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暢行無阻的時代(還是有些地方不太通...),在網路上找資料的人,真的可以說是上至八十歲,下到八歲國小生都會,也因為如此,資料的使用禮儀更加需要被重視,否則引用錯誤事小、造成其它損失事大。
其實這一點對於部落客來說,不僅是要注意的地方,除了怕造成不愉快之外,有時候告知對方引用資料的動作,反而可以增進提供者更樂於分享。
不然,那天你發現自己原創的文字,被人一字不漏地抄過去,自己卻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心裡應該會挺不舒服的吧!先不論對方是不是第一手的資料,或許對方使用了創用CC的條款(基於網路分享的美意),但是在筆者看來,適當的尊重還是必要的,畢竟每一個部落客應該都是很珍惜自己辛苦撰寫出來的文字吧!(至少我會...)。
對於網路使用的資料上,其實這一點有很多言論上的免責權,而且在各種不同領域的網路平台上都有自己不同的使用規範(BBS、論壇、部落格...等),不外乎都是禁止人身攻擊、附上引用來源,甚至有些更細微的規範(禁注音文...等)。
筆者就在這邊簡單的列出一些比較重要的:
1.引用告知:
現在部落格幾乎都有引用的連結可以使用,但引用前最好還是要取得原作者的同意,雖然並非第一原手的資料,但是附上引用的連結,這樣至少有追本朔源的機會。
2.不以內嵌式網頁引用:
這一點其實很像釣魚網站的手法,但是有某些具有推薦功能的網站,卻以類似的方式來介紹該網站(只是在上頭加了一條小小的「原始網址」),雖然流量增加了,對於原作者來說,卻有另一種不同的感受。
3.適當的區隔本文與引用:
不要讓引用的文章與你自己所寫的本文混淆,如果可以至少要斷行處理,不然只截取摘要即可,其它的原文附上連結(開新頁面),這樣子可以避免有魚目混珠之嫌。
4.引用時,做初步的驗證:
因為在引用資料時,很多時候會斷章取義,甚至是有心人發佈的資料(例:美方情治單位竄改wiki資料的新聞),在引用資料前,請先自己判斷過該資料的正確性,或是與具有公信力的網站來比對(雖然不一定正確,例:被用放大鏡檢視的教育部)。
雖然網路上的資料很多,先前筆者還是文字工時,就曾遇過外包把網路上的資料,一字不漏的copy下來給我,只是變成自己的意見,他應該沒有想到我也看過該份資料,我當然是婉轉的不予採用,並且直接變成拒往戶。
其實現在這種狀況,在學生領域之中最為常見(學生的報告有八成是從網路上來的),如果附上原文連結,只是做為參考資料選用,報告中的內容多數是自己的心得與延伸的角度,這才是網路資料使用的真諦。
如果只是東抄一篇、西抄一段,可能就失去了網路帶來便利性的用意,雖然筆者也曾經度過那段青澀的歲月,但是...那時候網路上的資源好像還不夠多到我只靠網路就能完成報告,可是現在應該網路上的資料已經多到用不完。
所以,在使用前請先設身處地的想想,如果你是原作,你也會希望受到這種模式的引用嗎?還是希望能夠有良好的互動呢?
一但這些模式與商業用途有關,就會有不同的論點(增加流量、高曝光度...),這並不在這篇文章的討論範疇之中,換言之,在引用具有商業型式的文章、符號、圖文...等,最好先看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金彈,抵擋名氣帶來的負面效應,否則還是「謹寫慎引」吧!
2007年10月1日 星期一
2007年9月3日 星期一
WP快速安裝(Installation of Wordpress)
筆者先前所寫「淚灑部落格(Tears of Blog)」一文中,有提到一個自行架設的平台WordPress,其實現在它算是極熱門的一種部落格(更早之前有Movable Type)
不過我還是以現在最熱門的WordPress來介紹(後面簡稱為WP)...
其實要安裝起來並不會太難,只是難在你要如何修改相關的功能、版型...等設定(這當然也牽涉到每個人的美感),所以我也僅能介紹安裝的部份,當然,其實在網路上已經可以找到不下數千種以上的說明或教學網頁(我只是以分享經驗的角度切入),如有遺漏還請各位高手指教...
首先,說明一下我設定的軟體平台:
1.OS:WIN-XPPRO-SP2或 LINUX-FEDORA6。
2.BLOG:WordPress(2.2.2)。
3.Server:appserv-win32-2.5.9(FOR WIN32)或LAMP。
4.TOOLS:phpMyAdmin(WIN-2.10.2;LINUX-2.11.0)。
5.中文化:Kirin Lin 正體中文。
其實,筆者在兩種不同的平台上都有架設過,如果對LINUX的操作上比較不熟悉的人(小聲說:其實我也沒多熟...),筆者強烈建議採用appserv的套件來安裝(因為它把所需的套件都已包裝成一個EXE檔)
想在LINUX上安裝的,當然也不用我多說(LAMP可透過yum直接抓回來、phpMyAdmin就手動下載吧!),因此,筆者在這邊也不多說明有關Server的架設(下次有機會再說...)
其實...安裝的步驟相當簡單:
1.下載WordPress 2.2.2:視平台選擇適用的檔案:
補充:LINUX可用:#wget http://wordpress.org/latest.tar.gz(抓最新檔)
2.解壓縮、安裝:
WINDOWS:解壓縮至appserv資料夾(例:D:\AppServ\www\wordpress)
LINUX:解壓縮至Apache的預設路徑(例:/var/www/html/wordpress)
補充:
1.LINUX解壓縮:#tar zxvf wordpress-2.2.2.tar.gz。
2.可更改資料夾名稱,如wordpress --> blog(方便之後連結上的管理)。
3.設定檔:將資料夾中的 wp-config-sample.php,另存為wp-config.php再修改
利用文字編輯器,更改其中的相關內容:(紅字部份為新增設定...)
define('DB_NAME', 'wp'); 資料庫名稱
define('DB_USER', 'root');資料庫使用者
define('DB_PASSWORD', 'test');使用者密碼
define('DB_HOST', 'localhost');維持預設即可
define('DB_CHARSET', 'utf8');維持預設即可
define ('WPLANG', 'zh_TW');加入中文語系
4.利用phpMyAdmin建立一個名為wp的資料庫:
PS:建立資料庫時,注意「校對」需為 utf8_general_ci或 utf8_unicode_ci(多謝kirin的指導與提醒),因為我phpMyAdmin安裝完的預設校對即為 utf8_unicode_ci,所以遺漏了這項說明
5.下載中文化語系檔:
請至Kirin Lin 正體中文 WordPress(下載左方的WordPress2.2.2)
解壓縮將zh_TW.mo和zh_TW.po置於:..\wordpress\wp-content\languages\
6.繼續安裝:開啟http://localhost/wordpress/(圖片版)
(1)會看見一個未安裝的訊息:點選install.php
(2)說明文件:
(3)輸入標題與電子郵件信箱:
(4)記住帳號、密碼:(之後可更改成自己熟記的)
(5)登入:
(6)管理頁面:
(7)完成後的首頁:
辛苦的裁圖作業,終於完成了這篇教學文,不過裡面可能還有一些其它的問題(例:phpMyAdmin的安裝、LAMP的安裝...等),有興趣的人可以留言討論
針對這教學文有其它建議或是指教(筆者也怕有不足之處),歡迎來信或留言告知,最後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解決一些想要自己安裝部落格,卻一直很難上手的朋友!
不過我還是以現在最熱門的WordPress來介紹(後面簡稱為WP)...
其實要安裝起來並不會太難,只是難在你要如何修改相關的功能、版型...等設定(這當然也牽涉到每個人的美感),所以我也僅能介紹安裝的部份,當然,其實在網路上已經可以找到不下數千種以上的說明或教學網頁(我只是以分享經驗的角度切入),如有遺漏還請各位高手指教...
首先,說明一下我設定的軟體平台:
1.OS:WIN-XPPRO-SP2或 LINUX-FEDORA6。
2.BLOG:WordPress(2.2.2)。
3.Server:appserv-win32-2.5.9(FOR WIN32)或LAMP。
4.TOOLS:phpMyAdmin(WIN-2.10.2;LINUX-2.11.0)。
5.中文化:Kirin Lin 正體中文。
其實,筆者在兩種不同的平台上都有架設過,如果對LINUX的操作上比較不熟悉的人(小聲說:其實我也沒多熟...),筆者強烈建議採用appserv的套件來安裝(因為它把所需的套件都已包裝成一個EXE檔)
想在LINUX上安裝的,當然也不用我多說(LAMP可透過yum直接抓回來、phpMyAdmin就手動下載吧!),因此,筆者在這邊也不多說明有關Server的架設(下次有機會再說...)
