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工商服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工商服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Philips SPD2517BD 22X DVD-RW測試心得

12 則留言:
前陣子,表姐打電話給我,說她就讀大二寶貝兒子的電腦,不知是原本的DVD光碟機年老失修還是怎的,竟然連讀個DVD都不行,輾轉把主意動到我頭上,所以就打電話問我,要怎麼處理?

身為家中3C總管的我,被表姐急Call,總是也得幫她處理這問題,以免他兒子在學校無法跟同學交際,所以我跟表姐說:「最快的方式當然就是換一台。」,她就順著我的話:「那你幫我挑一台好了,錢我再給你。」(下次話別回的太快...)

其實錢還是小事,重點是要我幫她兒子挑一台,要滿足學生族群用量大的胃口,看來我又得下工夫做功課了,以免到時候我又被表姐打電話來關照,所以我就趁假日上網找一下現在有什麼不錯的DVD光碟機。

學生的需求來看,我得找一台相容性高一點,穩定度好些的光碟機比較保險,我從最近的新機型挑了一台標榜相容性較佳的Philips 22X DVD燒錄機。交給那小鬼之前還是要測試一下,以免出了什麼問題,又要被抓回家問罪…orz。

照慣例!! 有圖有真相~~XD

 
【外盒】            【內容物】

產品規格:(摘錄自官網)
寫入速度:
‧DVD±R: 22X (29700KB/sec) 
‧DVD±R DL: 8X (10800KB/sec)
‧CD-R: 48X (7200KB/sec)

讀取速度:
‧DVD ROM: 16X (21600KB/sec) by CAV
‧CD-R: 48X (7200KB/sec) by CAV 
‧RAM: 12X (16200KB/sec) by PCAV

複寫速度:
‧DVD+RW: 8X (10800KB/sec) by CLV
‧DVD-RW: 6X (8100KB/sec) by CLV
‧DVD-RAM: 12X (16200KB/sec)
‧CD-RW: 32X (4800KB/sec) by CAV

其它:
‧介面:SATA
‧存取時間:140 ms
‧緩衝區大小:2 MB
安裝:

硬體的安裝跟其它SATA規格的光碟機相同。最令我驚豔的是,在我安裝完光碟機附的Nero燒錄程式後,它會繼續安裝一個「Philips Intelligent Agent」,我去查了一下,原來這台光碟機有「人工智慧自動更新韌體的功能」,反而是個比較少見的設計,我以前接觸的光碟機中,這功能比較少見(一般都只有在主機板的BIOS或驅動程式才會見到這種設計)

 
【開始安裝】        【安裝結束】

   
      【啟動自動產品更新】   【可設定產品更新時間】




補充:自動更新韌體的功能,其實不只是對這台DVD光碟機有用,從官網上可以查到,它還囊括了許多Philips的周邊設備,例:藍光光碟機、網路存取設備(NAS)、網路攝影機(Webcam)...等,都能夠藉由這種方式來得到更新。如果每一家產品都能有類似的自動更新程式,我想電腦的安裝與更新,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應該就不再是這麼樣地難以馴服。

驗明正身:

在測試它燒錄能力之前,總得先來個驗明正身,我就直接透過NERO的「INFO TOOL」來看一下它的緩衝區大小,及光碟片的支援能力


【透過NERO查看燒錄機的支援能力】

空白片測試:


竟然要測試相容性,我就找出我手邊所有能夠找得到的光碟片來測試,其中包括了DVD-R:16X / 8X、CD-R和CD-RW共四種空白片來做測試,比較美中不足的是我手邊沒有DVD+R的空白片能夠進行測試,不過…只要事先告知表姐,DVD+R的片子我沒有實際測試過,盡可能採用DVD-R片子燒錄,我想她兒子應該也能夠體諒才是。

1. DVD-R 16X測試:CMC MAG . AM3

接著放入光碟上寫著16X的DVD-R空白片,透過NERO的光碟資訊,可以得知這張DVD-R的光碟,最高的寫入速度是18X,與片子上所寫的16X有些許出入(較為保留!?):

   
    【16X DVD-R空白光碟】     【光碟片資訊】

在進行「基準」和「建立光碟」兩種測試時,可以看見它平均都有13.47X的速度,除此之外,在建立光碟的測試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速度在接近18X時,速度就明顯的受到壓抑,這一點應該跟光碟片支援性有關。

