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3日 星期三

多電腦切換器與遠端連線(KVM & Remote Login)

沒有留言:
對IT管理者來說,有些工具是能夠幫我們減輕工作量,尤其是在人力精簡時間成本飆高的現在來說,為自己建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更為重要。

我先前也寫過《遠端登入的優缺點》及《遠端連線的黑暗技》,今天主要是來看看KVM和遠端連線的應用層面差在什麼地方,並不是要比較KVM和遠端連線那個好。

更何況這類工具已經朝向全面化的發展,例如KVM原本是用在限定的範圍內(LAB或機房內),現在也發展出KVM over IP的相關硬體,如此一來也就突破了原有的思維。

這兩種設備我都有使用(一人的命運),有其便利不便之處,舉例來說:

傳統KVM的優點:(這裡先不討論over IP的部份)
1.方便快速切換於各主機之間。
2.無需安裝其它軟體或啟動服務。
3.不受網路頻寬所限制。
4.有較大的空間可以使用。(減少輸出/入設備)

遠端連線的優點:Telnet/SSH/VNC/遠端桌面連線...等)
1.不受線材長度的限制。
2.減少往返的時間成本。
3.不需增添硬體。
以上的優點,只要使用過的人都會知道,如果真要比較應用層面的話,KVM應該要跟VNC或是遠端桌面連線來比,因為它們的使用訴求相近。

如果拿KVM跟Telnet/SSH這種文字介面的遠端連線相比,就有失偏頗,畢竟KVM跟VNC這一類工具的主要是能夠「即所」(某個商業軟體的廣告詞),而SSH這一類的應用,大多是透過指令的方式來維護主機使用。

我個人使用的經驗裡,最能突顯KVM的好處,應該就是在機架櫃內的應用,因為機架櫃內的空間極其珍貴,光是主機線材(電力、電信及網路)就足以塞滿機架櫃的內部,如果每台主機各自有一套螢幕、滑鼠和鍵盤的話,一個機架櫃中只要兩台主機以上,就可以把你的機架櫃塞滿,更何況還有繼電其它資訊設備,一般也說也會置放在機架櫃內便於控管。

所以KVM切換器在這種有安全/人員控管的環境內,就能夠看出它的功效,雖然KVM的線材通常都不會超過五公尺(超過20公尺需訊號加強器),但是在限定大小的機房內,勉強還算合用,若是專業級的大型機房則另當別論。

最能看見遠端連線的優點在那呢?

我個人覺得在部門間的主機連線母公司對子公司的主機管理,最能夠看出遠端連線的優點,不過遠端連線還是得透過網路做為媒介,除了安全性的隱憂之外,最怕頻寬負載過重人員設定錯誤這兩件事。

頻寬負載過重:

在部門間的主機連線比較沒有頻寬負載過重的問題(區網的架構下),但是在公司間就得面臨這部份的挑戰,除非原本就有特別規畫一條專線僅供遠端連線使用,否則以現在公司間的資料量來說,頂多只能使用文字介面的遠端連線(Telnet/SSH)來更動主機設定,要用到VNC/遠端桌面連線就顯得有點吃力

人員設定錯誤:

為什麼會怕人員設定錯誤呢?因為你不是真的在電腦面前,如果你透過遠端連線來修改主機設定,一個錯手就可能造成極大的影響,尤其是與防火牆有關的設定(例:LINUX上iptables的設定錯誤,把自己也拒於門外),一個設定錯誤,就得自己親自跑一趟現場,如果是部門之間,頂多練個腿力,如果是母/子公司之間,就真的是吃力不討好的一件事,嚴重一點還有可能會掉飯碗。

雖然KVM和遠端連線各有利弊,對一般人來說,要多花筆錢去買KVM的硬體設備(至少得1K以上),其實是件頗難的事情,所以遠端連線的使用者應該比使用KVM的人來得多吧!