其實...安裝的步驟相當簡單:
1.下載WordPress 2.2.2:視平台選擇適用的檔案:
補充:LINUX可用:#wget http://wordpress.org/latest.tar.gz(抓最新檔)
2.解壓縮、安裝:
WINDOWS:解壓縮至appserv資料夾(例:D:\AppServ\www\wordpress)
LINUX:解壓縮至Apache的預設路徑(例:/var/www/html/wordpress)
補充:
1.LINUX解壓縮:#tar zxvf wordpress-2.2.2.tar.gz。
2.可更改資料夾名稱,如wordpress --> blog(方便之後連結上的管理)。
3.設定檔:將資料夾中的 wp-config-sample.php,另存為wp-config.php再修改
利用文字編輯器,更改其中的相關內容:(紅字部份為新增設定...)
define('DB_NAME', 'wp'); 資料庫名稱
define('DB_USER', 'root');資料庫使用者
define('DB_PASSWORD', 'test');使用者密碼
define('DB_HOST', 'localhost');維持預設即可
define('DB_CHARSET', 'utf8');維持預設即可
define ('WPLANG', 'zh_TW');加入中文語系
4.利用phpMyAdmin建立一個名為wp的資料庫:
PS:建立資料庫時,注意「校對」需為 utf8_general_ci或 utf8_unicode_ci(多謝kirin的指導與提醒),因為我phpMyAdmin安裝完的預設校對即為 utf8_unicode_ci,所以遺漏了這項說明
5.下載中文化語系檔:
請至Kirin Lin 正體中文 WordPress(下載左方的WordPress2.2.2)
解壓縮將zh_TW.mo和zh_TW.po置於:..\wordpress\wp-content\languages\
6.繼續安裝:開啟http://localhost/wordpress/(圖片版)
(1)會看見一個未安裝的訊息:點選install.php
(2)說明文件:
(3)輸入標題與電子郵件信箱:
(4)記住帳號、密碼:(之後可更改成自己熟記的)
(5)登入:
(6)管理頁面:
(7)完成後的首頁:
辛苦的裁圖作業,終於完成了這篇教學文,不過裡面可能還有一些其它的問題(例:phpMyAdmin的安裝、LAMP的安裝...等),有興趣的人可以留言討論
針對這教學文有其它建議或是指教(筆者也怕有不足之處),歡迎來信或留言告知,最後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解決一些想要自己安裝部落格,卻一直很難上手的朋友!
2007年8月31日 星期五
淚灑部落格(Tears of Blog)
現在不論男女老少,只要是喜歡上網+愛寫東西(無論是放心情、日記、分享...),應該都有自己的部落格(BLOG),當然也有許多是申請相簿送部落格、留言版...
還記得筆者之前寫過部落格的功能性一文中,提到一大堆相關的內容,雖然還在持續增加中(我是亂入魔人),但是有的時候會發現原有的功能突然失效...
那時候不是只有掃興而已,很有可能因此萌生退意,離開這片原有的天空
不過,就算想要離開,也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因為你辛苦建立的文字王國怎麼辦,帶得走嗎?衍生的問題就變成了部落客(Blogger)最頭痛的問題...
其實筆者原先也嘗試過要把我原本在無名(Wretch)的文字帶去別的地方(它們有提供下載xml的資料,至少可以把文字的部份備份出來),但是要怎麼匯入到其它的平台上呢?
我也到處去註冊、嘗試把原有的內容匯至新家(當時是 Pixnet),雖然可以把文字的部份匯入,但是原本舊有的圖是無法跟著一起過來的,雖然xml裡有包著原圖的link
但是各平台中能置入圖片的方法,經常都只限自己平台內的圖片(事實是可以匯入,但是要有專人推薦或是入會才具備的進階功能),這對於我這種圖片經常四散的人來說...明顯是個大麻煩
所以我放棄直接搬運的大工程,就跑來這什麼都要自己動手的地方(自找的...)
不過,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其實我們這些寫部落格的寫手們,一個永遠的痛(隨時都有可能被迫搬家),除非你的流量能大到讓平台主有廣告效益(例:彎彎的部落格流量破億,這是什麼數字呀!@.@")
如果不想隨時被趕來趕去,或是可能突然什麼功能消失的話,相對的也要付出一點代價(有錢萬事通),可以租個網路主機,或是自己在家用那有限的頻寬(筆者用Fttb也不敢這樣做)架設一個BLOG(例:現在很熱門的WordPress,簡單上手...後面自己想辦法!)
無論你是使用何種方式架設,相對的都要付出一筆費用(租借費、電費、設備維護費...),這就視狀況而定囉!(小聲說:筆者沒財力所以只能躲在大公司底下的小空間裡)
如果各位部落客執意要搬原有的內容,就要有很大的決心(砍掉重練,很多都要手動的喔!),其中要注意的有什麼呢?筆者就大概列出幾點:
1.相關設定:流量的計數、RSS訂閱、特定功能的ID或連結...等。
2.文字連結:XML檔是以文字模式匯出,故舊有的連結會消失。
3.圖片尺寸:原部落格中的圖片,不一定適用於新的平台(視版型而定)。
4.搬移公告:首頁加上醒目的搬家公告(可語法轉向,但平台通常不支援)。
5.其它:很閒的話可在舊部落格內的每篇文章中,加入對應的連結(昏)。
其實,應該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因為每個平台在使用方面的限制上不同,我也就不加以詳述(大魚大肉、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只是很多人在使用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抱怨,或是灰心的狀況(畢竟是免費空間,不要奢求太多!)
簡單的說,就是看妳想要怎樣的服務,在衡量一下你想付出多少的代價,再自己找個平衡點吧!這其實沒有誰好誰不好,這讓筆者想到Yahoo!併購無名後,引起的騷動(帳戶整合、重新認證...)
其實,平台提供的「固有服務」愈少,相對於部落客來說,能夠外加的內容就愈多,反之亦然,在你使用一切都已經圖形、套件化的同時,相對失去了可調整的空間(不然就是用錢換功能),這才是我這一篇要說的重點(也是我為何搬來的原因)
雖然,舊有的外加功能可能會隨著平台的更新而失效(會亂一陣子),不過,很快就會有人釋出解決之道,除此之外,部落客本身也可以當作多看多學(筆者有慘痛的經驗...)
在淚灑部落格的時候,其實對於寫手本身,也是另一種不同的成長吧!(只要能夠忍住不先砸電腦的話!共勉之...>_<|||)
還記得筆者之前寫過部落格的功能性一文中,提到一大堆相關的內容,雖然還在持續增加中(我是亂入魔人),但是有的時候會發現原有的功能突然失效...
那時候不是只有掃興而已,很有可能因此萌生退意,離開這片原有的天空
不過,就算想要離開,也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因為你辛苦建立的文字王國怎麼辦,帶得走嗎?衍生的問題就變成了部落客(Blogger)最頭痛的問題...
其實筆者原先也嘗試過要把我原本在無名(Wretch)的文字帶去別的地方(它們有提供下載xml的資料,至少可以把文字的部份備份出來),但是要怎麼匯入到其它的平台上呢?
我也到處去註冊、嘗試把原有的內容匯至新家(當時是 Pixnet),雖然可以把文字的部份匯入,但是原本舊有的圖是無法跟著一起過來的,雖然xml裡有包著原圖的link
但是各平台中能置入圖片的方法,經常都只限自己平台內的圖片(事實是可以匯入,但是要有專人推薦或是入會才具備的進階功能),這對於我這種圖片經常四散的人來說...明顯是個大麻煩
所以我放棄直接搬運的大工程,就跑來這什麼都要自己動手的地方(自找的...)
不過,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其實我們這些寫部落格的寫手們,一個永遠的痛(隨時都有可能被迫搬家),除非你的流量能大到讓平台主有廣告效益(例:彎彎的部落格流量破億,這是什麼數字呀!@.@")
如果不想隨時被趕來趕去,或是可能突然什麼功能消失的話,相對的也要付出一點代價(有錢萬事通),可以租個網路主機,或是自己在家用那有限的頻寬(筆者用Fttb也不敢這樣做)架設一個BLOG(例:現在很熱門的WordPress,簡單上手...後面自己想辦法!)
無論你是使用何種方式架設,相對的都要付出一筆費用(租借費、電費、設備維護費...),這就視狀況而定囉!(小聲說:筆者沒財力所以只能躲在大公司底下的小空間裡)
如果各位部落客執意要搬原有的內容,就要有很大的決心(砍掉重練,很多都要手動的喔!),其中要注意的有什麼呢?筆者就大概列出幾點:
1.相關設定:流量的計數、RSS訂閱、特定功能的ID或連結...等。
2.文字連結:XML檔是以文字模式匯出,故舊有的連結會消失。
3.圖片尺寸:原部落格中的圖片,不一定適用於新的平台(視版型而定)。
4.搬移公告:首頁加上醒目的搬家公告(可語法轉向,但平台通常不支援)。
5.其它:很閒的話可在舊部落格內的每篇文章中,加入對應的連結(昏)。
其實,應該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因為每個平台在使用方面的限制上不同,我也就不加以詳述(大魚大肉、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只是很多人在使用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抱怨,或是灰心的狀況(畢竟是免費空間,不要奢求太多!)
簡單的說,就是看妳想要怎樣的服務,在衡量一下你想付出多少的代價,再自己找個平衡點吧!這其實沒有誰好誰不好,這讓筆者想到Yahoo!併購無名後,引起的騷動(帳戶整合、重新認證...)
其實,平台提供的「固有服務」愈少,相對於部落客來說,能夠外加的內容就愈多,反之亦然,在你使用一切都已經圖形、套件化的同時,相對失去了可調整的空間(不然就是用錢換功能),這才是我這一篇要說的重點(也是我為何搬來的原因)
雖然,舊有的外加功能可能會隨著平台的更新而失效(會亂一陣子),不過,很快就會有人釋出解決之道,除此之外,部落客本身也可以當作多看多學(筆者有慘痛的經驗...)
在淚灑部落格的時候,其實對於寫手本身,也是另一種不同的成長吧!(只要能夠忍住不先砸電腦的話!共勉之...>_<|||)
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101篇的回顧
筆者自從4月11開始來這兒寫Blog開始,一直到現在終於突破了100篇,回首看看這些日子以來努力寫的成績,希望我能夠持續的下去
雖然剛開始寫的時候,應該是個乏人問津的小Blog,更何況我寫的又是屬於IT人的生活,真的能夠有所回響的並不多,我用了Google提供的Analytics(分析時間4/11~8/18),更能看出起伏呀!
