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工作實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工作實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如何低價取得軟體(Obtain Software by Low Price )

2 則留言:
先前曾經寫過幾篇跟軟體市場有關的文章,例:《花大錢買舊軟體?》、《彈丸之地的代理與經銷》...等,經過了這些時間以來,全球化的風潮其實也沒有讓軟體市場有太大的變化,縱使現在有很多雲端應用軟體庫的興起,但是那個對於商用市場,或是每年做為購買基礎的軟體(例:防毒軟體、大型商用軟體的維護)來說,依然是有很多讓人無法理解的狀況。

就算是很多國際知名的軟體大廠,也是針對各國、各地區(一般都是以洲來計算)有著不同的議價方式,若許這對於在地化的服務支援,確實有不小的幫助,同時也能夠縮短問題的解決時間,但是真的每一種軟體都得要廠商提供服務嗎?就算你有買正版軟體,你最近一次使用他們的客戶服務支援是什麼時候呢?是被轉到口音很奇特的Call Center?還是只能聽見忙線中的電話撥號音?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資訊產業的落差(The Difference in Network Service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4 則留言:
這個月的上旬,因為工作需要去了一趟內地(第一次當呆胞),雖然是跟老闆一同去出差,時間也只有短短一周,但是在過程中,仍然看見了不少兩岸在網路(資訊)產業上的異同,或許我去的地點不算是一線城市(例:北京、上海...等),我的行程主要是在南京和蘇州、杭州一帶,原先是想去看了一個讓我很期望的展覽(但是最後很失望),同時也拜訪了一位老闆的老同學(做手機相關服務)。

不過,對我個人來說,此行最大的衝擊,是內地市場的商業模式,以及資訊在生活模式中的整合型態,其實有不少已經超越我們,當然,這跟使用者族群環境市場大小有關,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人想要西進內地的主因,只是在我驚嘆的同時,也發現到有很多在台灣或許能夠執行的商業模式(雖然台灣人很挑、很懂得採別人底線),在對岸也不一定能夠複製相同的成功模式,反之亦然。

或許這也是很多公司會想把產業鏈,在兩岸之間做個調整,畢竟在淨利愈來愈低,附加成本愈來愈高的現在,這也是求生存的必要法則之一,不用再作那種只要閉門造車就能夠高枕無憂的白日夢,要不就是得跨出去,否則就是要有獨特的利基市場(因為門檻不夠高,隨時都有可能會被較大型的投入者給扼殺),接著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次的所見所聞,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立場的重要性(Standpoint Importance)

沒有留言:
在上班族歷經一陣忙碌之後,在喘口氣的空檔,最常做的「休閒」有那些呢?不外乎是抱怨、八掛還是碎念喝咖啡?先不論其它休閒的原因和個人喜好,至少抱怨是在所難免,但也是人之常情,從薪水不夠高、休假不夠多、工時過長到津貼太少...等,這些都是可以抱怨的對象,不過,在抱怨的同時,是否也該檢視一番自己究竟那邊做得不夠好,或是想的不夠完善?當然這也跟每個人的認知(自覺)程度有關,只要不是無理的要求與打壓,其實很多時候,在一邊抱怨的同時,也可以重新思考自己對於這件事的態度與作法,而不僅僅是抱怨而已。

或者換個角度來看,很多時候使用者的抱怨也是其來有自,除了能夠給管理者一些警惕之外,適時點醒使用者,也是在這階段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畢竟「能力愈大,責任愈重」這句話,套在使用者身上,往往是無法實現的居多,反而「時間愈多、問題愈雜」才是最常見的真實情況吧?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網路印表機的狀況排除(Solving Problems on Network Printers)

沒有留言:
「印表機」這個在辦公室裡不可或取的設備,雖然它的價格履破新低,但是對於實際設置上的門檻卻不是如此,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在辦公室裡選用低價的印表機時,很有可能就得在設置時,投入更多的經費才有辦法滿足需求,因為印表機通常都是多人共用一台,所以在設置網路或單機印表機的環境時,使用的狀況也有很多差別,更何況現在還有一堆價格低得匪夷所思的「多功能事務機」,通常在透過網路來使用這一類型的印表機時,你可能就會遇到以下的問題:
1.原有的列印伺服器無法使用:
2.並列埠的支援能力:
至於印表機的分享與設定在先前已有提及,所以,這篇文章主要是討論其它可能會遭遇到的狀況,因為在一般的辦公場合中,除了特殊需求之外(主管、美工?),應該其它人也沒有什麼直接在主機上安裝印表機的需求才對,況且,以現在這種所謂低價的印表機(多功能事務機)來說,或許透過網路印表機來列印,還比較能夠節省本機端的系統資源。

如果你在採購進印表機之前沒有先做好功課,很有可能在機器採購進來後才發現無法順利工作時,要不就是退貨貼錢換貨,甚至得要添購新的列印支援設備才能夠滿足需求時,我想老闆應該也不會多高興才對,所以千萬不要只著眼於低價,有時候只是拿石頭砸腳而已,那我們又該注意些什麼呢?接著看下去吧!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為何採用開源碼軟體(Why Use OSS?)

12 則留言:
最近又消失了好一陣子,不是已經倒站了,只是因為最近太多事情纏身走不開(這麼說以前可以寫的原因是?愈描愈黑...),好!言歸正傳,最近主要在忙的一件事,就是在試用開源碼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OSS),或許很多人都用過開源碼的軟體,例:OpenOffice.org、FileZilla或一堆Linux內可以看到、用到的軟體都是(有興趣的可以到SourceForge看看),但是,如果是要用在商業環境裡的大型軟體,那又是另一種層次的考驗。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般人都是用OSS來做為某些特定目的使用,幾乎都是單一功能,或是在一個流程中的一部分使用,如果整個流程都在OSS的環境中建構,那就不是你會不會使用的問題,就得面對更多的問題,例:能夠符合公司需求?是否便於客制化使用介面能否讓操作人員接受?...隨便列都可以列個十點、八點可能會面對的阻礙,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嘗試,採用OSS這種可能會拿石頭砸腳的大型軟體,在商業環境裡使用呢?

2010年1月6日 星期三

商用電腦的累贅(Redundant Functions of Business Computer )

6 則留言:
商用電腦」這個名字,我想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應該是敬謝不敏居多,原因無它,因為「商用」二字,就代表著可能得要付出較多的金錢,才有辦法把眼前這台電腦(無論是PC或NB)帶回家,不過,也可能是代表它的耐用程度較高,或是比較貼近商務上的需求,甚至對於公司或企業來說,採購商用電腦或許還能夠將作業系統的授權費用,在不同的時間點中攤提。

當然,這是指沒有大量需求時的採購狀態,如果一次性的大量採購,或許在採購的方式上,可能就有其它的選擇可以考慮,不過商用電腦的組合,的確也為使用者帶來了不少的便利(尤其是這幾年作業系統的混亂期),同時也省去了不少的麻煩,但是商用(品牌)電腦的演進,似乎從來都沒有考慮過使用者的需求,或者是真的採購商用電腦的使用者族群是誰?管理者是否喜好這樣子的配置方式?

所以,管理者在拿到商用電腦的時候,就得先調校(大刪特刪)一番,才能夠把它交付到使用者的手中,或許這些跟產品定位有關,但是...我相信應該有更好的選擇方式,有時候對使用者來說,不要給他們太多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畢竟,不是什麼東西都愈多愈好,接著我就整理一下,商用電腦中那些讓人不知如何是好的「額外好處(麻煩)」。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數字、價格與真相(Numbers, Prices and The Truth)

沒有留言:
電腦的普及率,以現代家庭來說,應該快要跟冰箱、電視這一類家電產品差不多,就算不是電腦高手,也應該知道電腦的心臟是「中央處理器(CPU)」,我先前在2007年6月曾寫過一篇《CPU的型號大戰》,結果都已經整整過了兩個年頭,我發現數字的假象似乎愈演愈烈。

或許,這怪不得廠商,畢竟很多假象(行銷)也是做給消費者看的,如果我們不買單他們還會這麼做嗎?除此之外,如果不多換幾次名目來衝業績,我想那些大廠應該也很難對他們的廣大股東們交待。

但是我們這些可憐的消費者呢?又要花多少心力才能夠辨識出什麼才是真的適合自己用的?憑直覺數字愈大愈好?還是核心數目愈高愈好?就算好不容易大概弄懂了它的命名方式,你就一定能夠選到最適合自己的CPU嗎?往往真相不是如此,你得更進一步的確認,才不會多花了許多銀子卻得手了一個半殘版本的CPU(尤其是以為買到便宜貨的同時)。

為什麼可能會買到半殘的CPU呢?不外乎是因為產品線,除了在數字上動手腳外,就連很多你原本會有的東西,也靜悄悄的從產品中移除了,當然就是為了有更親民的價格,雖然這對於大多數的使用者來說是好事一樁。

對於可能原本以為它有這功能,結果一心想著買數字高一點,或是CPU的核心多一些的產品,效能應該更好才對,殊不知他「自以為有」的功能還在中高階的產品線中,早已因為價格因素被犧牲(閹割)了,直到興高采烈的把新玩具裝上把玩之後,才會發現怎跟想像中的不一樣。

CPU型號的數字變大了(從7xxx升級到8xxx)、代表雙核心的「E」也升級變成了四核心的「Q」,結果...,原本你以為有的功能,竟然在樣子的數字升級下,被廠商給悄悄的抹去。(不然,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什麼都升級,價格卻跟舊的差不多?)

