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08年的回顧與想法(Reviews and Ideas of 2008)

沒有留言:
這幾天看見大家都來個「年度總整理」,我也不免俗的回頭來看看,這一年當中我究竟做了些什麼?或者說,什麼事情對我的影響最深?正因如此,我想這一篇應該會有點雜亂,像流水帳吧!

今年度有件事得自首,那就是...寫文章的數目減少許多(數字總是不會騙人),光是從文章統計中所看見的數字,今年度一整年比去年3月多到年底少了足足一百多篇,雖說寫文章原本就沒有誰能夠強迫自己,但是數字如此懸殊,著實也該為自己的偷懶認錯。(工作忙不能作為藉口...)

竟然是回顧與想法,我想就從「硬體」、「軟體」及「觀點」三方面來切入好了,以免這個流水帳太長、太瑣碎。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額外防護的隱憂(Worries about Additional Protection)

沒有留言:
最近,採用一些不一樣的網路架構,結果遇到了一些難以解釋的狀況,就來部落格上跟大家分享一下吧!雖然,我知道很多時候「愛哭的小孩有糖吃」,絕非必要我還是懶得打電話去問候客服或經過層層轉接才能處理好事情。

只好暫先觀察一下,看是否它會自行恢復,或是神奇地突然就活了過來(來看圖說故事好了...)

下圖是我對某ISP業者提供給「FTTB多機型」的IP,進行「tracert」後的結果,圖中紅框處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它有經過三個虛擬IP(紅框處)的節點,接著再發給真實IP位址。


       (多機型FTTB)

怪了,為什麼要多經過那三個節點呢?該不會就是為了最近他們的「資安服務」搞出來的東西吧?(這三台是防火牆、流量紀錄器...嗎?)

我印象中,就算你是直接採用FTTB浮動制
1+浮動7IP,在真實IP的上一層,仍是經由一個真實IP來配發。


       (經濟型FTTB轉固1IP)

真的會透過虛擬IP來配給直實IP的作法,我記得我之前在使用Cable Modem時有接觸過,我還記得當時要架個站還得東牽西扯(DDNS),才可以勉強撐著點,但是對於很多服務的端口(Port)能不能過就得賭賭運氣。(我隨興的掃一個Cable Modem的IP,它的上一層卻被遮蔽,從內部對外其實可以看見...)


       (Cable Modem的IP)

先不論這樣子的架構如何,或許出發點是好的,讓沒有設備可以抵擋外來攻擊的使用者,也能夠有相對安全的網路使用環境(如果真的擋得住...),可是對於本身不一定有這種需求的使用者來說,我們有權可以要求不要中間透過那些節點嗎?(我知道我想太多,還是得打電話去要求些什麼?)

如果依照它的文宣所示:
直接配發三個可用固定IP,而透過PPPoE或DHCP方式。
那我看到的那三個節點的用途是什麼?專門負責發IP的嗎?(恕我不太清楚ISP業者的實際架構),跟浮動轉1固+7浮動IP又有何不同呢?

除此之外,如果有申請IPS和沒有申請IPS的使用者都掛在同一個節點的設備上,再另外做設定時,有沒有可能因負載設定上的問題,造成連線上的困難?

舉例來說:公司端點間的資料往來、VoIP或其他可能會使用到非一般端口(Port)的服務,有沒有可能會因此而無法正常連線?

在實際的使用狀況下,我就親眼看見透過固1+浮動7IP的FTTB架構,無法正常使用VoIP的服務,轉至多機型的FTTB架構,狀況就好上許多(但連線狀況不穩),這些在採用ADSL線路時都不曾發生過的問題,在FTTB的線路上卻有截然不同的遭遇。

先前我也曾在網路上看見FTTB的使用者,在討論著聯外(國外)速度明顯降低,甚至比較低速的ADSL還糟,難道想要有一條「乾淨」的線路,也變得如此困難嗎?

還是在FTTB的架構中一樣也有不能說的秘密,非得要打電話去關照客服/工程人員後,才能夠得到應有的對待嗎?(感覺好像某廣告詞...)

其實,我反而覺得在較高速、昂貴的網路線路上「加裝」這一類的閘道服務,似乎真有點多此一舉,因為有這種頻寬需求的人,我想應該多少都有自己的防範之道,就算是便宜的IP分享器,或多或少也有防堵的機制...(雖然不少是擺好看的)

假設:你以為自己所使用的網路就是「直接對外」,心想應該做點什麼防備,在設備端上更動了許多進出的規則與設定,沒想到就像是孫悟空在五指山下胡亂翻...,甚至可能會因設定上的衝突,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還是翻不出去(又不是跟GFW對抗...)

真希望有誰可以出來管管這些,美其名是讓大家更安全,實際上為供應商
節省資源,就像那個什麼「時x管x服務」一樣,難道省下的頻寬可以折抵月租費嗎?(傻笑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裝飾用的說明書(Manuals as Decoration Only)

6 則留言:
這個月,真可說是今年度最忙碌的日子,雖然說這年頭有工作可以忙是件好事,但是對於自己時間的規劃及掌握,我覺得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部份,不然真的有再多肝也不夠

最近在工作崗位上,因為有比較大的變動,所以總是在外頭東奔西跑,一天總有兩三小時是在車程中度過,每當一邊在開車時,聽著廣播,腦子裡總是在想著該怎麼處理一些新舊設備的差異,以及該如何整合它們(這年頭不是比誰能消化多少預算,而是看你能幫公司精簡多少非必要開支),我想這可能就是我最大的貢獻吧!

在摸索及整合的過程當中,發現有些問題似乎一直都存在著,是該說紙的成本過高(基本上,紙價的波動我坐在辦公室裡也聽的到),還是那些IT產品的公司,不願意養技術編輯文件撰寫員,或著是不太願意把產品功能說清楚,大家才能夠感受它的「售後」服務完善?

當你花錢買了一樣產品之後,發現它的說明書只有薄薄的一張紙,雖然有正、反兩面,但是其中光是內容物介紹就占去一大半的版面,難不成使用者每個都得天資聰穎,還是設備的操作介面設計的十分完善,讓大家都能夠「一目瞭然」。

結果,弄得這些年來,每當買進新的設備,或是手邊接手了別人的舊型設備時,說明書往往都是被我閒置在旁邊,除非真有必要的文件(例:主機板的說明書、某些很愛自訂規格的設備),否則經過了時間的洗禮,這些說明書的歸宿,往往都是在紙類回收箱中。

老實說,我真的覺得現在的IT產品,Cost Down已經到了一種過火的地步,什麼都想省,藉此大打價格戰(這種策略,消費者不一定是最大贏家),雖然在景氣寒冬之中,這或許還有些道理,不過這行之有年的「策略」,在先前大家賺到錢都不太像錢的時候,似乎早已留下這習俗。

你可以說因為紙價漲,所以縮減產品說明書的頁數,甚至你想要降低用紙的磅數我也沒有意見(只要不會讓兩面的字,連辨識都無法就好),但是,那些看似像DM的說明書,還不如我直接去網路上找別人的使用經驗,內容可能還多一些。(當然是褒是貶就大家自由心證

好!就算你不附上紙本的詳細說明書(例:PDF檔),你也可以放在官網上供人自行下載吧!?但是很多官網的內容,空洞的程度,連最基本的需求都達不到,我能夠不用討論區(因為使用者會自己找到門路討論),我也可以不用太炫的Flash來Demo產品,但是最基本的文件下載,很多IT大廠其實也是相當缺乏且空洞。(該不會節能減碳,減到連電子檔都沒了吧?

