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早期我曾寫過一篇《隨身碟應用與測試》,曾經提供一些有關隨身碟的設定跟應用(惡搞)的方法,現在隨身碟的價格已經算親民了,4GB的容量大約是幾百元上下。
如果是具備一些特別功能的隨身碟或許會再高價一點,例如:高速寫入、防寫或支援U3平台...等,不過,比起一些外觀取勝而需要更高價位的產品,我可能就沒法入手。
這次我就來介紹支援U3平台的隨身碟,具備有那些優點,至於是否對每個使用者都適用,這一點就見仁見智,我也是剛好有機會可以接觸到它,所以稍做個整理介紹給大家。
最新版本:1.6
適用系統:WIN2000 SP4 以上、XP、VISTA(1.4版以上)
官網:http://www.u3.com/
U3其實是一種行動平台,簡單的說它就是能夠在你的隨身碟上,建構一個類似作業系統的平台,然後你就將支援U3技術的軟體安裝在裡面。(支援U3技術的軟體)雖然有些一樣是要收費,但是大多數人使用的軟體,你都能在上面找到適用的解決方案。
(這邊可以搜尋軟體是否有U3版)
接著,就能夠把這個安裝好自己慣用軟體的隨身碟,當成你的隨身公事(軟體)包,就算是在別人的電腦上,只有USB能夠使用,你就可以借用別人的電腦使用自己隨身攜帶的軟體,這部份其實跟「免安裝軟體」類似,不過支援這技術的軟體似乎比綠色軟體來得多。(許多軟體不一定有出免安裝版)
比較可惜的是,這技術目前只有在SanDisk出的隨身碟上找得到(因為它們是這技術的研發單位之一),不過它的用意良善,可以把自己慣用的軟體帶在身上。但是對於一般的資訊管理者來說可能就不是件好事,因為他能夠跳脫使用者權限,不需安裝就能在電腦上執行隨身碟中的軟體。
在管理上,這類的技術可能就是一大漏洞,尤其是很多軟體也是使用80 PORT,在防火牆的控管上也相當棘手,至於要怎麼解決這問題,我想也只能從「源頭的USB」下手。還有一些其它常見的問題,可以參考SanDisk官網上的說明內容。
系統加密:
至於加密的部份,其實這類的軟體本身就具備加密的設定,如果你沒有輸入密碼,當你插入支援U3平台的隨身碟時,只能看見部份的磁碟區,而且還是標示為光碟機(此為4GB的隨身碟,僅顯示7MB)
當你啟動U3行動平台技術之後,它會要求你輸入設定的密碼。
解碼之後,才能夠真正的顯示出你隨身碟的真正容量(J:)及開啟相關的應用程式。
(J槽亦為隨身碟內的磁碟區,但在磁碟管理中不同一塊)
接下來,你就可以透過這個中介平台來使用裡面的軟體,有人或許會問:「如果我要用的軟體沒有U3版本怎辦?」你可以試著參考這個軟體(製作支援U3的軟體:Shortcut Creator 4U3)或許它能夠幫上你的忙,讓你把軟體轉進U3的平台中使用。
因為這個技術幾乎只有SanDisk的隨身碟有支援(或許有它的專利保護?),所以我並沒有太過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閱一下它的說明文件,應該都能輕鬆上手。如果你有什麼其它不一樣的應用,也歡迎留言分享,大家可以互相討教一番。
對了!最後不得不碎念一下,那就是這軟體雖然有中文介面,但是僅有簡體中文,為什麼不順手弄個繁體中文呢?那...我還不如直接看英文好些。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使用者與操作環境的鬥爭(The Battle Between User and Operation Environment)
究竟是單機化的軟體好用,還是網頁版(Web Site)的軟體方便?是自由軟體低價,還是商用軟體全面?這往往都是使用者、管理者和公司三方經常在抱怨、限制著彼此的事。
無論是何種操作環境,都會有它的利弊,端看使用者怎麼來看待,可惜,絕大部份的使用者只看見自己的需求,習慣用著自己的語言來詮釋所遭遇到的問題,縱使他們站的立基點不全然是錯的,但是若以整體考量,或者成本績效來判斷時,很多事不只是使用者所看見的那個面向。
縱使如此,我也清楚每個人對不同操作環境、軟體和硬體的接受度原本就不盡相同,但是當你是站在公司這保護傘底下的員工時,就得看清一件事,真正在使用的工具(軟體)的是「人」,而不是一昧地要求軟體怎麼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當然,如果你自己是有錢的企業主,你當然可以花錢請人「量身訂作」一個你自己習慣使用的軟體,但實際會這麼做的人(中、小企業主)有多少呢?就小員工來說,請衡量一下自己的斤兩,更何況隨時保持備戰的學習心態,老實說,對於現在的職場文化來講,的確是相當必要(保命)的一個條件(優勢)。
話又說回來,單機版和網路版的軟體,優劣差異在那裡?其實這就跟考慮是否要導入雲端軟體類似,只是公司內部所架構的軟體不是一般單機上的應用軟體,而是原本就需要協同作業的相關產品。
不過在變更操作環境時,就會遇到下列的狀況:
狀況1:
為什麼我要學一個新的軟體,我原本的做法很好用呀?