 
  【基準】         【建立光碟(虛擬)】

2. DVD-R 8X測試:Daxon

這張8X DVD-R就有比較不同的測試曲線,這可能就跟光碟片品質及讀取方式(Z-CLV)有關,在1.x GB之前,都還是只有6X的速度,之後就會以它能容許的最高速度(8X)進行測試,平均也還是能有7.38X的水準,至少能夠正常使用比較重要。我想對很多人來說,燒錄成功應該比燒錄速度快來得重要才是。

 
    【8X DVD-R空白光碟】     【光碟片資訊】

 
      【基準】          【建立光碟(虛擬)】

3. CD-R 測試:Prodisc

雖然現在DVD已經算是光碟的入門款,但是有許多舊的資料還是會存放在CD中,所以我還是要拿片CD來測試一下這台燒錄機,對於舊CD片是否會有水土不服的情形,還好,測試的結果還算穩定,平均速率仍有23.78X。

  
    【CD-R空白光碟】       【光碟片資訊】

 
      【基準】          【建立光碟(虛擬)】

4. CD-RW 測試:CMC Magnetics

CD-RW主要是拿來儲存一些經常會變更的資料使用,雖然說現在隨身碟的價位已經相當平民化,但還是有人習慣使用光碟片,所以這也是我測試的部份之一,雖然光碟片上寫著4X~12X,但是我在NERO CD DVD SPEED中,它僅能以10X來運作,所以在實際測試的狀況,它的平均速度也約為10X左右,對於複寫片來說,這樣子的速度也還說的過去,我只求不要無法讀取就好。

 
    【CD-RW空白光碟】       【光碟片資訊】

 
      【基準】         【建立光碟(虛擬)】

經過了這四種的空白片測試,這台燒錄機的燒錄能力應該足夠讓我老姐使用,不過,沒有做到DVD+R的測試,總是覺得有點缺少了些什麼,雖然沒有手邊沒有空白的DVD+R片,但是有幾張已經燒錄過的DVD+R光碟片,雖然無法測試空白燒錄,但至少能確認這台光碟機是否能正常讀取DVD+R,我也才能夠安穩的把這台Philips的光碟機,交給我表姐,讓她那寶貝兒子使用。

讀取測試:

1. DVD+R 16X測試:Ritek R05 001

 
    【16X DVD+R─2.87GB】    【基準測試】

2. DVD+R 8X測試:Ritek R03 002

 
    【8X DVD+R─2.24GB】     【基準測試】

3. DVD-R 8X測試:CMC MAG . AE1

 
    【8X DVD-R─3.93GB】     【基準測試】

經過了16X、8X的DVD+R和8X DVD-R的光碟測試之後,雖然無法代表所有的光碟片全都相容,至少在我手邊能夠取得的光碟片中,還沒有找到它無法燒錄或讀取的光碟片,至少比某些挑片挑的很嚴重的DVD光碟機安全許多。

產地:


有一點我覺得最難能可貴,就是在許多大廠都紛紛把製造地轉移到中國的同時,這台光碟機的產地竟然是在菲律賓(歐洲設計),雖然說無法端以產地來評斷產品的優劣,但是最近有太多對案品質的負面新聞,若是能稍微避開風險,也沒有什麼不好。

總結:


Philips這一台SATA的光碟機跟其它市面上主流的DVD燒錄機相比(18X~20X)之下,我會選用它的最大主因,除了具備22X的高燒錄速率(趕著燒錄資料時,能派上用場),就是它對於DVD±R的相容性。

在進行燒錄測試時,它所產生的震動比我自己使用的DVD燒錄機來的微小;至於噪音我僅能以自己的耳朵判斷,在燒錄初期,噪音較大,但速度穩定之後,倒也感覺不到什麼明顯的噪音。

它最大的特色有:相容性菲律賓製造快速燒錄,但是對大多數使用者來說,能穩定且完整的將資料燒錄及讀取出來,或許更值得讚賞。除此之外,若是再能夠避開一些可能的風險(產地、軔體更新),多花那幾十元我倒覺得還算值得。

雖然,每個人對於燒錄機的考量各有不同,有人重外觀重量速度,甚至能否破x加密的原版DVD...等。不過,對於絕大多數的使用者,這台Philips 22X DVD燒錄機(SPD2517BD),應該挺夠用了才是,畢竟要滿足學生的需求,穩定相容性應該更為重要,不是嗎?