我也清楚很多產品的銷售速度,遠比相關文件的開發速度來得快速,因為現在是每間廠商都在搶Timing的時刻(能換到錢,才是真的),不過,反過來想,如果你的產品沒事的話還無關緊要,一旦發生較大的問題時,廠商可能就得花費更多倍的時間來弭平,難不成就直接宣布倒閉來歸避責任嗎?還是又把那種官方說法搬上檯面。

我想台灣以代工聞名全世界(無論是合法或非法...),但是台灣技術文件的水準,老實說真的比歐美國家相比,相差甚多,雖然有些大廠還得你加入會員(填寫超級多資料後),才得以下載到產品的相關說明文件,至少還是有門路可以獲取。

而台灣本土廠商,可能受環境的影響,發現絕大部份還是以維護合約親臨指導的方式來解決居多,是因為可以刺激內需?或是可以藉此再撈一票(商機無限),就算你想在旁邊學習,他們甚至會避重就輕,讓你摸不著頭緒。

我一直覺得技術人員,真的不用怕人學,因為保持再學習的心態經驗累積,往往才是你最大的財富。況且,沒有人什麼角度都能面面俱到,有時聽聽別人的想法、做法,也能夠啟發自己更多不一樣的想法,老實說,從別人的經驗中得到的東西,那更為珍貴。

很多時候,其實只是最基本的設定或操作介面不清楚(真不知是廠商做的不好,還是使用者本身的問題),難不成每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時,都得花錢請人來設定,維護...?多來個幾次,我想直接換一台設備應該都足夠。(當然在很多企業文化中,花錢請人做是保命符雖然有點現實,但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只有象徵意義的說明書,你可以回頭去翻翻你所購買的IT產品,看看裡頭有多少的資訊是你真的需要,感覺上好像大家需要的...卻沒有。反而是吹捧自己產品優點的行銷內容多過於其它,當然也有些廠商做的不錯,但...那只是極為少數

所以,很多時候大家就摒棄官方附上的說明書,反而上網去搜尋使用者分享的隻字片語,老實說這動作也相當危險(因為真假難辨),但是這卻是沒有辦法下的變通方式,有時候能夠在上頭發現與自己遇到相同遭遇的人,算你幸運,若是沒有的話,你就只能摸摸鼻子,當網路上的第一篇討論文章,或是靜待有人發難。

直到你的聲音夠大夠響,重點是該產品賣得夠好時,或許原廠會挺身而出。不然,你很快就能夠感受到自己變成孤兒的心態,尤其是在大家都努力開拓產品線的現在,往往只剩下量,而質的把關早以被銷售數字所掩蓋。

我可是很真心的懇求在地的各家「大廠」,不知何時能夠稍稍提升一下說明書的品質嗎?我知道現在人力緊縮,我也相信各位大頭目們日理萬機,但是我更相信一份好的說明文件,絕對可以大大減輕貴公司後勤單位的負擔。(不信的話,可以把處理瑣事的時間成本估進去,絕對會讓你嚇一大跳)

再者,我知道現在很多廠商都設廠於對岸,但是可以麻煩在中文支援上,可以多一個「繁體中文」的選項嗎?(我知道我們是小眾...跟對岸的市場相比),但是因為在簡繁化之間的差距,絕對不是只有「字」怎麼寫而已,在很多用詞上也有不小的差異。

與其讓說明書流於形式,還不如讓它正中消費(使用)者的需求,就算是全部電子化也行(若是網通產品,在紙本上有如何上網的設定就好),但是能否在內容的部份,盡可能的貼近實際產品的內容,而不是來個通包的說明文件,明明產品的操作介面、使用名稱可能都不相同,卻仍指向同一份文件,那誤導的機率還比較高吧!

雖然,碎碎念了許多,我想真的能有其改善的應該相當有限,不知何時,可否來辦以個十大優良說明書的大賽嗎?我想對廠商的形象上應該會有所助益吧!希望...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軟體孤兒的作業系統(OSs Orphaned by Some Softwares)

8 則留言:
現在,最多人使用的作業系統是「WINDOWS」,應該沒有人會有異議才是,若是以版本來劃分,我想最為人所接受的,目前應該還是「XP」吧!(雖然已經要停賣,但是可以降級使用),如果...真的要說出還有人在使用,但是卻是軟體孤兒的大宗,我想應該就是還有很多企業在使用的「2000」莫屬。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先不論WINDOWS 2000的SP4是在多久以前釋出(Windows 2000 SP4 更新彙總套件 1 第 2 版-2005/9/13),目前看來,應該也愈來愈少的軟體有針對它來進行測試,甚至在軟體的系統需求上,漸漸地將他給除名,以絕後患(以免有人拿著軟體回去問,為什麼我的WINDOWS 2000沒法正常用這套軟體)

其實,就公司行號來說,真的還是頗多企業內部在使用著WINDOWS 2000,這部份跟網路環境及使用軟體有極大的關係(當然也跟系統的高額授權費有關),我想金融業(還在使用DOS平台跑的程式)應該是大宗吧!?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硬體除錯的簡單判斷(Simple Judgement On Hardware Debugging)

沒有留言:
電腦不分新舊,總是會有機會遇到當機、重開,或是不明狀況造成程式被停用,如果你都已經採用「重灌大法」,都還無法替你解決問題的時候,你就得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電腦,是不是硬體部份發生了什麼問題,才會造成你電腦不穩的狀況。

既然只是硬體除錯的「判斷」,我也不會提到什麼維修的技巧,或是應該怎麼更換電腦元件的零件...等,這些細節應該都是在你判斷出那項硬體毀損之後,才會去做的事,更何況以現在零件的價格,有時你維修的成本,可能遠比你換一個新的零件來的高(請加入時間與折舊的考量)。

接下來,就把重點放在,如何判斷硬體是否損壞,如果你下次也遇見了類似的狀況,說不定也能協助你判斷一些硬體上的問題,不然整台抱去給電腦公司檢測,你就得先準備好500大洋開機檢測費

電腦硬體的部份包含許多,其中較常會遇到狀況的元件有主機板(MB)記憶體(RAM)電源供應器(PSU)硬碟(HDD),好像全都包了...,若是以檢測的難度來說,應該是:MB > PSU > RAM > HDD,那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難易區別呢?

因為HDD的檢測,是在電腦還能夠正常進入系統時,利用硬碟的掃描軟體,作為你判斷硬碟的狀況,反觀其它三種,只要是其中一樣完全失效,你應該連開機到BIOS都有問題。

若是你遇到這種有元件已經完全損壞的狀況,除了找備品更換,或是從外觀判斷之外(例:PSU的散熱風扇停擺),也沒有其它的解決方法。

這裡的狀況,主要是指電腦還能正常開機,但是系統卻一直不穩,持續當機重新開機等疑難雜症,這時候你就能藉由下列的方法來做個最初步的判斷(聽我說明了一長串,其實判斷的方式很簡單),紅字部份,是我個人覺得,比較容易找出硬體毀損的地方。

主機板(MB):
1.查看主機板上的LED電源燈是否有亮。(與PSU相關)
2.目視判斷是否有電容(阻)燒毀或爆漿。
3.主機板上的是否有大量積塵。(有靜電短路的可能性)
說明:
其實主機板的判斷最為棘手,因為絕大多數的主機板毀損,除非是很明顯的燒焦或刮傷,否則難以肉眼判斷,大多是送回原廠(新機、保固期內),否則就是認賠換一張居多。

電源供應器(PSU):
1.查看散熱風扇是否停擺。
2.檢視電源指示燈是否有亮(視機種而定)。
3.直接進入BIOS(開機後按DEL)查看電源輸出是否正常
說明:
電源供應器,其實是電腦元件中相當重要的一項,尤其是買套裝電腦的使用者,更應該要正視它的重要性,如果你有要擴充硬體高耗電的零件,建議多貼一點錢換購電源供應器(盡量不要採用隨機贈送的產品),我有幸見過因PSU的燒毀,連帶造成其它硬體一併歸天的慘案。