回答1:
因為你原本的做法較沒效率,如果現在同時要你忙兩件事,你有辦法應付的過來嗎?(心中的OS:對公司來說,你自願加班我還得出電費給你用,況且加不加班是你個人的造化...)
狀況2:
這個軟體沒有辦法符合我的需求,可以用某某知名軟體嗎?
回答2:
你確定那個知名軟體能夠符合你的需求,不用再遷就它的遊戲規則,況且一套的成本,你覺得該花多久可以攤平?(甚至你所做的事本身遠低於這套軟體的價值),況且你換一套新的軟體一樣也需要時間來熟悉。(心中的OS:你有錢買的話,你愛怎麼用都隨你呀!)
狀況3:
原本只要半小時就可以做好的事,改這套軟體弄了快一小時還沒好?
回答3:
新軟體總是需要熟悉的(再常用的軟體,每次大改版你就不用時間習慣嗎?),說不定等你熟悉它之後,這套軟體可以為你節省更多的時間,況且它對於公司其它的軟體相容性也比原本軟體高,為何不試著用看看呢?(心中的OS:哈!原來你做這件事,只需要半小時呀!?那可以問一下,為何在工作報表上,那件事的處理時間卻是半天有餘...)
:
:
:
狀況N:
我可以不要用這套新的軟體工作嗎?(小聲說)
回答N:
當然可以呀!你只要能夠完全獨立、不影響整體運作、不增加公司額外成本,你的確有權可以不用這套新的軟體來工作,甚至你還能夠向公司建言你的工作方式,說不定可以優化整個工作流程。(心中的OS:最快的方法就是...你自己當老闆啦!你愛怎麼搞都隨你。很多人都會說:「如果是我,一定不會這樣...」。實際上,當你身居該職時,經過通盤考慮後,你才會知道這麼做的迫切性,這就跟有人因「習慣」而反對一樣)
其實,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操作方法,不也是經過長時間的摸索?為什麼現在面臨新的操作環境時會如此的排斥,絕大部分是個人因素居多,例:拉不下臉來學習?覺得自己年紀過大?還是有什麼其它不可抗力的因素存在?