今天就是要來回顧一下我這些時間來的前十名的文章(利用Analytics),如下:
名次 文章標題 檢視次數
=================================================
1. 手動移除病毒(Virus、Trojan...) 785
2. OUTLOOK(EXPRESS)2GB的迷思 369
3. 病毒清理(Virus Clear)的迷思 362
4. Linux的異地備份(Offsite Backup)(1) 202
5. 網路攻防戰(Port Scanner) 193
6. 抓圖的技術(Grab Picture) 191
7. 系統(SYSTEM)安裝守則 174
8. LPI心得筆記簿 ─ 硬碟規劃(RAID) 169
9. SMB(SAMBA)SERVER-1 166
10. FTTB和無線網路(FTTB & Wi - Fi) 139
=================================================
以上就是筆者這些時間以來,最多人檢視的十篇文章,再重頭回顧一番,其實這些流量,絕大部份應該還是在CNET上有連載過相關的文章,否則小弟我,應該還差得遠了
更別想跟其他老大哥、大姐們比(我也沒要比的意思),其實我為何要回頭來看看這前十名呢?並不是我太閒、或是想不出要寫啥?(有時候會啦!一 一||)
而是找出這前十名來,應該是比較具有意義的文章,或許比較能夠幫助大家,雖然說這文章的排名並不是太客觀(跟時間長短有關),但是我最主要的用意就是希望能夠與網路上的所有人分享,同時能夠在網路的平台上與人互相切磋
當然也希望有相關的同好一起加入,更希望有人來信或留言指教或討論,畢竟進步的路上不該是孤單的(雖然自己下苦功的時候一定是...)
希望我這盡可能一天一篇的傻勁(小聲說:周休時,饒了我吧!),希望能夠帶動這股風氣,畢竟我這個曾經是文字工的人,還是在文字上有機會能夠展現我的熱情吧!
這有點囉唆的101篇回顧,希望大家能繼續的支持與指教,我知道有些內容不太親民(不知怎麼回應),還是可以利用留言版或Twitter跟我互動吧!下台一鞠躬。
雖然剛開始寫的時候,應該是個乏人問津的小Blog,更何況我寫的又是屬於IT人的生活,真的能夠有所回響的並不多,我用了Google提供的Analytics(分析時間4/11~8/18),更能看出起伏呀!
今天就是要來回顧一下我這些時間來的前十名的文章(利用Analytics),如下:
名次 文章標題 檢視次數
=================================================
1. 手動移除病毒(Virus、Trojan...) 785
2. OUTLOOK(EXPRESS)2GB的迷思 369
3. 病毒清理(Virus Clear)的迷思 362
4. Linux的異地備份(Offsite Backup)(1) 202
5. 網路攻防戰(Port Scanner) 193
6. 抓圖的技術(Grab Picture) 191
7. 系統(SYSTEM)安裝守則 174
8. LPI心得筆記簿 ─ 硬碟規劃(RAID) 169
9. SMB(SAMBA)SERVER-1 166
10. FTTB和無線網路(FTTB & Wi - Fi) 139
=================================================
以上就是筆者這些時間以來,最多人檢視的十篇文章,再重頭回顧一番,其實這些流量,絕大部份應該還是在CNET上有連載過相關的文章,否則小弟我,應該還差得遠了
更別想跟其他老大哥、大姐們比(我也沒要比的意思),其實我為何要回頭來看看這前十名呢?並不是我太閒、或是想不出要寫啥?(有時候會啦!一 一||)
而是找出這前十名來,應該是比較具有意義的文章,或許比較能夠幫助大家,雖然說這文章的排名並不是太客觀(跟時間長短有關),但是我最主要的用意就是希望能夠與網路上的所有人分享,同時能夠在網路的平台上與人互相切磋
當然也希望有相關的同好一起加入,更希望有人來信或留言指教或討論,畢竟進步的路上不該是孤單的(雖然自己下苦功的時候一定是...)
希望我這盡可能一天一篇的傻勁(小聲說:周休時,饒了我吧!),希望能夠帶動這股風氣,畢竟我這個曾經是文字工的人,還是在文字上有機會能夠展現我的熱情吧!
這有點囉唆的101篇回顧,希望大家能繼續的支持與指教,我知道有些內容不太親民(不知怎麼回應),還是可以利用留言版或Twitter跟我互動吧!下台一鞠躬。
2007年8月17日 星期五
無線網路的普及(The Popularity of Wi-Fi)
筆者在新聞上看見了TWNIC託輔大做的一個民調,其中針對電話訪問的部份(視為一般民眾),做了解讀:「台灣有1/4的人口曾使用過無線上網」
TWNIC 2007年「台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報告:
媒體簡報、新聞稿、報告摘要、全文版
筆者的看法中,其實有不一樣的想法...
因為無線網路與現在的使用習慣有很大的不同,就算經常使用無線上網服務的人(網路族群),還是比較在意於費用與穩定性居多
這次的新聞稿把電話訪問的角色視為所有人,我覺得有點偏頗(畢竟是統計的一種方式),因為現在能夠輕易無線上網的地區,還是集中於人口較密集的區域
我就會想到以下的問題:
1. 現在的無線網路訊號真的穩定嗎?
真的使用過的人就知道,現在的無線上網區,就連台北都會區(號稱無線城)都還有許多死角,更別提其它都會區能夠達到的涵蓋率,其實一般人在家中有接用無線AP上網,就會發現就連家中可能涵蓋的範圍就有限制,就算現在都會區的設備較高檔,但相同問題仍會重現
2. 無線上網的費用?
以WIFLY的無線上網機制來說:
計時制:大約每分鐘0.8∼0.9元之間,有360min/300元與110min/99元。
定時制:24小時100元、30天500元與7天200元。
固定會員:月付399元與年繳4200元。
除非你是屬於行動商務人士,同時所處地區的無線熱點(HOTSPOT)足夠,才有可能用付費的方式來取得相關服務,這一類的人佔一般民眾裡的多少呢?
與一般人能接受的ADSL費率相比,價位是否真的足以讓大眾轉為無線上網呢!
其實這一點也可以從電話訪問及網路問卷對於價位的落差中看出:
(1)500元以下:網路比電訪高出4.46%;500元以上:網路比電訪高出11.01%
(2)希望免費:網路問卷比電訪多上一倍之多
3. 無線上網的硬體設備夠嗎?
這裡的硬體設備不只是AP或熱點的多寡,還有空間大小(能坐的地方,雖然某廠牌NB的廣告一邊走一邊無線上網,那並非一般人所為),所以又把原本的無線網路能夠涵蓋的地方又縮小許多(除非是想坐在人行道旁的階梯上網 = =||)
4. 無線上網的速率足以做所有上網之應用嗎?
現在無線上網的速率,其實還是受限與硬體架構及頻寬,拿來做所謂的行動辦公室的服務或許還可以,如果是要傳送較大的檔案(尤其是上傳),可能所耗費的時間成本,就十分驚人
就以上各點來說,雖然有學者說到現在成長率遲緩,但在筆者看來,現在能有1/4的人口曾使用無線上網,那已經是不錯的成績
畢竟重點應該放在實際能夠應用的層面,這一點跟政府補助不補助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不然,政府那天說上網不用付錢...看那家ISP業者會願意提供呢?(苦笑)
雖然無線上網的人數在穩定增加中,但是對於相關的安全性防護卻常被人所忽視,不然,TWNIC要不要做個無線網路使用者的使用安全調查,結果絕對會出乎意料!!
TWNIC 2007年「台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報告:
媒體簡報、新聞稿、報告摘要、全文版
筆者的看法中,其實有不一樣的想法...
因為無線網路與現在的使用習慣有很大的不同,就算經常使用無線上網服務的人(網路族群),還是比較在意於費用與穩定性居多
這次的新聞稿把電話訪問的角色視為所有人,我覺得有點偏頗(畢竟是統計的一種方式),因為現在能夠輕易無線上網的地區,還是集中於人口較密集的區域
我就會想到以下的問題:
1. 現在的無線網路訊號真的穩定嗎?
真的使用過的人就知道,現在的無線上網區,就連台北都會區(號稱無線城)都還有許多死角,更別提其它都會區能夠達到的涵蓋率,其實一般人在家中有接用無線AP上網,就會發現就連家中可能涵蓋的範圍就有限制,就算現在都會區的設備較高檔,但相同問題仍會重現
2. 無線上網的費用?
以WIFLY的無線上網機制來說:
計時制:大約每分鐘0.8∼0.9元之間,有360min/300元與110min/99元。
定時制:24小時100元、30天500元與7天200元。
固定會員:月付399元與年繳4200元。
除非你是屬於行動商務人士,同時所處地區的無線熱點(HOTSPOT)足夠,才有可能用付費的方式來取得相關服務,這一類的人佔一般民眾裡的多少呢?
與一般人能接受的ADSL費率相比,價位是否真的足以讓大眾轉為無線上網呢!
其實這一點也可以從電話訪問及網路問卷對於價位的落差中看出:
(1)500元以下:網路比電訪高出4.46%;500元以上:網路比電訪高出11.01%
(2)希望免費:網路問卷比電訪多上一倍之多
3. 無線上網的硬體設備夠嗎?
這裡的硬體設備不只是AP或熱點的多寡,還有空間大小(能坐的地方,雖然某廠牌NB的廣告一邊走一邊無線上網,那並非一般人所為),所以又把原本的無線網路能夠涵蓋的地方又縮小許多(除非是想坐在人行道旁的階梯上網 = =||)
4. 無線上網的速率足以做所有上網之應用嗎?