究竟我繞了這麼大的圈子,到底是什麼功能被刪除了呢?其實先前在Windows 7 RC發表時,有人就曾做過CPU支援XPM的一張清單,《How many Intel CPUs will fail the XP Mode test in Windows 7?》,從這份清單中,或許你就能夠看出些端倪。
Core 2 Quad
Q6600/6700         YES
Q8200/8200S/8300/8400/8400S NO
Q9300/9400/9400S     YES
Q9450/9550/9550S/9650     YES
沒錯,你沒有看錯,忽然在Q8200~Q8400這一個系列的CPU,竟然把「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的支援拿掉,因此才造成了XPM無法順利在此系列CPU中得到支援。

補充:清單中Q8400(S)不支援,但在INTEL官網顯示為支援(Q8400Q8400S

其實在上個月我看見這張清單時,還沒有太大的感覺,直到最近從廠商給我的PC報價中,我才驚覺原來Q8系列的CPU竟然是現在的主流?(或許是因為價格因素),在我還未仔細推敲它們之間的差異時,本還想拿Q8300來代替E8300的工作(除了變四核心之外,工作時脈也是降低...)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除了產品線的多重劃分之外,我想跟行銷手法也相當有關係吧?雖然「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的功能對一般使用者的差異不大,但是若是對於有意要採VM系統的使用者來說,可就有不小的影響,雖然不會造成完全無法運行,在效能上勢必會受到不小的影響與牽制。

所以在下次想要入手電腦零組件時,最好還是徹底的去摸清楚它的特性(INTEL CPU的功能查詢),千萬別一昧相信「數字」、「價格」或「業務人員」,畢竟他們也有太多是不能說的秘密(甚至有可能他們也不見得知道其中的差別)。

除此之外,其實在網路上也有許多關於這一類CPU的評測,只要稍做個查詢,你就可以聽見很多種不一樣的看法,有適合超頻(倍頻數字)、適合多媒體轉檔(多核心)、C/P值最高(或許會聽見AMD的聲音)、未來支援性高(升級一次到位)...等,無論是那一種,只要你很明確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我想並沒有一定正確的答案,畢竟選擇權操之在己。

這種數字、價格的迷思,其實不只是在CPU上會見到,只要是Cost Down很嚴重的3C產品,或多或少都能夠發現這種現象,或許對產品有深入研究的魔人來說,這些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但是對於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這已經快要成為了一種慣性的誘騙

消費者反正就是照單全收,只要是廠商所訂出來的規格、型號,只要愈高就一定愈好的迷思,也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蔕固,到頭才發現,其實舊的規格比較符合自己的需求,但是在市場機制的運作下,這類產品的價格不是水漲船高,就是已經落入特定通路手中,可能就得花上比主流規格更多的銀子才能取得,兩相衡量之下,有更多時候得屈就於廠商所營造的數字魔咒當中。

或許,這是一種拼經濟,讓廠商得以存活的不二法門,但是在消費者得斤斤計較的現在,究竟最後得利者是誰,其實還很難說得準,或許產品線更新了(名目上),結果整體的購買力或市場需求下降,最後誰是這場戰役的贏家還很難說,假以時日,我們也都會成為最後勝敗的見證者吧!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存活於vista和7的XP(XP Surviving Under Vista and 7)

沒有留言:
最近在網路上流竄的消息,老實說受這波金融海嘯的影響不小,從以前都是在推某某系統有多好,現在則轉變成要採用什麼省錢的操作環境?什麼樣的組合最能節省成本,該如何讓現有環境得到延續,甚至是如何在IT預算緊縮下求生存,竟然廣大消費者(媒體)都能嗅到這氣味,那各家廠商怎有可能會不知道。(看自家財報時總會發現吧?)

話雖如此,我們也清楚軟體業總是得靠「創新」(改版)才得以維持生存下去的能量,所以基於目前最廣大的作業系統來說,今年要見到Windows 7我相信也絕非難事,從發展火速的beta版即將發表的RC版,到今年年底前很有可能就正式現身的「Windows 7」,早就已經透過各家媒體、平台,曝光到一種讓大家都快忘了Vista還在喘息的程度。

但是,對現在這不太樂觀的IT環境來說,勢必也會看見廠商釋出一定的善意,而不再像先前那波預期Vista升級,可能會帶動DRAM升級的風潮一般強烈(看一下全球DRAM的現況,即可」之一二),這次只是從源頭看齊,應該說不再努力於硬體要有多高的效能(當然也別妄想可以用多年前的玩具跑新的系統),而是回頭來著眼於相容性,雖然這對於軟體本身而言可能是「惡果」,但對於使用者來說絕對是福音。

對於已經直接跳過Vista的我來說,現在也不得不去嘗試一下Windows 7 與XP環境下軟體的相容性,因為你無法保證你能夠跳脫OS世代多久,尤其是在很多政策均以「省錢」為著眼點下,跳過了Vista可以撐個兩三年,難道還可以再跳過一個Windows 7 等下一代(Windows 8)現身嗎?

從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這波不景氣帶來的「附加效應」,例:Windows推出的「3377」、「低價伺服器」...等,這一波的不景氣,反而讓廠商更能夠回頭來壓低身段,來迎合消費者求生存,這與現在的「資方市場」著實有極大的反差。

可是對廣大、保守及早以習慣的使用者來說,重點往往還是在:那XP要消失了嗎?(或者說是XP下跑的軟體還可以用嗎?)

各世代的XP政策:

Vista的XP政策:

回頭來看看XP的續存,從Vista出現時,就一直喊的要消失的XP,基於中繼的需求,讓使用者能夠「合法降權」(商業版本),於是經銷商早已在出貨的機器上貼著Vista的授權,骨子裡仍配著XP Pro給使用者用,隨機附贈的光碟也從一、兩片,變成了三、四片,就是為了讓消費者不要太過於反彈,也能夠衝一下Vista的銷售數字,何樂而不為。(這就是數字魔術?)

Netbook(Nettop)的XP政策:

礙於近年來精簡型筆電桌機的發光發熱,主要靠OEM存活的OS軟體商,當然也不能落於人後,所以,再次讓XP續存在這些新的產品上,再次顯示了資訊業界,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Windows7的XP政策:

如同先前Vista的上市,這次它們也較不合常理的讓Windows 7 也能享有降權XP的可能性(一次連降兩級),甚至最近有媒體揭露了Windows 7 具備虛擬化的XP模式文章照片),這一點著實讓我驚訝了一下,它們這次甚至讓XP直接活在新系統內,而不是降權替換。(雖然不到正式上市無法斷言真實性,但這消息還是很震驚)

單就我跟M$業務窗口「聊天」的結果,其實他們對於這部份的消息,可能比我們從網路上得到的資訊還慢了許多,在他們努力挖客戶,試著用更好的服務來拉攏客戶時,他們經常連自己為什麼被打槍都不太清楚,只知道Windows 7 應該在今年年底前可能會面市而帶過。(公司的政策打亂了自身的銷售,或許是放長線釣大魚吧!?)

竟然我們已經得到了這個消息,加上現今的硬體發展,可想而知等到Windows 7 面市時,很有可能在你手上的機器(桌機),標準記憶體的容量應該已到了4G以上(售價、虛擬XP的需求...等),這樣子不就又得在硬體上動手腳,才能夠符合當下的潮流演進?

還好DRAM的售價到目前還算可以接受,只怕DDR2變DDR3這種規格上的演進,又得逼著消費者再被剝一次皮。(不知DRAM廠會因此受惠嗎?或者說他們還敢再賭嗎?)

更大的代價:

反觀現在的情勢,其實軟體商也不是省油的燈,因為你現在會礙於未來的不確定性,讓自己的採購政策難以決擇,但是離某產品消失的時間愈近,根據經驗法則,你就得提撥更多的成本來取得,不過以現在的條件看來,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企業主還是願意賭上一賭,原因無它,因為公司能否撐到那時候(明年四月底前)都還是個未定數吧?

雖然OS的選擇絕對不是只有Windows,還有Linux(Fedora、Ubuntu...)OSX等,但是礙於使用者的門檻,通常會使用非Windows作業系統的族群,對於改版的容許度,也遠比專用Windows的使用者來得高出許多,因為這些使用者原本就經常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中做切換。

絕大多數仍取決於這些OS上,沒有像Windows內有如此多種的軟體可供選擇,暫先不提使用者軟體的價格因素,對於根深蒂固的操作習慣(不僅是OS,應用軟體影響更深),就足以讓很多使用者怯步,或許這才是Windows能夠綁住眾多使用者最大的利器。

不過,可想而知,再下一代Windows出現時,XP被消滅的機率絕對會大增,就算不被消滅也會像WINDOWS 2000 一樣被當成孤兒棄置,所以要如何在這一代Windows中,找到使用者習慣軟體應用的相容性企業(公司)應用之間的平衡點,我想絕對是我們得面對的事。

與其選擇工具,再很多時候不如改造使用者可能來得更快(老闆也是需要被教育的),只不過那時要面對的就不再是金錢、效率...等這一類的因素,而是在職場中最難處理的人性習慣貪婪,至於要怎麼做,我想每種方式都有適用它的方案,只要出發點明確,就算明知不一定可為,還是得做下去。(就算被駁回,也代表你曾為自己的良知努力過,我想這是很多人的心聲吧!)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網路電話的優劣(The Good and Bad of Webphones)

1 則留言:
網路」已漸漸成為現代人家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之一,所以很多生活中的瑣事也漸漸地搬到網路平太上,無論是柴、米、油、鹽、醬、醋或茶,進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漸漸地趨於電子化,單就科技發展來說,當然是件好事,但是對於使用者來說,有時卻會讓你迷思了方向。

以溝通來說,最有效率的方式應該就是電話吧!?而在網路上透過音訊來進行溝通,早就已經見怪不怪,從最早的Skype,直到最近有廠商強推的「070」,無論是何種方式,對於網路的依賴程度愈來愈深。

雖然我們可以藉由網路電話,來減少許多在電信費用上的開支,但是在實際使用時,仍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畢竟網路電話的架構與傳統電話本就有不小的出入,牽涉的層面更廣。

軟體式:

網路電話其實從Skype竄起之後,就廣受人們注意,當然也是受到寬頻網路的興盛,才得以有如此的發展規模,像Skype這類的網路電話,它的優點有:
1.以網路代替傳統線路,節省通話費。
2.能夠結合視訊或其他功能(例:檔案傳送...等)。
3.可結合第三方軟體進行協同工作。
4.加密連線及「類P2P」的架構。
不過,它也有它的缺點,因為軟體式的網路電話,每個使用者都得在電腦中安裝該程式,若是使用者數量較多,或電腦等級較為老舊,這些都有可能是拖垮系統效能網路頻寬的最後一根稻草。

硬體式:

因此,漸漸地有人開始發展出硬體式的網路電話,既可以降低電腦使用上的負擔,也可以與一般公司行號的總機系統相整合,頂多只是撥號時得事先區分使用線路,其它就跟使用一般電話的使用方式相同,甚至更為簡潔,因為點對點之間可以「代碼」進行速撥。(可惜這種架構導入的門檻較高,且網路架構上的設定較為複雜)

那硬體式的網路電話有什麼缺點呢?除了價格昂貴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重點,那就是「使用人數」,因為硬體式的網路電話,得牽就於硬體的規格,如果只有四個通道,頂多就只有四個人同時能夠用這條線路,多了也沒有辦法,這部份就遠不如軟體式網路電話自由。

除了軟、硬體的差別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漸漸企業所接受的就是「節費器」,以軟體式的網路電話來說,其實它在撥打一般電話時,會比傳統電話優惠,主要原因也是經由層層轉接廠商拆帳)後,再從網路端撥打長途電話、手機...等,至於,為何經過轉接之後會比原本的費用便宜,我想,應該是它們業界內不能說的秘密吧。

至於硬體式的網路電話,一樣也有節費系統,不過通常是硬體廠商直接與當地的電信業者配合,所以對於使用者來說只要請配合廠商開通,在使用上,頂多是多一個轉接音,就能夠享用這項服務,不過這項服務通常都是採預付制,所以比較適合企業使用。

注意事項:

雖然節費器能夠大大降低電話費用的支出,但是,務必得弄清楚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時候不該用,舉例來說:若是撥打同縣市的「室內電話」,千萬就別採用節費系統,因為反而會增加使用的費用。

一般來說節費系統的計費方式跟早期的手機相近,不是以秒計費,而是有個計費單位(6秒、10秒不定),除此之外,它除了撥打長途、手機和國際電話外,若是撥打室內電話,會比你採用原本的傳統電話貴上二、三倍,所以使用者還得自己有點概念,不然省下來的電信費用,就會被錯誤的撥打方式給消耗掉。

網路電話漸漸會成為公司企業省錢的方案之一,但是別忘了,它還是得有網路才能用,所以還是得保留適當數量的傳統電話,就算備而不用,這種風險評估還是得事先做好,畢竟誰都沒有辦法保證網路永遠都能夠暢通無阻(雖然傳統電話也不行...)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資訊統計資料歸誰管(Information-Statistical Data Belongs to...)

2 則留言:
因為我得掌管公司內與資訊相關的大小事,有件事總覺得不太舒服,在自我認知當中,總覺得公司內有關資訊設備的數量授權伺服器採用的種類,甚至有關一些資訊管制的權限政策,應該是屬於公司內部的機密才是,為何總是會有些法人團體,或是別的委任公司想要獲取相關訊息。

從每年一次的xx會委外的資訊調查,到xx事務所的內控調查,全都想要取得相關的資料,我相信站在公司的立場,絕對有權限能夠不提供,因為非上市/櫃公司,應該有權不提供吧?甚至是上市/櫃公司,我想也有權控管相關的資訊。

除非是公司要進行某些ISO的認證(資訊類),得將公司內部的資訊統計資料一併奉上之外,老實說我真不知其它單位如此「主動」詢問這些資料的迫切性為何?瞭解產業動向?評估產業別的資訊預算?(當然有些更黑暗的想法不宜寫出...)

也許是我太過敏感,不過,這些看來跟自身好像無關痛癢的資訊,只要能掌握特定的訊息,還是能夠做出不少事,舉例來說:將你的名單轉賣給相關行銷公司,甚至能夠用獲取的資訊來刺探商業情報

這一點讓我想到近年來相當猖獗的詐騙案件,外人對公司內部的狀況愈瞭解,想要藉此來行騙的機率就愈大,這就跟用社交工具來取得相關資料的手法一樣(網路釣魚、彩紅橋事件...等)

說了這麼多,我想要說的重點是:「究竟這些資料是誰的權責

我們真的有必要將這些資料,提供給第三方的單位知曉嗎?各何況,很多時候我們還不是直接對該機構,中間可能還多了某某徵信公司、某某經辦,在一個不太具備重視機密保護的流程中,誰又能負起資料洩密的風險。

舉個簡單點的例子,例:你透過網路向甲公司買東西,並留下個人的聯絡email,結果與甲公司有結盟關系的乙、丙、丁...等公司,都在「不經意」的狀況下得知你有這筆消費,下次有類似的產品想要促銷時,你的信箱中就會突然冒出各種名義的廣告信件。(其實這在金融保險業更常見...)

竟然如此,我們提供了這些資訊之後,對我們又有什麼好處呢?能夠更瞭解產業在資訊預算的分配?還是像xx普查一樣,讓某些機構能夠獲取足量的資訊,可以為我們發聲?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現過,還是我遺漏了些什麼?請知道的人分享一下心得吧!?

經過這幾次的調查之後,我漸漸發現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甚至有些問題可以反推公司的營運狀況,例:資訊設備的支出佔公司總支出的多少百分比?(有需要這麼詳細嗎?去問國稅局會不會比較快...)

經過了這些往來的攻防之後,每當我在關鍵的問題上模糊其詞,對方的人員就會用假設性的問題來詢問,似乎只是為了能得到一個可交差的數據(但是要我親自回答)。更誇張的是,就算是每年來做調查的機構,還會問你今年與去年度這些名目的支出,是成長或衰減多少百分比?(這不是你們該做的事嗎?)

除了這些之外,就算是內控的資料,有必要交給僅負責少部份資料的委外公司嗎?還是說,這是他們用來評鑑一間公司值不值得接的標準之一?這部份我十分存疑,所以從現在開始,我決定了一件事。

「除非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我將採不合作的方式來面對」

說不定有人也曾經跟我一樣遇過相似的問題,不知你的做法又是什麼?還是誰能夠為這種看來十分不合理,卻又行之有年的情況,提供一份合理的回答,都歡迎你的留言或來信討論...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額外防護的隱憂(Worries about Additional Protection)

沒有留言:
最近,採用一些不一樣的網路架構,結果遇到了一些難以解釋的狀況,就來部落格上跟大家分享一下吧!雖然,我知道很多時候「愛哭的小孩有糖吃」,絕非必要我還是懶得打電話去問候客服或經過層層轉接才能處理好事情。

只好暫先觀察一下,看是否它會自行恢復,或是神奇地突然就活了過來(來看圖說故事好了...)

下圖是我對某ISP業者提供給「FTTB多機型」的IP,進行「tracert」後的結果,圖中紅框處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它有經過三個虛擬IP(紅框處)的節點,接著再發給真實IP位址。


       (多機型FTTB)

怪了,為什麼要多經過那三個節點呢?該不會就是為了最近他們的「資安服務」搞出來的東西吧?(這三台是防火牆、流量紀錄器...嗎?)

我印象中,就算你是直接採用FTTB浮動制
1+浮動7IP,在真實IP的上一層,仍是經由一個真實IP來配發。


       (經濟型FTTB轉固1IP)

真的會透過虛擬IP來配給直實IP的作法,我記得我之前在使用Cable Modem時有接觸過,我還記得當時要架個站還得東牽西扯(DDNS),才可以勉強撐著點,但是對於很多服務的端口(Port)能不能過就得賭賭運氣。(我隨興的掃一個Cable Modem的IP,它的上一層卻被遮蔽,從內部對外其實可以看見...)


       (Cable Modem的IP)

先不論這樣子的架構如何,或許出發點是好的,讓沒有設備可以抵擋外來攻擊的使用者,也能夠有相對安全的網路使用環境(如果真的擋得住...),可是對於本身不一定有這種需求的使用者來說,我們有權可以要求不要中間透過那些節點嗎?(我知道我想太多,還是得打電話去要求些什麼?)

如果依照它的文宣所示:
直接配發三個可用固定IP,而透過PPPoE或DHCP方式。
那我看到的那三個節點的用途是什麼?專門負責發IP的嗎?(恕我不太清楚ISP業者的實際架構),跟浮動轉1固+7浮動IP又有何不同呢?

除此之外,如果有申請IPS和沒有申請IPS的使用者都掛在同一個節點的設備上,再另外做設定時,有沒有可能因負載設定上的問題,造成連線上的困難?

舉例來說:公司端點間的資料往來、VoIP或其他可能會使用到非一般端口(Port)的服務,有沒有可能會因此而無法正常連線?

在實際的使用狀況下,我就親眼看見透過固1+浮動7IP的FTTB架構,無法正常使用VoIP的服務,轉至多機型的FTTB架構,狀況就好上許多(但連線狀況不穩),這些在採用ADSL線路時都不曾發生過的問題,在FTTB的線路上卻有截然不同的遭遇。

先前我也曾在網路上看見FTTB的使用者,在討論著聯外(國外)速度明顯降低,甚至比較低速的ADSL還糟,難道想要有一條「乾淨」的線路,也變得如此困難嗎?

還是在FTTB的架構中一樣也有不能說的秘密,非得要打電話去關照客服/工程人員後,才能夠得到應有的對待嗎?(感覺好像某廣告詞...)

其實,我反而覺得在較高速、昂貴的網路線路上「加裝」這一類的閘道服務,似乎真有點多此一舉,因為有這種頻寬需求的人,我想應該多少都有自己的防範之道,就算是便宜的IP分享器,或多或少也有防堵的機制...(雖然不少是擺好看的)

假設:你以為自己所使用的網路就是「直接對外」,心想應該做點什麼防備,在設備端上更動了許多進出的規則與設定,沒想到就像是孫悟空在五指山下胡亂翻...,甚至可能會因設定上的衝突,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還是翻不出去(又不是跟GFW對抗...)

