相不佳的商品,裹上糖衣(言語或行銷),就成了最熱門的商品。
如此虛假的真相,往往是考驗自己是否有認清本質的能力,或者,你該目空一切,單就你要購買的產品做一番檢視,或者你會更加瞭解自己的需求跟定位,如果能藉此省下一筆為數可觀的銀子,在高消費的生活環境下,何嘗不是件好事呢?
總歸一句,在購買高汰換率的產品時,還是先冷靜一下!別被週遭的氛圍給沖昏頭,不然...就少去看一些求(勸)敗文吧,以免把持不住,做出傷了荷包又嫌它佔位置的事呀!
2008年2月27日 星期三
網路服務的膠著度(Conditioned Web Services Users)
昨晚發生了Windows Live Messenger無法登入的狀況《ZDNET新聞-微軟 IM 服務26日晚異常中斷》,可以從大大小小的網路平台上看見這個災情,對於網路服務有一定膠著度的我,也順道搭上了這班連不上MSN的順風車。
昨天晚上忙完手邊的事情之後,回到家上線,習慣上會登入一些常用的網路服務,包括了Gmail、Windows Live Messenger、Twitter和自己的部落格...等,同時就發現自己的Windows Live Messenger竟然無法登入,只丟出個錯誤訊習的視窗「錯誤碼:80048820-延伸碼:80048439」給我,一時間我也沒去官方找解決方式(錯誤碼的官方說明)。
一上Google查詢那個錯誤代碼,就發現網路上的討論此起彼落(大部份都在討論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有人說重開機會好、有人說要重新註冊dll檔...等),看來災情還很嚴重,當時我只是以為被Windows Live Messenger的伺服器給排外(透過隱藏IP的方式,是可以正常連上),結果是造成全面性的影響,直到我今早看見相關的新聞,同時也能夠看見大眾對網路服務的膠著度有多高。
其實以前還是MSN的時代,會被拒絕登入的機會還不少,我就遇過不少次,甚至轉行當MIS之後,也常聽見有人問我:「為什麼MSN連不上!?」,以前的處理方式,都會先去看一下它伺服器的狀態(並非即時,有時會延遲好一陣子),接著才會去查自己的網路狀態,還是受惡意程式阻斷連線。
不過,從這裡可以看出一件事:「沒辦法連MSN有這麼重要嗎?」
其實我們都成了被網路服務禁錮的一群,先撇開工作上的需求不說,如果你少了網路服務協助,一天之中你能做的事情還有多少?極端一點的說法:「如果沒有網路,今天你會選擇怎麼過?」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常問自己,因為我算是一個對網路膠著度很深的人,絕大多數的資訊來源都是從網路上取得,至於我不喜歡從傳統媒體的原因是:「網路我自己可以選擇我要看的!」電視新聞則是一而再地重播相同的內容,有點像在洗腦(仍不能小看傳統媒體的力量)。
單一網路服務對個人的影響呢?
EMAIL無法收發:沒收到優惠訊息、朋友邀約或通知。
IM無法連線:交友圈急速縮小,無法得到朋友的第一手訊息。
部落格平台停機:流量減少、日記或心得沒地方寫。
SNS停擺:影響力與IM雷同,不過朋友類型有所區隔。
無論是那種服務被停止,對於我們這世代的使用者來說,衝擊都不小。我們的生活模式從以前的書信變成EMAIL、從電話變成MSN、日記轉變成部落格,就連聊八掛也都跑上SMS的平台...等,如果你沒跟上這腳步,就會有自己落伍的感受。
在網路服務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之後,現在對於網路服務的價值有了不一樣的評價方式。無論是用合法的使用者名單、社群會員的多寡、流量,或者在某某排名的第幾名,這些都變成我們評定網路服務或是個人魅力的一種標準,很多時候這標準也成了待價而沽的金錢數字。
換個方向來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究竟花了多少的時間再網路服務上呢?
我自己簡單的算了一下:在一天之中,絕對超過10小時。
其實,我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上班+下班後的上網時間),基本上只要妳的家裡有電腦,可以連上網路,大多數的使用者在下班後,也會習慣性的使用這些服務。
而現在的網路服務與以前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應該就是回饋機制,以前大都是從網路單方面的得到資訊,現在無論是透過留言、引用或是SNS平台來統整相關的內容,就連很多企業網站也都導入了使用者評比的機制,讓他們知道提供的資訊是否有效,除此之外,現在的網路服務,早已成了交友必備的工具之一。(以前都是問電話、地址,現在則是問部落格或MSN,因為從這些平台上遇見對方的機會,遠比打電話還是在路上"巧遇"的機會多)
我想這應該是網路服務帶給現代人的制約作用,就跟出門沒帶手機、錢包一樣,上網沒有MSN、部落格平台、Twitter可用,產生的焦慮感是相同的。因為大家已經習慣躲在網路之後,為自己保留一個安全的距離,只是卻遺漏了自己早已被網路服務所操控的事實。
至於,在網路的保護下真有安全的距離嗎?透過GOOGLE或其它SNS的平台,真的不會透露自己的行蹤?如果你有親自試過的話,我想你就會重新思考這個問題了。
昨天晚上忙完手邊的事情之後,回到家上線,習慣上會登入一些常用的網路服務,包括了Gmail、Windows Live Messenger、Twitter和自己的部落格...等,同時就發現自己的Windows Live Messenger竟然無法登入,只丟出個錯誤訊習的視窗「錯誤碼:80048820-延伸碼:80048439」給我,一時間我也沒去官方找解決方式(錯誤碼的官方說明)。
一上Google查詢那個錯誤代碼,就發現網路上的討論此起彼落(大部份都在討論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有人說重開機會好、有人說要重新註冊dll檔...等),看來災情還很嚴重,當時我只是以為被Windows Live Messenger的伺服器給排外(透過隱藏IP的方式,是可以正常連上),結果是造成全面性的影響,直到我今早看見相關的新聞,同時也能夠看見大眾對網路服務的膠著度有多高。
其實以前還是MSN的時代,會被拒絕登入的機會還不少,我就遇過不少次,甚至轉行當MIS之後,也常聽見有人問我:「為什麼MSN連不上!?」,以前的處理方式,都會先去看一下它伺服器的狀態(並非即時,有時會延遲好一陣子),接著才會去查自己的網路狀態,還是受惡意程式阻斷連線。
不過,從這裡可以看出一件事:「沒辦法連MSN有這麼重要嗎?」
其實我們都成了被網路服務禁錮的一群,先撇開工作上的需求不說,如果你少了網路服務協助,一天之中你能做的事情還有多少?極端一點的說法:「如果沒有網路,今天你會選擇怎麼過?」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常問自己,因為我算是一個對網路膠著度很深的人,絕大多數的資訊來源都是從網路上取得,至於我不喜歡從傳統媒體的原因是:「網路我自己可以選擇我要看的!」電視新聞則是一而再地重播相同的內容,有點像在洗腦(仍不能小看傳統媒體的力量)。
單一網路服務對個人的影響呢?
EMAIL無法收發:沒收到優惠訊息、朋友邀約或通知。
IM無法連線:交友圈急速縮小,無法得到朋友的第一手訊息。
部落格平台停機:流量減少、日記或心得沒地方寫。
SNS停擺:影響力與IM雷同,不過朋友類型有所區隔。
無論是那種服務被停止,對於我們這世代的使用者來說,衝擊都不小。我們的生活模式從以前的書信變成EMAIL、從電話變成MSN、日記轉變成部落格,就連聊八掛也都跑上SMS的平台...等,如果你沒跟上這腳步,就會有自己落伍的感受。
在網路服務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之後,現在對於網路服務的價值有了不一樣的評價方式。無論是用合法的使用者名單、社群會員的多寡、流量,或者在某某排名的第幾名,這些都變成我們評定網路服務或是個人魅力的一種標準,很多時候這標準也成了待價而沽的金錢數字。
換個方向來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究竟花了多少的時間再網路服務上呢?
我自己簡單的算了一下:在一天之中,絕對超過10小時。
其實,我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上班+下班後的上網時間),基本上只要妳的家裡有電腦,可以連上網路,大多數的使用者在下班後,也會習慣性的使用這些服務。
而現在的網路服務與以前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應該就是回饋機制,以前大都是從網路單方面的得到資訊,現在無論是透過留言、引用或是SNS平台來統整相關的內容,就連很多企業網站也都導入了使用者評比的機制,讓他們知道提供的資訊是否有效,除此之外,現在的網路服務,早已成了交友必備的工具之一。(以前都是問電話、地址,現在則是問部落格或MSN,因為從這些平台上遇見對方的機會,遠比打電話還是在路上"巧遇"的機會多)
我想這應該是網路服務帶給現代人的制約作用,就跟出門沒帶手機、錢包一樣,上網沒有MSN、部落格平台、Twitter可用,產生的焦慮感是相同的。因為大家已經習慣躲在網路之後,為自己保留一個安全的距離,只是卻遺漏了自己早已被網路服務所操控的事實。
至於,在網路的保護下真有安全的距離嗎?透過GOOGLE或其它SNS的平台,真的不會透露自己的行蹤?如果你有親自試過的話,我想你就會重新思考這個問題了。
2008年2月20日 星期三
單一身份認證的應用(Application of OpenID)
「OpenID」這名詞,如果有注意科技類的報導,應該就有聽過這兩則新聞:《Yahoo!支援OpenID》、《Blogger支援OpenID》。
什麼是OpenID呢?說穿了就是讓你可以四處通行的一組帳號、密碼,現在各個大型網站(Google、Yahoo!、MSN...等)也朝著類似的方向發展,所有的服務都綁在同一組帳號之上,記得我先前也有談過這麼做的風險(一旦帳號資料洩漏,影響的層面極廣)。
因為這些大型網站的市場難以撼動(目前僅Yahoo!支援OpenID),所以OpenID反而成了許多第三方(3rd-party)公司漸漸接受的認證方式,所以弄個OpenID來使用,老實說也不是件壞事,除了便利性之外,還能夠把自己較為重要的帳號、密碼,與使用一般網路服務的帳號資料分開(如果有支援OpenID,就只透過OpenID認證),畢竟大多數人還是習慣用相同的密碼去認證所有的網站(這是人性...)
可以申請OpenID的地方有很多,常見的地方如下:(參考來源)
1.登入官網:https://www.myopenid.com/signup
2.填入帳號、密碼、EMAIL、認證與勾選同意條款:
帳號、密碼:
EMAIL、認證文字與勾選同意條款:
3.收信,按下確認連結:
4.OpenID到手:
在設定的過程中,個人覺得比較重要的是安全性的設定,如下圖所示:
就如內文的說明,以免遭受釣魚網站的影響,而洩漏了OpenID的帳號、密碼,所以在認證時,還是會連回https://www.myopenid.com/signin進行登入。(只怕官網負載過高...)