以筆者的親身經歷來說,當初在家自學時,家中弄了個小型區網來練習,也是透過遠端連線來操控三~四台電腦,除了能同步查閱參考資料之外,也能避免在家裡東奔西跑,而且在區網內的安全性顧慮比較小,如果想要自學的人也可以參考這種模式囉!(雖然也能利用虛擬化技術來完成,但是筆者還是喜歡一台主機做一件事就好,也比較能夠模擬真實的情境)

KVM遠端連線,只能說:「工具人人會用,各有巧妙不同」。

2008年2月12日 星期二

多核心的體驗(Experience of Multicore)

4 則留言:
現在的CPU主流應該是雙核心起跳,有錢一點的人也可以去敗個四核心來用(如果你的軟體有支援四核心),現階段去添購新PC或是NB的人,雙核心已經屬於基本配備之一。

對市井小民來說,雙核心用得上嗎?(有需要?軟體有支援?)

這問題我也經常在問我自己,我先前也寫過《多核心CPU的應用》,還有在TOM'S HARDWARE看過的一篇文章《平行處理,第一部:CPU 核心》都有關於多核心的應用與討論。

我在過年前,想要利用電腦把一些影片轉檔成DVD PLAYER能播放的格式,帶回家度過這個有點長又不算太長的年假,尤其是在沒有網路的家,在進行轉檔的過程中,就深刻地感受到多核心的威力,也就是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

筆者手中有三台能夠動用的電腦(兩台PC+一台NB),其中包括了一台P4(單核3.0+1GB RAM)、一台Athlon 64 X2(雙核3800+1GB RAM)、一台NB(雙核T5600+2GB RAM),為了要盡快把想看的影片轉完,我就同時開了這三台主機來進行轉檔的工作。

一比之下,就能感受到雙核心的威力,因為用P4主機轉影片格式,大約是1:1的時間(雖然有超執行緒的技術支援,但是P4時代的HT應該算是偽雙核),用雙核心的Athlon 64 X2或T5600來進行轉檔,大約可以達到2:1的速度(原本1分鐘的影片只需30秒即可完成轉檔)。

為了要實際測試一下這部份的差距,我就拿NB來做個小實驗,在相同的環境之下,比較單核心跟雙核心在轉檔這部份的差別。

測試硬體:CPU:T5600(約1.83GHz)、2GB RAM
測試軟體:TMPGEnc PLUS 2.5
影片格式:原檔的時間長度:1:29=89s
   INPUT:RMVB格式
      Audio: AAC 32000Hz stereo
      Video: RealVideo 4 512x384 25.00fps 479Kbps
   OUTPUT:MPG格式
      Video: MPEG1 Video 352x240 29.97fps 1150Kbps
      Audio: MPEG Audio 44100Hz stereo 224Kbps

在單、雙核心的測試,我是直接透過工作管理員來做到單核或雙核的切換,如下圖:



雙核心轉檔:使用43s完成轉檔。(CPU使用率約為75%



單核心轉檔:使用60s完成轉檔。(CPU使用率約為50%



經過了這樣子的測試之後,為什麼沒有得到2:1的時間差距呢?我自己想了一下,最有可能的因素就是影片長度CPU使用率這兩點。

影片長度:
為了測試的便利性,我沒有採用較長時間的影片檔,只用了89秒的影片,無法跟當初我轉影片檔時,動輒一小時長度的影片來比較。(誤差的部份被放大許多)

CPU使用率:
使用雙核心轉檔時,CPU的使用率僅為75%,並沒有達到100%,如果是直接透過數據來換算效能,多25%的CPU使用率可以減少約17s的轉檔時間,換句話說,如果CPU使用率達到100%時,就能夠逼近2:1的效能差距。

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NB的架構與PC也有所不同,要考慮的因素還有很多,我這篇文章的重點是多核心在影像轉檔上的功效,這應用也是我們比較有機會看出雙核心效能的地方。