這些跟失去職場的競爭力相比,真不知是孰輕孰重,以現在的景氣看來,對一個沒工作的人來說,如果是要求你上線必須學習新的軟體、技術,我想應該會搶破頭的熱門,可是對於已經身居職場的人來說,往往都像毒藥似的眾人走避。
在使用者習慣、偏見或固執與操作環境的對立之下,往往是造成工作積效不佳的主因,絕大部份的能量都在內耗中消失,換個角度看,有時候強制命令在公司內部來說,絕對有它不可抹滅的重要性,所謂的規勸、緩衝期,只限給那些懂自我充實的使用者,至於其它的大多數人,我想還不如一紙內部命令來得確實。
當然,千萬也不可有盲目的追求,並不是最新的軟體(操作環境),就是最好的使用平台,對於商業化來說,穩定性與相容性絕對凌駕於新功能的使用,所以在真的選擇導入時,最好先請適當的使用者(會自我充實的那一種)先行體驗,再進行評估。
畢竟很多時候管理者看不見實際的操作盲點,這時候可不是表現自己領導果決的時刻,該放下身段時,先蹲下,才有力量跳得更高,可惜的是,往往使用者與管理者之間的立場及落差,會讓彼此都失去了應該具備的眼光(界),我想...這才是這場鬥爭的真相。
無論是何種操作環境,都會有它的利弊,端看使用者怎麼來看待,可惜,絕大部份的使用者只看見自己的需求,習慣用著自己的語言來詮釋所遭遇到的問題,縱使他們站的立基點不全然是錯的,但是若以整體考量,或者成本績效來判斷時,很多事不只是使用者所看見的那個面向。
縱使如此,我也清楚每個人對不同操作環境、軟體和硬體的接受度原本就不盡相同,但是當你是站在公司這保護傘底下的員工時,就得看清一件事,真正在使用的工具(軟體)的是「人」,而不是一昧地要求軟體怎麼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當然,如果你自己是有錢的企業主,你當然可以花錢請人「量身訂作」一個你自己習慣使用的軟體,但實際會這麼做的人(中、小企業主)有多少呢?就小員工來說,請衡量一下自己的斤兩,更何況隨時保持備戰的學習心態,老實說,對於現在的職場文化來講,的確是相當必要(保命)的一個條件(優勢)。
話又說回來,單機版和網路版的軟體,優劣差異在那裡?其實這就跟考慮是否要導入雲端軟體類似,只是公司內部所架構的軟體不是一般單機上的應用軟體,而是原本就需要協同作業的相關產品。
單機版:至於缺點部份,它們擁有的優點往往就是對方的缺點(廢話),不然何必要分成這兩種不一樣的操作環境呢?但是還有些灰色地帶,舉例來說:有些單機軟體可支援多國語系、或同步化的功能、網路版軟體一樣也有自由(免費)軟體可用。
優點:可離線操作、操作環境較單純、價格較為低廉...等。
網路版:
優點:硬體需求較低、可跨語系操作、具協同作業的靈活性...等。
不過在變更操作環境時,就會遇到下列的狀況:
狀況1:
為什麼我要學一個新的軟體,我原本的做法很好用呀?
回答1:
因為你原本的做法較沒效率,如果現在同時要你忙兩件事,你有辦法應付的過來嗎?(心中的OS:對公司來說,你自願加班我還得出電費給你用,況且加不加班是你個人的造化...)
狀況2:
這個軟體沒有辦法符合我的需求,可以用某某知名軟體嗎?
回答2:
你確定那個知名軟體能夠符合你的需求,不用再遷就它的遊戲規則,況且一套的成本,你覺得該花多久可以攤平?(甚至你所做的事本身遠低於這套軟體的價值),況且你換一套新的軟體一樣也需要時間來熟悉。(心中的OS:你有錢買的話,你愛怎麼用都隨你呀!)
狀況3:
原本只要半小時就可以做好的事,改這套軟體弄了快一小時還沒好?
回答3:
新軟體總是需要熟悉的(再常用的軟體,每次大改版你就不用時間習慣嗎?),說不定等你熟悉它之後,這套軟體可以為你節省更多的時間,況且它對於公司其它的軟體相容性也比原本軟體高,為何不試著用看看呢?(心中的OS:哈!原來你做這件事,只需要半小時呀!?那可以問一下,為何在工作報表上,那件事的處理時間卻是半天有餘...)
:
:
:
狀況N:
我可以不要用這套新的軟體工作嗎?(小聲說)
回答N:
當然可以呀!你只要能夠完全獨立、不影響整體運作、不增加公司額外成本,你的確有權可以不用這套新的軟體來工作,甚至你還能夠向公司建言你的工作方式,說不定可以優化整個工作流程。(心中的OS:最快的方法就是...你自己當老闆啦!你愛怎麼搞都隨你。很多人都會說:「如果是我,一定不會這樣...」。實際上,當你身居該職時,經過通盤考慮後,你才會知道這麼做的迫切性,這就跟有人因「習慣」而反對一樣)
其實,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操作方法,不也是經過長時間的摸索?為什麼現在面臨新的操作環境時會如此的排斥,絕大部分是個人因素居多,例:拉不下臉來學習?覺得自己年紀過大?還是有什麼其它不可抗力的因素存在?