申請到OpenID之後,你就可以利用它來登入相關的網站(AOL),或是用來做為回覆留言時認證使用(Blogger、WP系統的Blog),或者只拿它來登入有支援OpenID的網路服務。
細部的設定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主要是看OpenID提供商,做了那些應用上的規劃,例如:管理認證頻率、是否只允許認證一次(下次就得重新認證),或是輸出憑證供瀏覽器使用...等。
不過OpenID(那一串網址)還是有點難記,如果能夠改成自己部落格的網址該有多好呢?
其實是可行的,我在找OpenID的資料時,已經有人寫出了實做方法(參考來源:遇見瓦特比──《把部落格網址轉成 OpenID》:
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申請好OpenID之後,可以透過它們的SERVER來幫自己部落格的網址做轉址認證的動作(這說法,不知適當嗎?)
只要在部落格的標頭之後(head)加入下列三行即可:
<link rel="openid.server" href="http://www.myopenid.com/server" >
<link rel="openid.delegate" href="http://xxx.myopenid.com/" >
<meta equiv="X-XRDS-Location" content="http://xxx.myopenid.com/xrds" >
只要把紅色的xxx換成你在OpenID.com申請的ID(例:indeepnight)即可,新增完後,就可以拿自己部落格的網址做為OpenID使用,以筆者自己為例,我也依照這辦法實際操作一次,的確能夠拿自己的部落格網址作為OpenID使用(見下圖)。
除了像筆者這樣去找個平台留言測試之外,你也能夠透過如果你想要測試看看自己的部落格網址是否也成為OpenID的話,也可以到check your OpenID這個網站來測試。(圖片中的文字位置移動過,但內容不變)
1.打入部落格網址:(以http://indeepnight.blogspot.com為例)
照到相關資訊,要求你嘗試登入(try logging in)...
2.嘗試登入時,因安全設定,需到官網登入後才能繼續:
3.去官網登入後,會詢問認證次數(永久、一次或拒絕):
4.成功認證的說明:(我的部落格網址已成為OpenID)
一連串的介紹跟測試,應該可以讓大家更瞭解OpenID一點,但是就像我前面所說,它現在仍在起步階段,因為誘因不夠,也很難成火侯(除非能打倒大型網站的帳號整合風...難上加難),畢竟創新服務還是先搶先贏。
就拿Yahoo!支援OpenID來看,不過是早一步把觸角伸到OpenID的領域,到時候連其它小公司也能用Yahoo!的ID登入時,還有人會來申請OpenID嗎?我想這個問題就讓時間來解答吧!
什麼是OpenID呢?說穿了就是讓你可以四處通行的一組帳號、密碼,現在各個大型網站(Google、Yahoo!、MSN...等)也朝著類似的方向發展,所有的服務都綁在同一組帳號之上,記得我先前也有談過這麼做的風險(一旦帳號資料洩漏,影響的層面極廣)。
因為這些大型網站的市場難以撼動(目前僅Yahoo!支援OpenID),所以OpenID反而成了許多第三方(3rd-party)公司漸漸接受的認證方式,所以弄個OpenID來使用,老實說也不是件壞事,除了便利性之外,還能夠把自己較為重要的帳號、密碼,與使用一般網路服務的帳號資料分開(如果有支援OpenID,就只透過OpenID認證),畢竟大多數人還是習慣用相同的密碼去認證所有的網站(這是人性...)
可以申請OpenID的地方有很多,常見的地方如下:(參考來源)
*myOpenID.com Secure, free, hosted OpenID server by JanRain我自己是選用了myOpenID.com來申請,其實申請的方式很簡單,只要跟著它的步驟來做就可以完成:
*IsOpenID First Russian OpenID provider
*GetOpenID.com SSL-enabled OpenID server
...
1.登入官網:https://www.myopenid.com/signup
2.填入帳號、密碼、EMAIL、認證與勾選同意條款:
帳號、密碼:
EMAIL、認證文字與勾選同意條款:
3.收信,按下確認連結:
4.OpenID到手:
在設定的過程中,個人覺得比較重要的是安全性的設定,如下圖所示:
就如內文的說明,以免遭受釣魚網站的影響,而洩漏了OpenID的帳號、密碼,所以在認證時,還是會連回https://www.myopenid.com/signin進行登入。(只怕官網負載過高...)
申請到OpenID之後,你就可以利用它來登入相關的網站(AOL),或是用來做為回覆留言時認證使用(Blogger、WP系統的Blog),或者只拿它來登入有支援OpenID的網路服務。
細部的設定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主要是看OpenID提供商,做了那些應用上的規劃,例如:管理認證頻率、是否只允許認證一次(下次就得重新認證),或是輸出憑證供瀏覽器使用...等。
不過OpenID(那一串網址)還是有點難記,如果能夠改成自己部落格的網址該有多好呢?
其實是可行的,我在找OpenID的資料時,已經有人寫出了實做方法(參考來源:遇見瓦特比──《把部落格網址轉成 OpenID》:
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申請好OpenID之後,可以透過它們的SERVER來幫自己部落格的網址做轉址認證的動作(這說法,不知適當嗎?)
只要在部落格的標頭之後(head)加入下列三行即可:
<link rel="openid.server" href="http://www.myopenid.com/server" >
<link rel="openid.delegate" href="http://xxx.myopenid.com/" >
<meta equiv="X-XRDS-Location" content="http://xxx.myopenid.com/xrds" >
只要把紅色的xxx換成你在OpenID.com申請的ID(例:indeepnight)即可,新增完後,就可以拿自己部落格的網址做為OpenID使用,以筆者自己為例,我也依照這辦法實際操作一次,的確能夠拿自己的部落格網址作為OpenID使用(見下圖)。
除了像筆者這樣去找個平台留言測試之外,你也能夠透過如果你想要測試看看自己的部落格網址是否也成為OpenID的話,也可以到check your OpenID這個網站來測試。(圖片中的文字位置移動過,但內容不變)
1.打入部落格網址:(以http://indeepnight.blogspot.com為例)
照到相關資訊,要求你嘗試登入(try logging in)...
2.嘗試登入時,因安全設定,需到官網登入後才能繼續:
3.去官網登入後,會詢問認證次數(永久、一次或拒絕):
4.成功認證的說明:(我的部落格網址已成為OpenID)
一連串的介紹跟測試,應該可以讓大家更瞭解OpenID一點,但是就像我前面所說,它現在仍在起步階段,因為誘因不夠,也很難成火侯(除非能打倒大型網站的帳號整合風...難上加難),畢竟創新服務還是先搶先贏。
就拿Yahoo!支援OpenID來看,不過是早一步把觸角伸到OpenID的領域,到時候連其它小公司也能用Yahoo!的ID登入時,還有人會來申請OpenID嗎?我想這個問題就讓時間來解答吧!
2008年2月5日 星期二
年假公告(Notice of 2008/02/06~11)
一開始,先祝大家「新年快樂,新年新氣象(也許有人會回我「新年新工作...」)」,沒有提早放假的人,今天應該是上班的最後一天,大家都會在MSN或部落格留上自己的祝福。
按照慣例,我是一個放假就很難上來更新文章的人,就算有,可能也是在分站「文字工的逆襲」,而年假要上來更新文章,對我來說,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並不是要躲寒流而窩在溫暖的被窩裡,也不是在牌桌上努力地「乾泳」,而是我一回家對外連絡的媒介就只剩下電話,而且還是不具備任何網路功能的2G電話(雖然已經換了3G卡,但是完全沒開通網路的欲望),雖然我用過各式各樣的網路(從撥接到現在的FTTB),但是,我家卻是一個非常不數位化的地方。(老實說也用不著呀!除了我回家這幾天之外...)
其實每次過年大概都是這樣子度過,回到久違的家(真的很久...一年回個一兩次的地方),跟爸媽吃年夜飯、幫忙整理家裡、擔任接送老媽去拜拜的司機、陪陪久違的父母親、參加一年一度的家族聚會(雖然很像是在比「泳技」)...等。
每年都一樣,很難有什麼變化,光是那幾天要去燒香拜拜的地方(雖然我沒有什麼信仰問題,那是家中習俗!),就足以把你綁在家裡動彈不得,更別提要去那兒玩耍。
況且今年,台北養的那隻「喵仔」也會跟我一起回家,因為我捨不得讓他去住寵物店的「套房」,畢竟在家中我是不關他的,又沒那個本錢讓他去住別墅,只好委屈他要跟我長途跋涉回家。(這篇重點應該是年假我沒有辦法上來更新吧!?)
好啦!總而言之,這個年假我要上網的機率不高!(除非我衝網咖、或是提早回台北...),不過還是很歡迎大家留言與賜教,只要我能夠上線,就會馬上回覆各位的留言,畢竟這地方也是我生活重心之一。
最後,再拜個早年:「新年快樂!!」。鼠年再一起努力打拼吧!
按照慣例,我是一個放假就很難上來更新文章的人,就算有,可能也是在分站「文字工的逆襲」,而年假要上來更新文章,對我來說,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並不是要躲寒流而窩在溫暖的被窩裡,也不是在牌桌上努力地「乾泳」,而是我一回家對外連絡的媒介就只剩下電話,而且還是不具備任何網路功能的2G電話(雖然已經換了3G卡,但是完全沒開通網路的欲望),雖然我用過各式各樣的網路(從撥接到現在的FTTB),但是,我家卻是一個非常不數位化的地方。(老實說也用不著呀!除了我回家這幾天之外...)
其實每次過年大概都是這樣子度過,回到久違的家(真的很久...一年回個一兩次的地方),跟爸媽吃年夜飯、幫忙整理家裡、擔任接送老媽去拜拜的司機、陪陪久違的父母親、參加一年一度的家族聚會(雖然很像是在比「泳技」)...等。
每年都一樣,很難有什麼變化,光是那幾天要去燒香拜拜的地方(雖然我沒有什麼信仰問題,那是家中習俗!),就足以把你綁在家裡動彈不得,更別提要去那兒玩耍。
況且今年,台北養的那隻「喵仔」也會跟我一起回家,因為我捨不得讓他去住寵物店的「套房」,畢竟在家中我是不關他的,又沒那個本錢讓他去住別墅,只好委屈他要跟我長途跋涉回家。(這篇重點應該是年假我沒有辦法上來更新吧!?)
好啦!總而言之,這個年假我要上網的機率不高!(除非我衝網咖、或是提早回台北...),不過還是很歡迎大家留言與賜教,只要我能夠上線,就會馬上回覆各位的留言,畢竟這地方也是我生活重心之一。
最後,再拜個早年:「新年快樂!!」。鼠年再一起努力打拼吧!
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超微存活於否?(AMD Survived the War?)