記憶體(RAM):
1.清潔記憶體與插槽實際接觸的部份。(俗稱金手指)
2.盡可能先使用單條記憶體來交叉測試。
3.以記憶體檢測程式進行測試。(例:Windows Memory Diagnostic
說明:
記憶體原則上是屬於終身保固的元件,因為如此,很多使用者都直覺的認為它是不會壞的,所以很少有人會把焦點放在記憶體上,但是我就實際碰過新採購的記憶體無法正常運作,經過記憶體測試後才發現,記憶體本身有問題,經過更換後問題就迎刃而解。(雖然事前花了許多時間再檢測其它元件)

硬碟(HDD):
1.查看硬碟上的IC是否燒毀。
2.以硬碟檢查軟體掃描,是否有壞軌。(例:HDDscan...等)
說明:
硬碟機這部份其實是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弱點,因為一般人在用電腦時,都習慣把硬碟當耗材,往往都不記得它的硬碟已經使用多久,原則上你可以用產品的保固期打個8折來估算,例如:保固三年的產品,大約兩年半後,最好就進行應有的備份,至少是多為自己買份保險,不過...我也有遇過地雷,全新的產品不到一年就直接掛點,連將裡面的資料救出來的機會都沒有。

總結:
其實以上的判斷,對於某些使用者來說,可能還是太難(例:連電腦內部長什麼樣子都沒看過的使用者)但是,這些簡單的判斷確可以省下不少金錢與時間,尤其是有些電腦公司的處理態度比較草率,很有可能就會發現到他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至有可能頭醫完後,連帶讓腳一起痛...,所以有時候多找找身旁的「好人」,先為自己的電腦做個初步判斷,說不定你能省下的時間跟金錢,遠超乎你的想像。(希望不會害到好人卡收很多的IT人...)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不能相信的網路價格戰(The Unreliable Internet Price War )

4 則留言:
最近因為工作上的需求,又得開始去找有關寬頻網路價位組合相關應用的可能性,結果...寬頻網路的亂象,一直都還是存在著,昨天跟一個專門做VoIP的業者聊天,發現它們其實也身受其害,有時候真的不要太相信價格(雖然小市民很難不在乎吧!)

去年10/30自己所寫的《從價格看寬頻》一文,還有更早之前的文章與寬頻有關,我似乎也碎碎念了不少,所以有些觀點我也不再多加贅述,這篇主要是在指出有些東西不是只要看價格就可以的。

價格戰該由什麼說起呢?其實有在關心寬頻網路費用的人,應該都知道電信公司往往是透過價格策略,進一步「潛移默化」的迫使大家改用特定的速度或連線方式,從先前的2M升速8M,一直到現在的8M升速到FTTB(我好像也是一直吃著這套呀!哀...),似乎都是以這種模式在進行,但是感覺起來我們在牌告速度與價格上似乎有取得優勢,但是實際上是否如此呢?還是變成一個打腫臉的瘦子??

說穿了,大部份的人還是會受到下載速度的誘惑,而衝動的去升級或是改換別種連線方式,但是實際上的使用條件跟應用範圍,卻不見得會隨著頻寬及連線方式得到相對的支援。

現在一般人最常見到的寬頻速度、適合的使用狀況(對象)如下:(ADSL已下架之產品及費率說明
1.2M/256K:一般家庭上網使用,無上傳需求。
2.8M/640K:一般家庭、企業備援,且支援有限度的上傳服務。
3.雙向512K:企業及遠端連線存取。(據聞,連外品質較好)
4.光世代10M/2M:有上傳需求的用戶,或數位電視的使用者。
至於連線速率價格比,經過了一番激戰之後,你會發現價格已經變成了一種很奇特的狀況,因為排除雙向512K的連線方式之外,其實FTTB和8M/640K的價格,在經過現在的「專案」特惠價之下可能只有幾十元的差距(990-940=50元),但是卻多了不成比例的速率(10-8=2M/2048-640=1408K),縱使它只是牌告速率,應該也不難看出它有何居心。(不換FTTB是自己吃虧!?)

在我最近跟電信業者接洽的狀況下,有個更明顯的例子,雖然我早知道光世代和ADSL架構上有其不同,但就算換成一般人,應該很難接受在一個ADSL最高只有支援到1M/64K的地方(幾近半殘的速率),竟然另一個選擇就是光世代(10M/2M)的服務,難不成ADSL有機房的距離限制,而光世代沒有!?

我沒記錯的話,早期申裝(應該到現在也都還是吧!?)FTTB必需要有超過五戶,才能夠提出申請,不然就是你得離原本已建構的機房夠近才有資格申辦,光從這一點看來,也不能看出為什麼把許多原本細分的ADSL產品下架。(個人猜想:因為硬體線路的負載有限!?

只單就速率與價格來說,大多數的人可能就會跳槽到FTTB來享受一下光世代的快感(希望不是只有剛申辦完的初期...),但是,網路上有FTTB連(國)外網路龜速的傳聞,也漸漸地浮上檯面,還是說,這部份原本就是得要使用者自覺!?因為給你的「高速寬頻」,本來就只能保障為「最大速率提供服務(best effort)」,說白話一點,就是說無論你的下載是8M還是10M,站在電信業者的角度來說,只能夠保障有2M以上的速率。(就算是該電信公司的測速網站,也不見得能有全速)

這點與我一直很好奇,為何連線資訊無法公開的疑慮相同,若是有看過我舊文的人,應該看過我在不負責爆料的部份提過:「數據機(機房)內部的設定,不見得與你在所認知的相同。」不信的話,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著去Google找看看「連進adsl數據機」、「查看小烏龜」...等關鍵字,或許你會跟我有雷同的想法。

再來,就算不提網路價格戰的迷思,為什麼企業或經常連外的使用者?得花更貴的價格選擇像「雙向512K」這一類的連線方式。光是8M/640K似乎在速率上就贏過它許多,有些人可能會提到集線比或其它相關因素,或許這能夠說明技術上的意義,但就消費者(小市民)來說,好像就只能拿錢來「賭」相對穩定的連線品質,還是說多申請幾條經濟型的網路,來互相備援相關的應用及服務,這也是現在的常態!?

其實,我並不奢望我們能夠有著像日、韓一般有著極高速的網路架構,但可否讓相關的資訊攤在陽光下,或者說直接告訴使用者:「如果你要架站:請選方案一、一般使用者,請選方案二...等」,讓使用者在這種最初的選擇就能得到相對的保障

而不是在一堆價格混亂速率模糊的網路連線中,拿著自己的銀子和時間,在那兒玩著Try & Error的遊戲(每換一次還有200不等的設定費...),所以,下次在申辦寬頻網路時,還是多看、多聽、多比較吧!不然冤大頭很可能會當不完。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Philips SPD2517BD 22X DVD-RW測試心得

12 則留言:
前陣子,表姐打電話給我,說她就讀大二寶貝兒子的電腦,不知是原本的DVD光碟機年老失修還是怎的,竟然連讀個DVD都不行,輾轉把主意動到我頭上,所以就打電話問我,要怎麼處理?

身為家中3C總管的我,被表姐急Call,總是也得幫她處理這問題,以免他兒子在學校無法跟同學交際,所以我跟表姐說:「最快的方式當然就是換一台。」,她就順著我的話:「那你幫我挑一台好了,錢我再給你。」(下次話別回的太快...)