真希望有誰可以出來管管這些,美其名是讓大家更安全,實際上為供應商
節省資源,就像那個什麼「時x管x服務」一樣,難道省下的頻寬可以折抵月租費嗎?(傻笑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硬體除錯的簡單判斷(Simple Judgement On Hardware Debugging)

沒有留言:
電腦不分新舊,總是會有機會遇到當機、重開,或是不明狀況造成程式被停用,如果你都已經採用「重灌大法」,都還無法替你解決問題的時候,你就得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電腦,是不是硬體部份發生了什麼問題,才會造成你電腦不穩的狀況。

既然只是硬體除錯的「判斷」,我也不會提到什麼維修的技巧,或是應該怎麼更換電腦元件的零件...等,這些細節應該都是在你判斷出那項硬體毀損之後,才會去做的事,更何況以現在零件的價格,有時你維修的成本,可能遠比你換一個新的零件來的高(請加入時間與折舊的考量)。

接下來,就把重點放在,如何判斷硬體是否損壞,如果你下次也遇見了類似的狀況,說不定也能協助你判斷一些硬體上的問題,不然整台抱去給電腦公司檢測,你就得先準備好500大洋開機檢測費

電腦硬體的部份包含許多,其中較常會遇到狀況的元件有主機板(MB)記憶體(RAM)電源供應器(PSU)硬碟(HDD),好像全都包了...,若是以檢測的難度來說,應該是:MB > PSU > RAM > HDD,那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難易區別呢?

因為HDD的檢測,是在電腦還能夠正常進入系統時,利用硬碟的掃描軟體,作為你判斷硬碟的狀況,反觀其它三種,只要是其中一樣完全失效,你應該連開機到BIOS都有問題。

若是你遇到這種有元件已經完全損壞的狀況,除了找備品更換,或是從外觀判斷之外(例:PSU的散熱風扇停擺),也沒有其它的解決方法。

這裡的狀況,主要是指電腦還能正常開機,但是系統卻一直不穩,持續當機重新開機等疑難雜症,這時候你就能藉由下列的方法來做個最初步的判斷(聽我說明了一長串,其實判斷的方式很簡單),紅字部份,是我個人覺得,比較容易找出硬體毀損的地方。

主機板(MB):
1.查看主機板上的LED電源燈是否有亮。(與PSU相關)
2.目視判斷是否有電容(阻)燒毀或爆漿。
3.主機板上的是否有大量積塵。(有靜電短路的可能性)
說明:
其實主機板的判斷最為棘手,因為絕大多數的主機板毀損,除非是很明顯的燒焦或刮傷,否則難以肉眼判斷,大多是送回原廠(新機、保固期內),否則就是認賠換一張居多。

電源供應器(PSU):
1.查看散熱風扇是否停擺。
2.檢視電源指示燈是否有亮(視機種而定)。
3.直接進入BIOS(開機後按DEL)查看電源輸出是否正常
說明:
電源供應器,其實是電腦元件中相當重要的一項,尤其是買套裝電腦的使用者,更應該要正視它的重要性,如果你有要擴充硬體高耗電的零件,建議多貼一點錢換購電源供應器(盡量不要採用隨機贈送的產品),我有幸見過因PSU的燒毀,連帶造成其它硬體一併歸天的慘案。

記憶體(RAM):
1.清潔記憶體與插槽實際接觸的部份。(俗稱金手指)
2.盡可能先使用單條記憶體來交叉測試。
3.以記憶體檢測程式進行測試。(例:Windows Memory Diagnostic
說明:
記憶體原則上是屬於終身保固的元件,因為如此,很多使用者都直覺的認為它是不會壞的,所以很少有人會把焦點放在記憶體上,但是我就實際碰過新採購的記憶體無法正常運作,經過記憶體測試後才發現,記憶體本身有問題,經過更換後問題就迎刃而解。(雖然事前花了許多時間再檢測其它元件)

硬碟(HDD):
1.查看硬碟上的IC是否燒毀。
2.以硬碟檢查軟體掃描,是否有壞軌。(例:HDDscan...等)
說明:
硬碟機這部份其實是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弱點,因為一般人在用電腦時,都習慣把硬碟當耗材,往往都不記得它的硬碟已經使用多久,原則上你可以用產品的保固期打個8折來估算,例如:保固三年的產品,大約兩年半後,最好就進行應有的備份,至少是多為自己買份保險,不過...我也有遇過地雷,全新的產品不到一年就直接掛點,連將裡面的資料救出來的機會都沒有。

總結:
其實以上的判斷,對於某些使用者來說,可能還是太難(例:連電腦內部長什麼樣子都沒看過的使用者)但是,這些簡單的判斷確可以省下不少金錢與時間,尤其是有些電腦公司的處理態度比較草率,很有可能就會發現到他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至有可能頭醫完後,連帶讓腳一起痛...,所以有時候多找找身旁的「好人」,先為自己的電腦做個初步判斷,說不定你能省下的時間跟金錢,遠超乎你的想像。(希望不會害到好人卡收很多的IT人...)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不能相信的網路價格戰(The Unreliable Internet Price War )

4 則留言:
最近因為工作上的需求,又得開始去找有關寬頻網路價位組合相關應用的可能性,結果...寬頻網路的亂象,一直都還是存在著,昨天跟一個專門做VoIP的業者聊天,發現它們其實也身受其害,有時候真的不要太相信價格(雖然小市民很難不在乎吧!)

去年10/30自己所寫的《從價格看寬頻》一文,還有更早之前的文章與寬頻有關,我似乎也碎碎念了不少,所以有些觀點我也不再多加贅述,這篇主要是在指出有些東西不是只要看價格就可以的。

價格戰該由什麼說起呢?其實有在關心寬頻網路費用的人,應該都知道電信公司往往是透過價格策略,進一步「潛移默化」的迫使大家改用特定的速度或連線方式,從先前的2M升速8M,一直到現在的8M升速到FTTB(我好像也是一直吃著這套呀!哀...),似乎都是以這種模式在進行,但是感覺起來我們在牌告速度與價格上似乎有取得優勢,但是實際上是否如此呢?還是變成一個打腫臉的瘦子??

說穿了,大部份的人還是會受到下載速度的誘惑,而衝動的去升級或是改換別種連線方式,但是實際上的使用條件跟應用範圍,卻不見得會隨著頻寬及連線方式得到相對的支援。

現在一般人最常見到的寬頻速度、適合的使用狀況(對象)如下:(ADSL已下架之產品及費率說明
1.2M/256K:一般家庭上網使用,無上傳需求。
2.8M/640K:一般家庭、企業備援,且支援有限度的上傳服務。
3.雙向512K:企業及遠端連線存取。(據聞,連外品質較好)
4.光世代10M/2M:有上傳需求的用戶,或數位電視的使用者。
至於連線速率價格比,經過了一番激戰之後,你會發現價格已經變成了一種很奇特的狀況,因為排除雙向512K的連線方式之外,其實FTTB和8M/640K的價格,在經過現在的「專案」特惠價之下可能只有幾十元的差距(990-940=50元),但是卻多了不成比例的速率(10-8=2M/2048-640=1408K),縱使它只是牌告速率,應該也不難看出它有何居心。(不換FTTB是自己吃虧!?)

在我最近跟電信業者接洽的狀況下,有個更明顯的例子,雖然我早知道光世代和ADSL架構上有其不同,但就算換成一般人,應該很難接受在一個ADSL最高只有支援到1M/64K的地方(幾近半殘的速率),竟然另一個選擇就是光世代(10M/2M)的服務,難不成ADSL有機房的距離限制,而光世代沒有!?

我沒記錯的話,早期申裝(應該到現在也都還是吧!?)FTTB必需要有超過五戶,才能夠提出申請,不然就是你得離原本已建構的機房夠近才有資格申辦,光從這一點看來,也不能看出為什麼把許多原本細分的ADSL產品下架。(個人猜想:因為硬體線路的負載有限!?

只單就速率與價格來說,大多數的人可能就會跳槽到FTTB來享受一下光世代的快感(希望不是只有剛申辦完的初期...),但是,網路上有FTTB連(國)外網路龜速的傳聞,也漸漸地浮上檯面,還是說,這部份原本就是得要使用者自覺!?因為給你的「高速寬頻」,本來就只能保障為「最大速率提供服務(best effort)」,說白話一點,就是說無論你的下載是8M還是10M,站在電信業者的角度來說,只能夠保障有2M以上的速率。(就算是該電信公司的測速網站,也不見得能有全速)

這點與我一直很好奇,為何連線資訊無法公開的疑慮相同,若是有看過我舊文的人,應該看過我在不負責爆料的部份提過:「數據機(機房)內部的設定,不見得與你在所認知的相同。」不信的話,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著去Google找看看「連進adsl數據機」、「查看小烏龜」...等關鍵字,或許你會跟我有雷同的想法。

再來,就算不提網路價格戰的迷思,為什麼企業或經常連外的使用者?得花更貴的價格選擇像「雙向512K」這一類的連線方式。光是8M/640K似乎在速率上就贏過它許多,有些人可能會提到集線比或其它相關因素,或許這能夠說明技術上的意義,但就消費者(小市民)來說,好像就只能拿錢來「賭」相對穩定的連線品質,還是說多申請幾條經濟型的網路,來互相備援相關的應用及服務,這也是現在的常態!?

其實,我並不奢望我們能夠有著像日、韓一般有著極高速的網路架構,但可否讓相關的資訊攤在陽光下,或者說直接告訴使用者:「如果你要架站:請選方案一、一般使用者,請選方案二...等」,讓使用者在這種最初的選擇就能得到相對的保障

而不是在一堆價格混亂速率模糊的網路連線中,拿著自己的銀子和時間,在那兒玩著Try & Error的遊戲(每換一次還有200不等的設定費...),所以,下次在申辦寬頻網路時,還是多看、多聽、多比較吧!不然冤大頭很可能會當不完。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讓電腦發呆的常見操作(How To Crash Your Computer?)