今天一早,朋友傳了一篇Tom's Hardware對AMD CEO專訪的文章給我,這讓我想到最近A社和I社的CPU大戰,似乎有點失衡。內容摘要如下:
使用者會被I社或A社的CPU效能、C/P值、核心數...搞混,而購買時的賣相、行銷手法,加上網路上各大平台的測試報告,也是失衡的助力之一,不過...這也是人的天性呀!
最近在各大電腦討論區裡,都充斥著AMD危急的相關新聞跟觀點,因為它們沉寂太久了!或者說現在的市場上只剩下小眾在用他們的東西(死忠派),或者抱著舊機器想繼續奮戰下去的,也大有人在。
不過,市場機制不是靠守舊活下來的,你只要去個大賣場繞一圈,你就會發現配A社CPU的電腦,無論是PC或是NB大多是掛在促銷區角落,快被人遺忘的那一塊。
頂多就像個人玩家或是想弄一台低耗電主機的人,才會把矛頭指向A社出的CPU來搭配其它的配備(Athlon X2 BE-2350),可是I社也有類似的產品線,推出了低耗電的Pentium Dual Core E2160,雖然沒辦法跟BE-2350一樣低耗電,但是卻具有較高的超頻空間(參考Tom's Hardware),就算如此,I社在0.45nm製程的CPU是否會有更大的改善,還是未知數。
除了低耗電的CPU之外,另一個可以幫A社加分的就是它們的整合技術,除了已經在市面上有的690G之外,據說在今年三月可以看見790G露臉,可以省下顯示卡的購買成本與電力消耗,雖然這不是CPU大戰的重點之一,至少能夠讓使用者多接觸一點A社的產品。
對我而言,效能不代表一切,何況多高時脈的CPU、幾個核心可以跑、多強的顯示卡...等,在一般使用上,只有極少數的狀況下會需要那樣的硬體,還不如把那些錢省下來做其它部份的應用。
雖然說時間上的考量很重要,不過...在一般人使用電腦的習慣上,會有多少分秒必爭的時刻呢?(網路下單、搶車票,還是線上交易...),就算你的硬體再好,還得一大堆周邊都配合得上,才能夠有這樣子的效能吧!
說到這,也許會覺得我偏心於A社,其實我的PC跟NB也都是I社的產品,我單就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來說明,很多時候只需50c.c.小綿羊代步就可以,何必非要買台十倍價格的550 c.c.的重機車在高架道路上馳騁,很多時候只是數字迷思跟優越感作祟。
如果,整個大環境都往I社倒!最不願見到的狀況就是A社不玩CPU這一塊,或是漸漸地讓出江山,消費者很有可能要回到組台電腦,效能普通的就要3~4萬元(記得P-586的年代,一台電腦隨便就要4萬多)。
最後吃虧的還是消費者本身,而兩大陣營之間的角力與互動還算良性,像早期,A社的K8把I社的P4打掛,事過沒多久,就換I社的C2D打趴A社的K9,其實互相競爭而進步是件好事。
以我個人觀察市場的使用狀況:K8 vs P4=6:4,一直轉變成現在的C2D vs K9=7:3。如果天平再往I社傾倒,這個天平可能就會崩坍,那使用者就準備看著CPU的價格悄悄地、明顯地攀升。
雖然市場機制可用供需平衡來控制,這道理消費者懂,上游公司也懂呀!它們也不會笨到產了一堆的庫存來砸自己腳,也不會讓自己的產品出不去,如果有一間獨大,只要它打個噴嚏,就足以讓市場價格瘋狂波動一陣子。(謎之音:就像現在的作業系統大戰。)
對於現在的局勢,我們無法積極地去要求誰購買A社的產品(有錢,要怎麼花是個人自由),如果真有其高效能的需求與應用,選用I社是正確的決擇(不過,要不要攻頂就請三思而行,參考此篇)。
為了大家能夠有更平價、更好用的CPU,或是更省能源的使用環境(至少A社的出發點我認同),超微是有存在的必要性,至少我個人這麼認為,況且產品線多一點,比較能夠避開壟斷的風險,這些都是為何我會支持他存活的理由。
AMD:存活與未來 (AMD CEO專訪) - 2008-01-15 Cliff Lin這兩大龍頭的相互制衡,對一般使用者來說,優點絕對比缺點多,光是能拿到低價又合理效能的CPU,就是最大的吸引力。
Toms’s:波斯特先生,2006年併購ATI之後,AMD現在已經和主要競爭對手地位相仿。目前貴公司已經具備供應電腦全部核心組件的能力,這點是否能幫助貴公司爭取新客戶?畢竟現在除了CPU之外,AMD也製造晶片組和GPU,讓我們想到「平台」這個詞。...
使用者會被I社或A社的CPU效能、C/P值、核心數...搞混,而購買時的賣相、行銷手法,加上網路上各大平台的測試報告,也是失衡的助力之一,不過...這也是人的天性呀!
最近在各大電腦討論區裡,都充斥著AMD危急的相關新聞跟觀點,因為它們沉寂太久了!或者說現在的市場上只剩下小眾在用他們的東西(死忠派),或者抱著舊機器想繼續奮戰下去的,也大有人在。
不過,市場機制不是靠守舊活下來的,你只要去個大賣場繞一圈,你就會發現配A社CPU的電腦,無論是PC或是NB大多是掛在促銷區角落,快被人遺忘的那一塊。
頂多就像個人玩家或是想弄一台低耗電主機的人,才會把矛頭指向A社出的CPU來搭配其它的配備(Athlon X2 BE-2350),可是I社也有類似的產品線,推出了低耗電的Pentium Dual Core E2160,雖然沒辦法跟BE-2350一樣低耗電,但是卻具有較高的超頻空間(參考Tom's Hardware),就算如此,I社在0.45nm製程的CPU是否會有更大的改善,還是未知數。
除了低耗電的CPU之外,另一個可以幫A社加分的就是它們的整合技術,除了已經在市面上有的690G之外,據說在今年三月可以看見790G露臉,可以省下顯示卡的購買成本與電力消耗,雖然這不是CPU大戰的重點之一,至少能夠讓使用者多接觸一點A社的產品。
對我而言,效能不代表一切,何況多高時脈的CPU、幾個核心可以跑、多強的顯示卡...等,在一般使用上,只有極少數的狀況下會需要那樣的硬體,還不如把那些錢省下來做其它部份的應用。
雖然說時間上的考量很重要,不過...在一般人使用電腦的習慣上,會有多少分秒必爭的時刻呢?(網路下單、搶車票,還是線上交易...),就算你的硬體再好,還得一大堆周邊都配合得上,才能夠有這樣子的效能吧!
說到這,也許會覺得我偏心於A社,其實我的PC跟NB也都是I社的產品,我單就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來說明,很多時候只需50c.c.小綿羊代步就可以,何必非要買台十倍價格的550 c.c.的重機車在高架道路上馳騁,很多時候只是數字迷思跟優越感作祟。
如果,整個大環境都往I社倒!最不願見到的狀況就是A社不玩CPU這一塊,或是漸漸地讓出江山,消費者很有可能要回到組台電腦,效能普通的就要3~4萬元(記得P-586的年代,一台電腦隨便就要4萬多)。
最後吃虧的還是消費者本身,而兩大陣營之間的角力與互動還算良性,像早期,A社的K8把I社的P4打掛,事過沒多久,就換I社的C2D打趴A社的K9,其實互相競爭而進步是件好事。
以我個人觀察市場的使用狀況:K8 vs P4=6:4,一直轉變成現在的C2D vs K9=7:3。如果天平再往I社傾倒,這個天平可能就會崩坍,那使用者就準備看著CPU的價格悄悄地、明顯地攀升。
雖然市場機制可用供需平衡來控制,這道理消費者懂,上游公司也懂呀!它們也不會笨到產了一堆的庫存來砸自己腳,也不會讓自己的產品出不去,如果有一間獨大,只要它打個噴嚏,就足以讓市場價格瘋狂波動一陣子。(謎之音:就像現在的作業系統大戰。)
對於現在的局勢,我們無法積極地去要求誰購買A社的產品(有錢,要怎麼花是個人自由),如果真有其高效能的需求與應用,選用I社是正確的決擇(不過,要不要攻頂就請三思而行,參考此篇)。
為了大家能夠有更平價、更好用的CPU,或是更省能源的使用環境(至少A社的出發點我認同),超微是有存在的必要性,至少我個人這麼認為,況且產品線多一點,比較能夠避開壟斷的風險,這些都是為何我會支持他存活的理由。
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
線上影音的衝擊(The Impact of Online Multimedia)
網路上的資源之多,我想絕非那個圖書館或是文教機構可比擬(雖然廣度不代表深度),但是你要找的文字、圖片、影像或聲音,只要找對關鍵字的話,應該都能夠找到些許的資料(想在Google當第一人不是這麼簡單的)
不過也因為這樣子的便利性,開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從以前的紙本變成了電子資料、從實體照片轉變成數位相片(最近還吹起了數位相框風),至於台灣最多人擁戴的電視劇也開始悄悄地起了變化,我想這也是寬頻對他們帶來的衝擊。(雖然產生變化,要完全取代仍不太可能)
就連最近某ISP業者不也大打MOD廣告,訴求是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看見你想看的電視節目嗎?跨越了被時間綁死的收視群(以前那種八點一到,街上人數驟減的機會變少),雖然目前的使用人數有限,對於我現在就已經不太看的電視節目來說,或許殺傷力更大(真不知以後民調要怎問了?你幾點鐘是看那一台呢?)
光是各大部落格提供影片上傳的功能來看,真的沒有什麼節目是網路上找不到的,只要是公開播送的節目,就有人會透過影音截取技術,把節目抓下來再重新上傳到網路上,如果是熱門的片段,你只要打上關鍵字找一下,你會發現網路上的節目可能比電視上的還熱鬧。
雖然這樣子的作法是否會抵觸到法律這部份,我沒有仔細去研究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平台業者的免責宣言,一定是讓所有決定權落到上傳者身上,除非有人主動提出侵權證據要求撤換,再不然就是使用者回報機制來幫忙防堵之外,光是要靠平台業者主動出擊去檢閱這麼大量的影音檔,那是天方夜譚。
不過這也讓我想起了曾在網路上激烈討論過的議題,究竟平台業者是否該負監督之責?(對於使用者在上面分享的內容),先前曾有一波掃蕩,把各大分享資源的論壇逼到絕路,不是轉戰國外,就是淪入關站的命運,原因就是平台業者的免責宣言不代表不需負把關的責任,那現在線上的影音不就是個極大的反差嗎?(有錢跟潮流可以擊潰基本原則?)