其實錢還是小事,重點是要我幫她兒子挑一台,要滿足學生族群用量大的胃口,看來我又得下工夫做功課了,以免到時候我又被表姐打電話來關照,所以我就趁假日上網找一下現在有什麼不錯的DVD光碟機。

學生的需求來看,我得找一台相容性高一點,穩定度好些的光碟機比較保險,我從最近的新機型挑了一台標榜相容性較佳的Philips 22X DVD燒錄機。交給那小鬼之前還是要測試一下,以免出了什麼問題,又要被抓回家問罪…orz。

照慣例!! 有圖有真相~~XD

 
【外盒】            【內容物】

產品規格:(摘錄自官網)
寫入速度:
‧DVD±R: 22X (29700KB/sec) 
‧DVD±R DL: 8X (10800KB/sec)
‧CD-R: 48X (7200KB/sec)

讀取速度:
‧DVD ROM: 16X (21600KB/sec) by CAV
‧CD-R: 48X (7200KB/sec) by CAV 
‧RAM: 12X (16200KB/sec) by PCAV

複寫速度:
‧DVD+RW: 8X (10800KB/sec) by CLV
‧DVD-RW: 6X (8100KB/sec) by CLV
‧DVD-RAM: 12X (16200KB/sec)
‧CD-RW: 32X (4800KB/sec) by CAV

其它:
‧介面:SATA
‧存取時間:140 ms
‧緩衝區大小:2 MB
安裝:

硬體的安裝跟其它SATA規格的光碟機相同。最令我驚豔的是,在我安裝完光碟機附的Nero燒錄程式後,它會繼續安裝一個「Philips Intelligent Agent」,我去查了一下,原來這台光碟機有「人工智慧自動更新韌體的功能」,反而是個比較少見的設計,我以前接觸的光碟機中,這功能比較少見(一般都只有在主機板的BIOS或驅動程式才會見到這種設計)

 
【開始安裝】        【安裝結束】

   
      【啟動自動產品更新】   【可設定產品更新時間】




補充:自動更新韌體的功能,其實不只是對這台DVD光碟機有用,從官網上可以查到,它還囊括了許多Philips的周邊設備,例:藍光光碟機、網路存取設備(NAS)、網路攝影機(Webcam)...等,都能夠藉由這種方式來得到更新。如果每一家產品都能有類似的自動更新程式,我想電腦的安裝與更新,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應該就不再是這麼樣地難以馴服。

驗明正身:

在測試它燒錄能力之前,總得先來個驗明正身,我就直接透過NERO的「INFO TOOL」來看一下它的緩衝區大小,及光碟片的支援能力


【透過NERO查看燒錄機的支援能力】

空白片測試:


竟然要測試相容性,我就找出我手邊所有能夠找得到的光碟片來測試,其中包括了DVD-R:16X / 8X、CD-R和CD-RW共四種空白片來做測試,比較美中不足的是我手邊沒有DVD+R的空白片能夠進行測試,不過…只要事先告知表姐,DVD+R的片子我沒有實際測試過,盡可能採用DVD-R片子燒錄,我想她兒子應該也能夠體諒才是。

1. DVD-R 16X測試:CMC MAG . AM3

接著放入光碟上寫著16X的DVD-R空白片,透過NERO的光碟資訊,可以得知這張DVD-R的光碟,最高的寫入速度是18X,與片子上所寫的16X有些許出入(較為保留!?):

   
    【16X DVD-R空白光碟】     【光碟片資訊】

在進行「基準」和「建立光碟」兩種測試時,可以看見它平均都有13.47X的速度,除此之外,在建立光碟的測試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速度在接近18X時,速度就明顯的受到壓抑,這一點應該跟光碟片支援性有關。

 
  【基準】         【建立光碟(虛擬)】

2. DVD-R 8X測試:Daxon

這張8X DVD-R就有比較不同的測試曲線,這可能就跟光碟片品質及讀取方式(Z-CLV)有關,在1.x GB之前,都還是只有6X的速度,之後就會以它能容許的最高速度(8X)進行測試,平均也還是能有7.38X的水準,至少能夠正常使用比較重要。我想對很多人來說,燒錄成功應該比燒錄速度快來得重要才是。

 
    【8X DVD-R空白光碟】     【光碟片資訊】

 
      【基準】          【建立光碟(虛擬)】

3. CD-R 測試:Prodisc

雖然現在DVD已經算是光碟的入門款,但是有許多舊的資料還是會存放在CD中,所以我還是要拿片CD來測試一下這台燒錄機,對於舊CD片是否會有水土不服的情形,還好,測試的結果還算穩定,平均速率仍有23.78X。

  
    【CD-R空白光碟】       【光碟片資訊】

 
      【基準】          【建立光碟(虛擬)】

4. CD-RW 測試:CMC Magnetics

CD-RW主要是拿來儲存一些經常會變更的資料使用,雖然說現在隨身碟的價位已經相當平民化,但還是有人習慣使用光碟片,所以這也是我測試的部份之一,雖然光碟片上寫著4X~12X,但是我在NERO CD DVD SPEED中,它僅能以10X來運作,所以在實際測試的狀況,它的平均速度也約為10X左右,對於複寫片來說,這樣子的速度也還說的過去,我只求不要無法讀取就好。

 
    【CD-RW空白光碟】       【光碟片資訊】

 
      【基準】         【建立光碟(虛擬)】

經過了這四種的空白片測試,這台燒錄機的燒錄能力應該足夠讓我老姐使用,不過,沒有做到DVD+R的測試,總是覺得有點缺少了些什麼,雖然沒有手邊沒有空白的DVD+R片,但是有幾張已經燒錄過的DVD+R光碟片,雖然無法測試空白燒錄,但至少能確認這台光碟機是否能正常讀取DVD+R,我也才能夠安穩的把這台Philips的光碟機,交給我表姐,讓她那寶貝兒子使用。

讀取測試:

1. DVD+R 16X測試:Ritek R05 001

 
    【16X DVD+R─2.87GB】    【基準測試】

2. DVD+R 8X測試:Ritek R03 002

 
    【8X DVD+R─2.24GB】     【基準測試】

3. DVD-R 8X測試:CMC MAG . AE1

 
    【8X DVD-R─3.93GB】     【基準測試】

經過了16X、8X的DVD+R和8X DVD-R的光碟測試之後,雖然無法代表所有的光碟片全都相容,至少在我手邊能夠取得的光碟片中,還沒有找到它無法燒錄或讀取的光碟片,至少比某些挑片挑的很嚴重的DVD光碟機安全許多。

產地:


有一點我覺得最難能可貴,就是在許多大廠都紛紛把製造地轉移到中國的同時,這台光碟機的產地竟然是在菲律賓(歐洲設計),雖然說無法端以產地來評斷產品的優劣,但是最近有太多對案品質的負面新聞,若是能稍微避開風險,也沒有什麼不好。

總結:


Philips這一台SATA的光碟機跟其它市面上主流的DVD燒錄機相比(18X~20X)之下,我會選用它的最大主因,除了具備22X的高燒錄速率(趕著燒錄資料時,能派上用場),就是它對於DVD±R的相容性。

在進行燒錄測試時,它所產生的震動比我自己使用的DVD燒錄機來的微小;至於噪音我僅能以自己的耳朵判斷,在燒錄初期,噪音較大,但速度穩定之後,倒也感覺不到什麼明顯的噪音。

它最大的特色有:相容性菲律賓製造快速燒錄,但是對大多數使用者來說,能穩定且完整的將資料燒錄及讀取出來,或許更值得讚賞。除此之外,若是再能夠避開一些可能的風險(產地、軔體更新),多花那幾十元我倒覺得還算值得。

雖然,每個人對於燒錄機的考量各有不同,有人重外觀重量速度,甚至能否破x加密的原版DVD...等。不過,對於絕大多數的使用者,這台Philips 22X DVD燒錄機(SPD2517BD),應該挺夠用了才是,畢竟要滿足學生的需求,穩定相容性應該更為重要,不是嗎?

