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產品開發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產品開發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內容農場或小眾市場(Content farm or Niche market)

沒有留言:
content farm

最近跟Gunblues想要重整弄了好幾年的比價網站「愛比價」,只是在那之前,為了避免後續可能會遭遇到的問題,先花了不少時間調整基礎架構,避免架構、技術債會反咬我們一口,這也是免不了的時間及腦力成本(現實成本就....看著辦吧?)

此外,我們也在網路上做了不少功課,除了去看看其它同質性的網站之外,也重新開始思索 愛比價 的定位,以及它應該如何發展下去。

只是在搜集資料時,才發現到原來內容農場原來已經如此廣大,雖然背後也代表著以及各種不同的營利模式,例如:最近廣告打很大的Trivago,或是現在隱身於各部落格平台業者中的文章(商品推薦)產生器,但是也漸漸地讓使用者無法透過搜尋會找到想要看的文章內容。(雖然Google一直說要針對這一類的內容農場降評,但是,除了使用者自己過濾之外,還真的看不太到實際效果)。

這也開始讓我思索著內容農場及小眾市場的利基差異,以及,一堆人習慣的Me Too模式所帶來的傷害,我們就來觀察看看,對於一般使用者的影響是什麼吧?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無法標準化的職務 ( Unable standardization duties -- PM)

沒有留言:

以工作來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希望能夠依循著特定的SOP來執行任務,如此一來,除了降低自己的風險外,同時也能以最短的時間讓自己能夠融入工作群體當中,但是,有一個工作職務,很多人有興趣,但是也有人不願為之的工作,那就是 ─ 人見人愛(哀?)的PM吧?現在就回頭來看看這份工作為什麼很難有SOP吧?

其實PM這個詞經常會被混用,先不論是產品或是專案的管理,基本上只有戰線長短的問題,要處理的面向不會因為產品或專案有太大的差異,除非是既有的成熟產品,同時接近它產品周期的尾聲時,才有可能只剩下維護的既有工作,對於PM來說,第一件要認清的事就是,這個專案(產品)究竟是從何而來?表面及背後的實質目的為何,如果這點沒有先認清的話,基本上PM之路應該會走的很艱辛。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盲目追求新技術的風險 (Risks of Pursuit the New Technology)

沒有留言:

因為自身工作內容的轉換(不務正業?),所以對於一些系統架構和最適性的選擇有些感觸,所以才衍生了這篇文章,不過,這邊我絕不是要評論技術的優劣與否(我自論也沒有這個能耐)只是單純在風險評估上,進行一種論述,當然,這也包括了很多不同面向的選擇,或許下次當你也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也能夠認真地想想是否該這麼做!?(前提是......你得是個有評估能力決策者

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轉換率的評估(Evaluating conversion rates)

沒有留言:
轉換率」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名詞,無論你所經手的是實體產品還是虛擬服務,只要是有做過產品追蹤,或是有任何行銷上的目標訂定,我相信都得面對著既現實卻又不得不正視的問題,因為在很多狀況下,這個實際的轉換率往往會影響著你的商品未來的推廣方針,甚至是藉此來更精進你的產品或服務,因為在一心做到最好精神和際換成收益之間,往往就是需要透過轉換率的評估來達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當然也有可能包括是否要換個產品。

不過,在不同的角度所看待的轉換率也有所不同,就算是同一個產品、服務,雖然轉換率的分子應該是實際銷售的營業額毛利),但是若以不同的角度來切入,階段性的評估還是有它所具備的特定意義存在,尤其是你所面對的目標族群有所不同時,往往也得有不一樣的思考模式,以現在的操作模式來說,真的也難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存在,尤其是在行銷或是商品推廣上,甚至在某些領域的銷售模式上也有不少變革。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產品開發的門檻 ─ III(The threshold of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 Target groups)

沒有留言:
在談過產品型態產品定位之後,對於產品最後的去處,也是為什麼我們要開發這個產品的最終目的,就是將它推給需要的人,或者是能夠達到更高層次的需求、被需要的人發現(雖然這一點在新產品充斥的現在,有著相當的難度就是),甚至是創造出需求,其實這對於每個商業經營者來說,都是一樣棘手的課題。

不過,對於每個新產品的初期發想,最初應該都是由老闆、專案經理或是特定人士從自身需求轉化出來的,當然也有不少是經由觀察得到的靈感,不過這其實也是危險的開端,因為他們真的是這產品的目標族群嗎?或是以為自己目標族群?像自己的目標族群有多少人呢?這些其實還是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驗證,當然,有人曾說過:「你只要能夠滿足1%的人,就足以支撐你這個產品」,但是你真的能夠抓到那1%的使用者嗎?還有,你真的知道你的目標族群是所有人的1%?還是極為小眾的1%呢?否則產品再好,或許也很難看出它實際的價值,這就是目標族群的一場戰爭。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產品開發的門檻 ─ II(The threshold of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 Product Positioning)

2 則留言:
前篇提到產品開發時的產品型態,接著就來談談產品定位的差別吧?雖然先前提到產品開發最難突破的有三點,其實它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一體三面,仔細推敲一下就知道,想想你在購買虛擬商品跟實際存在的商品時,習慣購買的金額大小一樣嗎?購買的產品類型相同嗎?這其實也就決定了一個新產品的定位及價值,一般來說,新產品的定位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切入角度,例:產品差異性價格帶使用者定位(這一點與消費族群有關)或是操作方式......等,其實有相當多不同的定位方法。

無論你從那個角度切入,都有它存在的參考價值,但是針對產品本身來說,如果你沒有辦法抓住一個重點來發揮,後續挨打的機會可能就大得多,這就如同有人說過:「交往的時候,你可以忘記一年當中的360天,但是,絕不能夠忘記最重要的五個特別日一樣」(當然有人可能會比較貪心一點就是),其實說穿了,對於產品定位來說,也是相同的道理,與其找出它的千百個好處,還不如找到一個消費者願意掏錢購買它的理由,您說是嗎?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產品開發的門檻 ─ I(The threshold of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 Product type )

沒有留言:
基於身份的轉變,漸漸地對於很多事情也有了不同的想法,不過,原本要負責的事情也沒有少過就是,只是從原本只需要單純地對某些技術和流程的專注,改變成為對於新產品的開發,其實自己也是邊做邊學,畢竟站在旁邊觀察跟實際下場操作是截然不同的一種體驗。

更何況有更多細節需要處理,尤其是在資源人力產品定位都尚未齊全之前(基本上應該永遠都不會有那一天),你就得要花費相當的心力、時間去瞭解一個,可能是你從來未曾思考過的產品,當你以為這些事都如自己所想的時候,其實一切都還未開始,因為自己可能僅是在自己劃出的甜蜜圈裡打轉而已。

所謂的產品開發,絕大部分都不會是「新產品」的創新,往往都是在原有的商品中,找出其中的差異及切入點,甚至還包括了自身所具備的技術、資源和內容的整合,以及非得和時間賽跑的集合體,當然,對於產品開發本身,也有可能是嶄新且從未有人涉獵的產品,但是那大多僅存在於學術領域,畢竟現有的商業體來說,這類的商品往往都是在創造一個未來(夢想)的需求,對於產品本身來說,只要主事者的心隨境轉,往往就會落得四不像的局面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