光是從Youtube、I'M VLOG、各大部落格或是對岸的土豆網...等這些流量不小的影音平台來看,你就可以發現為什麼線上影音的衝擊有多大。
最近亞洲吹起的韓風,我想就算再不看電視的人都能夠深刻地感覺的到,如果你想得到第一手消息的話,最快的方式絕對不是等電視台買公播的版權進來看,而是上Youtube或土豆網(有消息指出,這些網站將受到當地政府更高規格的看待),因為在韓國上映後沒多久,網路上就可以看到有加上字幕的版本(其實國外很多電視都是沒字幕的,上次去韓國的體驗)。
只要稍微搜尋一下(最好是英文),馬上就可以看到第一手的線上韓劇,光是從韓劇賣去國外要收極高的權利金這點來看,就可以反推一下這些分享是否真的合法?(還是因為在電視上公開播送,所以可以錄下再上傳...有瞭解相關法條的人煩請告知)。
或許,一般人會說那些放在線上影音的檔案,只是單純分享而已,又不是用來營利(如果有看過某些字幕組的宣告應該常聽見類似的話吧!),可是那些檔案除了上傳者之外,真的不會再散布出去嗎?答案是否定的,不信的話你可以去Google一下「下載youtube影片」或是「下載線上影音」,我敢保證你能得到的資料和分享,絕對比你當學生時做xx報告時查到的還多。
有耐心一點的人或許會慢慢地等那些線上影音的flv檔loading完再看,沒耐心的就會直接抓下來看...這不就跟先前吵翻天,現在反而造就線上音樂的路雷同嗎?只是從幾mb一首歌的mp3轉變成幾十mb半集的電視劇而已。
我想再過個幾年,或許那些電視劇的製作媒體就會多一種授權方式,線上播放的授權...音樂有DRM的保護機制(雖然網路上也有人分享破解...),那電視劇這一類的影音檔怎辦呢?就算你做了再多加密的動作一樣沒辦法阻止使用者在家自己側錄或截取吧!
不過這些線上影音的分享與散布,因為網路的便利性早已跳脫出個人或國家所能管理(就跟我們對架在國外的網站經常都是法律無用武之地一樣),所以大型網路服務者皆在覬覦著這塊大餅(市場的大者恆大理論,在網路世界好像也是暢行無阻),就算現在有爭議也不代表未來他們不會達到「互利」的共識,到時候對消費者來說是否一樣有利,我想只有時間才能證明。
線上影音會對現代生活中造成很多質跟量的衝擊,例如:某些影片只有在特定通路出現(沒上電影院,直接在出租通路)或是電視播放跟DVD的販賣同時上線(真不知這樣子的做法是好是壞)、不再買入優質影片(因為觀眾在網路上就看得差不多了...)
其實,現在要在網路上看完一部免費的電影並不難(如果不那麼在意畫質),對現在的網路環境來說,大不了就是先開起來放著Loading,等手邊的事做完再開始播放,就能得到一定的流暢度(該感謝串流技術的發明嗎?)
我想在網路上待過一段時日的使用者,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過線上影音吧!就連廣告都有強迫中獎的了...(一點進某網頁,廣告就來個autorun,就算那個網頁做得再精緻、內容再有用,我還是一樣會毫不留情地關閉它,更何況有的多媒體廣告連把聲音關掉的選項都沒有,感覺很像惡意程式...)
這衝擊,可大可小...端看每個使用者怎麼看待它,如果是原創的分享,我個人是抱持著支持的態度(敢秀的文化),如果在法律邊緣玩捉迷藏,我想只是你還不夠「紅」,不然一定有人會找你開刀(說不定會反過來找你談廣告...XD),分享真是把雙面刃呀!
不過也因為這樣子的便利性,開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從以前的紙本變成了電子資料、從實體照片轉變成數位相片(最近還吹起了數位相框風),至於台灣最多人擁戴的電視劇也開始悄悄地起了變化,我想這也是寬頻對他們帶來的衝擊。(雖然產生變化,要完全取代仍不太可能)
就連最近某ISP業者不也大打MOD廣告,訴求是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看見你想看的電視節目嗎?跨越了被時間綁死的收視群(以前那種八點一到,街上人數驟減的機會變少),雖然目前的使用人數有限,對於我現在就已經不太看的電視節目來說,或許殺傷力更大(真不知以後民調要怎問了?你幾點鐘是看那一台呢?)
光是各大部落格提供影片上傳的功能來看,真的沒有什麼節目是網路上找不到的,只要是公開播送的節目,就有人會透過影音截取技術,把節目抓下來再重新上傳到網路上,如果是熱門的片段,你只要打上關鍵字找一下,你會發現網路上的節目可能比電視上的還熱鬧。
雖然這樣子的作法是否會抵觸到法律這部份,我沒有仔細去研究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平台業者的免責宣言,一定是讓所有決定權落到上傳者身上,除非有人主動提出侵權證據要求撤換,再不然就是使用者回報機制來幫忙防堵之外,光是要靠平台業者主動出擊去檢閱這麼大量的影音檔,那是天方夜譚。
不過這也讓我想起了曾在網路上激烈討論過的議題,究竟平台業者是否該負監督之責?(對於使用者在上面分享的內容),先前曾有一波掃蕩,把各大分享資源的論壇逼到絕路,不是轉戰國外,就是淪入關站的命運,原因就是平台業者的免責宣言不代表不需負把關的責任,那現在線上的影音不就是個極大的反差嗎?(有錢跟潮流可以擊潰基本原則?)
光是從Youtube、I'M VLOG、各大部落格或是對岸的土豆網...等這些流量不小的影音平台來看,你就可以發現為什麼線上影音的衝擊有多大。
最近亞洲吹起的韓風,我想就算再不看電視的人都能夠深刻地感覺的到,如果你想得到第一手消息的話,最快的方式絕對不是等電視台買公播的版權進來看,而是上Youtube或土豆網(有消息指出,這些網站將受到當地政府更高規格的看待),因為在韓國上映後沒多久,網路上就可以看到有加上字幕的版本(其實國外很多電視都是沒字幕的,上次去韓國的體驗)。
只要稍微搜尋一下(最好是英文),馬上就可以看到第一手的線上韓劇,光是從韓劇賣去國外要收極高的權利金這點來看,就可以反推一下這些分享是否真的合法?(還是因為在電視上公開播送,所以可以錄下再上傳...有瞭解相關法條的人煩請告知)。
或許,一般人會說那些放在線上影音的檔案,只是單純分享而已,又不是用來營利(如果有看過某些字幕組的宣告應該常聽見類似的話吧!),可是那些檔案除了上傳者之外,真的不會再散布出去嗎?答案是否定的,不信的話你可以去Google一下「下載youtube影片」或是「下載線上影音」,我敢保證你能得到的資料和分享,絕對比你當學生時做xx報告時查到的還多。
有耐心一點的人或許會慢慢地等那些線上影音的flv檔loading完再看,沒耐心的就會直接抓下來看...這不就跟先前吵翻天,現在反而造就線上音樂的路雷同嗎?只是從幾mb一首歌的mp3轉變成幾十mb半集的電視劇而已。
我想再過個幾年,或許那些電視劇的製作媒體就會多一種授權方式,線上播放的授權...音樂有DRM的保護機制(雖然網路上也有人分享破解...),那電視劇這一類的影音檔怎辦呢?就算你做了再多加密的動作一樣沒辦法阻止使用者在家自己側錄或截取吧!
不過這些線上影音的分享與散布,因為網路的便利性早已跳脫出個人或國家所能管理(就跟我們對架在國外的網站經常都是法律無用武之地一樣),所以大型網路服務者皆在覬覦著這塊大餅(市場的大者恆大理論,在網路世界好像也是暢行無阻),就算現在有爭議也不代表未來他們不會達到「互利」的共識,到時候對消費者來說是否一樣有利,我想只有時間才能證明。
線上影音會對現代生活中造成很多質跟量的衝擊,例如:某些影片只有在特定通路出現(沒上電影院,直接在出租通路)或是電視播放跟DVD的販賣同時上線(真不知這樣子的做法是好是壞)、不再買入優質影片(因為觀眾在網路上就看得差不多了...)
其實,現在要在網路上看完一部免費的電影並不難(如果不那麼在意畫質),對現在的網路環境來說,大不了就是先開起來放著Loading,等手邊的事做完再開始播放,就能得到一定的流暢度(該感謝串流技術的發明嗎?)
我想在網路上待過一段時日的使用者,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過線上影音吧!就連廣告都有強迫中獎的了...(一點進某網頁,廣告就來個autorun,就算那個網頁做得再精緻、內容再有用,我還是一樣會毫不留情地關閉它,更何況有的多媒體廣告連把聲音關掉的選項都沒有,感覺很像惡意程式...)
這衝擊,可大可小...端看每個使用者怎麼看待它,如果是原創的分享,我個人是抱持著支持的態度(敢秀的文化),如果在法律邊緣玩捉迷藏,我想只是你還不夠「紅」,不然一定有人會找你開刀(說不定會反過來找你談廣告...XD),分享真是把雙面刃呀!
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
網路行銷面面觀(Aspects of Internet Marketing)
今年的第一篇,來聊點網路現象好了,這樣子應該可以輕鬆一點(希望!),而且這個跨年非常有冬天的感覺(10度以下的寒流...)。
其實網路行銷在網路泡沫時代已經玩過一大圈,我想有經歷過那時代的人應該都心有戚戚焉(如果有投資相關股票的人應該更有感覺...)。
經過這些年的變化,對於網路行銷這一塊,現在已經成熟許多,雖然還是有很多詭異的狀況發生,不過...至少還有些脈絡可尋。
其實在我轉職之前,我那四年文字工的時期,就跟網路行銷有這麼一點點的相關性(數位教學...一切都得靠網路吧!),也許我曾任內部人員,所以看得見許多外人所未見的部份。
我就先舉一些我以前深刻感受的實例來說:
1.在半成品時,就大打行銷戰:
這一點我想應該是每個產品製作者最怕的事,因為用了行銷資源,你就得在特定時間內把東西生出來(有時候甚至不管良窳),不然肯定會被上頭叫去喝茶,再不然就是老闆很有手腕地模糊焦點(那又是另外一批人要倒楣)
2.時程跑在測試前,業務永遠在吹噓著內部尚未開始的功能:
我想這應該是本土公司的文化,因為台灣的市場經常是個灑狗血拼時效的沙場(到那其實都一樣),所以網路相關產業,經常都會面臨著這波「話題性」沒搭上,就失去先機(網路上好像都是如此),所以造究了時間決定一切,帶來的後果就是大家開始對於產品的內容、品質質疑,更別提售後服務及客服機制(如果你有接觸過類似的工作,就可窺得一二)。
在我看來,因為網路相關產業老是存在著以上的問題,所以網路行銷從個人、企業轉變成眾人、各部落客、各廣告媒體...。
如此就能發揮行銷的力量打響知名度,或許Google Adsense、Blogger Ads...等,都有它們獨特的方式來吸引群眾加入,但是真的有多少人會因此而動心呢?