可惜我手邊沒有四核心的CPU可以測試,不然我也挺想試看看四核心能否達到更好的效率(單就TOM'S硬體的結論來看應該是可以成倍數成長)。

除此之外,在我測試的過程中,發現記憶體的大小對於影像轉檔的影響極小,只要記憶體能支持系統正常運行即可,1GB還是2GB的RAM,對於轉檔的時間長短並無太大的影響,這一點不像處理靜態影像一樣,完全都給看記憶體的臉色來做事。

雖然這個多核心的體驗的測試過程有點粗糙,重點是讓大家看見多核心CPU對於時間及效能影響在那?讓我們這些小市民們也能夠真實地體會一下CPU革命的好處吧!

2008年2月5日 星期二

年假公告(Notice of 2008/02/06~11)

沒有留言:
一開始,先祝大家「新年快樂新年新氣象(也許有人會回我「新年新工作...」)」,沒有提早放假的人,今天應該是上班的最後一天,大家都會在MSN或部落格留上自己的祝福。

按照慣例,我是一個放假就很難上來更新文章的人,就算有,可能也是在分站「文字工的逆襲」,而年假要上來更新文章,對我來說,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並不是要躲寒流而窩在溫暖的被窩裡,也不是在牌桌上努力地「乾泳」,而是我一回家對外連絡的媒介就只剩下電話,而且還是不具備任何網路功能的2G電話(雖然已經換了3G卡,但是完全沒開通網路的欲望),雖然我用過各式各樣的網路(從撥接到現在的FTTB),但是,我家卻是一個非常不數位化的地方。(老實說也用不著呀!除了我回家這幾天之外...)

其實每次過年大概都是這樣子度過,回到久違的家(真的很久...一年回個一兩次的地方),跟爸媽吃年夜飯、幫忙整理家裡、擔任接送老媽去拜拜的司機、陪陪久違的父母親、參加一年一度的家族聚會(雖然很像是在比「泳技」)...等。

每年都一樣,很難有什麼變化,光是那幾天要去燒香拜拜的地方(雖然我沒有什麼信仰問題,那是家中習俗!),就足以把你綁在家裡動彈不得,更別提要去那兒玩耍。

況且今年,台北養的那隻「喵仔」也會跟我一起回家,因為我捨不得讓他去住寵物店的「套房」,畢竟在家中我是不關他的,又沒那個本錢讓他去住別墅,只好委屈他要跟我長途跋涉回家。(這篇重點應該是年假我沒有辦法上來更新吧!?)

好啦!總而言之,這個年假我要上網的機率不高!(除非我衝網咖、或是提早回台北...),不過還是很歡迎大家留言與賜教,只要我能夠上線,就會馬上回覆各位的留言,畢竟這地方也是我生活重心之一。

最後,再拜個早年:「新年快樂!!」。鼠年再一起努力打拼吧!

2008年2月1日 星期五

查系統資訊的軟體(SysSpec)

4 則留言:
最近要清點每個人電腦裡的硬體資訊,想找些工具來輔助我快速收集電腦裡的硬體資訊,其實我上一篇《隨身碟應用與測試》中,有提到一個很有名氣的Everest,如果再久遠一點的年代,可能會聽過ALDA32這套軟體(停止更新後,已併入Everest之中)。

雖然這些軟體的架構都相當完整,甚至還會秀出該硬體的官網連結,雖然我是從來都沒有直接點過那些官網連結(因為都是連到國外官網,型號或規格有時會不同),但是這兩個軟體,一個已經停止開發,另一個還是要收費的,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希望如此吧!