參考資料:
官網:http://www.p4c.philips.com/cgi-bin/dcbint/cpindex.pl?scy=TW&slg=ZHT&ctn=SPD2517BD%2F97

使用者手冊:http://www.p4c.philips.com/files/s/spd2517bd_97/spd2517bd_97_dfu_zht.pdf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MT 4 安裝整理(Movable Type 4 Installation On CentOS)

4 則留言:
最近因為某些需求,我得接觸一些部落格平台,於是找了一個可以多人共用的BLOG平台「Movable Type」來安裝,不過在安裝的過程中,還是又遇到一些小問題,所以...就自己寫一篇當作安裝的整理筆記。


安裝完後的截圖

接著就把相關的系統資訊附上,其實在官網的安裝說明,也有蠻詳盡的說明(如果對英文的排斥度不高...)

Movable Type 版本資訊:
版本:4.21(2008/08/21)
檔案大小:4.2 MB
中文化版本:4.21(UTF-8)(by Just 平生一笑

Movable Type 官方的系統需求:
硬體:
CPU:1 GHz
RAM:512 MB
HDD:100 MB

作業系統:
OS:XP PRO SP2以上、MAC OS X、Linux...等

軟體:
Web Server:Apache 1.3x/2.x、IIS 5.x/6.x
PERL:5.8.1以上
PHP:4.0/5.0
Database:MySQL 4.0+、PostgreSQL 7.x/8.x、SQLite

我採用的平台如下:
OS:CENTOS 5.2
CPU:E8300
RAM:512 MB
Perl:5.8.8
Web Server:Apache/2.2.3
Database:mysql 5.0.45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安裝流程

其實官網說明已經有圖文的安裝教學,我也不特別去截圖,只是記錄一些需要注意的小細節,以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一‧安裝前準備:

1.安裝mysql、phpMyAdmin:

mysql的部份可以使用yum來完成安裝,而phpMyAdmin的安裝,則需至官網下載,但需注意phpMyAdmin 3.0.0.0(2008-09-22)需有PHP 5.2+才能安裝,因為我CENTOS 5.2的PHP版本為5.1.6,所以我採用的是2.11.9.2(2008-09-22)。

而phpMyAdmin安裝方式,只需要解壓縮至Web Server可讀取的資料夾(例:/var/www/html/)之下,即可安裝、啟用。

註:php版本可透過指令查閱:rpm -qa | grep php

2.以phpMyAdmin在mysql中新增資料庫:(例:MT)



3.將中文語系檔加入原始安裝檔:

這部份可以直接在Windows的環境下完成,因為原始安裝檔為*.zip的壓縮檔,而中文語系檔為*.tgz,皆可使用壓縮程式(例:WinRAR...等)將中文語系檔內的檔案覆蓋原始檔案即可。

若是操作環境在Linux中:

解*.zip檔:unzip -x MTOS-4.21-en.zip
解*.tgz檔:tar -zxvf mtos-4.21-zh-tw.tgz
變更檔資料夾名稱為mt:mv MTOS-4.21-en mt
以中文語系檔覆蓋原安裝檔:cp -r mtos-4.21-zh-tw/* mt/

4.將檔案置於可執行cgi之檔案夾內:

將mt資料夾內的檔案(mt-static除外)搬至/var/www/cgi-bin/
將mt-static搬至/var/www/html/

5.改變使用者權限:

將可存取的權限設給apache:
chown apache.apache /var/www/html

註:這部份的權限視個人需求而定

二‧開始安裝:
1.開啟瀏覽器:
只要鍵入「http://domain或ip/cgi-bin/mt.cgi」即可開始進行安裝,這部份的步驟我也不就再貼圖,請參考官方的安裝說明

最大的差別,就是在你安裝的過程中所看見是熟悉的繁體中文(笑),不過在這邊有一個步驟還是需要手動處理,因為/var/www/cgi-bin/這個資料夾在原始權限上無法被apache使用,所以在安裝的過程中無法正常寫入一個名為mt-config.cgi的設定檔,這時你可以直接透過vi來新增:

2.新增設定檔:

 a.用vi新增一個mt-config.cgi:vi mt-config.cgi
 b.插入內容:按i
 c.將你安裝畫面上提供的範本檔貼入,例:
#======== REQUIRED SETTINGS ==========
CGIPath /mt/
StaticWebPath /mt-static/
StaticFilePath /var/www/html/mt-static
#======== DATABASE SETTINGS ==========
ObjectDriver DBI::mysql
Database mt
DBUser root
DBPassword ************
DBHost localhost
#======== MAIL =======================
MailTransfer sendmail
SendMailPath /usr/lib/sendmail
 d.存檔離開:按:wq
 e.變更權限:chmod 755 mt-config.cgi

3.登入,迎接Movable Type 4。

安裝到最後它會導至Movable Type的登入平台,輸入你安裝過程中提供的帳號、密碼,應該就可以進到平台後端,其它的應用與就看個人功力囉!



後記:

其實在安裝的過程中,Movable Type 原本設計的安裝檔已經算很簡便了,只是礙於檔案權限的問題,經常會後發生無法新增或寫入的冏況,所以在安裝的平台上,可能就得視你對它的熟悉度程度來選擇,最早,我還曾經想過要在Vista上安裝Movable Type,不過眾多網友們就勸我不要「自找麻煩」。

經過了自己實際測試安裝了一遍,發現...還好我當初沒試,不然這篇文章可能會難產(苦笑),不過,這篇對於使用Windows做為安裝平台的人來說,不見得適用,因為檔案權限及某些套件的安裝可能還得另外處理。

最後,我只能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或許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可以得到的收獲會更多,畢竟我在安裝過程中,也是狂查google呀!(google百科全書....)如果沒有眾多網友的文章協助,我想我應該也無法這麼快裝完吧!?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讓電腦發呆的常見操作(How To Crash Your Computer?)

9 則留言:
什麼叫「讓電腦發呆」,說穿了就是它暫時無法使用,什麼時候電腦會無法運作?(或者說:無回應的時間太長,讓你誤認為當機的狀態),其實對於大多數的電腦使用者,應該都曾遇過類似的狀況:「開程式或是文件,發現它好似沒有回應,等不及......只好按下電源(電腦:「痛!!」),強制重開機的經驗」(如果你從沒有遇過,我該說你有耐心,還是你的硬體是特規呢?)

如果你已經對於自己的電腦瞭若指掌,知道怎麼做能夠不讓他耍任性的話!基本上你就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因為電腦的使用及它任性的程度原本就因人而異。除此之外,這邊也暫時先避開中毒這一類因為外在因素造成的影響,若是要連中毒這部份都說的話!那應該沒有人能例外了吧......

接著,我們就來聊聊那些操作可能會讓你的電腦「呆」住吧!(請自行對號入座

1.數不盡的「開機後隨即啟動」:

很多上班族都已經習慣,一開機後就去洗個手、倒杯咖啡、吃個早餐或看報紙之類,等待電腦開機完畢,老實說:平常如此是無傷大雅,只要不被主管盯上,就都還說得過去。如果老闆
突然要你查一筆只存在於你電腦中的資料時,你還是只能等電腦開機完成後才開始動作,真不敢想像那是什麼樣的情境。

起因:安裝太多隨著電腦啟動就執行的常註程式。

這一類的常註程式有那些呢?排除電腦中至少應該要有的基本配備之外(音效、顯示、防毒軟體),我隨便舉就可以列出一大票...