參考資料:
官網:http://www.p4c.philips.com/cgi-bin/dcbint/cpindex.pl?scy=TW&slg=ZHT&ctn=SPD2517BD%2F97

使用者手冊:http://www.p4c.philips.com/files/s/spd2517bd_97/spd2517bd_97_dfu_zht.pdf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奇美32吋數位液晶顯示器體驗心得(TL-32W6000D)

8 則留言:
在因緣際會之下,有機會能夠測試到廠商提供的液晶顯示器,雖然家中的電視還未更新成液晶電視,因為我只要是能夠用電腦搞定的相關應用,我大都會整合到電腦上一次解決(其實是因為在外面租房子,不太適合添購大型電器),不過,周遭有不少朋友、家人早已在享受數位電視的快感,竟然這次也有機會能夠一償宿願,來好好地把玩一下這台數位液晶顯示器。雖然是測試,但是太過於技術層面的功能,我會附上官方的原廠連結,在此也不多贅述。

外觀及商品特色:

據說,這台奇美的32吋液晶顯示器(TL-32W6000D),在8月中(97年)才正式上市,我就很像看看它究竟有什麼能耐,還是又多了什麼樣子的新功能?




從包裝紙箱外的介紹看來,它這台液晶顯示器主打的內容有:



特點和數據
高解析度:1366×768
超高對比:1500:1
高亮度:500 cd/m2
廣視角:水平/垂直:178°/178°
立體音效:左右各10 W

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其它的特色,也都可以在包裝的外觀上找到,其中最吸引我的應該是「HD ready」、「Chromax circuitry」和「高畫質的掃描格式」,它的主要訴求是高畫質和顯色技術,這當然也是我測試中最希望擁有的體驗。

接著就是讓這個32吋的龐然大物重現天日,因為我平日的工作環境中,不是使用19吋的桌上型LCD,不就是14吋的NB液晶器居多,突然看見32吋的液晶顯示器,心想著如果我能用它來代替工作機,該有多好?(我這是異想天開吧!?我會先變大近視...)



據我從網路上收集得知的資訊,這台液晶顯示器主打「廣色域」(簡單的說就是能比市面上的電視多顯示30%顏色)、多組HDMI(後:2組、側:1組)、環繞音效Chromax α 超微晶影像優化平台(處理器),這些在面版左下角的貼紙上也能得到佐證。



視訊盒安裝:

這台液晶顯示器,隨機還有附上一個數位/類比都能用的雙視訊盒,它位於附件盒中,裡面有附上一張詳細的安裝流程圖,就算自己DIY來安裝視訊盒,也不會是件多難的事。


(附件盒內容物)

  
(視訊盒特寫)     (安裝說明書)

我自己也親自操作一次,安裝部份的確容易上手,只要能夠拆開背板,基本上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安裝步驟如下:

(1)轉開背板的一顆螺絲(沒錯,就只有一顆),由下往上的方式拆下背板。



(2)將視訊盒裝上(位於左上方)、鎖上螺絲、接上排線。



(3)蓋回背板(撕下背板為視訊盒預留孔的黑色擋片),大功告成。



螢幕設定:

這台液晶顯示器的設定介面相當簡潔,屬於大眾化的設計,對大多數的使用者來說,其實這樣子的設計反而比較好,因為太過精細的微調,一般人既看不出它們的差別,還有可能會在調整個過程中把自己弄得一肚子火。

甚至可以先採用預設值,這是比較安全的做法,畢竟視覺上的感受相當主觀,很難找到符合大家喜好的平衡點,自己看得開心最重要。



影像測試:


接下來就是螢幕顯示的重點,這部份我做了三種輸出模式的測試,包括AV端子HDMIDVI轉HDMI的輸出模式,這部份我還向朋友借了PS3來測試一下藍光的威力,不過,這部份的畫面都是我直接從螢幕上以數位相機翻拍,畫面品質可能就無法真實呈現(有些模糊的地方,可能是自己對焦沒對好...),若你有興趣的話,可以跑一趟展場看實機,那真的是很不一樣的感受,話不多說,直接來看相關的畫面吧!

(1)AV端子:
這個畫面是我用PLAY STATION 3(PS3)播放蜘蛛人3的藍光光碟,經過一般的AV端子輸出至奇美的32吋液晶顯示器,感覺起來跟一般的畫質好像差異不大,我自己也還在納悶為什麼?這不是藍光的電影嗎?