我想玩網路若干時間的我們,應該對於類似的機制,其實都是抱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吧!畢竟它提供了部落客額外補貼的機會,卻可能因商業化而失去自主性(至少我就會怕...不過,我知道我想太多了!哈哈)
更何況那些輪播的廣告真的能夠吸引人點閱嗎?(沒被防火牆或軟體擋掉...,據我所知很多防毒軟體跟防火牆整合型的軟體,就會直接過濾唷!例:K牌的就是其一)
老實說:我覺得是可以增加曝光度沒錯,點閱率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現在網路行銷的方式就轉成了以下這幾種:(我也參與過一些)
1.使用者試用:
其實使用者試用這種方式,早在實體通路上就大行其道(仔細算算就可推估出產品的成本),在網路上漸漸也開始了這一類的行銷手法,唯一的不同是,你必須回報你試用的心得(我覺得重點在吸引試用人氣,回報心得只是一種約束的方式而已)。
2.心得分享:
這部份就像請某些領域的人,專文來分享使用特定產品的心得,因為挾帶著人氣與個人文筆的不同,來造就話題性(竟然追不上潮流、就自己創造一個),只是這一類的心得分享,要付出的代價會高一點(養寫手、送產品、稿費高低...),而且各寫手對於這類產品的優缺點都會披露(沒人看只寫優點的心得文吧!),所以這類產品通常都會比較耐操一些。(否則很有可能會被打回原形)
3.交換貼紙辦抽獎:
這應該是最省事省力的方式,因為現在部落格大行其道(所以部落格的平台才會一個個冒出來大賺廣告費),只要提供一個貼紙(動態較佳),剩下的就是曝光率跟最後抽獎的贈品吸引人一點(不是i系列產品就是最近熱門的萬元電腦居多),就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如果有特定人代言更好(不過光代言費可能就消化掉所有的預算了!)。
4.砸錢在入口網站:
這點我想應該不用我多說,這個只有大企業或是具有高報酬率的行業別才有可能做的到,否則首頁那一塊活潑亂跳的Flash,一天動輒就是6~7位數的銀子拿來燒,不是一般公司的廣告預算能支撐的起!況且...有時候那些Flash來挺擾人的(個人觀感)。
5.廣告信:
這是令人最頭痛的部份,雖然不誨言的說,有些族群真的很愛看廣告信,但是每天有70~80%都是廣告信的話!我想大多數使用者應該連看都不會看就刪除,更別提它可能會造成使用者的負面觀感,如果有人再透過類似的方式來發送廣告,臭名在外的一天也不遠了。
我想其它的方式也很多,例如透過戶外看板、或者是電視廣告媒體,再把使用者拉回到網路上,達成網路行銷的目的也行,如果不採用網路行銷,而是使用電話或登門拜訪的方式,麻煩各位電訪員稍為做個資料處理再Call Out吧!
否則一天之內,連接到同個單位三次不同人的問候電話,老實說,連曾當過電話從業人員的我,都快要忍不住性子的想發火了!更別提其它那些接到電話的人。
網路行銷,感覺就是在賭人氣跟次世代使用者的消費力,雖然正在起步,但是千萬別小看網路行銷的力量(也是有錢人玩的遊戲),有時候網路力量會走在媒體或是行政之前呢!
各位網路行銷的從業人員辛苦了!(還好我不用再參一腳了!呼...)
其實網路行銷在網路泡沫時代已經玩過一大圈,我想有經歷過那時代的人應該都心有戚戚焉(如果有投資相關股票的人應該更有感覺...)。
經過這些年的變化,對於網路行銷這一塊,現在已經成熟許多,雖然還是有很多詭異的狀況發生,不過...至少還有些脈絡可尋。
其實在我轉職之前,我那四年文字工的時期,就跟網路行銷有這麼一點點的相關性(數位教學...一切都得靠網路吧!),也許我曾任內部人員,所以看得見許多外人所未見的部份。
我就先舉一些我以前深刻感受的實例來說:
1.在半成品時,就大打行銷戰:
這一點我想應該是每個產品製作者最怕的事,因為用了行銷資源,你就得在特定時間內把東西生出來(有時候甚至不管良窳),不然肯定會被上頭叫去喝茶,再不然就是老闆很有手腕地模糊焦點(那又是另外一批人要倒楣)
2.時程跑在測試前,業務永遠在吹噓著內部尚未開始的功能:
我想這應該是本土公司的文化,因為台灣的市場經常是個灑狗血拼時效的沙場(到那其實都一樣),所以網路相關產業,經常都會面臨著這波「話題性」沒搭上,就失去先機(網路上好像都是如此),所以造究了時間決定一切,帶來的後果就是大家開始對於產品的內容、品質質疑,更別提售後服務及客服機制(如果你有接觸過類似的工作,就可窺得一二)。
在我看來,因為網路相關產業老是存在著以上的問題,所以網路行銷從個人、企業轉變成眾人、各部落客、各廣告媒體...。
如此就能發揮行銷的力量打響知名度,或許Google Adsense、Blogger Ads...等,都有它們獨特的方式來吸引群眾加入,但是真的有多少人會因此而動心呢?
我想玩網路若干時間的我們,應該對於類似的機制,其實都是抱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吧!畢竟它提供了部落客額外補貼的機會,卻可能因商業化而失去自主性(至少我就會怕...不過,我知道我想太多了!哈哈)
更何況那些輪播的廣告真的能夠吸引人點閱嗎?(沒被防火牆或軟體擋掉...,據我所知很多防毒軟體跟防火牆整合型的軟體,就會直接過濾唷!例:K牌的就是其一)
老實說:我覺得是可以增加曝光度沒錯,點閱率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現在網路行銷的方式就轉成了以下這幾種:(我也參與過一些)
1.使用者試用:
其實使用者試用這種方式,早在實體通路上就大行其道(仔細算算就可推估出產品的成本),在網路上漸漸也開始了這一類的行銷手法,唯一的不同是,你必須回報你試用的心得(我覺得重點在吸引試用人氣,回報心得只是一種約束的方式而已)。
2.心得分享:
這部份就像請某些領域的人,專文來分享使用特定產品的心得,因為挾帶著人氣與個人文筆的不同,來造就話題性(竟然追不上潮流、就自己創造一個),只是這一類的心得分享,要付出的代價會高一點(養寫手、送產品、稿費高低...),而且各寫手對於這類產品的優缺點都會披露(沒人看只寫優點的心得文吧!),所以這類產品通常都會比較耐操一些。(否則很有可能會被打回原形)
3.交換貼紙辦抽獎:
這應該是最省事省力的方式,因為現在部落格大行其道(所以部落格的平台才會一個個冒出來大賺廣告費),只要提供一個貼紙(動態較佳),剩下的就是曝光率跟最後抽獎的贈品吸引人一點(不是i系列產品就是最近熱門的萬元電腦居多),就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如果有特定人代言更好(不過光代言費可能就消化掉所有的預算了!)。
4.砸錢在入口網站:
這點我想應該不用我多說,這個只有大企業或是具有高報酬率的行業別才有可能做的到,否則首頁那一塊活潑亂跳的Flash,一天動輒就是6~7位數的銀子拿來燒,不是一般公司的廣告預算能支撐的起!況且...有時候那些Flash來挺擾人的(個人觀感)。
5.廣告信:
這是令人最頭痛的部份,雖然不誨言的說,有些族群真的很愛看廣告信,但是每天有70~80%都是廣告信的話!我想大多數使用者應該連看都不會看就刪除,更別提它可能會造成使用者的負面觀感,如果有人再透過類似的方式來發送廣告,臭名在外的一天也不遠了。
我想其它的方式也很多,例如透過戶外看板、或者是電視廣告媒體,再把使用者拉回到網路上,達成網路行銷的目的也行,如果不採用網路行銷,而是使用電話或登門拜訪的方式,麻煩各位電訪員稍為做個資料處理再Call Out吧!
否則一天之內,連接到同個單位三次不同人的問候電話,老實說,連曾當過電話從業人員的我,都快要忍不住性子的想發火了!更別提其它那些接到電話的人。
網路行銷,感覺就是在賭人氣跟次世代使用者的消費力,雖然正在起步,但是千萬別小看網路行銷的力量(也是有錢人玩的遊戲),有時候網路力量會走在媒體或是行政之前呢!
各位網路行銷的從業人員辛苦了!(還好我不用再參一腳了!呼...)
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二零零七‧年度整理(Summary 0f 2007)
今天是2007年的最後一天,想想我從今年的4/11開版到現在,現在是12/31,剛回去看了一下,一共190篇文章(今天的除外,一周盡可能五篇)。
透過Google Analytics的數據,讓我自己能夠知道今年度,究竟有那些文章或是關鍵字是最多人有興趣的,我記得我上次做這樣子的統計,好像是在人數破萬時弄的(其實是自High),今天就是來回顧一下今年度的議題,或許還顯得比較有意義。
雖然分析的數據不一定這麼準確,但是有個依據總比沒有好,不過我自己回頭看了一下相關的數據才發現,原來分享與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兩個不同方向的發展。
首先來分享瀏覽人數的前十大文章:(扣除分類標籤跟首頁)
1.USB病毒的演化:1,744次(10月至今)
2.手動移除病毒:1,731次(5月至今)
3.快報「KAVO」變種:1,202次(12月至今)
4.OUTLOOK(EXPRESS)2GB的迷思:1,024次(5月至今)
5.ZINTV-BT電視播放器【搶先體驗】:938次(11月至今)
6.遠端連線的黑暗技(SSH Tunnel):766次(11月至今)
7.無法正常開機(FIXMBR):720次(8月至今)
8.網路攻防戰(Port Scanner):695次(5月至今)
9.IP/寬頻分享(路由)器設定:597次(9月至今)
10.網路位址的變換(IP & MAC Address):546次(7月至今)
其實光從以上的分析數據就可以看出一件事,文章存在時間的長短無法決定瀏覽人數的多寡,重點是在及時性跟獨特性(現代人對網際網路的訴求吧!)。
不過,也反映了現在網路上的一個問題:「中毒的人真多...」,雖然大都能在網路上找到解決方式,但是被動解毒的人多,主動防毒的人卻少(包括使用者習慣、同時具備防毒軟體跟防火牆的設置...等)。
就像最近可能又會有一堆人中Chirstmas-2007(聖誕節病毒)或New-Year2008-imgaes(新年病毒)的攻擊,我也有同行已經跟我分享解毒的方法了!^^"
如果採用關鍵字的方式來看呢?(前十名)
1.fixmbr 2.zintv 3.ntdeiect.com 4.ntdeiect 5.usb病毒
6.ssh tunnel 7.port scanner 8.prime95 9.usb 腳位說明 10.port scan
跟瀏覽人數的前十沒有太大的落差,除了prime95和usb腳位說明之外,其它落點應該都相似,不過fixmbr竟然衝上了第一名,這一點讓我有點訝異就是。
不過,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落差,因為kavo相關的文章,大多是被轉載至某些社群(udn、funP...等),再短時間內直接瀏覽的結果,跟用Google或是其它字眼搜尋進來的人,就會有一定的落差。
最後,還是要多謝各位客倌的蒞臨指教,讓小弟我能夠更仔細地檢視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當然...還是希望明年度能夠繼續得到各位的加持(奇怪的詞),我在這個部落格上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例:K_L、i、d...等),當然也有些老友(亂太郎、VINCENT、LUCKY...等)持續給我打氣。
在今年的最後一天,同時也恭祝大家2008年‧「Happy New Year」
(因為寒流來襲,腦袋有點打結,所以今天就來個總整理+感言,希望看起來不要像是太混的一篇文章呀!冏rz...)