例:看圖程式(ACDSxx)、音樂播放程式(Quicktime、Winamp)、線上音樂(KKBxx)、即時通訊(MSN、SKYPE...等)甚至連閱讀程式(Axxxx Reader)及更新程式(Jaxx或Adoxx update)都能夠來參一腳。

每次去幫這種裝了一堆常駐程式的電腦解決疑難雜症時,我第一個動作就是「殺無赦」,先停止所有的常註程式,再進到啟動MSCONFIG登陸檔(REGISTRY)的RUN資料夾中,刪除所有不需常註的程式後,才開始對症下藥。(有必要的話,甚至連防毒軟體都能夠先暫時停用)

因為過多的常駐程式,往往在一開機時,就得等它先全部載入之後,你才能夠正常使用電腦,一般而言,拖得最久的是防毒軟體的啟動,如果你再加上其它有的沒的軟體,這就是為何有人等電腦開完機,就可以先去泡咖啡的主因。

2.如打電動般的「連續點擊」:

這點跟瞭解電腦(硬體)的程度有密切的關係,因為某些大型程式,或是建構在非原生平台上的程式(例:OO.o),從你執行它到真的看見它啟動顯示在你面前,就需要一段時間,有些人就會耐不住性子。心想:「怎還沒有開啟呢?就再點選一次,完全沒想過要等待...」。

這就會造成電腦原本要開啟的程式執行到一半被中途插入的程序給中斷,你連點的次數愈多,背景裡卡住的相同程式也愈多(可以進工作管理員看一下自己的戰績),只要一支程式發生這種問題,就能夠拖垮你所有新開啟的程式,最後不是你自己找到罪魁禍首把它殺掉,就是直接來個「重開就會好」大法。

起因:對自己硬(軟)體的能耐不夠瞭解。

排除其它可能會影響程式開啟的因素(中毒、bug),這種狀況的解決方法只有經驗法則,因為公司使用的電腦,要改變硬體規格談何容易(除非你能提出夠有力的訴求),不然就是自己要知道電腦能做那些事,而不是物盡其用,把電腦當作萬能,結果是自食惡果居多。

當然有人會說時間都浪費在等待這件事上,不過...專業的IT人員在搭配員工電腦硬體時,我想這些應該都有考慮過才是(有時真的是身不由己),千萬別把家裡的使用經驗帶來公司呀!有時後你的等待是值得的。

3.千頭萬緒「捨不得

很多人在使用電腦時,也是以多工的心態在使用(電腦多工就好,人腦有時候可以專注一點),有的人一邊在做文字編寫、用電腦燒錄、聽著自己喜愛的音樂,突然想開繪圖軟體,修改這次要用的插圖,結果前面的文字軟體、燒錄程式都還沒關閉(甚至還在執行),就覺得沒關係,先放著就好,一股腦的去做此刻想到的事情,慘劇就是在這樣子的情況下發生。

通常這樣子的狀況,很有可能會發生下列狀況:
(1)燒錄的片子會因為錯誤而報銷。
(2)未存檔的文件因為系統資源不足而強迫關閉。
(3)你開的繪圖軟體可能會很久才回應。(甚至沒回應
無論是那種情況,對於坐在電腦面前的你,應該都會有不太好的感受吧!

起因:高估電腦能負荷的能力。

通常面對這種狀況,真的只能教育使用者,那些軟體不該閒置(其實認真說來沒用的最好都關掉吧!?),除非它真的是你工作上的主要功能,例:行銷人員:即時通訊軟體就得保持常開、文字工作者:文書程式就得常用,通常你手中的電腦也是隨著使用者的需求所配置。

不過,仍會有人這樣子的事:文字工作者的電腦,同時在編寫文稿又來處理多媒體檔案(也不見得一定不行,不過那就是耐心機率的賭注),行銷人員開了一堆文件及即時通訊的同時,還想開個視訊通話(若真要開,請之前先把一些用不到軟體先關閉,不然死當是在所難免)

這些應該是上班族最常遇見電腦「」住的狀況吧!若是要討論地更加詳細,應該可以再列出不少點,這三點就先大家看看自己遇到電腦裝死時,是不是其中的一種吧!共勉之。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簡化Smb Server新增使用者的流程(Shell Script - 1)

7 則留言:
先前我曾經簡單的介紹過Linux中的SMB SERVER,它的用途相當吸引人,尤其是在多人需要共享資料,但是公司內又沒有M$ SERVER可做為FILE SERVER時,它就相當吸引人。

不過,如果每次新增一個人都得照步驟操作一次,人數一多,你就會覺得這機械化的動作著實做的很煩,所以,要簡化相同的流程時,在Linux中有個很強大的工具 ── 「shell script」。

簡單的說,它就像以前DOS時代(其實現在還是經常在使用),我們會自行撰寫的*.bat、com...等執行檔,能夠透過它幫我們處理既定事項,只是,在Linux中多了很多功能及函數可供我們使用。(Windows也發展出PowerShell

接著就直接切入重點,一般來說shell script的檔案型式為「*.sh」,其實在Linux中並非依副檔名做為執行的依據,所以有很多不是sh結尾的檔案,它其實也是可執行的shell script檔,主要還是得看該檔案是否具備可執行的權限(x)。

這裡,我就直接將新增使用者至SMB SERVER的步驟(請參照SMB SERVER一文),以shell script的方式呈現,內容如下:
#!/bin/bash
# ↑↑↑↑↑此為特定的編譯器,並非註解文字;
# Program:
# USE SHELL SCRIPT ADD USER IN SAMBA SERVER.
# History:
# 2008/09/17

# 讓使用者輸入ID、PW、GROUP、SAMBA_PW,並取得變數;
echo -e "change your ID|PW|GROUP|SAMBA_PW infomation."
read -p "Please input your ID(ex:mark...) : " user_name
read -p "Please input your PW(ex:wq123a.) : " user_pw
read -p "Please input your GROUP(ex:test) : " user_grp
read -p "Please input your SAMBA_PW(ex:wq123a...) : " samba_pw

# 檢查使用者是否有變數留白,並要求重新輸入;
echo "The script name is ==> $0"
if [ "$user_name" != "" ]; then
echo "The ID paramter is ==> $user_name"
else
echo "Please input ID name"
fi
if [ "$user_pw" != "" ]; then
echo "The PW paramter is ==> $user_pw"
else
echo "Please input NEW PW"
fi
if [ "$user_grp" != "" ]; then
echo "The GROUP paramter is ==> $user_grp"
else
echo "Please input NEW GROUP "
fi
if [ "$samba_pw" != "" ]; then
echo "The SAMBA_PW paramter is ==> $samba_pw"
else
echo "Please input NEW SAMBA_PW "
fi
if [ "$user_name" == "" ] || [ "$user_pw" == "" ] || \
[ "$user_grp" == "" ] || [ "$samba_pw" == "" ] ; then
echo "please run again ==>"samba_add.sh""; exit 0
fi

# 將使用者ID、PW加入SERVER主機當中;
echo -e "ADD NEW USER IN USER LIST"
useradd $user_name -p $user_pw

# 將使用者ID加入有權使用SAMBA SERVER的群組;
echo -e " ADD USER IN SAMBA GROUP "
gpasswd -a $user_name $user_grp

# 將使用者ID、和進入SAMBA SERVER的PW加入;
echo -e " ADD USER IN SAMBA USER "

echo $samba_pw > pw.txt
echo $samba_pw >> pw.txt
cat pw.txt | smbpasswd -a -s $user_name
rm -rf pw.txt

