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日 星期一

資料的使用禮儀(Manners of Internet Material Usage)

在網路暢行無阻的時代(還是有些地方不太通...),在網路上找資料的人,真的可以說是上至八十歲,下到八歲國小生都會,也因為如此,資料的使用禮儀更加需要被重視,否則引用錯誤事小、造成其它損失事大。

其實這一點對於部落客來說,不僅是要注意的地方,除了怕造成不愉快之外,有時候告知對方引用資料的動作,反而可以增進提供者更樂於分享。

不然,那天你發現自己原創的文字,被人一字不漏地過去,自己卻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心裡應該會挺不舒服的吧!先不論對方是不是第一手的資料,或許對方使用了創用CC的條款(基於網路分享的美意),但是在筆者看來,適當的尊重還是必要的,畢竟每一個部落客應該都是很珍惜自己辛苦撰寫出來的文字吧!(至少我會...)。

對於網路使用的資料上,其實這一點有很多言論上的免責權,而且在各種不同領域的網路平台上都有自己不同的使用規範(BBS、論壇、部落格...等),不外乎都是禁止人身攻擊附上引用來源,甚至有些更細微的規範(禁注音文...等)。

筆者就在這邊簡單的列出一些比較重要的:

1.引用告知:
現在部落格幾乎都有引用的連結可以使用,但引用前最好還是要取得原作者的同意,雖然並非第一原手的資料,但是附上引用的連結,這樣至少有追本朔源的機會。

2.不以內嵌式網頁引用:
這一點其實很像釣魚網站的手法,但是有某些具有推薦功能的網站,卻以類似的方式來介紹該網站(只是在上頭加了一條小小的「原始網址」),雖然流量增加了,對於原作者來說,卻有另一種不同的感受。

3.適當的區隔本文與引用:
不要讓引用的文章與你自己所寫的本文混淆,如果可以至少要斷行處理,不然只截取摘要即可,其它的原文附上連結(開新頁面),這樣子可以避免有魚目混珠之嫌。

4.引用時,做初步的驗證
因為在引用資料時,很多時候會斷章取義,甚至是有心人發佈的資料(例:美方情治單位竄改wiki資料的新聞),在引用資料前,請先自己判斷過該資料的正確性,或是與具有公信力的網站來比對(雖然不一定正確,例:被用放大鏡檢視的教育部)。

雖然網路上的資料很多,先前筆者還是文字工時,就曾遇過外包把網路上的資料,一字不漏的copy下來給我,只是變成自己的意見,他應該沒有想到我也看過該份資料,我當然是婉轉的不予採用,並且直接變成拒往戶

其實現在這種狀況,在學生領域之中最為常見(學生的報告有八成是從網路上來的),如果附上原文連結,只是做為參考資料選用,報告中的內容多數是自己的心得與延伸的角度,這才是網路資料使用的真諦。

如果只是東抄一篇、西抄一段,可能就失去了網路帶來便利性的用意,雖然筆者也曾經度過那段青澀的歲月,但是...那時候網路上的資源好像還不夠多到我只靠網路就能完成報告,可是現在應該網路上的資料已經多到用不完。

所以,在使用前請先設身處地的想想,如果你是原作,你也會希望受到這種模式的引用嗎?還是希望能夠有良好的互動呢?

一但這些模式與商業用途有關,就會有不同的論點(增加流量、高曝光度...),這並不在這篇文章的討論範疇之中,換言之,在引用具有商業型式的文章符號圖文...等,最好先看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金彈,抵擋名氣帶來的負面效應,否則還是「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