(AV端子‧480i)

去看了一下PS3和液晶顯示器的設定過後,發現了問題所在(其實是自己耍寶),原來我沒有去另外設定解析度與輸出的選項,使得PS3竟然是採用480i的解析度來播放藍光影片,換言之就是「自殘」,因為採用這種方式來播放影片,就算是直接拿VCD來播放的品質,顯示出來的畫面也差不多。

(2)HDMI:
接下來的重點上場,這次我直接採用HDMI端子對接的方式(PS3和顯示器),連接好之後,還要記得在播放器(PS3)中開啟所有支援的模式,不然它還是只會以內建的480p來顯示。(所以想要使用1080i 或p的畫質來觀賞影片,播放設備顯示器的支援能力缺一不可)

  
(PS3中的視訊及音訊設定)

接下來就可以好好感受一下1080p的威力,它真的能夠讓你看見更多的細節,就以先前測試過的蜘蛛人為例:(請參照圖片中不同尺寸的放大圖)


(HDMI‧1080p24)

除了高畫質之外,廣色域的部份就真的較難以肉眼分辨(需專業軟體或設備才有辦法以數據方式比較,有興趣的人可以上官網參考),這部份我就直接截圖,讓各位的眼睛自行定奪。


(遊戲開頭動畫)


(高速行駛中的賽車)


(賽車場的風景視角)

說句實在話,看到這樣子的畫面,我自己著實也有些動心(會不會變求敗文...),畢竟我都是在一般的PC或NB的LCD上,玩一些遊戲來當作休閒娛樂,若不是這次是借來的測試機,我真想好好地玩上幾天,感受一下玩高畫質電玩的快感!

(3)DVI轉HDMI:
最後就來測試一下現階段最多人擁有的DVI介面,因為現在的顯示卡大都有DVI的輸出介面,所以我們也能夠透過這介面來連接HDMI,我這邊是直接採用NB上的DVI輸出轉HDMI來連接。


(ATI CATALYST所抓取的面板資訊)

從面板資訊中得知,它(TL_32W6000D)最高可支援到1920×1080的解析度(HD ready),也就是1080i或p所需的解析度,根據我在HDMI端子的測試時,也證實了這個結果。

但是...你使用的軟體本身是抓取面板設計的解析度時,你就會發現最大解析度只能到1366×768上下。(我用KMP全螢幕播放我在網路上下載的1080p的電影預告,它就直接以1360×768@60的模式來播放)

竟然如此,我就來做一點不一樣的嘗試,我去找一款能夠調整解析度大小的遊戲,直接以最大的解析度(1920×1080)執行(這動作有一定的風險),就能夠將1080p的高畫質透過DVI轉HDMI輸出至液晶顯示器上,代表這台32吋的液晶顯示器,的確能夠直接到達1080p的水準(1920×1080@60)。


(DVI轉HDMI‧1920×1080@60)

PS:雖然能到達1920×1080的解析度,但是整個畫面會產生嚴重的延遲狀態(LAG),這一點就跟你執行遊戲的硬體等級有關。

結論:

經過了這次測試,我站在一個使用者的角度來檢視奇美這台新推出的32吋液晶顯示器(TL-32W6000D),歸納出的特色及建議事項:

特色:

1.參數設定:顯示器的介面設定簡潔。(選擇性過高,會干擾使用者)
2.I/O配置:側面的HDMI和AV端子便利性較高。(不影響整體美觀)
3.DIY的便利性:背板的拆裝簡便,安裝說明書還算詳盡。
4.雙視訊盒:不需再另外添購數位電視盒,能直接安裝於背板當中。
5.顏色輸出:個人覺得顯色部份較為飽滿。(個人觀點)

其實,在我使用的電子產品的經驗當中,最怕遇見兩件事:說明書有看沒有懂、周邊支援性不佳,這次我在測試這一台液晶顯示器時,這兩個問題並沒有干擾到我,而且在使用的設計上也有我蠻讚賞的部份(側面的I/O端子、背板的拆裝性)。

可再加強處:

1.搖控器的感應:在開、關機時,有時需遷就一下紅外線的感應角度。
2.輸入源的切換:在切換輸入源時(RCA端子、HDMI...等),偵測時間稍長。

經過了這樣的測試,我自己也有點心動,下次家中更換電視時,我想我也會考慮能夠支援到1080p的液晶顯示器,雖說32吋的解析度只有1366×768,對於在外生活的我來說,若是以用途與顯示器尺寸的衡量之下,這台液晶顯示器是可以考慮的產品。

除此之外,它也為了即將邁入的電視數位化,預先做了準備(雙視訊盒),在未來全面的電視數位化時,它還能夠繼續延用,這才符合我個人在購買3C商品的準則,如果你的想法與我雷同,下次在展場看見它時,不妨停下腳步來看看它是否符合你的需求吧!

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

HP光潮(dv4-1018tx)初體驗

10 則留言:
前陣子又有朋友來問我筆記型電腦的選購,結果過沒多久他就直接抱著一台筆記型電腦來找我,要我幫他看看這一台覺得怎樣(都已經買了才來問我...),所以我就得幫他工商服務一下(好像做資訊業的人,都很常遇到這種事吧!)