這些跟失去職場的競爭力相比,真不知是孰輕孰重,以現在的景氣看來,對一個沒工作的人來說,如果是要求你上線必須學習新的軟體、技術,我想應該會搶破頭的熱門,可是對於已經身居職場的人來說,往往都像毒藥似的眾人走避。
在使用者習慣、偏見或固執與操作環境的對立之下,往往是造成工作積效不佳的主因,絕大部份的能量都在內耗中消失,換個角度看,有時候強制命令在公司內部來說,絕對有它不可抹滅的重要性,所謂的規勸、緩衝期,只限給那些懂自我充實的使用者,至於其它的大多數人,我想還不如一紙內部命令來得確實。
當然,千萬也不可有盲目的追求,並不是最新的軟體(操作環境),就是最好的使用平台,對於商業化來說,穩定性與相容性絕對凌駕於新功能的使用,所以在真的選擇導入時,最好先請適當的使用者(會自我充實的那一種)先行體驗,再進行評估。
畢竟很多時候管理者看不見實際的操作盲點,這時候可不是表現自己領導果決的時刻,該放下身段時,先蹲下,才有力量跳得更高,可惜的是,往往使用者與管理者之間的立場及落差,會讓彼此都失去了應該具備的眼光(界),我想...這才是這場鬥爭的真相。
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
節能(靜音)平台的可能性?(Possibility of Efficient/Soundless platforms)
昨天看見了在測試圈裡具有一定水準的Tom's Hardware一篇測試文(Athlon vs. Atom:節能 CPU 大對決 : 8 瓦耗電的 AMD Athlon 64 2000+ ─2009/02/16)讓我們看見了更多的可能性。(雖然CPU在台灣還沒面世,文章中提到約為60美金)
究竟現在的我們所追求的是什麼?更高的效能?更低的能源消耗?更安靜的操作環境(平台)?或是更低的價位?當然有人會說...不能全部都包嗎?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想大家都認同這句話才是,只是在電腦(3C)的世界裡,總是得挑戰它的極限在那?就跟以前一昧地追求高時脈,現在則是追求多核心,似乎都是想找到那個極限在那?
近年來因為精簡(低價)筆電的蓬勃發展,讓這種搭配低耗電的CPU(例:Atom N2xx、Celeron 2xx)的架構逐漸為大眾所接受,或許是剛好遇上這波全球的不景氣吧!
不過,似乎在桌上型電腦的平台上,還看不到太多類似的設計,目前較為人所注目的仍為All in One的PC設計,或是少數的精簡PC上,才會看見類似的架構,這或許跟一般人使用PC的習慣有關,所以這種架構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吸引力總是稍微低了些,畢竟在電腦或3C商品上,總是需要以高效能、多用途...等文宣,才有利於進一步的促銷商品。
而這次從Tom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類似的架構還是具備著許多的可能性,甚至連近年來一路被壓著打的AMD,一樣有機會跨足類似的架構,甚至能夠打造出一個不需「主動散熱」的PC平台(CPU的散熱不需風扇,全速運轉時,僅為55度C),雖然實際應用時可能與測試的結果有所出入,至少它也算是有了一個不錯的突破。
這樣子的消息,給了我一個怎麼樣的想法呢?如果能採用無風扇的電源供應器,以及硬碟改採用固態硬碟(SSD),是否這種架構下的就能夠打造出一個極安靜(無風扇)的電腦工作平台,不過前提是系統散熱的問題能解決。
就算不做如此極端的想法,在電腦內安裝轉速低於2000轉以下的系統風扇來散熱,或許也能在音量與散熱之間取得平衡,畢竟生活中會有聲音的來源太多了!一昧地要求無風扇似乎不太合理。
除此之外,因為節能是現在大環境所重視的目標,除此之外,該文章中提到整體架構的優勢,反而能夠造就出一個整體耗能比Atom系統還低的作業平台。
這點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畢竟在很多時候,使用者真的不太需要去追求最新、最快的電腦規格,只要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日常生活使用的電腦,還比較實際些。(尤其是看見電費單的當下)