9 則留言:
什麼叫「讓電腦發呆」,說穿了就是它暫時無法使用,什麼時候電腦會無法運作?(或者說:無回應的時間太長,讓你誤認為當機的狀態),其實對於大多數的電腦使用者,應該都曾遇過類似的狀況:「開程式或是文件,發現它好似沒有回應,等不及......只好按下電源(電腦:「痛!!」),強制重開機的經驗」(如果你從沒有遇過,我該說你有耐心,還是你的硬體是特規呢?)

如果你已經對於自己的電腦瞭若指掌,知道怎麼做能夠不讓他耍任性的話!基本上你就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因為電腦的使用及它任性的程度原本就因人而異。除此之外,這邊也暫時先避開中毒這一類因為外在因素造成的影響,若是要連中毒這部份都說的話!那應該沒有人能例外了吧......

接著,我們就來聊聊那些操作可能會讓你的電腦「呆」住吧!(請自行對號入座

1.數不盡的「開機後隨即啟動」:

很多上班族都已經習慣,一開機後就去洗個手、倒杯咖啡、吃個早餐或看報紙之類,等待電腦開機完畢,老實說:平常如此是無傷大雅,只要不被主管盯上,就都還說得過去。如果老闆
突然要你查一筆只存在於你電腦中的資料時,你還是只能等電腦開機完成後才開始動作,真不敢想像那是什麼樣的情境。

起因:安裝太多隨著電腦啟動就執行的常註程式。

這一類的常註程式有那些呢?排除電腦中至少應該要有的基本配備之外(音效、顯示、防毒軟體),我隨便舉就可以列出一大票...

例:看圖程式(ACDSxx)、音樂播放程式(Quicktime、Winamp)、線上音樂(KKBxx)、即時通訊(MSN、SKYPE...等)甚至連閱讀程式(Axxxx Reader)及更新程式(Jaxx或Adoxx update)都能夠來參一腳。

每次去幫這種裝了一堆常駐程式的電腦解決疑難雜症時,我第一個動作就是「殺無赦」,先停止所有的常註程式,再進到啟動MSCONFIG登陸檔(REGISTRY)的RUN資料夾中,刪除所有不需常註的程式後,才開始對症下藥。(有必要的話,甚至連防毒軟體都能夠先暫時停用)

因為過多的常駐程式,往往在一開機時,就得等它先全部載入之後,你才能夠正常使用電腦,一般而言,拖得最久的是防毒軟體的啟動,如果你再加上其它有的沒的軟體,這就是為何有人等電腦開完機,就可以先去泡咖啡的主因。

2.如打電動般的「連續點擊」:

這點跟瞭解電腦(硬體)的程度有密切的關係,因為某些大型程式,或是建構在非原生平台上的程式(例:OO.o),從你執行它到真的看見它啟動顯示在你面前,就需要一段時間,有些人就會耐不住性子。心想:「怎還沒有開啟呢?就再點選一次,完全沒想過要等待...」。

這就會造成電腦原本要開啟的程式執行到一半被中途插入的程序給中斷,你連點的次數愈多,背景裡卡住的相同程式也愈多(可以進工作管理員看一下自己的戰績),只要一支程式發生這種問題,就能夠拖垮你所有新開啟的程式,最後不是你自己找到罪魁禍首把它殺掉,就是直接來個「重開就會好」大法。

起因:對自己硬(軟)體的能耐不夠瞭解。

排除其它可能會影響程式開啟的因素(中毒、bug),這種狀況的解決方法只有經驗法則,因為公司使用的電腦,要改變硬體規格談何容易(除非你能提出夠有力的訴求),不然就是自己要知道電腦能做那些事,而不是物盡其用,把電腦當作萬能,結果是自食惡果居多。

當然有人會說時間都浪費在等待這件事上,不過...專業的IT人員在搭配員工電腦硬體時,我想這些應該都有考慮過才是(有時真的是身不由己),千萬別把家裡的使用經驗帶來公司呀!有時後你的等待是值得的。

3.千頭萬緒「捨不得

很多人在使用電腦時,也是以多工的心態在使用(電腦多工就好,人腦有時候可以專注一點),有的人一邊在做文字編寫、用電腦燒錄、聽著自己喜愛的音樂,突然想開繪圖軟體,修改這次要用的插圖,結果前面的文字軟體、燒錄程式都還沒關閉(甚至還在執行),就覺得沒關係,先放著就好,一股腦的去做此刻想到的事情,慘劇就是在這樣子的情況下發生。

通常這樣子的狀況,很有可能會發生下列狀況:
(1)燒錄的片子會因為錯誤而報銷。
(2)未存檔的文件因為系統資源不足而強迫關閉。
(3)你開的繪圖軟體可能會很久才回應。(甚至沒回應
無論是那種情況,對於坐在電腦面前的你,應該都會有不太好的感受吧!

起因:高估電腦能負荷的能力。

通常面對這種狀況,真的只能教育使用者,那些軟體不該閒置(其實認真說來沒用的最好都關掉吧!?),除非它真的是你工作上的主要功能,例:行銷人員:即時通訊軟體就得保持常開、文字工作者:文書程式就得常用,通常你手中的電腦也是隨著使用者的需求所配置。

不過,仍會有人這樣子的事:文字工作者的電腦,同時在編寫文稿又來處理多媒體檔案(也不見得一定不行,不過那就是耐心機率的賭注),行銷人員開了一堆文件及即時通訊的同時,還想開個視訊通話(若真要開,請之前先把一些用不到軟體先關閉,不然死當是在所難免)

這些應該是上班族最常遇見電腦「」住的狀況吧!若是要討論地更加詳細,應該可以再列出不少點,這三點就先大家看看自己遇到電腦裝死時,是不是其中的一種吧!共勉之。

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使用習慣的建立與崩壞(Forming and Breaking Habits)

沒有留言:
電腦的使用上,我們很難避免軟體的演進與變革,從最早的DOS到WINDOWS,直到XP到現在的VISTA,無論何時,我們都是處在被追趕的角色上(這也是資訊的世代交替?),或許大多數的使用者都不太願意接受這些變化,不過以摩爾定律來說(這引用或許不太對,但軟體的演進速度也相當快),我相信未來我們習慣的速度得愈來愈快

不過,習慣的建立與崩壞究竟應該是操之於誰?使用者?軟體商?老闆?還是自然淘汰...,這點我自己也一直在思索,畢竟對於大多數的上班族來說,能夠「不變,應萬變」就是最好的工作環境,所以,一旦要面對新的技術、軟體、作業系統,絕大多數的使用者都會面有難色

真的能夠以平常心來看待這種進步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除非你原本的工作內容就是以此為主(資訊收集者?技術先驅?...),但是,回過頭來想想,大部份的使用者都得跟著潮流而動嗎?還是他們也真的只需要沿用舊有的即可?是否會造成管理上的困難

關於習慣這件事,我只能說每個人對於新介面技術,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先不論數大招風的VISTA與XP的差別,如果你想要透過一些免費的文書處理程式(OO.o = OpenOffice.org)或2K7的MSO(Microsoft Office)來代替2K3版的MSO,我想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

或許有人會說:「自家軟體應該要沿用舊有的風格」,可是...MSO的2K7和2K3就有很多使用上的不同,尤其是操作介面,你光是要習慣它看似精簡的使用介面,就足夠讓你好好地摸上一陣子。反觀OO.o跟2K3的操作介面卻比較相似,頂多是有些功能選項用字有所分別(當然不能完全一樣呀!不然OO.o很有可能會接到MSO的關照)。

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究竟是要操作介面親切,但格式上可能與MSO不太相容的OO.o;還是重新習慣相容性較高,但是操作介面卻一整個混亂的2K7,這一點跟使用者身處的環境也有極大的關係,如果是公司內的使用者,一定會希望是採用2K7的MSO,但是回到家中就是OO.o。

最大的原因就是成本效益,對使用者來說,總是不把公司的成本當自己的在用,所以只求方便就好,但是...究竟有多少人善用了MSO的功能,10%20%還是30%?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使用只是拿它來當作打打字做表格的工具,有多少人會使用「追蹤修訂」、「巨集」還是「內容比較」?更何況絕大部份的功能MSO和OO.o都有支援。

在跟使用者說明MSO和OO.o的使用差異時,使用者就會有以下的說詞
1.以前兩個步驟可以做完,現在要好多步驟,要「浪費」多少時間?
2.表格的位置都跑掉了,你知道要花多少時間調回來嗎?
3.以前慣用的功能現在都不見了,要重新適應好麻煩
4.不習慣!我要用原本的MSO。(這個是任性的使用者)
我除了得苦口婆心的跟使用者說明,就算你用了MSO的2K7,除了格式慣用功能的名稱之外,對一般使用者來說還是得要重新習慣新的版面配置,除此之外,如果真的要就事論事,我若是直接以成本來計算:

一套MSO的2K7(標準版)動輒也是12K~14K左右,大約是一般人1/3的月薪,如果真的強制使用者你花1/3個月的時間去習慣OO.o,應該不是件難事,更何況有太多人使用Office只是為了閱讀,而不見得都需要編寫、修正,沒有要求你只能用Office Viewer就該偷笑了。

更別提「浪費」時間的說詞有多可笑,聽起來像是公務機關的陋習...
1.沒時間?如果我把IM的連線切斷,或許就會多出很多時間。
2.太麻煩?如果電腦裡只有OO.o的時候就不是麻不麻煩的問題。
3.表格設定跑掉?內部有如此嚴謹?怎不見撰寫報告時也照辦。
4.任性的使用者?那就...繼續放他去任性吧!事情還是得照做
不過,實際應用上還是有非得用MSO的時候,例如:對方窗口要求制式的文件格式(相容性),官方文件(官方要導入ODF的難度還是頗高)、使用MSO的特定功能...等,這些都是非得使用MSO的時機。

其實,使用習慣的建立與崩壞,都會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以前的DOS到WINDOWS,每個人還不是得花上好一段時間適應,就連現在市佔率最高的XP,也是花了多久才讓大眾接受它,一個軟體的使用習慣,就真的如此難以憾動?其實並不然,如果你下次找工作時,如果看見心儀的工作要求使用OO.o,我想你大概只要三天就會說:「沒問題!OO.o我已經上手」。

說穿了!只是少了誘因來促使你去面對它,一旦與自身利益扯上關係,我想再怎麼久的習慣,也能夠改得過來,只是願不願意罷了。(以這麼低的就業率,我想應該沒有幾個人會跟自己的「頭路」開玩笑吧!)