# 使用SMBCLIENT進行登入測試;
echo -e "TEST SETTINGS BY SMBCLIENT "
smbclient -L //127.0.0.1 -U $user_name%$samba_pw

# 重新啟動SAMBA SERVER;
echo -e "RESTART SAMBA SERVER "
service smb restart

# 離開shell script;
exit

其實,shell script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網路上也有一堆寫程式的高手(對它們來說這個只是小兒科吧!?)但是,對於一個從沒有受過正式訓練的我來說,能夠用它來簡化常態的工作就足夠。

我知道自己寫的script不夠好,還有很多可以簡化進步的空間,但是我自己在實際測試並寫script的同時,發現到自己會更加瞭解Linux中某些指令的操作流程,甚至會去找出該怎麼簡化、縮減多餘的輸入及操作,那過程就是最值得去嘗試的一件事。(大多數人都只看見結果,往往過程才是最精彩的部份

畢竟,自己仍是個Linux的初學者,還不到真能撰寫或竄改kernel的能力,在學習的路上能夠找出自己適用且便利的工具,或許這也是維繫自己持續學習的最大動力

最後附上這個操作平台的資訊:
OS:CENTOS 5.2
RAM:512MB
CPU:E8300
SAMBA:Samba 3.0.28-1.el5_2.1
我想,未來我應該還是繼續鑽研 shell script,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學習、討教。

2008年9月8日 星期一

瀏覽器只要快就好?(High-Speed Browser is The Best?)

4 則留言:
最近,原本就被Firefox(FF)挖牆角的IE,又多了一個勁敵,那就是Google所出的Chrome瀏覽器,如果你是中度以上的網路使用者,我想應該會發現「Chrome」這個字充斥在網路上的各個角落。



它吸引人的魅力,除了Google出品、精簡之外,我想...應該就是以開啟速度為首要訴求,在它正式上線時,我也去嘗鮮的下載來試試,開啟速度的確頗為驚人,但是...真的只需要就可以嗎?

其實我自己是個極不愛用IE的使用者,原因無它,就是開啟速度樹大招風的風險,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是以Firefox為主,IE為輔的方式在輪著使用瀏覽器(因為有些網站還是該死的IE Only),如今Google的Chrome出來後,我會順勢的跳槽過去嗎?

其實,並不容易。除非Chrome的API與相關套件也能像FF一樣讓人讚賞,雖然已經有聽說Chrome要開始進行API的開發工作(ZDNet的新聞連結),但要快速追上FF應該還有段差距。

其實瀏覽器的使用,還有很多可以比較的部份,除了開啟速度之外,還有記憶體使用量網站相容性...等,甚至有些瀏覽器在某些作頁系統上也無法正常使用(雖可透過虛擬化技術解決,但仍對系統來說是多增加了一些負擔),例:Google目前也只有Windows平台的版本。

我在搜尋Chrome的資料時,就有人以Opera的記憶體使用量來打擊Chrome,雖說這是種不平等基礎上的比較(因為Chrome的分頁/防當機技術,原本就會造成記憶體使用量較高的問題),但對於使用者來說,使用者觀感卻是相當直接的一件事,就跟很多人只在意怎麼樣可以達成目的,根本不在乎背後的技術及核心究竟有什麼不同。(況且這部份的落差,還會因品牌迷思而有所不同)

其實瀏覽器的市場,一直以來都是IE獨大的局面,縱使現在的FF、Chrome、Opera或Safari...等,都在努力的為自己保有一席之地,但在作業系統的半買半送之下,IE應該還是能夠佔有絕對多數的優勢,所以瀏覽器的快慢就真的能夠左右這塊版圖嗎?(還是該抨擊那些IE Only的網站?)

除此之外,使用者的習慣也是個很大的障礙(可能是鴻溝),這一點就跟想要教導大家使用免費/開源碼軟體,會遇到的衝擊相同,除非你讓使用者在接觸電腦的初期,摸到的就不是Windows、而是各式各樣的LINUX、OSX...等,或許使用者的可塑性就會高一點(當然也有可能會更偏激),不過...在某品牌的低價促銷品牌行銷優勢上,這還有一段很長的路得走。

回到瀏覽器,以使用FF的人來說,應該是習慣於它無所不包的強大功能,雖說可能因為自己裝了某些外掛,可能會有安全性的疑慮,但這對使用者來說的阻礙極小,不然,大家也能夠不裝FLASH PLAYER嗎?(就會看到很多空格的網頁)

Chrome或許可以給剛接觸網路或者鍾愛於它附加功能(about: Pages)的人使用,從很多角度看來,它似乎有著許多IE和FF的特質,是否會因此從IE和FF陣營中搶去不少使用者,這一點只能夠等待時間來證明。

就我跟網路上一些同好的討論,其實這些瀏覽器的使用群眾,除非有重大事件發生(公司倒閉?併購...),不然應該在中、短期內都很難有使用族群上的變化,像電腦內同時有安裝多種瀏覽器的使用者,不是測試人員,就是有特殊需求的工作者才有可能會這麼做,所以,一般人的電腦中頂多也只有兩種瀏覽器,而IE似乎是不得不存在的其中一種。(除非你可以不跟公家機關往來)

當然...在我們一直在跟數據賽跑的同時,我們也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硬體的進步。

很有可能你所在意的記憶體使用量、網頁的開啟速度,如果瓶頸已不再是程式本身,而是受限於你的網路品質電腦硬體記憶體的多寡時,用放大鏡來檢視瀏覽器的相關數據是否還一樣有意義?或者僅是個人觀點習慣使然,這一點也是我們該思索的方向。

在我看來,瀏覽器快固然是好的(據聞FF 3.1 會比Chrome開啟的速度還快,這是速度競賽嗎?),但是它的功能及適用性應該在開啟速度之上,雖然說只需要短短幾秒鐘,就有可能會讓你跳過這個網頁不開,但是當你有非得不開的需求時(例:訂票、網路金流、選課...等),開得起來總比完全不能開的好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除錯(debug)的速度,這點我還是希望不要一直使用beta這樣子的煙霧彈來規避相關的責任,雖然Release出來給眾多使用者做無償測試,這一點我沒有太多意見,不過這個beta一掛就掛上個好幾年,使用者就只能自求多福,自己需吸收的風險有增無減,再怎麼看,吃虧的永遠是使用者,雖然說可以理解廠商不願背負這龐大責任的原因,但...若是你恰巧是受害者時,觀感應該就大有不同。

速度快」或許只是個優勢、噦頭,它還是無法主導瀏覽器的市場,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奇美32吋數位液晶顯示器體驗心得(TL-32W6000D)

8 則留言:
在因緣際會之下,有機會能夠測試到廠商提供的液晶顯示器,雖然家中的電視還未更新成液晶電視,因為我只要是能夠用電腦搞定的相關應用,我大都會整合到電腦上一次解決(其實是因為在外面租房子,不太適合添購大型電器),不過,周遭有不少朋友、家人早已在享受數位電視的快感,竟然這次也有機會能夠一償宿願,來好好地把玩一下這台數位液晶顯示器。雖然是測試,但是太過於技術層面的功能,我會附上官方的原廠連結,在此也不多贅述。

外觀及商品特色:

據說,這台奇美的32吋液晶顯示器(TL-32W6000D),在8月中(97年)才正式上市,我就很像看看它究竟有什麼能耐,還是又多了什麼樣子的新功能?