PS:有人想一起跨年的嘛!?(先說好不擠101唷!),意者留言報名!
透過Google Analytics的數據,讓我自己能夠知道今年度,究竟有那些文章或是關鍵字是最多人有興趣的,我記得我上次做這樣子的統計,好像是在人數破萬時弄的(其實是自High),今天就是來回顧一下今年度的議題,或許還顯得比較有意義。
雖然分析的數據不一定這麼準確,但是有個依據總比沒有好,不過我自己回頭看了一下相關的數據才發現,原來分享與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兩個不同方向的發展。
首先來分享瀏覽人數的前十大文章:(扣除分類標籤跟首頁)
1.USB病毒的演化:1,744次(10月至今)
2.手動移除病毒:1,731次(5月至今)
3.快報「KAVO」變種:1,202次(12月至今)
4.OUTLOOK(EXPRESS)2GB的迷思:1,024次(5月至今)
5.ZINTV-BT電視播放器【搶先體驗】:938次(11月至今)
6.遠端連線的黑暗技(SSH Tunnel):766次(11月至今)
7.無法正常開機(FIXMBR):720次(8月至今)
8.網路攻防戰(Port Scanner):695次(5月至今)
9.IP/寬頻分享(路由)器設定:597次(9月至今)
10.網路位址的變換(IP & MAC Address):546次(7月至今)
其實光從以上的分析數據就可以看出一件事,文章存在時間的長短無法決定瀏覽人數的多寡,重點是在及時性跟獨特性(現代人對網際網路的訴求吧!)。
不過,也反映了現在網路上的一個問題:「中毒的人真多...」,雖然大都能在網路上找到解決方式,但是被動解毒的人多,主動防毒的人卻少(包括使用者習慣、同時具備防毒軟體跟防火牆的設置...等)。
就像最近可能又會有一堆人中Chirstmas-2007(聖誕節病毒)或New-Year2008-imgaes(新年病毒)的攻擊,我也有同行已經跟我分享解毒的方法了!^^"
如果採用關鍵字的方式來看呢?(前十名)
1.fixmbr 2.zintv 3.ntdeiect.com 4.ntdeiect 5.usb病毒
6.ssh tunnel 7.port scanner 8.prime95 9.usb 腳位說明 10.port scan
跟瀏覽人數的前十沒有太大的落差,除了prime95和usb腳位說明之外,其它落點應該都相似,不過fixmbr竟然衝上了第一名,這一點讓我有點訝異就是。
不過,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落差,因為kavo相關的文章,大多是被轉載至某些社群(udn、funP...等),再短時間內直接瀏覽的結果,跟用Google或是其它字眼搜尋進來的人,就會有一定的落差。
最後,還是要多謝各位客倌的蒞臨指教,讓小弟我能夠更仔細地檢視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當然...還是希望明年度能夠繼續得到各位的加持(奇怪的詞),我在這個部落格上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例:K_L、i、d...等),當然也有些老友(亂太郎、VINCENT、LUCKY...等)持續給我打氣。
在今年的最後一天,同時也恭祝大家2008年‧「Happy New Year」
(因為寒流來襲,腦袋有點打結,所以今天就來個總整理+感言,希望看起來不要像是太混的一篇文章呀!冏rz...)
PS:有人想一起跨年的嘛!?(先說好不擠101唷!),意者留言報名!
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社交網路的風險(Risks of Social Network)
社交網路的風起,我想最知名的應該就是美國的Facebook吧!除了它們的經營模式之外,又牽扯出很多個人隱私的問題,雖然這點都是被踢爆後才會有人重視。
除此之外,台灣也出現了一個類似Facebook的社交網路服務「Meeya」,不過卻在極短的時間內又閉關修練,先不論原因為何?(因為xdite的踢爆造成的效應嗎?不得而知,但是網友的力量無法小看呀!),我也有到這兩個網站去看過,真的很類似...
但是,這一類的社交網站在短期間應該又會引起一波熱潮...
筆者還記得在多年前曾經玩過網路同學會(cityfamily),它應該也算是一種社交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 Service)嗎?老實說,我也在上頭真的找到不少以前的同學們,只是現在已經漸漸式微。(或許是因為WEB2.0竄得太快了)
當時網路同學會所採用的方式是自己加入所屬的群體中,同時透過板主認可的機制來控管成員(感覺蠻像BBS的架構),雖然它們積極的改版想追上這波SNS的熱潮,不過,我覺得現在的使用者都習慣部落格型式的自主性,漸漸地脫離了上面的平台(甚至各大入口網站的家族就可以取而代之)
在回頭來看看Facebook的狀況,如果你想要透過你自己的個人資訊來找到與你相關的人,就得把資料奉上,你提供的愈詳細能夠配對到的人也愈精確,那些資料包括那些呢?如下圖:
其中除了各式各樣的個人資料之外(興趣、喜好、就學年次、高中、大學、工作位置...),也順便附上了廣告...,這也算是經營模式的一種嗎?感覺就像台灣先前許多社群網站的模式一樣,最後還是得讓廣告插上一腳。(最下方的紅框)
此舉會讓我有點反感,因為我當初就是因為這原因才轉戰於此(就算擺廣告,也是部落格主自行決定,更何況那分紅機制對小部落格來說真的不是重點)。
而且「臉書」(Facebook)也是挾帶著高人氣來做為營利的機制,從Mr./Ms. Days (MMDays)的這篇文章中,或許可以看見很多社交網路的問題所在。
究竟這些個人資料是否能夠用來做為網站的營利使用呢?(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是用在你沒有認同對方前,但是長達數萬字的使用條款...幾個人會真的看完呢?),這一點我想在台灣許多金融業也是透過類似的機制在運作吧!
尤其是整合成金控之後,如果你沒有勾選不允許在該金融體系內做資料的交換,就代表你默許...接著就有數不盡的電話行銷員打來問候...。
我想這些動輒數萬字的使用者條款除了保護網站本身之外,更是在玩弄人性的一種手腕,就跟先前有股熱潮針對網站是否真的需要用到身份證字號來認證(通常都會用:為領取贈品使用的字樣),一但發生資料外洩的狀況時,是否能夠以相同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呢?我想答案大家都心知肚明!
或許有人會說這只是省去使用者真的要兌獎時的困擾,但是以網站的有效註冊人數與中獎的比例來看,就算是用個案處理我想也不會太難才是吧!這些都是社交網站的問題。
我們的個資真的能夠得到保護嗎?老實說我存疑,更何況有多少網站(部落格、論壇、社交性)在註冊時會導入較安全的https方式來處理?(老實說:相當少,就連政府機關也是。)從中間被竊取資料的可能性有多少?相關權責又是誰該負責呢?(我以前說過,在網路上的很多行為,絕大部份是使用者自行負責)
尤其是現在搜尋工具的盛行,一般人用入口網站(yahoo!、PcHome...等)來找、進階一點的透過Google來搜尋相關字眼,真的高手級的人,甚至會自己寫隻網路蜘蛛(spider)或機械人(robot)來搜尋特定字眼,想要保護好自己的資料,說真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少在網路上留下你的蛛絲馬跡。(想藉此出名的人不在此限)
這一類SNS的網站,其實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要經營這樣子的網站,所要投入的資金也是相當大(光是從國外許多社交網站還要得到某些創投基金的支持來看),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對於使用者(應該是網站資訊及內容的提供者)來說,是否能夠得到相對的尊重與保護呢?我覺得這才是這一類網站最該努力的事吧!
而不是草率地開站、集資、吸引高人氣、掛廣告、賣給大公司...這種方式的經營模式,在這網路世界裡已不知上演多少次,最後被犧牲的人是誰呢?平台業者、老闆、出資的創投基金,還是無辜的使用者呢?
我想這個答案去問那些被平台業者當做資源賣出的使用者,應該會得到一面倒的答案吧!
激烈一點的人會退而求去,一般的會降低熱度、對於自身權益及不在乎的人,或許會換個想法...有大公司罩著應該會好一點吧!?(到時候又來個系統整合之名,把所有服務綁在一起...風險有增無減呀!)
我太激動了!!...我只是想喚醒大家對於個人資料的重視而已。
除此之外,台灣也出現了一個類似Facebook的社交網路服務「Meeya」,不過卻在極短的時間內又閉關修練,先不論原因為何?(因為xdite的踢爆造成的效應嗎?不得而知,但是網友的力量無法小看呀!),我也有到這兩個網站去看過,真的很類似...
但是,這一類的社交網站在短期間應該又會引起一波熱潮...
筆者還記得在多年前曾經玩過網路同學會(cityfamily),它應該也算是一種社交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 Service)嗎?老實說,我也在上頭真的找到不少以前的同學們,只是現在已經漸漸式微。(或許是因為WEB2.0竄得太快了)
當時網路同學會所採用的方式是自己加入所屬的群體中,同時透過板主認可的機制來控管成員(感覺蠻像BBS的架構),雖然它們積極的改版想追上這波SNS的熱潮,不過,我覺得現在的使用者都習慣部落格型式的自主性,漸漸地脫離了上面的平台(甚至各大入口網站的家族就可以取而代之)
在回頭來看看Facebook的狀況,如果你想要透過你自己的個人資訊來找到與你相關的人,就得把資料奉上,你提供的愈詳細能夠配對到的人也愈精確,那些資料包括那些呢?如下圖:
其中除了各式各樣的個人資料之外(興趣、喜好、就學年次、高中、大學、工作位置...),也順便附上了廣告...,這也算是經營模式的一種嗎?感覺就像台灣先前許多社群網站的模式一樣,最後還是得讓廣告插上一腳。(最下方的紅框)
此舉會讓我有點反感,因為我當初就是因為這原因才轉戰於此(就算擺廣告,也是部落格主自行決定,更何況那分紅機制對小部落格來說真的不是重點)。
而且「臉書」(Facebook)也是挾帶著高人氣來做為營利的機制,從Mr./Ms. Days (MMDays)的這篇文章中,或許可以看見很多社交網路的問題所在。
究竟這些個人資料是否能夠用來做為網站的營利使用呢?(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是用在你沒有認同對方前,但是長達數萬字的使用條款...幾個人會真的看完呢?),這一點我想在台灣許多金融業也是透過類似的機制在運作吧!