他的需求其實還算滿簡單的,主要是上網、聽音樂、寫文章和處理圖片,除此之外,他有一個比較特別的需求就是「看電視」,因為他住的地方已經沒地方可以擺下一台電視機(狗窩!?),所以希望能夠直接用筆記型電腦來看電視。

於是他朋友就推薦他手上拿的這一台,我打開箱子一看,才發現這好像是HP新出的機型,光潮系列的其中一台,光從外觀來看,它真的頗有質感,基於有圖有真相的原則,我拿了隨身攜帶的數位相機拍了幾張它的特寫。

  

  

  

  

這台筆電除了外觀的質感之外,也具備指紋辨識的功能,也能夠多一層安全上的保障,不過,我在周邊找到一些比較少見的I/O介面,例:eSATAHDMI。eSATA應該是為能夠外接SATA設備做高速傳輸使用;至於HDMI的部份以前都是只有做一個DVI介面,自己再使用轉接線來輸出到HDMI播放高畫質(1080p)的影片,現在直接做在機身上,也增加了不少的擴充及便利性。

接著我就直接開機來使用看看,現在筆電所附掛的作業系統應該絕大多數都是Vista了吧!(除了低價筆電外),開完機後,第一件事一定就是要來「驗明正身」,除了從內建的「系統資訊」觀察之外,我還用了「CPU-Z」、「GPU-Z」兩套軟體來看看它肚子裡裝得是什麼?


(系統資訊)

從系統資訊得到的分數是3.5分,在Vista的分級之中,以筆電來說,能有3.5分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了,重點還是取決於你要使用它做什麼樣的應用,除此之外,他的Vista也已升級為SP1的版本。

  
(CPU-Z閒置時)    (CPU-Z忙碌時)

CPU這部份是採用Intel Core 2 Duo P8600(2.4 GHz‧45nm製程),支援能力也都不錯,CPU會隨著你使用的狀況而自動調整頻率(EIST的節能技術)。


(GPU-Z)

顯示部份採用的是NVidia GeForce 9200M GS 256MB的版本,就一般的影音播放來說,應該已經算很夠用了,它的GPU時脈為529 MHz。

看到這些硬體規格,就回答我朋友說:「這台筆電你用應該沒有問題,如果能再加個2 GB的RAM會更好(Vista上的記憶體,你絕對不會嫌它多...)」,正準備要關機還他的時候,他突然叫住我說:「那電視的功能呢?」。

我忘了這台筆電對他來說還有一個重責大任,就是充當電視的角色,我就從配件盒的零件中拿出它的外接電視棒(中間黑色),直接接上右後方的黃色插孔,接著就直接從很炫的「Quick Play」按下快捷鍵,就可以看見無線的數位台。

  
(配件盒內容物)   (HP數位電視調頻卡)

甚至可以按下畫面中的紅點進行即時的錄影,或是採用全螢幕的方式來觀看電視,就畫質與便利性來說(附有名片型的搖控器),要拿它當作一台電視的替代機,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才是。


(全螢幕播放)

雖然它的價格偏高(目前在網路平台上的售價約為四萬出頭),但是離主流價位(三萬多)也相差不遠,所以我就跟我朋友說:「那個價差,你就當作是買電視棒其它周的錢吧!」。

看他臉上的表情,我想他應該還算滿意吧!?接著,我就小心地幫他收好這台筆電,否則不小心刮花它的鏡面,我想我就得掏錢出來買了...(這可是他要拿來當電視用的筆電,還是小心點!)

最後我去官網找出這台筆電的規格,也一起附上給大家做個參考:

dv4-1018tx(僅列出部份規格)
處理器類型:Intel® Core™2 Duo
處理器:P8600 2.40 GHz , 3 MB L2
快取記憶體:1066 MHz FSB
無線網路:LAN 802.11a/b/g/n
安裝的作業系統:正版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 32-bit
標準記憶體:2048 MB(最大8 GB)
記憶體類型:DDR2 800 MHz
外部 I/O:連接埠:3 個 USB 2.0、1 個 HDMI 端子、1 個 eSata 端子、1 個 VGA 埠、1 個 RJ-11、1 個 RJ45 乙太網路端子、2 個耳機輸出、1 個麥克風輸入、擴充埠 3、Consumer IR、整合式指紋辨識器、AC 變壓器。
顯示器尺寸:14.1" WXGA 高解析度 AG 顯示器含 infinity BrightView
網路攝影機:HP Pavilion WebCam 搭配整合式數位麥克風
重量:2.22公斤
尺寸:33.4公分(L)x 24.0公分(W)x 3.4公分(最小H)/ 4.0 公分(最大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