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網站流量(Flow-Rate)與實質效益(Cost-Benefit)

平常都是說一些技術和電腦應用,今天來說一些比較不一樣的吧!

想想之前網路剛起步,大家剛開始習慣這種便利性進入生活時,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呢?

從最早的入口網站(蕃薯藤奇摩PCHOME...等),轉型成拍賣網站,進一步轉為網路上因廣告帶來的效益,這些重大變隔,其實都跟流量效益有關


為何筆者這樣說呢?其實看看以前跟現在網路的擴展性與流通性的差別有多大,就可以一窺端倪,最早的入口網站,是必須投入巨額的網路頻寬費,來支持著普羅大眾上網來經過這入口,查詢網路上一切相關資訊

當時,對入口網站而言,最大的收入應該就是廣告主刊登廣告的費用,不過在剛起步初期,應該真的願意投入這一塊領域的廠商應該有限,所以相對廣告的費用也較為低廉,不過現在證明這些入口網站挾帶著眾多的流量,的確可以為它們帶來可觀的效益,不然YAHOO也不會動手買奇摩

只不過只看入口網站的服務是不夠的,因為有了Google下來參與搜尋引擎的技術與開發,讓Google大神的魅力迅速的延燒,所以那些入口網站們,只好另闢新途

於是開始線上商品交易與拍賣之路,最早國外的eBAY就是很好的實例,所以這些入口網站也整合了原本廣大的流量,導入線上商品的交易,提供平台賺取相關的微薄利潤(聚沙成塔極為可觀),從中得到另一種不一樣的經營來源(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所以線上交易頓時變的火熱,當然也衍生了許多相關的問題,只是這不在筆者這篇的討論中

當線上交易到達一個飽和的狀態後,Google又再度殺出了一條經營之路,那就是它們的Adsense,因為這條路,讓廣告主的選擇不僅僅是只有入口網站的的大流量,甚至穿透到各個網站的經營者

因為它提供了相對的分享機制,只要網站主願意提供放置篩選過的特定廣告,如果網友點選這些廣告時,廣告主也能獲得相對的廣告金分享,雖然微薄,但是對於那些以個人名義服務大眾的經營者而言,也不外乎是一種肯定與支持

這樣子的服務,就帶動了巨大的商機,於是讓許多入口網站也進而效法,將這種模式導入商品的販售,但是...筆者總覺得這之間還是有所差距

因為直接對商品有所連結,而不是針對相關的資訊或是服務,這樣一來可能反感的程度會大大提高,不過這也是另外一種經營的模式,畢竟它們也是只是

在商言商

筆者為何會想要寫這一篇文張來反應流量與效益呢?

其實是因為友人告訴我一件事,啟發了我針對這話題的想法,因為某個以軟體介紹著名的網站,跟友人公司談合作互連廣告的事宜,索價不斐,因為該軟體介紹的網站就是挾帶著高流量來做為談廣告的籌碼,雖然最終結果我沒繼續留意

這卻告訴我們一件事,在這網路開放的世界,處處都可見到商機,應該可以把之前的名句改成:「只要我有流量,沒有什麼不可以

但是,別忘了一件事,流量愈大負的社會責任也愈大(讓我想起了假新聞事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