現在無線上網的速率,其實還是受限與硬體架構及頻寬,拿來做所謂的行動辦公室的服務或許還可以,如果是要傳送較大的檔案(尤其是上傳),可能所耗費的時間成本,就十分驚人
就以上各點來說,雖然有學者說到現在成長率遲緩,但在筆者看來,現在能有1/4的人口曾使用無線上網,那已經是不錯的成績
畢竟重點應該放在實際能夠應用的層面,這一點跟政府補助不補助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不然,政府那天說上網不用付錢...看那家ISP業者會願意提供呢?(苦笑)
雖然無線上網的人數在穩定增加中,但是對於相關的安全性防護卻常被人所忽視,不然,TWNIC要不要做個無線網路使用者的使用安全調查,結果絕對會出乎意料!!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破萬的瀏覽次數(>10000)
↑↑↑↑↑↑↑↑↑↑↑↑↑↑↑↑↑↑↑↑↑↑↑↑↑↑
破萬人大關囉!
雖然計數器可能是以網頁開啟次數來計算,但是看見已經破萬的數字(計數器與部落格觀察的落差是因建構的時間點不同),對我來說也是另外一種的激勵,雖然在版上與我一同討論、分享的人不多(我知道有人害羞...),但是我還是謝謝各位賞光!
不過筆者這個BLOG最大的用意就是想利用網路的特性,互相增進彼此的見識與能力,當然也很歡迎各位的建言與指教,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微小,若能夠發揚部落客精神,希望也能幫助到各領域的人,這才是最大的歡樂呀!
PS:想當初低調寫的無名,兩年多也才不過8xxx....>_<|||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網路服務的整合風(Integration Network Service)
筆者從無名小站轉至現在的Blog空間,主要是來享受一下不被約束的自由
現在網路服務的狀態,經常都是大公司併小公司、小公司等著大公司接手(網路服務的經營也相當困難),我們看見那些成功的例子,除了他們研發出的新技術之外,同時也接承時運,才能有一飛沖天之勢
無論是社群取向的無名小站、My Space,或是影音導向的Youtube...等,現在都是具有背後的金主提供有力的支援,不過...對於使用者來說,這樣子的整合是否就一定是好的呢?
在這筆者並沒有要批評誰的意思,只是針對使用者的反應來表達一番,在此先做個小小聲明,以免變成筆戰或是被人給掛上什麼標籤(網路無奇不有!)
首先來看看Google這網路服務的龍頭吧!(雖然最近有報導說:它在客戶滿意度上輸給eBay集團下的PayPal),但是它應該也是網路服務小公司爭相期盼他出手併購,畢竟它現在是資本最為雄厚的網路服務公司
例如:現在這Blogger、Picasa...等,都是直接以併購的方式所整合進來的服務(同時也帶著一堆使用者),因為服務定位的取向,雖然提供了相關的服務,但是對於這些原本的使用者來說,還是能夠適當的選用相關的功能,並非一股腦的把所有都綁在一起(例:使用這平台,就得接受我們提供的廣告...等)
現在Google的Adsense也是讓網站的經營者自行決定是否要擺放在自己經營的網站,雖然如此,網站(頁)的管理者還是具備選擇性(台灣有許多業者也發起類似的做法,後續影響就待時間來考驗)
這一類的整合風,對於使用者的影響來說,其實並不會有太多影響,就算有的話,也是多一些把不要的功能取消而已,並沒有太多強迫使用者使用的手段,至少使用者還能夠保有在現在網路環境中愈來愈式微的自主權
反觀其它的整合風,卻經常造成使用者許多的困擾,這部份我就不具名來說明
在說明之前,因為被整合的網路服務的業者,大多是屬於使用者免費的模式,一但整合之後,如果母公司有考慮到成本...等相關問題時,使用者受到的限制就會很明顯,因此,這部份並非是使用者與服務提供者之間永遠無解的結
例如:
1. 要求使用者的認證(身份證字號、Email、甚至還要求雙證件影本...)
2. 縮減或整合類似服務(空間大小、資料搬移、減少特定服務...)
3. 付費使用者無法得到對等的尊重(無法續用服務或被迫轉用其它服務)
4. 變更服務的網址或相關連結,造成原有連結失效
5. 加入原本沒有的廣告或相關連結
以上是整合後最常見的變化,光是這些問題就足以讓使用者有許多怨言,當然服務提供者當然也有他們的難言之隱,不過「習慣」卻是決定是否成功的最大要素
當習慣養成後,就算它可能未來會收費,或是增減了一些原使用者不太在意的服務,他們還是會選擇原有的平台來應用,這就是習慣主導消費者族群,或許某一天驚醒時,原本的使用者才會發現已經中了習慣的毒!!
網路服務的整合風,還有一個較大的迷思就是,雖然在同一個平台能夠得到許多服務,對於使用者來說像是一件便民的事情
反觀供需之間的狀態,如果只有單一服務提供者獨大時,通常需求也被供應者給限定,此時便民的部份是否還如此具有價值,也是大眾需要審慎思考的部份!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就是現在絕大多數人的心態呀!
總而言之,現在這一類的整合風四起,網路服務的小公司在等待,大公司在觀望,使用者只有等著被宰,才是現況最佳的寫真吧!
PS:再次聲明!僅針對現況一論,並無攻訐何者之意,如有疑義請來信告知!!
現在網路服務的狀態,經常都是大公司併小公司、小公司等著大公司接手(網路服務的經營也相當困難),我們看見那些成功的例子,除了他們研發出的新技術之外,同時也接承時運,才能有一飛沖天之勢
無論是社群取向的無名小站、My Space,或是影音導向的Youtube...等,現在都是具有背後的金主提供有力的支援,不過...對於使用者來說,這樣子的整合是否就一定是好的呢?
在這筆者並沒有要批評誰的意思,只是針對使用者的反應來表達一番,在此先做個小小聲明,以免變成筆戰或是被人給掛上什麼標籤(網路無奇不有!)
首先來看看Google這網路服務的龍頭吧!(雖然最近有報導說:它在客戶滿意度上輸給eBay集團下的PayPal),但是它應該也是網路服務小公司爭相期盼他出手併購,畢竟它現在是資本最為雄厚的網路服務公司
例如:現在這Blogger、Picasa...等,都是直接以併購的方式所整合進來的服務(同時也帶著一堆使用者),因為服務定位的取向,雖然提供了相關的服務,但是對於這些原本的使用者來說,還是能夠適當的選用相關的功能,並非一股腦的把所有都綁在一起(例:使用這平台,就得接受我們提供的廣告...等)
現在Google的Adsense也是讓網站的經營者自行決定是否要擺放在自己經營的網站,雖然如此,網站(頁)的管理者還是具備選擇性(台灣有許多業者也發起類似的做法,後續影響就待時間來考驗)
這一類的整合風,對於使用者的影響來說,其實並不會有太多影響,就算有的話,也是多一些把不要的功能取消而已,並沒有太多強迫使用者使用的手段,至少使用者還能夠保有在現在網路環境中愈來愈式微的自主權
反觀其它的整合風,卻經常造成使用者許多的困擾,這部份我就不具名來說明
在說明之前,因為被整合的網路服務的業者,大多是屬於使用者免費的模式,一但整合之後,如果母公司有考慮到成本...等相關問題時,使用者受到的限制就會很明顯,因此,這部份並非是使用者與服務提供者之間永遠無解的結
例如:
1. 要求使用者的認證(身份證字號、Email、甚至還要求雙證件影本...)
2. 縮減或整合類似服務(空間大小、資料搬移、減少特定服務...)
3. 付費使用者無法得到對等的尊重(無法續用服務或被迫轉用其它服務)
4. 變更服務的網址或相關連結,造成原有連結失效
5. 加入原本沒有的廣告或相關連結
以上是整合後最常見的變化,光是這些問題就足以讓使用者有許多怨言,當然服務提供者當然也有他們的難言之隱,不過「習慣」卻是決定是否成功的最大要素
當習慣養成後,就算它可能未來會收費,或是增減了一些原使用者不太在意的服務,他們還是會選擇原有的平台來應用,這就是習慣主導消費者族群,或許某一天驚醒時,原本的使用者才會發現已經中了習慣的毒!!
網路服務的整合風,還有一個較大的迷思就是,雖然在同一個平台能夠得到許多服務,對於使用者來說像是一件便民的事情
反觀供需之間的狀態,如果只有單一服務提供者獨大時,通常需求也被供應者給限定,此時便民的部份是否還如此具有價值,也是大眾需要審慎思考的部份!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就是現在絕大多數人的心態呀!
總而言之,現在這一類的整合風四起,網路服務的小公司在等待,大公司在觀望,使用者只有等著被宰,才是現況最佳的寫真吧!
PS:再次聲明!僅針對現況一論,並無攻訐何者之意,如有疑義請來信告知!!
2007年6月12日 星期二
部落格的功能性(Blog Function)
一定有人會覺得很奇怪,Blog會用就好,為什麼還要介紹功能性呢?
如果,你跟筆者一樣是使用Blogspot.com這裡的Blog空間,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做萬事起頭難,因為筆者本身對撰寫網頁這件事也只是略懂一些皮毛
因此很多功能都是從外部網站載入,也就是為什麼大家開筆者的Blog時,總是要花多一點的時間,這一點也還請各位見諒...