這兩天剛好有朋友傳了個資訊給我,就是簡單又好用的查詢系統資訊軟體Sysspec),今天花了點時間測試,順道就來分享給大家。

只要到官網最下方就可下載,其它就看圖說故事!(圖多,可點擊放大)

(1)下載點:http://www.alexnolan.net/software/SysSpec.zip



(2)主畫面:紅框部份會特別說明。



(3)Personal:主要資訊,重點是系統的安裝序號



(4)記憶體資訊:還可以看見BANK的使用狀況。




(5)設備資訊:硬碟、CD/DVD的資訊都在此頁。

硬碟:



CD/DVD:



(6)CPU資訊:其中還包括CPU的動態使用量



(7)程式資訊:反安裝刪除無效項目,以及啟動區的程式

程式(反)安裝及刪除無效項目:



開機啟動區的程式:



(8)網路資訊:包含細部設定呼叫系統功能(連線資訊)



(9)其它:利用文字網頁模式來顯示資料(只有主頁面):

文字模式(類似DOS的命令提示模式):



指令說明:
c:\>sysspec.exe /auto c:detail.txt
    ↑    ↑    ↑
   主程式  參數  轉存的檔案名

網頁模式:直接另存成HTML即可。(也可存成CSV檔)



結論:

雖然這個軟體本身不大,但是它免安裝不收費,提供的資料還算齊全,而且將電腦原有的管理工具,幾乎都設好連結在它的功能區中,因為太多,所以我沒有一一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下載來試試,畢竟實用才是最重要的呀!不是嗎?

一個方便的工具程式,本身就應該符合方便攜帶(程式愈小愈好)、不需安裝...等
些要素,否則,工具程式本身就具備使用上的門檻,感覺起來就像是多此一舉,但是,話又說回來,在資訊業界,品牌迷思似乎永遠都會存在吧!

總歸一句,親身體驗之後,再來「講好壞論心得」吧!

2008年1月31日 星期四

隨身碟應用與測試(Application and Test of USB Flash Drive )

8 則留言:
1GB、2GB規格的隨身碟(姆指碟),現在漸漸地成了平價的商品,甚至有變成贈品的趨勢,若是買個隨身碟來儲存一些資料,不用幾百元就可以得手。

連買DVD-RW燒錄器,都可以附贈1GB的隨身碟,由此可知它已走入生命周期的末端,雖然如此,在筆者看來,1、2GB的隨身碟容量,對一般人而言,存資料文件相片已綽綽有餘。

不過,它應用的範圍絕對不只如此,尤其是你手邊有更小規格的隨身碟(例:512、256MB)時,帶出門覺得不太夠用,留在抽屜裡又怕浪費,其實它還是有機會能物盡其用。

只是要讓它重新復活,得有點耐心勇氣,因為手動改隨身碟的時候,可能有無法預期的狀況(凡事都有風險),造成隨身碟直接罷工給你看,而且,要一番複雜動作才能完成的事...,非得有需求或狂熱,才會做下面這些事吧!?

在介紹手動更改的方式之前,先來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這些隨身碟的格式之謎。如果你手中有2GB(4GB)以下的隨身碟,看看它的磁碟區格式,絕大部份都是FAT16吧!你心裡一定會很納悶,為什麼還是用這種老格式呢?(至少筆者有這樣子的疑問)

隨身碟的格式之謎:

其實,在我今天測試之前,我想到曾在PEKO-ism的部落格上看見一篇相關的文章(加快SD記憶卡讀取效能的格式化方式),我也來測試一下我手邊的1GB隨身碟,是否會因為檔案格式不同(FAT16、FAT32)而影響效能。

測試環境:(圖若太小,可點擊放大觀看)

硬體:主機(1GB RAM《512MB*2》、USB 2.0介面),加1GB 隨身碟
  (
僅標示重點元件,其它部份,筆者覺得影響不大。
軟體:
WINXP PRO SP2、HD TUNE 2.53、BENCHMARK

條件1:將1GB的隨身碟,分割成FAT16(XP只會寫FAT)

1.分格後的容量:963MB



2.HD TUNE 2.53:平均值=14.8 MB/s





3.BENCHMARK:Read Avg=15.8 MB/s、Write=4.11 MB/s





條件2:將1GB的隨身碟,分割成FAT32(XP會寫FAT32)

1.分格後的容量:962MB(與FAT16差1MB)