我這邊只是舉了MSO與OO.o為例,其它部份的應用也都大同小異,千萬不要抱著沒有什麼,就一定不能達到什麼事的心態,就算真要反應,也請先試過手邊所有能用的資源後,再提出有力的佐證,否則只是一昧地在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公司不是慈善事業...)。當然,也不能是過份的要求(例:用Office排出專業排版軟體才能做出的專業稿件...)。

在使用習慣上的取捨,如果你自認你所要求的操作環境,能為公司謀得最大利益,盡管大聲要求,我想絕對沒有人敢阻攔你的需求,如果不是的話,也該先稱稱自己的斤兩,不要因為自己一時之快,反而造成共用資源更加緊縮,那才是真的得不償失

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使用者‧你的名字是老大?(End Users ,You are the Bosses?)

4 則留言:
我們每個人都會因為時間的關係,養成某種習慣,而在玩電腦、用網路時也是如此,很多時候,這些習慣會悄悄地左右你對某些事的決定,無論是在職場或生活中皆然。

換言之,在實際狀況中,使用者才常會自顧自的扮演起老大的角色,然後就能夠決定一切的事情?(這也是民主?),好像「規定」、「公告」和「好心幫忙」與「習慣」抵觸者無效,每個人都把自己無限制的放大,似乎忘了在電腦(網路)的世界裡,你並不孤單。

雖然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經常和「個人」自由牽扯在一起,實際上,無論是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發現有些人將個人自由無限制的擴張,進而忘了還有別人的存在,我想,這也是所有"使用者"應該要學習的地方...

其實,如果一般人關起門來,自己一個宅在家裡用著"專屬"的電腦和網路上網,你自己愛怎麼用就怎麼用,只要不在傻傻地在網路上發文攻擊別人(公開污辱...),原則上應該可以自得其樂很久(成語是這樣子用的嗎?)

如果你有跟人共享資源(網路頻寬最常見),你就得檢視自己一番自己是否真的有為別人著想,因為在網路上有太多人會問以下的問題:
1.如果有室友一直佔用頻寬該怎麼辦?
2.什麼是Netcut?Anti-Netcut?(對Netcut 1.x版有效)
3.為什麼我上網老是會Lag呢?

這些問題並非無法管,只要網路設備上有流量控制(Qos、設定最大速率)的功能,原則上是可以輕易的解決問題,但是...一般人難到真的沒辦法自律嗎?非得多花錢來做相關的限制?

我只能說便利管制總是無法兼顧,或許我可以透過軟體的協助,避免造成別人使用上的不便,不過對於大多數的使用者來說,大都還是抱著自掃門前雪的心態。(有些人是真的不知道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舉例來說:

1.用P2P看著檔案飛快的在下載,完全沒注意旁邊同事臉上不耐的表情。
2.停用防毒軟體,中毒沒差,反正有人會解。(可能會造成大流行
3.習慣性的轉寄郵件給三五好友。(不管對方信箱多大,爆了再說

這些問題,其實在我現在的工作環境中,還是挺常遇見的,因為有太多人憑藉著一點點的電腦(網路)知識,在共用的網路下跟人搶頻寬(我以前也做過啦,自首可以無罪嗎?),直到我轉換跑道、換個心態面對後,才發現其實自制並不困難,只是舉手之勞,更何況在共享的平台上,每個人得到的資源應該是公平的才是。(這是理想)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使用者自以為是老大的情形有多嚴重,如果我換個口吻,或許會有很不一樣的效果,例如:

1.我請你來上班,不是付錢讓你來公司抓檔案、用網路的。
2.這麼不想用防毒軟體,那我順便幫你把網路也停了。
3.這麼愛轉寄,那我只好讓你沒辦法附加檔案

如果已經要用到這樣子的"手段"或"口吻",我想平常大家相處的氣氛也不會多融洽,所以做這個職位的人總是只能板著一張黑臉

或許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下,我們總是太放縱自己的所做所為,沒有替別人考量一下,這麼做是否適當,還是說真的缺乏這部份的知識(所以我該開教育訓練的課程嗎?應該沒人想聽說教...)

除非,真的讓他們有切身之痛(電腦中毒造成資料毀損、硬碟被操壞、或者EMail信箱因為太大而爆掉),他們才有可能會乖乖的聽你說話,但是私底下是怎麼做的又是另外一回事,也因為如此,那些網路設備、備份軟體才有商機?

我只能說:「使用者,你的名子不是老大」(回到家,要怎麼裝老大隨你...),充其量只能說是「自己的主人」,請手下留情,不然,很有可能你失去的東西比你貪小便宜得到的更多。(有牌的流氓比沒牌的地痞更可怕,就是這個道理)

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價格究竟是反應在哪?(What On Earth Are Prices Reflecting?)

4 則留言:
3C商品一直以來都有個「品牌迷思」的問題,無論是國產品牌日系精品、還是走超低價位的代工商品,但是,有人當然會覺得一分錢一分貨,但是你真的知道你比別人多花的錢,是用在什麼地方嗎?

有人會說,因為買「牌子設計功能」,其實這些都沒錯,但是...經過層層剝削後,或許消費者一直都在當冤大頭,尤其是你知道那些產品的成本結構之後,你一定也會想自己跳下去做經銷、代理(也得你有資本和通路才行)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環,那就是「售後服務」(買保險),雖然大家都不希望用到它,但是備而不用的準備,對生命周期愈來愈短的3C商品來說,真的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只要曾有過一次不好的體驗,就可能會將某個品牌列入拒往名單,雖然商品供應商的應變很重要,但是我們也得負一部份的責任(這也是一分錢一分貨),不然IBM也不會出脫NB部門(燙手山芋),畢竟後面要備料、處理相關服務,以及龐大的通路及運送費用。

因為售後服務太像買保險的心態,以台灣人的消費習慣,應該只有極少數的人會花錢買延長保固的服務,甚至有時候你有買,也不一定能夠得到相等的對待(這跟保固條款有極密切的關係)。

舉例來說,我前陣子才聽友人說,他快被某知名品牌的筆電給氣死,因為當初是在國外買的全球保固,但是保證卡放在國外,在台灣需以保證卡為準(難到不能用機器序號查詢?)結果只是因為光碟機有挑片(讀不到)的問題,廠商給的報價竟然是一萬多...(無論是維修或是換新都差不多是這個價位)。

這樣的「服務價位」,是不是直接買個外接的光碟機還比較快(買個兩台都還有剩吧!?),當初花錢買的全球性的延長保固,卻又因為保證卡不在身邊而無法使用,而且該品牌的筆電又是以精緻著稱(就是貴啦!),感覺自己被剝了兩次皮,一樣無法得到應得的服務及對待,雖然說沒把保證卡帶在身旁是自己的過失,但是這些"技術"上的問題,真的有這麼難以克服嗎?

有些標榜高品質、高享受、高體驗的產品,一旦落到消費者手中,就像變成Outlet花車中的次級品,不是變成孤兒商品,就是有可能會求訴無門,以現在的電子產品的保固狀態,通常賣產品的人都不用負責後面的保固事宜,大多會要求你直接找原廠,它們頂多是站在證明你什麼時候買到該產品的角色(這跟保固期有關...如無法舉證會直接以出廠日期判定),或者是幫你收送給原廠(有的運費還得自行負擔)。

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可以看出產品線經營模式反映在價格上的差別,以記憶體來說,某一間最昂貴的本地廠商,就是以保固服務在打出名號,只要是它們家的記憶體(僅限正廠,如副廠出產,兩者保固換貨方式不同),拿去現場只要有貨,就直接換給你(有合理的換貨原因即可),連購買證明、發票什麼都免了,光是這一點我就覺得東西貴得有價值。

雖然合理的價格是見仁見智,但是我仍無法理解單以品牌、設計和習慣所購買的高單價產品(個人很重視C/P值),當然,買東西只是自己開心,要怎麼配用是自己的事,但是花了大錢又像我上述的案例,把自己氣到內傷的事,卻也層出不窮,所以小老百姓們還是多保護自己一點吧!

竟然我前面有提到成本結構,就簡單提一下吧!

其實在台灣的"廠商"也很難為,因為台灣人真的是數一數二的"澳客",在成本結構的分配上,其實製造商自己會先壓低自己的利潤,讓中間廠商能夠有更大的獲利空間,舉例來說,很多產品在製造商發給大盤、中盤時,應該都已經把價格壓在原價的六成左右,一方面是給中下游甜頭,另一方面也便於把風險轉嫁給後面的廠商(連"售後服務"都一起轉包給中下遊廠商)。

礙於這樣子的狀況,我們消費者從零售或是中盤(像光華商場...)購得產品時,頂多就是原價的九折...甚至某些商品還是絕不打折(但是不打折的商品不一定會賣的比較差...尤其是有話題性的產品),從這邊就可以看出中間的利差,當然這也是得有龐大的數量,廠商才能夠打平自己的管銷(現在還是通路最大的時代)。

所以,消費者常常都會問,買一個東西這麼貴(跟國外相比),又沒有辦法得到完善的售後服務,不是自己花錢找罪受嗎?

這個問題如果是自己本土品牌,或許會遇到的狀況會少一點,應該說能夠議價的空間會高一些,如果各位是愛買"舶來品"的人,你就會發現價格之"",絕對會讓你想走"平行輸入"或"水貨"一途,最常見的產品應該就是數位相機吧!