筆者為何選這來做為IT部落格落腳的地方,因為這兒對於部落客(Blogger)來說,它的限制較小,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免費(這一點對於網路服務來說是放諸四海皆準)
也許它有著極為雄厚的後盾,才能夠提供如此的服務(背後有某大神撐腰),當然它對於Blogspot的作法也相當不同,那就是它本身並不提供相關程式的服務(頂多支援CSS、JAVA這一類跨平台的語法),也許這樣它們在維護主機的成本上也能夠降低許多
不然,網路上有大多數的Blog空間,都已經具備有相簿、留言版、部落格,甚至影音檔的服務(雖然這裡也有,但是存取方式大不相同),所以當你來到這裡開疆闢土的同時,你就會發現很多功能都是要自己加上去
筆者這裡僅針對原先Blogspot不具備的功能加以說明(利用Google所提供的服務也避開不提),至於一些原本Blogspot會遭遇到的狀況或是問題,可以參考這裡官方的說明文件
筆者是利用三欄式的版型配置,就從左而右,由上而下來說明這裡有那些是從外部讀入的功能(筆者僅附上網址,有興趣可去該網站申請,僅為介紹,並無其它用意):
左方欄位:
1. 日期標示:http://www.sonyericsson.co.jp/
2. 時間標示:http://www.clocklink.com/
3. 計數器:http://www.amazingcounter.com
4. 部落格觀察:http://look.urs.tw/(標示Blog在群體中的變化)
5. 我的書櫃:http://www.anobii.com/(可分享自己看過的書籍)
中間區塊:
1. 延伸閱讀:chenkaie在blogspot.com的大作(無痛教學)
2. 版權宣告:http://creativecommons.org.tw/(保護自己與分享權利)
右方欄位:
1. 最新回應:jinyaolin在blogspot.com的大作(人性的設計)
2. 訪客留言版:http://www.cbox.ws/(低調或找不到主題回應的人落腳)
其實在此分享筆者部落格的功能,也是希望能夠減少大家在搜尋資料的時間,當然原本就有撰寫能力的人,也可以自己動手寫出相關的功能!(我不行Orz)
但是筆者還是老話一句:「取於網路用於網路」
以上的著作都還是屬於原作者所有,筆者只是加以轉載跟分享!(如有疑問請來信告知)
最重要的還是,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或互相切磋,畢竟這才是Blog的真義...
如果,你跟筆者一樣是使用Blogspot.com這裡的Blog空間,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做萬事起頭難,因為筆者本身對撰寫網頁這件事也只是略懂一些皮毛
因此很多功能都是從外部網站載入,也就是為什麼大家開筆者的Blog時,總是要花多一點的時間,這一點也還請各位見諒...
筆者為何選這來做為IT部落格落腳的地方,因為這兒對於部落客(Blogger)來說,它的限制較小,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免費(這一點對於網路服務來說是放諸四海皆準)
也許它有著極為雄厚的後盾,才能夠提供如此的服務(背後有某大神撐腰),當然它對於Blogspot的作法也相當不同,那就是它本身並不提供相關程式的服務(頂多支援CSS、JAVA這一類跨平台的語法),也許這樣它們在維護主機的成本上也能夠降低許多
不然,網路上有大多數的Blog空間,都已經具備有相簿、留言版、部落格,甚至影音檔的服務(雖然這裡也有,但是存取方式大不相同),所以當你來到這裡開疆闢土的同時,你就會發現很多功能都是要自己加上去
筆者這裡僅針對原先Blogspot不具備的功能加以說明(利用Google所提供的服務也避開不提),至於一些原本Blogspot會遭遇到的狀況或是問題,可以參考這裡官方的說明文件
筆者是利用三欄式的版型配置,就從左而右,由上而下來說明這裡有那些是從外部讀入的功能(筆者僅附上網址,有興趣可去該網站申請,僅為介紹,並無其它用意):
左方欄位:
1. 日期標示:http://www.sonyericsson.co.jp/
2. 時間標示:http://www.clocklink.com/
3. 計數器:http://www.amazingcounter.com
4. 部落格觀察:http://look.urs.tw/(標示Blog在群體中的變化)
5. 我的書櫃:http://www.anobii.com/(可分享自己看過的書籍)
中間區塊:
1. 延伸閱讀:chenkaie在blogspot.com的大作(無痛教學)
2. 版權宣告:http://creativecommons.org.tw/(保護自己與分享權利)
右方欄位:
1. 最新回應:jinyaolin在blogspot.com的大作(人性的設計)
2. 訪客留言版:http://www.cbox.ws/(低調或找不到主題回應的人落腳)
其實在此分享筆者部落格的功能,也是希望能夠減少大家在搜尋資料的時間,當然原本就有撰寫能力的人,也可以自己動手寫出相關的功能!(我不行Orz)
但是筆者還是老話一句:「取於網路用於網路」
以上的著作都還是屬於原作者所有,筆者只是加以轉載跟分享!(如有疑問請來信告知)
最重要的還是,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或互相切磋,畢竟這才是Blog的真義...
2007年5月26日 星期六
網頁連結(HyperLink)的優劣
在網路上的資訊,怎麼樣來判斷是夠還是不足呢?其實對於一個上網已有一定時間的人來說,應該也會知道去那兒找到有用的資訊,而不是胡亂的大海撈針
但是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連家中的爺爺奶奶都在學上網,收發email、skype的同時,就會發現到很多文章的不足之處,那就是要他們再去別的地方搜尋到想找的內容,那可就難得多,所以這時候參雜在文章中的超連結就變得十分有用(不過一但整篇被密密麻麻的超連結所佔據,那就過頭了)
任何的內容與工具都是一把雙面刃,無論你是用什麼方式來使用或拒絕,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只差在是幫了別人還是害了自我
現在很多的網站,都會在內容中加入許多的連結,有些真的是讓閱讀的人能夠很快地找到要的資訊,但是有的卻只是導入另一個搜尋的頁面,這樣子的資訊是否就有用呢?筆者就會覺得似乎有點多此一舉
更別說有的網站或是論壇,直接把相關的廣告置入於文章之中,用此來增加贊助該網站的廣告點閱率,這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更加了許多無謂的困擾,先不論那些連結顏色上的反差(這可能跟顏色上的選用有關),光是有可能誤點所跳出的視窗,就夠人困擾的了
就算裝了很多能夠阻擋網頁跳出的軟體或外掛,但這也不是用在這時候吧!(通常是用在阻擋popup這一類的廣告所使用),就算真的可以利用瀏覽器上的設定來略過許多在網頁上加注的顏色(例:IE的存取設定...),甚至自己用一個習慣閱讀的樣本來做為閱讀的選擇
但是這也太過於麻煩了吧!為了要避免這樣子的狀況,反而造成更多使用上的不便,所以就算有這些功能,真的會使用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對筆者這種人來說,對於這總網站應該就是避而遠之,要我再來第二次,那可是難上加難
所以每個網站的經營者,請謹慎地使用這些便利的工具,雖然說無法獲得全部的人的喜好,但是能夠造福大多數的人,應該也是您所希望的吧!總不希望自己砸了自己招牌吧!!
雖然筆者有時也會用一些相關的連結來減少閱讀者找尋的不便,不過我也挺害怕會因為這樣子造成閱讀上的困擾,而且為了避免廣告嫌疑,我盡可能都是連去維基百科或是我自己發表的文章,如果造成了閱讀上的不舒適,還請來點回應跟我說吧!
我很樂於接受大家的指教,且這也是我為何開這blog的最大原因呀!
但是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連家中的爺爺奶奶都在學上網,收發email、skype的同時,就會發現到很多文章的不足之處,那就是要他們再去別的地方搜尋到想找的內容,那可就難得多,所以這時候參雜在文章中的超連結就變得十分有用(不過一但整篇被密密麻麻的超連結所佔據,那就過頭了)
任何的內容與工具都是一把雙面刃,無論你是用什麼方式來使用或拒絕,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只差在是幫了別人還是害了自我
現在很多的網站,都會在內容中加入許多的連結,有些真的是讓閱讀的人能夠很快地找到要的資訊,但是有的卻只是導入另一個搜尋的頁面,這樣子的資訊是否就有用呢?筆者就會覺得似乎有點多此一舉
更別說有的網站或是論壇,直接把相關的廣告置入於文章之中,用此來增加贊助該網站的廣告點閱率,這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更加了許多無謂的困擾,先不論那些連結顏色上的反差(這可能跟顏色上的選用有關),光是有可能誤點所跳出的視窗,就夠人困擾的了
就算裝了很多能夠阻擋網頁跳出的軟體或外掛,但這也不是用在這時候吧!(通常是用在阻擋popup這一類的廣告所使用),就算真的可以利用瀏覽器上的設定來略過許多在網頁上加注的顏色(例:IE的存取設定...),甚至自己用一個習慣閱讀的樣本來做為閱讀的選擇
但是這也太過於麻煩了吧!為了要避免這樣子的狀況,反而造成更多使用上的不便,所以就算有這些功能,真的會使用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對筆者這種人來說,對於這總網站應該就是避而遠之,要我再來第二次,那可是難上加難
所以每個網站的經營者,請謹慎地使用這些便利的工具,雖然說無法獲得全部的人的喜好,但是能夠造福大多數的人,應該也是您所希望的吧!總不希望自己砸了自己招牌吧!!
雖然筆者有時也會用一些相關的連結來減少閱讀者找尋的不便,不過我也挺害怕會因為這樣子造成閱讀上的困擾,而且為了避免廣告嫌疑,我盡可能都是連去維基百科或是我自己發表的文章,如果造成了閱讀上的不舒適,還請來點回應跟我說吧!
我很樂於接受大家的指教,且這也是我為何開這blog的最大原因呀!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網站流量(Flow-Rate)與實質效益(Cost-Benefit)
平常都是說一些技術和電腦應用,今天來說一些比較不一樣的吧!
想想之前網路剛起步,大家剛開始習慣這種便利性進入生活時,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呢?