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一些事,那就是對於節能這件事,除了要把心思花在刀口上之外(問題的主因),還得從整體面來進行考量,而不要犯了顧此失彼的錯。
尤其是在評定所耗的資源(預算)時,或許你能夠用80%的資源,降低「單一元件」50%的能源消耗(但是對於整體來說僅節省30%),跟採用70%的資源來改善整體架構,說不定能節省整體40%的能源消耗,有時真的得換個角度思考,才能夠跳脫這個框架。
或許對個人來說,這種節能的觀念,實際能夠帶來的效益並不高,但是以現今社會來看,應該絕大多數的家中,都有兩台以上的電腦(如果含影音播放PC的話,我個人就有三台...),並非每台電腦都得具備高效能,例:文書處理、影音播放(一般DVD畫質以下),就很適合導入這類節能主機。
選擇那一種平台,原本就有它的需求及面向,你可以從市場主流來判斷,該產品的消費族群是什麼人,可惜的是,節能平台與頂級機種其實都是少數族群會採用,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單一面向的商品(消費者總是有著「贈品」迷思,希望功能愈多愈好)
以現在的低價筆電來看,不也侵蝕到了中、低規格筆電的市場,更何況對銷售通路(Sales)來說,他們更不喜歡賣這類低價的商品,原因無它,因為該產品的利潤太低(賣一台抽50元?),在一個爹不疼(Sales)、娘不愛(消費者)的環境之下,除非有夠明確的目標導向,否則很難堅持去購買這類商品。
以我個人來說,我其實對電腦這類3C商品的看法,與剛接觸這類產品的初期已有出入,現在我覺得單一功能的商品,只要他的價位在合理範圍內(這點很主觀),或是能為自己換得更多自己在乎的條件(例:時間、安靜、舒適度...等)這東西就有它的價值,旁人沒有什麼資格能夠評斷。
扯遠了...言歸正傳,以現在節能、低價或安靜的桌上型主機來說,絕大多數還是綁系統平台居多(自由度太低),我想待這次文章中所提到的這類產品夠完備時,或許我也會採用它來為日常生活中需要電腦的地方,添加更多的可能性。
究竟現在的我們所追求的是什麼?更高的效能?更低的能源消耗?更安靜的操作環境(平台)?或是更低的價位?當然有人會說...不能全部都包嗎?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想大家都認同這句話才是,只是在電腦(3C)的世界裡,總是得挑戰它的極限在那?就跟以前一昧地追求高時脈,現在則是追求多核心,似乎都是想找到那個極限在那?
近年來因為精簡(低價)筆電的蓬勃發展,讓這種搭配低耗電的CPU(例:Atom N2xx、Celeron 2xx)的架構逐漸為大眾所接受,或許是剛好遇上這波全球的不景氣吧!
不過,似乎在桌上型電腦的平台上,還看不到太多類似的設計,目前較為人所注目的仍為All in One的PC設計,或是少數的精簡PC上,才會看見類似的架構,這或許跟一般人使用PC的習慣有關,所以這種架構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吸引力總是稍微低了些,畢竟在電腦或3C商品上,總是需要以高效能、多用途...等文宣,才有利於進一步的促銷商品。
而這次從Tom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類似的架構還是具備著許多的可能性,甚至連近年來一路被壓著打的AMD,一樣有機會跨足類似的架構,甚至能夠打造出一個不需「主動散熱」的PC平台(CPU的散熱不需風扇,全速運轉時,僅為55度C),雖然實際應用時可能與測試的結果有所出入,至少它也算是有了一個不錯的突破。
這樣子的消息,給了我一個怎麼樣的想法呢?如果能採用無風扇的電源供應器,以及硬碟改採用固態硬碟(SSD),是否這種架構下的就能夠打造出一個極安靜(無風扇)的電腦工作平台,不過前提是系統散熱的問題能解決。
就算不做如此極端的想法,在電腦內安裝轉速低於2000轉以下的系統風扇來散熱,或許也能在音量與散熱之間取得平衡,畢竟生活中會有聲音的來源太多了!一昧地要求無風扇似乎不太合理。
除此之外,因為節能是現在大環境所重視的目標,除此之外,該文章中提到整體架構的優勢,反而能夠造就出一個整體耗能比Atom系統還低的作業平台。
