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盲目追求新技術的風險 (Risks of Pursuit the New Technology)


因為自身工作內容的轉換(不務正業?),所以對於一些系統架構和最適性的選擇有些感觸,所以才衍生了這篇文章,不過,這邊我絕不是要評論技術的優劣與否(我自論也沒有這個能耐)只是單純在風險評估上,進行一種論述,當然,這也包括了很多不同面向的選擇,或許下次當你也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也能夠認真地想想是否該這麼做!?(前提是......你得是個有評估能力決策者

其實新的技術一直以來都不缺,尤其是對科技業來說,更是種必要(不得不)的發展,因此,無論在研發或是商業價值上,每個時代都得透過新技術,帶領人們進入不一樣的領域,或是讓人們願意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例:2萬元的電腦和手機,你會覺得電腦好貴,手機卻連眼都不眨一下的買單),當然,現在手機的確也算是一種新技術堆積出來的產品,不過針對實際應用的層面來說,我想電腦能做的事應該比手機多了不少吧?(當然電腦便利性沒有手機高啦!)

但是,對於產品服務提供者來說,新(熱門)技術就像是一把雙面刃了,這就跟你去選擇商用產品和一般消費端產品時,是否有發現到一個現象,商用產品的技術規格為何總是會晚消費端產品一個檔次呢?

說穿了消費端的產品有很多時候真的是時代的先行者(測試白老鼠),因為對於商用產品的定位和價值來說,穩定及經得起考驗反而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單只是酷炫有趣就可以(若是你的產品或服務目標是一般消費者個話,可能就得兼顧),所以這也就突顯了新技術的風險。

別的不說,就以先前大家一窩蜂的投入的智慧XX,其實只花點心思在這領域的人,其實你會發現這東西其實早就已經有了!也真的稱不太上什麼新技術,只是在市面上並沒有這麼多人知道,有時可能還有地緣因素,同樣的東西,歐美可能跟亞洲市場的接受度也大不相同。

換言之,所謂的新技術(或熱門技術),是否真的這麼適合我們使用,就得更為審慎的考量,否則在我們推出一個產品或服務時,也有可能會陷入新技術的黑盒當中,所以,當要選擇某個新技術或架構之前,也許你該有下列的認知:

1.適用範圍

無論是軟、硬體的新技術,應該先去瞭解最初這項技術所為何來?或是他原先是適用在那個領域,或者它為什麼在特定服務中被人廣為使用?例:搜尋引擎的使用的架構和注重資料關聯的架構是否相同呢?

千萬不要大家一頭熱的在追求什麼就跟著往那方向一頭熱,更何況,有很多是默默地在該領域已經深耕許久的公司,都不一定能夠藉由這技術發光發熱,自己又憑什麼能夠搭上這一波的風潮呢?

除非是有其它更明確的目的,不然千萬不要跟蛋塔效應一樣,一窩蜂地投入一個自己都不確定,而且很多技術或產品的門檻,無論是看起來沒有門檻或是自己無法察覺的,都是一樣危險的一種賭注。

有人或許會說,一樣的技術本來就應該可以應用在不同的產品上呀!不然只局限於特定產品的技術,似乎也將自己的格局縮得太小了吧!?

這句話其實本身沒有錯,但是這就跟下一點資源是否足夠有密切的關係了。

2.資源是否足夠

資源這部分的面向更廣了,先以內部來說......

是否有具備足夠的人力及Know-how,這些往往跟這個技術能否獲得最大化的助益有關(但是也不代表做出來的產品就一定有人會買單),至少能夠確保採用這個技術時的助益會遠大於阻礙。

否則,只會看似可以得到這新技術的好處(例:快速、敏捷開發、省電),但是確得要花更多時間在補強系統架構上的缺失(資料關聯性、產品相容性),最後整體所耗費的心力及資源其實是相似的,更何況,現在推出個新的產品,往往最在意的是先機(Time to Market)。

因此,在這部分,千萬不要因小失大,看似搶得了先機,結果後面發現有整體性的架構風險,以及未知的狀況(對新技術的瞭解程度和團隊的經驗累積不足)難以評估時,這樣子的風險是否值得呢?(要練功絕非不行,但是請將它視為自我能力的精進,絕不要拿著整體資源來豪賭一把)

至於外部資源呢?

其實以台灣供應商的能力之廣,幾乎你想的到的元件、硬體,應該很少會有找不到人可以買的,但是,當你實際接觸之後,你會發現交期之長,因為生產基地早已遷至對岸或東南亞,況且台灣市場一直也非這些新技術的主力市場

因此,很難取得一個物美價廉的好價格,若是以系統製造(整合)商需要Cost Down的角度來說,這也絕不是一門輕鬆的生意,除非自身具備足夠的資源或銀彈來支撐這個市場,不然,這些新技術(產品)帶來的隱憂也會讓整個產品面臨更多嚴苛的考驗。

3.同業為何沒有用

在考慮以新技術來發展新產品時,必定會先進行一些市場調查和研究,或許,最好的方式就是跟實際需求者來個面對面的瞭解,往往比你去問同業來的更直接。

千萬不要抱著閉門造車的想法,怎麼可以事先曝露了自身要發展什麼新產品呢?進而不敢去真正地跟需求者互動,其實以現在的職場環境來說,每個圈子其實都很小,小到真的沒有什麼秘密可言,除非大家談論的是某些高階的研發技術,這一種往往會有其它的保護方式(當然也是有人直接用併購的,一樣可以取得)。

再來,若是跟同業的關係夠好,當然也可以直接問問同業是否有合作的機會,進而互補有無,藉此也能夠發現在製造或是服務提供者的角度來說,究竟困境在什麼地方?不然以現在大家都在努力在產業轉型的當下,為什麼沒有人走這一條路呢?

有時簡單的評估就能夠節省許多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雖說創新是必要的動能沒錯,也因為創新須要孕育的時間較長,一但發現走錯了路,無論要斷尾或是導回正途,都是一件相當棘手的問題。

結語

上述的內容其實包括軟體和硬體相關的整合或開發都有,其實在製作產品的當下,採用新的技術絕非不行,只是在使用它的當下,請先弄清楚它真實的原貌,同時在時間、技術、資源和市場面上,都能夠依據不同的專業,取得不同面向的回饋之後,再來重新思考這項產品的特點及發展。

這其中或許會有很多衝突和考量,但是在取捨之後,或許大家也比較能夠往同一個方向前進,盡量避免像個多頭馬車,其實那才是最浪費彼此心力的一件事吧!就讓有共同感受的人,一起共勉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