從最早的入口網站(蕃薯藤、奇摩、PCHOME...等),轉型成拍賣網站,進一步轉為網路上因廣告帶來的效益,這些重大變隔,其實都跟流量與效益有關
為何筆者這樣說呢?其實看看以前跟現在網路的擴展性與流通性的差別有多大,就可以一窺端倪,最早的入口網站,是必須投入巨額的網路頻寬費,來支持著普羅大眾上網來經過這入口,查詢網路上一切相關資訊
當時,對入口網站而言,最大的收入應該就是廣告主刊登廣告的費用,不過在剛起步初期,應該真的願意投入這一塊領域的廠商應該有限,所以相對廣告的費用也較為低廉,不過現在證明這些入口網站挾帶著眾多的流量,的確可以為它們帶來可觀的效益,不然YAHOO也不會動手買奇摩
只不過只看入口網站的服務是不夠的,因為有了Google下來參與搜尋引擎的技術與開發,讓Google大神的魅力迅速的延燒,所以那些入口網站們,只好另闢新途
於是開始線上商品交易與拍賣之路,最早國外的eBAY就是很好的實例,所以這些入口網站也整合了原本廣大的流量,導入線上商品的交易,提供平台賺取相關的微薄利潤(聚沙成塔極為可觀),從中得到另一種不一樣的經營來源(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所以線上交易頓時變的火熱,當然也衍生了許多相關的問題,只是這不在筆者這篇的討論中
當線上交易到達一個飽和的狀態後,Google又再度殺出了一條經營之路,那就是它們的Adsense,因為這條路,讓廣告主的選擇不僅僅是只有入口網站的的大流量,甚至穿透到各個網站的經營者
因為它提供了相對的分享機制,只要網站主願意提供放置篩選過的特定廣告,如果網友點選這些廣告時,廣告主也能獲得相對的廣告金分享,雖然微薄,但是對於那些以個人名義服務大眾的經營者而言,也不外乎是一種肯定與支持
這樣子的服務,就帶動了巨大的商機,於是讓許多入口網站也進而效法,將這種模式導入商品的販售,但是...筆者總覺得這之間還是有所差距
因為直接對商品有所連結,而不是針對相關的資訊或是服務,這樣一來可能反感的程度會大大提高,不過這也是另外一種經營的模式,畢竟它們也是只是
「在商言商」
筆者為何會想要寫這一篇文張來反應流量與效益呢?
其實是因為友人告訴我一件事,啟發了我針對這話題的想法,因為某個以軟體介紹著名的網站,跟友人公司談合作互連廣告的事宜,索價不斐,因為該軟體介紹的網站就是挾帶著高流量來做為談廣告的籌碼,雖然最終結果我沒繼續留意
這卻告訴我們一件事,在這網路開放的世界,處處都可見到商機,應該可以把之前的名句改成:「只要我有流量,沒有什麼不可以」
但是,別忘了一件事,流量愈大負的社會責任也愈大(讓我想起了假新聞事件)
想想之前網路剛起步,大家剛開始習慣這種便利性進入生活時,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呢?
從最早的入口網站(蕃薯藤、奇摩、PCHOME...等),轉型成拍賣網站,進一步轉為網路上因廣告帶來的效益,這些重大變隔,其實都跟流量與效益有關
為何筆者這樣說呢?其實看看以前跟現在網路的擴展性與流通性的差別有多大,就可以一窺端倪,最早的入口網站,是必須投入巨額的網路頻寬費,來支持著普羅大眾上網來經過這入口,查詢網路上一切相關資訊
當時,對入口網站而言,最大的收入應該就是廣告主刊登廣告的費用,不過在剛起步初期,應該真的願意投入這一塊領域的廠商應該有限,所以相對廣告的費用也較為低廉,不過現在證明這些入口網站挾帶著眾多的流量,的確可以為它們帶來可觀的效益,不然YAHOO也不會動手買奇摩
只不過只看入口網站的服務是不夠的,因為有了Google下來參與搜尋引擎的技術與開發,讓Google大神的魅力迅速的延燒,所以那些入口網站們,只好另闢新途
於是開始線上商品交易與拍賣之路,最早國外的eBAY就是很好的實例,所以這些入口網站也整合了原本廣大的流量,導入線上商品的交易,提供平台賺取相關的微薄利潤(聚沙成塔極為可觀),從中得到另一種不一樣的經營來源(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所以線上交易頓時變的火熱,當然也衍生了許多相關的問題,只是這不在筆者這篇的討論中
當線上交易到達一個飽和的狀態後,Google又再度殺出了一條經營之路,那就是它們的Adsense,因為這條路,讓廣告主的選擇不僅僅是只有入口網站的的大流量,甚至穿透到各個網站的經營者
因為它提供了相對的分享機制,只要網站主願意提供放置篩選過的特定廣告,如果網友點選這些廣告時,廣告主也能獲得相對的廣告金分享,雖然微薄,但是對於那些以個人名義服務大眾的經營者而言,也不外乎是一種肯定與支持
這樣子的服務,就帶動了巨大的商機,於是讓許多入口網站也進而效法,將這種模式導入商品的販售,但是...筆者總覺得這之間還是有所差距
因為直接對商品有所連結,而不是針對相關的資訊或是服務,這樣一來可能反感的程度會大大提高,不過這也是另外一種經營的模式,畢竟它們也是只是
「在商言商」
筆者為何會想要寫這一篇文張來反應流量與效益呢?
其實是因為友人告訴我一件事,啟發了我針對這話題的想法,因為某個以軟體介紹著名的網站,跟友人公司談合作互連廣告的事宜,索價不斐,因為該軟體介紹的網站就是挾帶著高流量來做為談廣告的籌碼,雖然最終結果我沒繼續留意
這卻告訴我們一件事,在這網路開放的世界,處處都可見到商機,應該可以把之前的名句改成:「只要我有流量,沒有什麼不可以」
但是,別忘了一件事,流量愈大負的社會責任也愈大(讓我想起了假新聞事件)
2007年5月24日 星期四
衝突(Collision)
腦海中浮現,破碎卻又具有含意的26個異次元字母
雖然無法具體,但也似乎有了輪廓
只不過那模糊的邊際,能否塞進這四次元的衝突之間
相似的頻率,在產生共鳴之際
那無生命的有機體是不是也能心靈相應
還是
在衝突中有什麼高深的脈絡可尋
在相互平行的世界裡,無法切換至另個領域
關上唯一的溝通之前,彼此早已互換了難以數計的信息
直到一方退讓,或一方強襲,全都無預警的自己奉行
久了
當彼此的默契成了求生的意境
就算滿目瘡痍,也能毫無疑慮的傾訴自己
原來,這就是我所陷入的異世紀,就算再怎麼無力
也要大聲的喊出,屬於我的聲音
破...局...
雖然無法具體,但也似乎有了輪廓
只不過那模糊的邊際,能否塞進這四次元的衝突之間
相似的頻率,在產生共鳴之際
那無生命的有機體是不是也能心靈相應
還是
在衝突中有什麼高深的脈絡可尋
在相互平行的世界裡,無法切換至另個領域
關上唯一的溝通之前,彼此早已互換了難以數計的信息
直到一方退讓,或一方強襲,全都無預警的自己奉行
久了
當彼此的默契成了求生的意境
就算滿目瘡痍,也能毫無疑慮的傾訴自己
原來,這就是我所陷入的異世紀,就算再怎麼無力
也要大聲的喊出,屬於我的聲音
破...局...
2007年5月10日 星期四
Unconsciousness
走在大街小巷,總是抓不著屬於我的歸屬感
我,微不足道,旁人眼中的我,連輪廓都殘破
看不清周遭的臉孔,那樣的不真實,卻又能感受身旁的流動
灼熱的呼吸,在矇眼之前,依舊烙印在右側的臉頰
淚水湧出,滴落前蒸乾,烏雲的感動竟也成了無助的幫兇
按下鐵殼牢籠的呼喚,心猶如墜入地底深淵般冰涼
跨越相似的平台,從這兒進入,在那一端竄出
心竟也從喉頭嘔出,血淋淋的現實,在間歇性的跳動中沒落
突然現身的光暈,由遠方投入眼前,爆炸性的畫面
一次全部面臨,毫不遮掩的赤裸,刻劃在胸口的十字架
沿著身軀滴下的血,染紅了我的夢境
鮮豔的顏色渲染了原本僅存的黑與白,但世界依然空洞
我的輪廓仍舊無法成形...
漸漸地崩解、悄悄地一眨眼,剎那間全都復原
只是心靈與軀體的剝離,早已風化成砂粒
吹進眼裡,追尋最終的印記...
ps:這一篇與IT無關,筆者亂入的一篇心情
我,微不足道,旁人眼中的我,連輪廓都殘破
看不清周遭的臉孔,那樣的不真實,卻又能感受身旁的流動
灼熱的呼吸,在矇眼之前,依舊烙印在右側的臉頰
淚水湧出,滴落前蒸乾,烏雲的感動竟也成了無助的幫兇
按下鐵殼牢籠的呼喚,心猶如墜入地底深淵般冰涼
跨越相似的平台,從這兒進入,在那一端竄出
心竟也從喉頭嘔出,血淋淋的現實,在間歇性的跳動中沒落
突然現身的光暈,由遠方投入眼前,爆炸性的畫面
一次全部面臨,毫不遮掩的赤裸,刻劃在胸口的十字架
沿著身軀滴下的血,染紅了我的夢境
鮮豔的顏色渲染了原本僅存的黑與白,但世界依然空洞
我的輪廓仍舊無法成形...