2.HD TUNE 2.53:平均值=14.8 MB/s





3.BENCHMARK:ReadAvg=15.7 MB/s、Write=4.51 MB/s





測試結果:

讀取:FAT16、32平手(HD=14.8 MB/s、BENCH=15.8 MB/s)
寫入:FAT32略勝FAT16(4.51 MB/s > 4.11 MB/s)

結論:採用FAT32格式

說明:因為FAT32在寫入的部份表現較好,所以我會先採用FAT32,這部份跟PEKO-ism的文章內容有出入,除了架構(討論SD卡)不太一樣之外,該篇文章主要是針對4GB的上下來討論(FAT16的限制),而我只用1GB的隨身碟來測試,所以結論無法混為一談,這一連串的測試貼圖給大家做個參考,畢竟剛出廠的隨身碟(4GB以下)以FAT16做格式化居多。

接著我們就來進入重頭戲吧!基本上這部份的技巧,在繁體中文的網站真的不多,絕大部份的資料都是簡體中文的網站,也許是因為代工大量登「」之後,許多軟體也就一同釋出,甚至連量產用的軟體都有(驚)

USB隨身碟的改造:風險自負

1.判讀出USB隨身碟的資訊:(軟體請找Google,不提供連結)

利用CHECKUDISK(U盤檢測器)或從系統資訊中判讀出VID和PID。其實,筆者就是一個太衝動的例子,圖中可以發現我的出廠資訊都消失了!因為,我沒有備份到初始值,所以改寫時,就只能用它預設名稱(能隨興更名)

CHECKUDISK(U盤檢測器):



系統資訊:判讀難度較高)



2.找出量產工具:

利用判讀出的資料,去Google上找出屬於你的VID跟PID(與主控晶片有關)專屬的量產工具程式(具修復功能),我的隨身碟是採用UT163的晶片,所以我去找UT163的工具程式(v3.8.9.0)而VID跟PID可能屬於KINGMAX所有(沒有備份初始值的後果,事後是直接從Google上找到KINGMAX的VID和PID才使隨身碟恢復正常,所以第一步相當重要)

程式介面(名:MDPT)如下圖:(功能之多,超乎想像)

更改流程的說明:
F1設定(Setting)\選擇設備(UT163)



PS:隨身碟沒有顯示在主畫面,先按F5,抓取隨身碟後,再行設定。

3設定:

(1)客製化設定:除了VID和PID要沿用之外,其它隨你改:



除了VID和PID之外,其中較關鍵的是Disk TypeLED Mode

Disk Type:選用Removable (可移動)或Fixed(固定)兩種。

選用固定模式,可透過下面的格式設定,做到隱藏磁碟區分割磁碟區置入ISO檔...等(功能視硬體支援性而定),讓該隨身碟變成開機碟,甚至變成光碟機模式,模擬成USB-ROM的開機碟(實用性待考量)。

說明:有沒有必要改成USB-ROM呢?

其實以主機板的支援來看,有支援USB-ROM的一定有支援USB-HDD,可是有支援USB-HDD就不一定支援USB-ROM,所以,這麼費功夫的改成ROM模式是否值得,這點就有待商榷。

LED Mode:在隨身碟沒存取時(Idle),是不是要讓LED的燈閃爍,以及他的閃爍頻率要多少。

格式設定:



(2)參數設定:
這部份與隨身碟特性有關,例如:容量(Capacity):1024、512MB...、Flash數量(這個我真的不確定,所以用Auto)、操作模式(單、雙通道,這也使用Auto)、USB介面(2.0或Non check,這部份可以在你隨身碟的官網上找到),大都可以選AutoNon Check即可。(細項請自行研究)



4.寫入設定:

按下OK後,回到主頁面,使用Space(空白鍵)開始寫入,寫入完成後,透過QuickTest(F10)來做快速測試,如果連這一關都過不去,就肯定是那裡設定值有錯。如果快速測試能PASS,就移除USB隨身碟後再重新插入,看看系統是否會將它抓取成你所希望的模式。

接下來的玩法我就不多詳述了,畢竟那些ISO檔怎麼做,或是你想要把USB隨身碟透過這種方式改成怎樣的多功能隨身碟,這是個人喜好...