尤其是整合成金控之後,如果你沒有勾選不允許在該金融體系內做資料的交換,就代表你默許...接著就有數不盡的電話行銷員打來問候...。
我想這些動輒數萬字的使用者條款除了保護網站本身之外,更是在玩弄人性的一種手腕,就跟先前有股熱潮針對網站是否真的需要用到身份證字號來認證(通常都會用:為領取贈品使用的字樣),一但發生資料外洩的狀況時,是否能夠以相同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呢?我想答案大家都心知肚明!
或許有人會說這只是省去使用者真的要兌獎時的困擾,但是以網站的有效註冊人數與中獎的比例來看,就算是用個案處理我想也不會太難才是吧!這些都是社交網站的問題。
我們的個資真的能夠得到保護嗎?老實說我存疑,更何況有多少網站(部落格、論壇、社交性)在註冊時會導入較安全的https方式來處理?(老實說:相當少,就連政府機關也是。)從中間被竊取資料的可能性有多少?相關權責又是誰該負責呢?(我以前說過,在網路上的很多行為,絕大部份是使用者自行負責)
尤其是現在搜尋工具的盛行,一般人用入口網站(yahoo!、PcHome...等)來找、進階一點的透過Google來搜尋相關字眼,真的高手級的人,甚至會自己寫隻網路蜘蛛(spider)或機械人(robot)來搜尋特定字眼,想要保護好自己的資料,說真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少在網路上留下你的蛛絲馬跡。(想藉此出名的人不在此限)
這一類SNS的網站,其實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要經營這樣子的網站,所要投入的資金也是相當大(光是從國外許多社交網站還要得到某些創投基金的支持來看),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對於使用者(應該是網站資訊及內容的提供者)來說,是否能夠得到相對的尊重與保護呢?我覺得這才是這一類網站最該努力的事吧!
而不是草率地開站、集資、吸引高人氣、掛廣告、賣給大公司...這種方式的經營模式,在這網路世界裡已不知上演多少次,最後被犧牲的人是誰呢?平台業者、老闆、出資的創投基金,還是無辜的使用者呢?
我想這個答案去問那些被平台業者當做資源賣出的使用者,應該會得到一面倒的答案吧!
激烈一點的人會退而求去,一般的會降低熱度、對於自身權益及不在乎的人,或許會換個想法...有大公司罩著應該會好一點吧!?(到時候又來個系統整合之名,把所有服務綁在一起...風險有增無減呀!)
我太激動了!!...我只是想喚醒大家對於個人資料的重視而已。
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網頁的人性化(User-Friendly Web Page)
還記得最初我搬到這邊,最大的原因就是這裡提供給我自由的平台(要放什麼隨我高興),雖然要付出的代價會高一些,例:很多東西要自己學著設定與接觸。
不過,我覺得是值得的,或許沒有很多美美的套件可以使用,而且主機在國外連線速度會慢一些之外(美國矽谷的Sunnyvale),其它的目前我還沒有發現什麼大問題,有時會有停機維修、語系問題...等小問題,如果有提前公告或不影響閱讀,我都覺得無傷大雅。
反觀,國內各大部落格,除了主機在國內可以提供較快的瀏覽速度之外,光是頁面上五顏六色的廣告(無論內嵌或跳出)就夠我們瞧的,更別說那些你無法使用語法(Script)的網頁也是比比皆是,雖然...大家都是為了求生存,但是對某些使用者來說,卻成了是否會留下的誘因。
其實,對於現在各大部落格平台(無論是無名、痞客邦、Xuiet,甚至是YouTube...等),廣告應該都是最大的收入來源,只是操作的手法各有不同,當然使用上的限制也隨等級(付費會員、VIP)而不同。
現在愈來愈方便的網路,幾乎你想的到任何事都可能在網路上解決(大到買房子、車子,小至安太歲還是繳水、電費),除了某些基於安全考量無法直接在網路上處理的事務之外(跟金融體系有關),現代人已經什麼都在網路上解決(在下就是一例,所以網路安全更要小心...)
不過,最近接觸了各種網路平台的空間之後(有時還是需要有快一點的平台擺東西!),發現這些「好意」的設計依然建在(美其名為安全性而禁止使用,卻自己加上跳出式的廣告視窗...),再不然就是在你文章內幫你加點料,或是一連串的相簿中穿插著廣告。
不過,真的想要有個完全自己作主的網頁平台,最好的方式應該是自己架設一個網站(WordPress、Movable Type),可是家中的頻寬有限,想要有一般的頻寬,至少也要8M/640K-ADSL或10M/2M-FTTB,可能才能派上用途(受限於上傳的頻寬),除此之外還要加上嚇人的電費。(當然你可以透過線上主機的租借來解決這部份的問題,一樣要付出成本)
我想人性化的訴求會慢慢地浮上檯面,不然現在這些Google Adsense、BlogAD...等,這些由客戶自行決定是否使用的廣告機制,怎會突然竄紅,雖然使用者要從中得到相當利潤很困難,至少主控權在使用者身上,而不是平台業者直接嵌入廣告後,鎖死相關功能。
雖然使用者付費的機制抬頭,這個市場機能本身沒有錯,但是行銷手法與策略,經常是讓大家沾著之後,再來設定付費門檻,如此一來就算使用者流失也還能夠撐起大局(小道消息:線上音樂平台一收費就流失4~5成的使用者)。
所以,市場就變成你若是想要有自主權,請付費來換取(可以折抵廣告主放置廣告的單價),同時給你一些甜頭用(人性的陷阱),不過就算加大了這麼多的空間,平台業者真的能夠提供相對穩定的介面給你使用嗎?當付費人數成長到一定量時,是不是會面臨跟ADSL一樣吃到飽,卻是造成使用者自相殘殺的狀況呢?(ADSL的集縮比,有興趣的請上Google一窺究竟)。
我覺得台灣市場算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應該說台灣人太愛走偏門!),所以使用者會盡可能地獲得最大的資源,所以廠商也會在文字、行銷上動手腳,便宜、降價的同時,說不定就犧牲了穩定、安全...。
雖然我對各大平台的限制很感冒,老實說,他們這麼做也有他們的原因,因為那是他們生存的主要收益(Google雖然也是廣告,卻不一定是綁在部落格或網頁平台上),如果少了競爭,我們可能連比較的機會都沒有(井底之蛙)。
話說回來,雖然網頁的人性化是件很好的事,對於想要快速上手或建構多功能部落格的人,還是那些吸引眾人的平台比較簡便,目前在部落格這個領域裡,便利性跟自主性還是無法兩全,端看各位使用者想要以什麼條件,在這網路世界中佔一席之地。
不過,我覺得是值得的,或許沒有很多美美的套件可以使用,而且主機在國外連線速度會慢一些之外(美國矽谷的Sunnyvale),其它的目前我還沒有發現什麼大問題,有時會有停機維修、語系問題...等小問題,如果有提前公告或不影響閱讀,我都覺得無傷大雅。
反觀,國內各大部落格,除了主機在國內可以提供較快的瀏覽速度之外,光是頁面上五顏六色的廣告(無論內嵌或跳出)就夠我們瞧的,更別說那些你無法使用語法(Script)的網頁也是比比皆是,雖然...大家都是為了求生存,但是對某些使用者來說,卻成了是否會留下的誘因。
其實,對於現在各大部落格平台(無論是無名、痞客邦、Xuiet,甚至是YouTube...等),廣告應該都是最大的收入來源,只是操作的手法各有不同,當然使用上的限制也隨等級(付費會員、VIP)而不同。
現在愈來愈方便的網路,幾乎你想的到任何事都可能在網路上解決(大到買房子、車子,小至安太歲還是繳水、電費),除了某些基於安全考量無法直接在網路上處理的事務之外(跟金融體系有關),現代人已經什麼都在網路上解決(在下就是一例,所以網路安全更要小心...)
不過,最近接觸了各種網路平台的空間之後(有時還是需要有快一點的平台擺東西!),發現這些「好意」的設計依然建在(美其名為安全性而禁止使用,卻自己加上跳出式的廣告視窗...),再不然就是在你文章內幫你加點料,或是一連串的相簿中穿插著廣告。
不過,真的想要有個完全自己作主的網頁平台,最好的方式應該是自己架設一個網站(WordPress、Movable Type),可是家中的頻寬有限,想要有一般的頻寬,至少也要8M/640K-ADSL或10M/2M-FTTB,可能才能派上用途(受限於上傳的頻寬),除此之外還要加上嚇人的電費。(當然你可以透過線上主機的租借來解決這部份的問題,一樣要付出成本)
我想人性化的訴求會慢慢地浮上檯面,不然現在這些Google Adsense、BlogAD...等,這些由客戶自行決定是否使用的廣告機制,怎會突然竄紅,雖然使用者要從中得到相當利潤很困難,至少主控權在使用者身上,而不是平台業者直接嵌入廣告後,鎖死相關功能。
雖然使用者付費的機制抬頭,這個市場機能本身沒有錯,但是行銷手法與策略,經常是讓大家沾著之後,再來設定付費門檻,如此一來就算使用者流失也還能夠撐起大局(小道消息:線上音樂平台一收費就流失4~5成的使用者)。
所以,市場就變成你若是想要有自主權,請付費來換取(可以折抵廣告主放置廣告的單價),同時給你一些甜頭用(人性的陷阱),不過就算加大了這麼多的空間,平台業者真的能夠提供相對穩定的介面給你使用嗎?當付費人數成長到一定量時,是不是會面臨跟ADSL一樣吃到飽,卻是造成使用者自相殘殺的狀況呢?(ADSL的集縮比,有興趣的請上Google一窺究竟)。
我覺得台灣市場算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應該說台灣人太愛走偏門!),所以使用者會盡可能地獲得最大的資源,所以廠商也會在文字、行銷上動手腳,便宜、降價的同時,說不定就犧牲了穩定、安全...。
雖然我對各大平台的限制很感冒,老實說,他們這麼做也有他們的原因,因為那是他們生存的主要收益(Google雖然也是廣告,卻不一定是綁在部落格或網頁平台上),如果少了競爭,我們可能連比較的機會都沒有(井底之蛙)。
話說回來,雖然網頁的人性化是件很好的事,對於想要快速上手或建構多功能部落格的人,還是那些吸引眾人的平台比較簡便,目前在部落格這個領域裡,便利性跟自主性還是無法兩全,端看各位使用者想要以什麼條件,在這網路世界中佔一席之地。
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部落格的曝光度(Blog Exposure)
今天,來聊點比較不一樣的,想當初我會開始來這裡寫這個部落格,最主要是因為轉換跑道,做為一個記錄工作經驗與心得的平台,有看過我第一篇文章的人應該知道。
一開始其實真的只是想隨便寫寫,希望不要因為工作的煩雜而忘了整理自己腦子裡的東西(技術、指令或常用的資訊...等),不過慢慢地累積之下,現在有少許的人會不定時地來賞光、留言。(其實這才是我最大的用意!因為我是一人MIS...>_<|||)。也許有人會質疑我部落格上的Adsense那塊,難道不是我的用意嗎?