漸漸地崩解、悄悄地一眨眼,剎那間全都復原
只是心靈與軀體的剝離,早已風化成砂粒
吹進眼裡,追尋最終的印記...
ps:這一篇與IT無關,筆者亂入的一篇心情
文字工與MIS的落差
想想我從文字工轉換跑道,進入MIS的領域也快兩個月了,在這短短的兩個月裡,其實心中的感覺五味雜陳
原本在文字工的領域時,每天都在寫東西、整理資料、連絡外包人員、校稿、整合所有的元素,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更別提會有多餘的時間來想自身的問題
現在因為是一人MIS,所以很多事都是我決定就算(只要跟錢無關),反而多了比較多的時間來思索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不過,現在在我周圍也還是一堆編輯、企畫(我以前身旁都是文編、美編而已,當然也有些不知在做什麼的人= =+),有時候難免會在他們討論事情的時候參一腳(其實我不該如此的),因為他們是出版社,我原本的工作領域是在數位學習,所以很多事情的作法,都有相當大的不同(當然也包括公司的特有文化)
以前:不知道為何而忙;現在:自己找事情忙(其實瑣事不少)
以前:總覺的沒有辦法下決策;現在:找人討論都很難(有些人還不想聽)
以前:每天都是跟書本排版校對拼命、內容文字的正確與否在計較
現在:每天都是跟電腦硬體、軟體和商品報價,有時還會穿插一些怪問題
其實從跨進這個領域開始,就經常有人跟我說,這是一條不歸路,甚至有朋友說這一行的取代性太高,這一點我也不是無法領會,所以要無時無刻充實自己
現在每周會抽個一天來吸收新知,每天做一些工作上的記錄,實踐一些原本所計畫的案子,雖然經常遇到實行面的挫折,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隨時都有變成有牌的打雜工的可能性(這也是這個行業最常經歷的窘境)
現在遇到的問題不外乎是作業系統的不同、軟體授權的問題、中毒解毒的瑣事、定期備份的技術、注意資安訊息...等,反正只要是跟資訊有關的,幾乎全都歸我(資訊部只有我一個)
我不知道一般公司裡的MIS是否也有這樣子的感受(如果MIS不是外包的話),如果有跟我一樣職位或是經歷的人,應該很能體會這種心情(想想前公司唯一的MIS還被BOSS"禮貌"的請走了),這就是現在的職場生態
每個人不能只做好應做的,同時還要身兼多職,MIS兼送貨、MIS兼打雜、還兼當MODEL(想到我進公司第一天就被抓去拍照)
可是反過來思考,如果每個人都要身兼多職,那要如何在自己的本業上精進呢?因為每天都所處理不完的瑣碎事務,每個人都只能夠「維持現況」,也別提什麼不一樣的構思與創新了,真的有這樣子遠見的領導者太少了(Google、台積電的領導哲學不是每間公司都有資本可實際操作的)
畢竟老闆要看見的就是成效、利潤,而不是員工本身的能力、技術(很多人是靠跳槽、挖角掘起),往往在公司正經的做好份內的事,還比不上具有舌璨蓮花本領的人,所以賣命的人,經常都有不受重視的感受,現在就是要懂得表達想法,才能夠受到老闆重視與任用(愛哭的小孩有糖吃)
文字工與MIS之間的落差,除了工作本質之外,還多了許多自我省思的空間,除此之外,大部份還是跟大環境的職場生態有關,排除這些外在因素的話,最大的感受就是...
現在的MIS要能具備軟硬體及系統的維護能力、程式撰寫或除錯能力(這一點我沒有)、瞭解使用者習慣、甚至連採購都要有一套(不信的話,可以去看看人力銀行上的職務需求)
真的很專業的人,往往就是非常的局限於某些領域,例:UNIX一般人有可能自學嗎?一般中小企業有可能用的起嗎?銀行業的機房值班人員的出路在那?
這些都是我轉入這個行業之後的感受,說不上是無力感,只是有許多不同的遭遇會讓自己的自信心受到打擊
文字工的辛勤、MIS的無奈,竟然轉變成這個BLOG上的文字亂入,各位讀者也忍耐一下吧!這就是部落格的特性,心情的分享與真實的感受,轉變成指尖在鍵盤上的輕舞
原本在文字工的領域時,每天都在寫東西、整理資料、連絡外包人員、校稿、整合所有的元素,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更別提會有多餘的時間來想自身的問題
現在因為是一人MIS,所以很多事都是我決定就算(只要跟錢無關),反而多了比較多的時間來思索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不過,現在在我周圍也還是一堆編輯、企畫(我以前身旁都是文編、美編而已,當然也有些不知在做什麼的人= =+),有時候難免會在他們討論事情的時候參一腳(其實我不該如此的),因為他們是出版社,我原本的工作領域是在數位學習,所以很多事情的作法,都有相當大的不同(當然也包括公司的特有文化)
以前:不知道為何而忙;現在:自己找事情忙(其實瑣事不少)
以前:總覺的沒有辦法下決策;現在:找人討論都很難(有些人還不想聽)
以前:每天都是跟書本排版校對拼命、內容文字的正確與否在計較
現在:每天都是跟電腦硬體、軟體和商品報價,有時還會穿插一些怪問題
其實從跨進這個領域開始,就經常有人跟我說,這是一條不歸路,甚至有朋友說這一行的取代性太高,這一點我也不是無法領會,所以要無時無刻充實自己
現在每周會抽個一天來吸收新知,每天做一些工作上的記錄,實踐一些原本所計畫的案子,雖然經常遇到實行面的挫折,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隨時都有變成有牌的打雜工的可能性(這也是這個行業最常經歷的窘境)
現在遇到的問題不外乎是作業系統的不同、軟體授權的問題、中毒解毒的瑣事、定期備份的技術、注意資安訊息...等,反正只要是跟資訊有關的,幾乎全都歸我(資訊部只有我一個)
我不知道一般公司裡的MIS是否也有這樣子的感受(如果MIS不是外包的話),如果有跟我一樣職位或是經歷的人,應該很能體會這種心情(想想前公司唯一的MIS還被BOSS"禮貌"的請走了),這就是現在的職場生態
每個人不能只做好應做的,同時還要身兼多職,MIS兼送貨、MIS兼打雜、還兼當MODEL(想到我進公司第一天就被抓去拍照)
可是反過來思考,如果每個人都要身兼多職,那要如何在自己的本業上精進呢?因為每天都所處理不完的瑣碎事務,每個人都只能夠「維持現況」,也別提什麼不一樣的構思與創新了,真的有這樣子遠見的領導者太少了(Google、台積電的領導哲學不是每間公司都有資本可實際操作的)
畢竟老闆要看見的就是成效、利潤,而不是員工本身的能力、技術(很多人是靠跳槽、挖角掘起),往往在公司正經的做好份內的事,還比不上具有舌璨蓮花本領的人,所以賣命的人,經常都有不受重視的感受,現在就是要懂得表達想法,才能夠受到老闆重視與任用(愛哭的小孩有糖吃)
文字工與MIS之間的落差,除了工作本質之外,還多了許多自我省思的空間,除此之外,大部份還是跟大環境的職場生態有關,排除這些外在因素的話,最大的感受就是...
現在的MIS要能具備軟硬體及系統的維護能力、程式撰寫或除錯能力(這一點我沒有)、瞭解使用者習慣、甚至連採購都要有一套(不信的話,可以去看看人力銀行上的職務需求)
真的很專業的人,往往就是非常的局限於某些領域,例:UNIX一般人有可能自學嗎?一般中小企業有可能用的起嗎?銀行業的機房值班人員的出路在那?
這些都是我轉入這個行業之後的感受,說不上是無力感,只是有許多不同的遭遇會讓自己的自信心受到打擊
文字工的辛勤、MIS的無奈,竟然轉變成這個BLOG上的文字亂入,各位讀者也忍耐一下吧!這就是部落格的特性,心情的分享與真實的感受,轉變成指尖在鍵盤上的輕舞
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
Google 大神面面觀
筆者自從由某紅極一時的BLOG社群網(無x,被更大的網路巨擎買去= =+)轉戰到此之後,發現市值最高的網路公司,真是無人能敵呀!雖然自認還有絕大多數的服務還摸不著頭緒,不過至少它們是可以把想法化為現實,這一點真的是無話可說
其實筆者在網路上趴趴造應該少說也有十多年了吧!
從學生時期的BBS(戲稱BYE BYE SCHOOL)、網路聊天室、入口網站(Pchome、Kimo)、網路泡沫化時代、一直到Google的竄起,老實說也看過各式各樣奇怪的網路服務,今天就來聊聊現在火紅半邊天的Google大神吧!
最早我也只是覺的Google查詢的功能很方便(尤其是針對全球的資訊),但是慢慢的會發現它有其它更不一樣的用法,例如針對某些特定網站做關鍵字的查詢
site:www.hinet.net keyword(對www.hinet.net網域查詢keyword)
這種用法對於沒有設置搜尋功能的網站(某些社群的論壇),也是一種不錯的搜尋方法,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類似的應用方法,可以參考google說明中心的網頁
除了搜尋功能之外,還有一個耳熟能詳的功能,就是先前紅極一時的Google Earth,雖然它是受到安全性的顧慮,但是也意外地增加了知名度
所以在電影全民公敵( Enemy of the State)中的名言:「雖然有哈柏望遠鏡在看著外太空;但是有更多雙眼睛正在看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更是突顯了我們無法藏身的窘態
這些都是Google大神帶給我們極不一樣的思維,當然它們的「巨作」不僅僅如此,還有虛擬城市的廣告(另一個世界的平台)、Adsense(網路使用者的賺錢術)、Analytics(驚人的分析軟體)、日曆、blogger...等,不勝枚舉
在這裡我要先聲明,我不是來為Google打廣告的,更不是Google的員工(我也希望我是),只是針對一個網路使用者來看Google所提供的服務,但是這眾多的服務,是否真的能夠提升我們的便利性呢?
其實這一點還是有待商榷,因為網路上的技術太多了,一般的使用者是否真的能夠將這些服務導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呢?其實並不然(並不是不行,而是要花費的精力遠大於改變現有的環境),舉個實例來說吧!