用途:
更改一連串的設定之後,能有什麼好處呢?

1.容量可能變大:你會發現容量可能大一些(
釋放隱藏的磁碟區),尤其是具備特別功能的隨身碟,一般都是將磁碟區做隱藏處理。

2.功能選擇:如果你的隨身碟具備華而不實的功能,可以透過這樣的手段,來增減隨身碟的功用,不過有個前提,就是硬體也要能支援該項功能。

HP的工具方案:

如果是單純用USB隨身碟來製作開機碟(無進階設定),可以透過HP提供的工具來達成(HP USB Disk Storage Format ToolHP Drive Key Boot Utility ),只要利用這個程式將開機檔載入至隨身碟後(僅載入開機檔,其餘檔案需手動複製),就可以拿它來做為開機碟使用。

HP USB Disk Storage Format Tool,V2.0.6



注意事項:

還是要提醒一下,因為你去Google找軟體時,一定會掃到一些國外網站,抓取回來的程式最好先做掃毒,如果環境允許能夠斷開網路更好,畢竟單機操作會安全一點(以免程式被加料),除此之外,最好拿個掃間諜程式的軟體(cookies很容易有東西...),把自己的電腦給「」一遍,不然...會有什麼後果,個人可不做擔保

2008年1月29日 星期二

微軟使系統汰換加速(Microsoft Accelerates System Replacing)

沒有留言:
最近在檢視今年度的工作計畫,其中一個重點就是Vista系統的相容性測試,因為等到六月過後,隨機版本(OEM)的作業系統,只剩下清一色的Vista,再也不會看見那熟悉的XP畫面,因為微軟想要讓XP走入歷史。(如果沒有變化...且低價電腦內載掛的XP也同時結束)

這一點對公司、企業來說的衝擊無可避免的,評估是否要更換系統的人是我們,可是決定權往往是決策者,在這冷颼颼的大環境裡,會大規模更新系統的人畢竟還是少數,雖然Vista號稱比XP更安全(一百個讓你驚豔不已的原因),不過在決策者眼中,實際帶來的效益,遠比追流行重要。

除了測試研發部門,會部份更新成Vista之外,對一般人來說,更換它的迫切性就低了許多,無論是在軟體或硬體的需求皆是,先前的《作業系統的界線》文章中也有類似的觀點。

如果,微軟很有魄力地斬斷XP的後路,或許還比較好,麻煩的就是它們自己還弄了一個GGWA(Get Genuine Windows Agreement)的專案,看起來是給了各家公司行號,另外一條出路...

表面上是為客戶端著想,事實上也讓決策者重新思考,能不能擺脫這種「一隻牛被剝兩次皮」局面,進而考慮現在努力拓展版圖的LINUX系統,對於一般網路、文書作業的使用者來說,的確是相當足夠!(雖然我都是玩文字介面的LINUX,但是我相信它能勝任)。

對於整體規畫來說,整個公司或企業的授權使用相關軟體應用,可能要重新計畫一次,不然就只是落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之途。

非得留在微軟帝國的人是那些呢?

說穿了...只要是企業資源規劃(ERP)的使用者,應該就很難與WINDOWS系統脫勾,除了ERP系統本身的支援性,還有最初跟M$購買的CAL授權,也是使得ERP無法與WINDOWS分開的因素之一。(或許有LINUX版本,對於已經習慣的使用者來說,LINUX的恐懼感太深了)

除此之外,使用專業美工軟體的人,有一半的機會能夠轉換成功(MAC也不是WINDOWS的架構),只是手中的專業級軟體可能要重新購買轉換

是否就能夠用LINUX來取代WINDOWS的工作?