除了售後服務之外,還有什麼是值得我們反應在購買價格上的呢?

1.耐用性:
因為現在的3C產品,有著愈來愈炫功能沒錯,但是總覺得壽命跟以前的產品相比短了許多。廠商當然也知道太耐用的產品會自己挖洞,但是以現在的使用狀況,好像所有的產品都變成"消費性"電子,如果你有什麼產品能夠安然無樣的度過5年這個大限還能夠沒事,請記得通知我廠牌型號製造地,我下次一定以它為優先。

2.相容性:
這點一直都是被大廠所操控,你可能要花更多的錢,才能買到與五年前舊規格相容的零件,但是卻又不得不買,因為手邊的主要零件是多年前所設計,而公司也不太可能會"未雨綢繆"的準備好兩、三套的備料(這是大多數公司的通病)。

所以相容性的產品應該算是消極的抵抗,卻是我們花最多成本的關鍵,所以下次買3C產品前,最好三思而後行,千萬別貪圖一時的短利,後面你要付出的才是驚人的代價(還會有一種不得不的怨念上身)。

可惜,真的有做到完善保固服務的廠商,卻是少得可憐,或許大廠比較有能力和本事來經營,但是要付出的成本過高,往往都會發包給其它下游廠商處理,所以很多時候品質就會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由於很多大廠在台灣早已沒有據點,所以...處理的時效上很難掌握,最好是每個人同樣的東西都有兩套...,不然往返送修的時間,很多人會選擇買新品來做為替代品,如果再把時間成本也算進去,你就會發現,你多付的成本在某些時候是相當有價值的(當然,那也是在你能夠很快的得到協助的狀況下)。

下次買3C商品時,千萬不要只為了外表、設計,最後還是要詢問一下售後服務再決定吧!不然這種鳥事只要遇到一次,包準你會讓你想直接把東西給砸爛的衝動。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產測研討會的心得(Observation on Beta Tests Workshop)

2 則留言:
前兩天去參與了一個產品測試的研討會,業者從國外請了一個Team來講述有關產測(產品測試)的技術注意事項,雖然先前在採購某些軟體前,自己也會做一些簡單的測試,但是跟這一群專業人士所做的測試相比,可能連三成都不到。(但是...測試的結果是否真能反應在採購上呢?我後面會再細述

雖然產品測試的出發點很好,但是對大多數的使用者來說,它並不適用,因為他們通常只要得知結果,至於是不是自己所測試,或者這個結果是否真的能套用在自己的作業環境上,往往就被輕忽而選擇性的遺忘了。

或許有人會說,我那有這麼多時間可以做測試,況且某些條件的測試,對一般人來說的門檻過高(例:Tom Hardware的專業測試),所以直接引用專業人士的報告(結論),能夠交差就好。

在某部份而言,我能夠接受且認同這樣子的觀點,但是...應用軟體上的測試,這點就不太能夠苟同,畢竟,絕大多數的軟體都有"試用版",就算是閹割後的版本,但是主要功能應該都會保留,這樣子的測試門檻,除了手邊是否有工具可重複性測試的平台,其它就只是時間的長短

因為當天的議程是整整一天....,我也只能摘要式的點到為止,而且會場有發給我們"兩大本"的內容,基本上講述的內容,在那兩本講義中均有整理,讓我能夠盡情的聽台上的人講述心得技巧。(雖是全程英文,但有即時翻譯,這一點還蠻有人性的,不過...)

回歸正題,雖然這個產品測試的研討會,主要討論的對象是AV Software(防毒軟體),但是我相信同樣的技巧與概念,也能夠跨到其它軟體且都能適用才對,畢竟基本功是人人都得練的,不是嗎?

在台上的講者,提到的內容包括下列幾個重點
1.樣本的選擇。(測試的條件)
2.線上威脅介紹。(外在因素)
3.動態測試。(實際會遭遇的狀況)
4.效能測試方法論。(操作環境的適用性)
雖然聽起來好像都是針對AV(防毒軟體,不是Adult Video...)來說,但是「()」中是我自己加註的,主要是思考那些是否能適用於其它軟體的測試呢?

1.樣本的選擇:

主要是告訴我們在取得測試樣本時,應該注意廣度適用性,其中包括:

(1)擴大測試樣本的來源。
(2)篩選有效的樣本(這點我覺得極困難)。
(3)加入乾淨的樣本(做為鑑別測試)。

如果換到別的軟體測試的話,應該就是要確認測試項目,以及要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測試,要先有所準備,才能開始針對不同產品來做一連串的測試,否則一個偏頗的取樣範圍,很容易造成過大的誤差,甚至會造成數據失效。(無鑑別度可言)

2.線上威脅介紹:

可能會遭遇到那些不同的攻擊,或者說是應該要具備怎樣的防範能力

(1)釣魚網站。
(2)木馬。
(3)病毒。
(4)廣告軟體。...族繁不及備載

這一點,在我看來...其實最大的外在因素,往往是來自使用者的觀感,或者說是使用者對於產品熟悉的程度,因為每種軟體的目的不同,所以在測試的過程中,要試著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也就是說...測試者本身對軟體應用的領域也要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不然就有可能發生「拿大砲打麻雀」的狀況,一整個不切實際。

3.動態測試:

進行實際的測試,透過軟體來收集實際感染惡意程式病毒後的變化,藉此來確認所採用的防毒軟體是否能夠有效的阻擋相關的威脅。(這點還包含了相關惡意程式的收集

(1)利用第三方的軟體來找出系統或軟體漏洞。
(2)透過虛擬化的技術來協助資料的收集。
(3)模擬真實環境下可能會遭遇的狀況。
(4)在無防備的乾淨系統內啟動惡意程式。(資料收集)

這種動態測試,其實在所有的測試過程中是最重要的部份,往往也是最嚴苛的部份,因為你永遠無法知道在「真實」情境中,可能會碰到什麼事,未知的錯誤硬體作業系統不支援,甚至連能不能把測試的軟體安裝上去都還很難說。

況且,在動態測試的過程中,還得考量系統實際會運行那些程式,是否會因為使用者習慣的不同,造成有差異的測試結果,如果非得加入通用性的測試,自己是否具備足夠的能力來達成,我想都是在做動態測試前,甚至在規劃該如何測試前,就得先衡量進去。

4.效能測試方法論:

其實這是網路上最多人愛討論的部份,例:誰最不佔系統資源?誰的某某能力最好?說穿了,這個效能測試,一直以來都很難有所定論,因為,尚未有大一統的標準,或者說...還沒有一個能夠讓各家廠商都信服的準則

(1)測試平台的統一性。
(2)數據取樣的平均值。
(3)效能判定的標準。
(4)使用工具的客觀性。

其實在所有軟體的測試過程中,效能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現在硬體的思維已經漸漸地走向同時間能夠做好多少事,而不是做好一件事能多快(多核心的演進),所以這項測試也是必做的項目之一,最好是能夠再把效能的快慢實際的條件相關連,例:能夠為公司節省多少時間成本、讓舊有的硬體達到最大化的效能...等

雖說效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再好的效能還是比不上使用者的真實感受,例:使用者只要感覺到lag的現象發生,無論是1030秒,對他們來說差別並不大。但是在效能的數據上,就會有三倍的差距,所以效能測試這部份僅能做為參考依據,並無法讓使用者能夠完全接納該產品的條件(除非你能做到使用者完全沒有感覺...)

至於,為什麼我在最前面會提到測試結果不一定能反應在實際採購選用上?原因很簡單,因為產品測試這部份並沒有考量"價格"或"成本"這個項目,這部份牽扯的層面很廣,人數多寡、是直接由廠商經銷零售商能夠談到的價位,各別有所不同。

因為企業主或老闆,其實最在意的不外乎也是這一點,他會跟你說,我可以犧牲一些效能來換取更低的購入成本,或者是能採用較精簡的版本來壓低支出,就是不太能接受用較高的價格來購入效能較高的產品(除非你能夠提出數據來佐證,最好還是能夠顯而易見的...千玩不要是那種經過三年五載才看得到的,因為那太遙遠不可期待。)

這也是為什麼「產測」在一般人或相關人員的手中,成了一門既愛又恨的技術文化,因為想讓自己或技術人員信服自己的選擇,你就得具備產測的能力及條件,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上,卻又敵不過金錢攻勢,而淪為一疊白紙黑字的佐證報告。(可能只剩學術性的價值吧!)

所以,這些技術就當做是練內功!光有技術是無法讓老闆信服的(不過...千萬別只剩一張嘴),在技術的最外層,請回歸現實面後再來跟決策者討論產品的優劣,不然,就是加入實際的商業考量跟明確的(預算)數字,我想...這一點在每個領域都適用吧!

2008年3月3日 星期一

進退兩難的寄件者(Dilemmatic Sender)

2 則留言:
垃圾郵件(SPAM)除了收到的人痛苦之外,被誤認為發送者的人(SPAMMER)也不好受,尤其是靠電子信箱來維繫營運的單位,衝擊更大。

在先前我有寫過一篇《廣告信(SPAM)的兩三事》,其實要不被認定為SPAMMER,老實說還挺困難的,尤其是不同部門對於電子郵件的需求也不盡相同。

有時行銷部門需藉由發送E-DM來達到宣傳目的,容易讓整個DOMAIN的MAIL名單,被列入黑名單的風險激增,不讓他們寄送又說不過去,讓它們寄送又得經常去解開被黑名單鎖定的狀況。如果是交給外面的廠商寄送,又有個人資料散佈的問題(況且被人告發,一樣有連帶責任),我想這應該是很多網路管理者的夢魘...