其實筆者最早來這兒墾荒,最大的原因就是來此測試Google Adsense的功能(因為這兒是屬於Google母體的一部份,當然能夠提供該服務,雖然有很多怪怪的翻譯!)
為什麼我不在原有的blog中導入這樣子的服務呢?因為原有的blog社群網站,對於我們這種小小的免費使用者,並不開放能夠使用Java script的功能,相對的也無法導入網路上許多利用java平台所營造出的便利性(這應該也是為了使用者付費的取向吧!)
所以各個網路服務的提供者,其實都還是有自身利益的考量,只是明不明顯或有沒有共利的屬性,就拿現在購物網也開始效法於Adsense的方式,把產品導入推薦者分享的機制中,雖然不知實際的效用,但是也讓網路的多元性更上一層樓
在這樣子的環境中,我們可以發現使用者能夠利用的工具愈來愈多,但是市場的區隔也愈來愈明顯,也不是像以前那種「公司相爭,使用者得利」的關係,因為羊皮出在羊身上,希望我們不要漸漸地成為最後的羔羊...
其實筆者在網路上趴趴造應該少說也有十多年了吧!
從學生時期的BBS(戲稱BYE BYE SCHOOL)、網路聊天室、入口網站(Pchome、Kimo)、網路泡沫化時代、一直到Google的竄起,老實說也看過各式各樣奇怪的網路服務,今天就來聊聊現在火紅半邊天的Google大神吧!
最早我也只是覺的Google查詢的功能很方便(尤其是針對全球的資訊),但是慢慢的會發現它有其它更不一樣的用法,例如針對某些特定網站做關鍵字的查詢
site:www.hinet.net keyword(對www.hinet.net網域查詢keyword)
這種用法對於沒有設置搜尋功能的網站(某些社群的論壇),也是一種不錯的搜尋方法,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類似的應用方法,可以參考google說明中心的網頁
除了搜尋功能之外,還有一個耳熟能詳的功能,就是先前紅極一時的Google Earth,雖然它是受到安全性的顧慮,但是也意外地增加了知名度
所以在電影全民公敵( Enemy of the State)中的名言:「雖然有哈柏望遠鏡在看著外太空;但是有更多雙眼睛正在看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更是突顯了我們無法藏身的窘態
這些都是Google大神帶給我們極不一樣的思維,當然它們的「巨作」不僅僅如此,還有虛擬城市的廣告(另一個世界的平台)、Adsense(網路使用者的賺錢術)、Analytics(驚人的分析軟體)、日曆、blogger...等,不勝枚舉
在這裡我要先聲明,我不是來為Google打廣告的,更不是Google的員工(我也希望我是),只是針對一個網路使用者來看Google所提供的服務,但是這眾多的服務,是否真的能夠提升我們的便利性呢?
其實這一點還是有待商榷,因為網路上的技術太多了,一般的使用者是否真的能夠將這些服務導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呢?其實並不然(並不是不行,而是要花費的精力遠大於改變現有的環境),舉個實例來說吧!
其實筆者最早來這兒墾荒,最大的原因就是來此測試Google Adsense的功能(因為這兒是屬於Google母體的一部份,當然能夠提供該服務,雖然有很多怪怪的翻譯!)
為什麼我不在原有的blog中導入這樣子的服務呢?因為原有的blog社群網站,對於我們這種小小的免費使用者,並不開放能夠使用Java script的功能,相對的也無法導入網路上許多利用java平台所營造出的便利性(這應該也是為了使用者付費的取向吧!)
所以各個網路服務的提供者,其實都還是有自身利益的考量,只是明不明顯或有沒有共利的屬性,就拿現在購物網也開始效法於Adsense的方式,把產品導入推薦者分享的機制中,雖然不知實際的效用,但是也讓網路的多元性更上一層樓
在這樣子的環境中,我們可以發現使用者能夠利用的工具愈來愈多,但是市場的區隔也愈來愈明顯,也不是像以前那種「公司相爭,使用者得利」的關係,因為羊皮出在羊身上,希望我們不要漸漸地成為最後的羔羊...
2007年4月13日 星期五
文字工的甘苦談
在我轉型IT之前,我只是一個線上教學的數理編輯
對很多人來說,這應該是個很陌生的領域
其實,對很多人而言應該是熟到不能再熟了吧!
只是把靜態的文字變成動態的網頁、FLASH動畫或視訊...等
跟一般出版社的編輯們,又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而我當時編的內容是什麼呢?
有些人以為我是編資訊相關的內容,我才會轉入IT產業
其實,並不然...
因為我當時編的內容,只要念過大學,就一定會看過
為什麼可以這樣子說呢?
因為我做的是國中自然科、高中物理化學的編輯
所以只要是念過大學的人,一定都有念到滾瓜爛熟過(除非你跳級或是...)
所以線上教學並不是多麼神奇或遙不可及的東西
只是多了點聲光效果,以及那些讓學生不要睡著的噱頭罷了!
早在五、六年前,我就接觸到這個領域了
我這一篇要說的就是這領域編輯的甘苦談...
(雖然我身旁也有很多出版社的編輯,下次有空再幫你們吐吐苦水)
其實,這個領域的編輯每個人都要具備一個「功能」
就是要有能被壓榨的特性之外,還有下列的奇怪事件:
1.不時會被「口頭教導」
2.再來就換「加班恐嚇」
3.最後還忍受「冷嘲熱諷」
除此之外,還要加上高人一等的「忍功」(忍著不發火還要能繼續做事的能耐)
也許很多上班族,都會說有這樣子的遭遇,我只是加以發揚光大...
這種編輯要面對的事情有:外包人員比正職大牌、有人攪不清狀況(經常是中階管理者)...等
尤其是事情做到一半時,有人突然跑來說:
「你!幫xxx看個腳本」
「你!幫xxx校個講義」
「你!教一下xxx怎麼用那個」
...(族繁不及備載)
這些其實都沒有什麼要緊的,就當做是新舊交替的必經之路
可是才過沒多久,當初跑來叫我們去幫誰做什麼的人
就會轉過頭來跟你說:
「喂!你的進度落後囉!自己看著辦」
「喂!怎還有這麼多還沒有弄完」
「喂!你怎會做這麼慢呀!不會快一點嗎?」
...(聽了滿肚子火)
這也許是很多行業都會遇到的事情,我只是化文字為力量
為辛勤努力的編輯們發個聲,請那些忘了「時間是公平」的中階主管
請在說話之前,想想在您要求我們支援東、支援西的時候
您浪費的是三人份的時間 → 您吐口水+我忍耐+新人無奈的時間
因為這領域的職場生態,人員的流動率之大,絕非一般工作能夠想像
拿筆者來說,短短的兩年間至少就可以看著1~20人的來來往往
我想,這種「地獄迴圈」應該很難脫離這個領域了!
還在那領域的舊同事們,我在這兒給你們致上最高的敬意囉!(快逃...)
ps:希望那個中階主管不要發現這一篇!呼...
對很多人來說,這應該是個很陌生的領域
其實,對很多人而言應該是熟到不能再熟了吧!
只是把靜態的文字變成動態的網頁、FLASH動畫或視訊...等
跟一般出版社的編輯們,又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而我當時編的內容是什麼呢?
有些人以為我是編資訊相關的內容,我才會轉入IT產業
其實,並不然...
因為我當時編的內容,只要念過大學,就一定會看過
為什麼可以這樣子說呢?
因為我做的是國中自然科、高中物理化學的編輯
所以只要是念過大學的人,一定都有念到滾瓜爛熟過(除非你跳級或是...)
所以線上教學並不是多麼神奇或遙不可及的東西
只是多了點聲光效果,以及那些讓學生不要睡著的噱頭罷了!
早在五、六年前,我就接觸到這個領域了
我這一篇要說的就是這領域編輯的甘苦談...
(雖然我身旁也有很多出版社的編輯,下次有空再幫你們吐吐苦水)
其實,這個領域的編輯每個人都要具備一個「功能」
就是要有能被壓榨的特性之外,還有下列的奇怪事件:
1.不時會被「口頭教導」
2.再來就換「加班恐嚇」
3.最後還忍受「冷嘲熱諷」
除此之外,還要加上高人一等的「忍功」(忍著不發火還要能繼續做事的能耐)
也許很多上班族,都會說有這樣子的遭遇,我只是加以發揚光大...
這種編輯要面對的事情有:外包人員比正職大牌、有人攪不清狀況(經常是中階管理者)...等
尤其是事情做到一半時,有人突然跑來說:
「你!幫xxx看個腳本」
「你!幫xxx校個講義」
「你!教一下xxx怎麼用那個」
...(族繁不及備載)
這些其實都沒有什麼要緊的,就當做是新舊交替的必經之路
可是才過沒多久,當初跑來叫我們去幫誰做什麼的人
就會轉過頭來跟你說:
「喂!你的進度落後囉!自己看著辦」
「喂!怎還有這麼多還沒有弄完」
「喂!你怎會做這麼慢呀!不會快一點嗎?」
...(聽了滿肚子火)
這也許是很多行業都會遇到的事情,我只是化文字為力量
為辛勤努力的編輯們發個聲,請那些忘了「時間是公平」的中階主管
請在說話之前,想想在您要求我們支援東、支援西的時候
您浪費的是三人份的時間 → 您吐口水+我忍耐+新人無奈的時間
因為這領域的職場生態,人員的流動率之大,絕非一般工作能夠想像
拿筆者來說,短短的兩年間至少就可以看著1~20人的來來往往
我想,這種「地獄迴圈」應該很難脫離這個領域了!
還在那領域的舊同事們,我在這兒給你們致上最高的敬意囉!(快逃...)
ps:希望那個中階主管不要發現這一篇!呼...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