老實說真的不難,頂多是...格式問題需要解決和統一之外(例:M$ OFFICE VS. OPEN OFFICE),對於一般人來說,上網收發Email查資料IM軟體,原則上都能夠在LINUX上找到解決方案。(使用者的接受程度不列入考量的話!)

微軟的GGWA專案,可能會促使系統的加速汰換,而且是朝向LINUX系統來推進,短期還看不太出來成果,等到今年六月之後,這局面應該會慢慢地發酵,不知道微軟在顧全XP這塊大餅的同時,有沒有考慮到這局面?還是...會有另外一波的黑暗兵法?(只能等時間來證明)

其實,我有跟微軟在GGWA這部份深入瞭解過,因為公司對於Vista的需求性不高,舊硬體的支援性也不足,甚至某些決策者的使用經驗不好...等,所以我就得擔任這個中間人的角色。

其實GGWA就是讓隨機版的XP,就地升級為零售版模式,再加上統一管理的序號。(這一點像企業授權),例:原本內部有30台是以隨機版取得WINDOWS XP授權,就在透過GGWA補個30套授權。(至少需五套以上,參考頁面

PS:有一點要提醒,一間公司僅能「就地合法一次


價格角度來看:

我去參考了一下軟體王的XP售價(XP PRO SP2零售版為8790元、隨機版為5190元,而GGWA的專案則是6030元)。

這就代表你買系統電腦時,就附加在主機上的系統費用(絕不會跟5190元等值),如果想要取得零售版的資格,就要再花費6030元來合法升級零售版的資格(當然也可以另外買8790元的零售版)。

從以上的說明來看,就可以知道一般公司行號,為何愛用附加的隨機版。換言之,你若是出錢的人,就不難理解「一隻牛被剝兩次皮」的道理。

雖然微軟給了其它作業系統壯大的機會(不誨言:軟體要賺錢,最快的方式還是改版強迫升級),只是對於管理者來說,同時管理不同的作業系統,是一件繁瑣且複雜的工作。就連原本的AD架構,是否也要因應這衝擊而有變革,甚至是增添其他工具、軟體來化繁為簡。(這部份的預算也不可小看)

對於想要導LINUX進入Client端的人來說,常會把這部份的考量給淡忘,只看見LINUX能夠帶來的自由性價格誘因(只是跟M$的關係少了些,要完全脫離談何容易!),頂多只能說,不用隨著商業政策而起舞。

這種加速系統汰換的狀況,無論管理者使用者還是軟體供給者來說,互動相當微妙,只能把所有方案規畫出來後,加上最難估算時間人力成本,再與決策者討論最恰當的做法。(最好能夠白紙黑字

如果我擬出一個系統化的文件做法,再上來與大家分享,這個即將面對的新潮流,或許M$帝國會因此而茁壯,還是會被其它陣營給蠶食,就等時間來揭曉最終的答案吧!

2008年1月28日 星期一

自動執行的測試(Testing Autorun)

沒有留言:
關於自動執行(Autorun)的文章,我已經寫過不少,今天的文章主要是測試自動執行的設定檔(autorun.inf),對於電腦可以構成什麼樣的威脅。

早在先前KAVO系列病毒肆虐的時候,我就曾經貼過autorun.inf的內容(見快報「kavo變種」),不過當時我並沒有很認真的去研究它的行為。

之後,在我常去的資安網站上有人提起了對它的疑問,插入usb隨身碟後,就可啟動autorun.inf裡面的程式碼嗎?引起了一番討論,當然也有人去找到M$的說明來佐證,我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加入了測試的行列中。

參考文件:MSDN
http://msdn2.microsoft.com/en-us/library/bb776823.aspx
http://msdn.microsoft.com/msdnmag/issues/01/11/autoplay/

(相關應用均有風險,請勿用於危害他人電腦資料之途,刑責自負)

其實這一類的相關設定,早在很久以前,燒錄影音光碟時,就曾經被提出來討論過,只是沒想到就連惡意軟體也藉由它來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