如果你手上的MAIL SERVER是自己手動刻出來的(SENDMAILPOSTFIX...),通常都是自己透過某些某些黑名單的機構來做認證。(例:http://cbl.abuseat.org),所以你要選擇何種方式來防範垃圾信件,或者是要透過白名單(White-list)來新增信任的郵件資料,全都操之你手。(先不論上游是否有相關設定)

如果貴公司是使用代管主機,無論服務端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是否有阻檔垃圾郵件的相關機制?其實要面臨的問題就會多出許多。

因為代管主機商它們也要維護其他人的使用權利,通常也會有一套自己防範垃圾郵件的機制,所以有時信件無故消失,也不一定能夠查得到蹤跡。這時候也只能詢問服務端,是否有發現信件延送阻擋,甚至是被丟棄的訊息,還是請對方在白名單上,幫你加上特定DOMAIN的MAIL ADDRESS。(也得是固定往來的機構才有用,潛在客戶就...)

我們知道黑名單的機制,只要是其中一個轉發的MAIL SERVER有相關設定,就有可能被攔下,至於每個攔下的訊息內容都會傳給使用者(Client)嗎?還是只回報給系統管理者,端看主機端的設定為何,也有可能SERVER會直接把退信的訊息給丟掉(Purge),如此一來就變得死無對證,想查也查不到。

這時候你就只能去黑名單的機構找找(DNSBL),查看自己MAIL SERVER的IP是否已被寫入,還是自己的DNS設定不夠完善(現在對於SPAM的判定,常和DNS的相關設定是否完善有關,例:反解的設定)。

如此說來,自己架設MAIL SERVER會比較好掌控相關情況,不過你還得考慮是否有足夠的頻寬設備維護人力等因素,不然很容易陷入裡外不是人的窘境,別以為一切自己來就能夠高枕無憂。

當使用者提出問題時,管理者必須很快地判斷問題出自何方,是否能夠尋求最快的管道來解決?這些都會成為自己對於環境熟悉度實際經驗的一種挑戰,因為最大的挑戰是:「使用者遇到的狀況無法預測」。排除了使用者口誤的敘述之外,還有對方的網路管理者使用者是否有提供足夠的資訊,讓我們能夠判斷整個情勢。

舉例來說:公家機關的投標機制,如果是採取線上的投標機制,通常會鎖定MAIL ADDRESS,也就是說:「只接受申請時的MAIL ADDRESS」。如果廠商的電子郵件,不慎被列入該主機的黑名單中(或列入
參考的驗證主機中),就有可能會永遠都收不到相關訊息。

只要一有人沒收到信(無論公、私事),網路管理者這時候就會被推到最前線,被質疑說:「為什麼我們的信箱,收不到某公家機關發送的信件?」、「為什麼我們寄去的標單,對方說沒有收到?」,這時候我們總不能說:「因為誰誰誰寄送了E-DM?」、「誰誰誰用公司信箱轉寄了太多信件給親朋好友」,害我們被列入黑名單?通常這種不能馬上拿出實據或是不方便拿出實據的事,大多數的網路管理者都是選擇忍氣吞聲(淚往肚裡吞)居多。

如果把MAIL主機的使用者權限縮小,僅允許內部人員透過EMAIL來傳遞資料訊息,又會有人怨聲載道,況且這樣子與外界的信件往來,也會變得極不方便,所以在便利與安全之間,要如何取捨,端看各家公司在資訊政策上的擬定為何。(可惜的是...沒有多少公司會擬定到這麼細)

一般使用者會想到這麼多嗎?

捫心自問,如果我現在的身份也是一般使用者,我也不會在意(雖然我不愛轉寄郵件),除了公事往來的需求之外,我也很少透過公司對外的信箱發送什麼信件,頂多是發送內部公告停機通知這一類的訊息。

在我與行銷人員的溝通往來之間,很多時候還是得把「醜話說在前頭」,就算自己主機能夠允許大量的信件發送,對方主機也不一定允許你這麼做。只要有其中一台主機認定發送端異常,你就會發現送往該主機的信件就會被打入垃圾信或擋回,如果你寫信去詢問對方的話,大多數收到的回應都是:「我們並沒有針對特定使用者或來源做阻擋,請檢查您的....」這一類的官方語言

其實嚴格說起來,它們的說法也沒有錯,如果它是透過第三方來驗證黑名單,的確不是它們所主導,如果是大型的服務提供者,就有自己的過濾條件(例:HTML格式、同一來源發送相同文件超過20封...),不過這也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自由心證居多)

所以寄件者(郵件寄送)的作法,就決定了未來可能引發的問題有多少?限制與控管只是為了保護公司大多數使用者的權益,實際的作法還是得依輕重緩急而定,畢竟,EMAIL只是一種聯絡工具,這也告訴我們一件事,千萬別只用一種通訊方式來聯絡,否則它帶來的風險絕對比你享受的好處大得多。可惜的是,大多數人還是只看見EMAIL在「節省資源」這部份的優點,忘了它所帶來的風險。

防範SPAM的方式,除了上述以外,還有SPF,或是在主機RELAY的設定上加以控管(SMTP認證...等),這些都能夠減少SPAM的量,不過,最大的來源應該是在做電子行銷的地下組織(應該見不得光吧!?),現在一收信,超過八成都是垃圾郵件,如果能夠減少一半,我相信就能有更多的網路資源讓我們取用。不過也有人說:「垃圾信件也有它的文化!」(別懷疑...有人很愛看廣告信。)

不過,它的確是提供了動力,讓更多人投入信件過濾的相關技術,究竟是已經發生的事比較危險,還是未知的領域比較危險?誰知道呢?

2008年2月22日 星期五

取代微軟的可行性(The Possibility of Displacing M$ ?)

6 則留言:
最近手邊有幾個案子正在弄,其中一個就是評估LINUX取代微軟WINDOWS的可行性,其實在《微軟使系統汰換加速》中,已經提過可能會發生的狀況。

Ubuntu應該是目前最多人拿來取代WINDOWS的LINUX版本,許多優化套件設定均有人在分享跟開發,雖然我自己對RED HAT體質的LINUX版本(FEDORA、CENTOS...)比較熟,我還是先採用Ubuntu進行測試,看看是否能取代一般人在WINDOWS系統上的應用。(例:上網、收發信件、文書處理...等)

安裝流程大多還是參照Ubuntu正體中文站來操作,雖然每個LINUX版本的安裝畫面大同小異,為求僅慎還是依樣畫葫蘆吧!畢竟Ubuntu和FEDORA或CENTOS所採用的作業核心不同(Ubuntu採用Debian作業環境),有所依據還是比較穩當一些...

安裝的過程中,我心裡就想著一般人使用LINUX的困難處在那?

除了功能位置的變動、無法使用原先的軟體、相關設定無法自行調教(這不知算是優點還是缺點),原先檔案格式的相容性...等。

上述的問題,均屬使用者習慣管理層面上的問題,有些能夠透過訓練來解決,還在想著怎麼訓練員工的時候,我突然驚覺!最大的應該是在某些限定WINDOWS(IE)環境下的服務。

在軟體應用上,先排除非得用WINDOWS系統的使用者(例:ERP專業繪圖客製化軟體的使用者),可是有些人員卻不一定包含在其中,卻有使用WINDOWS的需求,例如,業務人員:看起來最不需要使用WINDOWS系統的人(上網找資料、文書處理),當他們要上網投標案時,而對方窗口的網頁IE ONLY時,業務人員就會一整個傻眼。

或許有人會說,可以透過WINE(可以在LINUX上跑32位元的視窗程式)、VIRTUALBOX(類似VMWARE的虛擬軟體),或是利用IEs4Linux來達到使用IE的目的,前提是要先擁有WINDOWS的合法授權IEs4Linux的參考文件)才能夠合法地使用IE。

雖然,我們知道IE授權這部份在實際執行上不見得會那麼嚴格,單就公司企業的立場來說,能少個麻煩總比多個隱憂要好,所以這種需求,可能也會演變成不得不用WINDOWS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金融業政府機關,最多這種只限IE使用的網站,試問那家公司或企業可以不用跟這兩個機關打交道?

那我總可以用虛擬技術來跑其它的應用軟體吧?

實際上是可以使用沒錯,但是你如果原本就有,能夠移除掉再重新安裝的XP(零售、企業版),應該也不用勞心轉到LINUX的陣營了吧!繼續延用到微軟不再支援就好(這一波公司或企業轉LINUX的起因,應該很多都是受六月底XP停賣的影響),如果是隨機安裝(OEM)的版本,你可能還得去微軟重新開通這OEM版本的序號。(在你OEM版本尚未消失之前)

光是這些繁瑣的動作,就足以讓人怯步,更何況透過LINUX+虛擬技術來完成雙系統的作業平台,需要的硬體資源是否足夠?如果不夠。再增添硬體所花費的預算是否值得?(讓使用者熟悉操作方法?測試使用?)

那...用LINUX把WINDOWS系統汰換掉的美意經濟效益還剩多少?業務人員或有類似需求的人有多少?這些就成了我心中一大疑問。

如果真的是單純的文書處理、上網收發信件、收集資料,或許還能夠用LINUX來取代,可是現代人有多少真的只需要做這些事而已?(或許是有...但也是特殊狀況

如果要用LINUX的免費軟體來取代你原本在WINDOWS上面的應用,這部份的磨合期又得多久?每個人都能夠接受這樣子的挑戰訓練嗎?(工作雖然難找,但是隨性的人還是很多...),這些都還只是我自己在思索的問題之一。

以下是我想到「不能完全移到LINUX下的使用者」類型:
1.IT人員:測試與應用平台的需求。
2.財務會計人員:最常去IE ONLY網站的使用者。
3.年長的員工:要它們再去熟悉一種操作模式,可能會想退休。
4.主管:個人喜好。
我想,這條測試轉換的道路,應該是一條漫長的崎嶇之路,雖然我這邊談到了很多LINUX轉換時的困難及問題,我自身還是很希望LINUX能夠繼續成長,畢竟多元的操作平台,至少能夠提供給使用者多點選擇性,雖然同時操作多種平台的陣痛期會變長,但是相互競爭帶來的成長也不容小覷,總比被統一操作平台模式捆榜來得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