從包裝紙箱外的介紹看來,它這台液晶顯示器主打的內容有:



特點和數據
高解析度:1366×768
超高對比:1500:1
高亮度:500 cd/m2
廣視角:水平/垂直:178°/178°
立體音效:左右各10 W

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其它的特色,也都可以在包裝的外觀上找到,其中最吸引我的應該是「HD ready」、「Chromax circuitry」和「高畫質的掃描格式」,它的主要訴求是高畫質和顯色技術,這當然也是我測試中最希望擁有的體驗。

接著就是讓這個32吋的龐然大物重現天日,因為我平日的工作環境中,不是使用19吋的桌上型LCD,不就是14吋的NB液晶器居多,突然看見32吋的液晶顯示器,心想著如果我能用它來代替工作機,該有多好?(我這是異想天開吧!?我會先變大近視...)



據我從網路上收集得知的資訊,這台液晶顯示器主打「廣色域」(簡單的說就是能比市面上的電視多顯示30%顏色)、多組HDMI(後:2組、側:1組)、環繞音效Chromax α 超微晶影像優化平台(處理器),這些在面版左下角的貼紙上也能得到佐證。



視訊盒安裝:

這台液晶顯示器,隨機還有附上一個數位/類比都能用的雙視訊盒,它位於附件盒中,裡面有附上一張詳細的安裝流程圖,就算自己DIY來安裝視訊盒,也不會是件多難的事。


(附件盒內容物)

  
(視訊盒特寫)     (安裝說明書)

我自己也親自操作一次,安裝部份的確容易上手,只要能夠拆開背板,基本上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安裝步驟如下:

(1)轉開背板的一顆螺絲(沒錯,就只有一顆),由下往上的方式拆下背板。



(2)將視訊盒裝上(位於左上方)、鎖上螺絲、接上排線。



(3)蓋回背板(撕下背板為視訊盒預留孔的黑色擋片),大功告成。



螢幕設定:

這台液晶顯示器的設定介面相當簡潔,屬於大眾化的設計,對大多數的使用者來說,其實這樣子的設計反而比較好,因為太過精細的微調,一般人既看不出它們的差別,還有可能會在調整個過程中把自己弄得一肚子火。

甚至可以先採用預設值,這是比較安全的做法,畢竟視覺上的感受相當主觀,很難找到符合大家喜好的平衡點,自己看得開心最重要。



影像測試:


接下來就是螢幕顯示的重點,這部份我做了三種輸出模式的測試,包括AV端子HDMIDVI轉HDMI的輸出模式,這部份我還向朋友借了PS3來測試一下藍光的威力,不過,這部份的畫面都是我直接從螢幕上以數位相機翻拍,畫面品質可能就無法真實呈現(有些模糊的地方,可能是自己對焦沒對好...),若你有興趣的話,可以跑一趟展場看實機,那真的是很不一樣的感受,話不多說,直接來看相關的畫面吧!

(1)AV端子:
這個畫面是我用PLAY STATION 3(PS3)播放蜘蛛人3的藍光光碟,經過一般的AV端子輸出至奇美的32吋液晶顯示器,感覺起來跟一般的畫質好像差異不大,我自己也還在納悶為什麼?這不是藍光的電影嗎?


(AV端子‧480i)

去看了一下PS3和液晶顯示器的設定過後,發現了問題所在(其實是自己耍寶),原來我沒有去另外設定解析度與輸出的選項,使得PS3竟然是採用480i的解析度來播放藍光影片,換言之就是「自殘」,因為採用這種方式來播放影片,就算是直接拿VCD來播放的品質,顯示出來的畫面也差不多。

(2)HDMI:
接下來的重點上場,這次我直接採用HDMI端子對接的方式(PS3和顯示器),連接好之後,還要記得在播放器(PS3)中開啟所有支援的模式,不然它還是只會以內建的480p來顯示。(所以想要使用1080i 或p的畫質來觀賞影片,播放設備顯示器的支援能力缺一不可)

  
(PS3中的視訊及音訊設定)

接下來就可以好好感受一下1080p的威力,它真的能夠讓你看見更多的細節,就以先前測試過的蜘蛛人為例:(請參照圖片中不同尺寸的放大圖)


(HDMI‧1080p24)

除了高畫質之外,廣色域的部份就真的較難以肉眼分辨(需專業軟體或設備才有辦法以數據方式比較,有興趣的人可以上官網參考),這部份我就直接截圖,讓各位的眼睛自行定奪。


(遊戲開頭動畫)


(高速行駛中的賽車)


(賽車場的風景視角)

說句實在話,看到這樣子的畫面,我自己著實也有些動心(會不會變求敗文...),畢竟我都是在一般的PC或NB的LCD上,玩一些遊戲來當作休閒娛樂,若不是這次是借來的測試機,我真想好好地玩上幾天,感受一下玩高畫質電玩的快感!

(3)DVI轉HDMI:
最後就來測試一下現階段最多人擁有的DVI介面,因為現在的顯示卡大都有DVI的輸出介面,所以我們也能夠透過這介面來連接HDMI,我這邊是直接採用NB上的DVI輸出轉HDMI來連接。


(ATI CATALYST所抓取的面板資訊)

從面板資訊中得知,它(TL_32W6000D)最高可支援到1920×1080的解析度(HD ready),也就是1080i或p所需的解析度,根據我在HDMI端子的測試時,也證實了這個結果。

但是...你使用的軟體本身是抓取面板設計的解析度時,你就會發現最大解析度只能到1366×768上下。(我用KMP全螢幕播放我在網路上下載的1080p的電影預告,它就直接以1360×768@60的模式來播放)

竟然如此,我就來做一點不一樣的嘗試,我去找一款能夠調整解析度大小的遊戲,直接以最大的解析度(1920×1080)執行(這動作有一定的風險),就能夠將1080p的高畫質透過DVI轉HDMI輸出至液晶顯示器上,代表這台32吋的液晶顯示器,的確能夠直接到達1080p的水準(1920×1080@60)。


(DVI轉HDMI‧1920×1080@60)

PS:雖然能到達1920×1080的解析度,但是整個畫面會產生嚴重的延遲狀態(LAG),這一點就跟你執行遊戲的硬體等級有關。

結論:

經過了這次測試,我站在一個使用者的角度來檢視奇美這台新推出的32吋液晶顯示器(TL-32W6000D),歸納出的特色及建議事項:

特色:

1.參數設定:顯示器的介面設定簡潔。(選擇性過高,會干擾使用者)
2.I/O配置:側面的HDMI和AV端子便利性較高。(不影響整體美觀)
3.DIY的便利性:背板的拆裝簡便,安裝說明書還算詳盡。
4.雙視訊盒:不需再另外添購數位電視盒,能直接安裝於背板當中。
5.顏色輸出:個人覺得顯色部份較為飽滿。(個人觀點)

其實,在我使用的電子產品的經驗當中,最怕遇見兩件事:說明書有看沒有懂、周邊支援性不佳,這次我在測試這一台液晶顯示器時,這兩個問題並沒有干擾到我,而且在使用的設計上也有我蠻讚賞的部份(側面的I/O端子、背板的拆裝性)。

可再加強處:

1.搖控器的感應:在開、關機時,有時需遷就一下紅外線的感應角度。
2.輸入源的切換:在切換輸入源時(RCA端子、HDMI...等),偵測時間稍長。

經過了這樣的測試,我自己也有點心動,下次家中更換電視時,我想我也會考慮能夠支援到1080p的液晶顯示器,雖說32吋的解析度只有1366×768,對於在外生活的我來說,若是以用途與顯示器尺寸的衡量之下,這台液晶顯示器是可以考慮的產品。

除此之外,它也為了即將邁入的電視數位化,預先做了準備(雙視訊盒),在未來全面的電視數位化時,它還能夠繼續延用,這才符合我個人在購買3C商品的準則,如果你的想法與我雷同,下次在展場看見它時,不妨停下腳步來看看它是否符合你的需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