老實說,我最早來註冊也是為了測試Adsense是什麼東西,不過久而久之也僅是把它放在那兒,有時還是自己看看會連結到什麼樣的產品而已,對我來說曝光度的增加,最大的受益絕對不是它帶來的利益(就算已達領取的門檻),這對我來說,這跟大家討論、相互切磋與分享得到的喜悅來比,真的太微不足道。
不過卻有很多人卻會為此而本末倒置,這也是我這篇要闡述的內容...
舉例來說:一般的部落客會因為什麼而增加了自己的曝光度?(無論有意或無意)
1.具話題性、聳動性、時事性的文章。(當然包括自爆文...)
2.自己寫一些小程式或教學文供人使用及分享。(網路上高手雲集)
3.在部落格上分享一些詼諧、幽默、搞笑或可愛的圖文及icon(彎彎效應)
4.提供最新資訊及特定領域的研究及想法,甚至是獨創的新概念(youtube...)
------------------------------------
5.透過攻訐或筆戰提高點閱率及曝光度。(其實很容易炒作,尤其是大型社群)
6.偷文章、圖片,甚至特異性的標題,轉載至部落格內,混淆視聽。(部落格蟑螂)
7.技巧性地讓人連到自己的部落格。(類似網路釣魚、偽裝網址、重複貼文...等)
其實這些狀況只要是在網路上待久一點就會看到不少(從類似網路觀察的平台上,就可看見),該怎麼說呢?還記得我先前寫過資料的使用禮儀一文,就提到很多時下資料引用的注意事項。
雖然說現在部落格的發展快速,可是這些真的是容易遺忘的細節,如果那一天你自己辛苦整理、撰寫或思考出來的文章或idea,被人原封不動的盜用、影射或另作它途,這些行徑不就跟網路上用美女照片詐騙沒兩樣。
部落格的曝光應該不用像媒體炒作的方式來運作吧!花費這麼多心力在做這些小手段,還不如認真地撰寫文章、設計些助人的小工具、就算只是圖片的分享(原創、注意版權),也都能帶來一定的曝光度,這些用小手段的部落格,往往都只是曇花一現。
其實,我自己也曾經稍稍為曝光度努力過,不過我的做法只是在一些常去資訊論壇或社群,討論病毒、某些設定上的解決之道,再不然就是去參與一些IT網站的部落格文章,在這些平台上,我大都是在簽名檔加上自己部落格的連結,或者是先寫出關鍵的解決方法,再加上自己完整文章的連結。
其實,我最大的用意是增加不同領域的閱讀群,如此一來可以確立自己寫的是否正確,再來也能夠與不同行業、興趣的人有所交流,這對我來說才是最大的財富。
除此之外,我也沒有想過要怎麼增加自己部落格的曝光度,畢竟每天光是要整理資料、新的資訊、思索應該從那個角度來寫...等,這些就夠我忙的!
經過了這些時間寫部落格的感受,其實我覺得沒有必要去為曝光度掙個頭破血流,如果自己的部落格真的有所建樹,會來瀏覽的人一定是絡繹不絕(想趕也趕不走),除非你真的是想用人氣做其它應用,不然的話,何不做自己就好呢?
其實,無論是用何種手法來增加曝光度都可以,只要不構成別人反感及困擾就好(雖然我也曾在對岸發現自己的文章一字不漏的被抄過去,唯一的不同是「標題」),只是對於自己的「財產」,我想每個人的認定不同,所以在利用別人增加曝光度的同時,也請先替對方想想吧!(最好是能夠互利)
以上就是我對網路上普遍現象的感受,也許廣告主、平台和部落客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混淆,但是對部落客最大的動力,除了有形的價值之外,最有力的還是支持我們寫下去的回應與留言吧!
一開始其實真的只是想隨便寫寫,希望不要因為工作的煩雜而忘了整理自己腦子裡的東西(技術、指令或常用的資訊...等),不過慢慢地累積之下,現在有少許的人會不定時地來賞光、留言。(其實這才是我最大的用意!因為我是一人MIS...>_<|||)。也許有人會質疑我部落格上的Adsense那塊,難道不是我的用意嗎?
老實說,我最早來註冊也是為了測試Adsense是什麼東西,不過久而久之也僅是把它放在那兒,有時還是自己看看會連結到什麼樣的產品而已,對我來說曝光度的增加,最大的受益絕對不是它帶來的利益(就算已達領取的門檻),這對我來說,這跟大家討論、相互切磋與分享得到的喜悅來比,真的太微不足道。
不過卻有很多人卻會為此而本末倒置,這也是我這篇要闡述的內容...
舉例來說:一般的部落客會因為什麼而增加了自己的曝光度?(無論有意或無意)
1.具話題性、聳動性、時事性的文章。(當然包括自爆文...)
2.自己寫一些小程式或教學文供人使用及分享。(網路上高手雲集)
3.在部落格上分享一些詼諧、幽默、搞笑或可愛的圖文及icon(彎彎效應)
4.提供最新資訊及特定領域的研究及想法,甚至是獨創的新概念(youtube...)
------------------------------------
5.透過攻訐或筆戰提高點閱率及曝光度。(其實很容易炒作,尤其是大型社群)
6.偷文章、圖片,甚至特異性的標題,轉載至部落格內,混淆視聽。(部落格蟑螂)
7.技巧性地讓人連到自己的部落格。(類似網路釣魚、偽裝網址、重複貼文...等)
其實這些狀況只要是在網路上待久一點就會看到不少(從類似網路觀察的平台上,就可看見),該怎麼說呢?還記得我先前寫過資料的使用禮儀一文,就提到很多時下資料引用的注意事項。
雖然說現在部落格的發展快速,可是這些真的是容易遺忘的細節,如果那一天你自己辛苦整理、撰寫或思考出來的文章或idea,被人原封不動的盜用、影射或另作它途,這些行徑不就跟網路上用美女照片詐騙沒兩樣。
部落格的曝光應該不用像媒體炒作的方式來運作吧!花費這麼多心力在做這些小手段,還不如認真地撰寫文章、設計些助人的小工具、就算只是圖片的分享(原創、注意版權),也都能帶來一定的曝光度,這些用小手段的部落格,往往都只是曇花一現。
其實,我自己也曾經稍稍為曝光度努力過,不過我的做法只是在一些常去資訊論壇或社群,討論病毒、某些設定上的解決之道,再不然就是去參與一些IT網站的部落格文章,在這些平台上,我大都是在簽名檔加上自己部落格的連結,或者是先寫出關鍵的解決方法,再加上自己完整文章的連結。
其實,我最大的用意是增加不同領域的閱讀群,如此一來可以確立自己寫的是否正確,再來也能夠與不同行業、興趣的人有所交流,這對我來說才是最大的財富。
除此之外,我也沒有想過要怎麼增加自己部落格的曝光度,畢竟每天光是要整理資料、新的資訊、思索應該從那個角度來寫...等,這些就夠我忙的!
經過了這些時間寫部落格的感受,其實我覺得沒有必要去為曝光度掙個頭破血流,如果自己的部落格真的有所建樹,會來瀏覽的人一定是絡繹不絕(想趕也趕不走),除非你真的是想用人氣做其它應用,不然的話,何不做自己就好呢?
其實,無論是用何種手法來增加曝光度都可以,只要不構成別人反感及困擾就好(雖然我也曾在對岸發現自己的文章一字不漏的被抄過去,唯一的不同是「標題」),只是對於自己的「財產」,我想每個人的認定不同,所以在利用別人增加曝光度的同時,也請先替對方想想吧!(最好是能夠互利)
以上就是我對網路上普遍現象的感受,也許廣告主、平台和部落客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混淆,但是對部落客最大的動力,除了有形的價值之外,最有力的還是支持我們寫下去的回應與留言吧!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暫停公告(Notice of 2007/10/24~26)
部落格‧暫停公告
時間:2007/10/24至2007/10/26。
原因:本人在網路到不了的地方,無法上線更新。
預計結束時間:2007/10/29,繼續更新(如果我沒有被困住的話!)
來我部落格的朋友,應該都會發現一件事,那就是假日我的部落格也會一起放假,直到隔天開工,我才會繼續更新(努力地繼續寫下去...)
不過,我因有事外出,可能會到沒有網路的地方,更別提能夠上來更新文章,經過思考之後,我還是先來通知大家一下,以免定期來看我文章的朋友向隅(我有在注意你們喔!)
預計2007/10/29,我就能夠回來跟網路上的朋友們一起繼續奮鬥(沒意外的話!),這段期間,如果有朋友對於我先前的文章有任何建議或指教,還是很歡迎留言或來信喔!
我只是會晚一點點回覆相關的問題與想法,並不是耍大牌,不理各位。
因為,我在乎每一個可以跟網友互動的機會,所以,我會用相同的心態來面對各位的留言,在此,還是先謝謝大家不吝嗇的到此賞光,謝謝各位。
時間:2007/10/24至2007/10/26。
原因:本人在網路到不了的地方,無法上線更新。
預計結束時間:2007/10/29,繼續更新(如果我沒有被困住的話!)
來我部落格的朋友,應該都會發現一件事,那就是假日我的部落格也會一起放假,直到隔天開工,我才會繼續更新(努力地繼續寫下去...)
不過,我因有事外出,可能會到沒有網路的地方,更別提能夠上來更新文章,經過思考之後,我還是先來通知大家一下,以免定期來看我文章的朋友向隅(我有在注意你們喔!)
預計2007/10/29,我就能夠回來跟網路上的朋友們一起繼續奮鬥(沒意外的話!),這段期間,如果有朋友對於我先前的文章有任何建議或指教,還是很歡迎留言或來信喔!
我只是會晚一點點回覆相關的問題與想法,並不是耍大牌,不理各位。
因為,我在乎每一個可以跟網友互動的機會,所以,我會用相同的心態來面對各位的留言,在此,還是先謝謝大家不吝嗇的到此賞光,謝謝各位。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