這點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畢竟在很多時候,使用者真的不太需要去追求最新、最快的電腦規格,只要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日常生活使用的電腦,還比較實際些。(尤其是看見電費單的當下)
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一些事,那就是對於節能這件事,除了要把心思花在刀口上之外(問題的主因),還得從整體面來進行考量,而不要犯了顧此失彼的錯。
尤其是在評定所耗的資源(預算)時,或許你能夠用80%的資源,降低「單一元件」50%的能源消耗(但是對於整體來說僅節省30%),跟採用70%的資源來改善整體架構,說不定能節省整體40%的能源消耗,有時真的得換個角度思考,才能夠跳脫這個框架。
或許對個人來說,這種節能的觀念,實際能夠帶來的效益並不高,但是以現今社會來看,應該絕大多數的家中,都有兩台以上的電腦(如果含影音播放PC的話,我個人就有三台...),並非每台電腦都得具備高效能,例:文書處理、影音播放(一般DVD畫質以下),就很適合導入這類節能主機。
選擇那一種平台,原本就有它的需求及面向,你可以從市場主流來判斷,該產品的消費族群是什麼人,可惜的是,節能平台與頂級機種其實都是少數族群會採用,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單一面向的商品(消費者總是有著「贈品」迷思,希望功能愈多愈好)
以現在的低價筆電來看,不也侵蝕到了中、低規格筆電的市場,更何況對銷售通路(Sales)來說,他們更不喜歡賣這類低價的商品,原因無它,因為該產品的利潤太低(賣一台抽50元?),在一個爹不疼(Sales)、娘不愛(消費者)的環境之下,除非有夠明確的目標導向,否則很難堅持去購買這類商品。
以我個人來說,我其實對電腦這類3C商品的看法,與剛接觸這類產品的初期已有出入,現在我覺得單一功能的商品,只要他的價位在合理範圍內(這點很主觀),或是能為自己換得更多自己在乎的條件(例:時間、安靜、舒適度...等)這東西就有它的價值,旁人沒有什麼資格能夠評斷。
扯遠了...言歸正傳,以現在節能、低價或安靜的桌上型主機來說,絕大多數還是綁系統平台居多(自由度太低),我想待這次文章中所提到的這類產品夠完備時,或許我也會採用它來為日常生活中需要電腦的地方,添加更多的可能性。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相同用途,卻有不同結果(The Same Purpose, Differemt Result)
我們都知道軟體工業,多麼地蓬勃發展(前提是沒被這波不景氣擊倒...)在電腦應用上,你要做一件事情,無論免費、共享或商業軟體,任君挑選,這當中有許多不同層面的應用,舉例來說:
限制性:
應用性:
從以上的分類,大略能夠看出商業軟體為何有本事收費(所以沒做到的請自行檢討),其實有更多的狀況是,我們想要完成一件事,卻可以找到相當多不一樣的軟體,雖然目的相同,但在實作之後,才會發現有很多出乎我們意料的地方,往往差異還非我們所能控制。
其實最簡單的例子,應該就是作業系統中就具備的磁碟重組工具(Dfrg.msc,具備UI的介面),其實除了原本內建的之外,還有Diskeeper、O&O Defrag或IObit SmartDefrag...等,這些應該都是現在網路上較為風行的磁碟重組工具。
若以大家最常見的的來說,Windows內建的版本,其實不僅僅圖形化的介面下可用,就算你在「命令提示字元(CMD)」的模式當中,一樣可以使用它來達到磁碟重組的功能。(若用過DOS版的人應該知道它原生長什麼樣子)
如果有需要的話你也可以在該模式下輸入「defrag/?(官網連結)」查看詳細的指令內容(如上圖),不過竟然原本就有內建,為什麼我們還要去另外找尋相關軟體來解決一樣的問題呢?
這就牽扯到很多心態,例:國外月亮比較圓?(內建的也是國外的吧?)、系統資源佔用較少?(這一點我沒實際比較過)、同時多工分析不同的磁碟區...等,無論是何種原因,很多人還是會採用第三方的磁碟重組軟體來進行這項工作。
至於較為人熟知的Diskeeper,其實你會覺得與系統內建的磁碟工具很像,所以用起來會比較熟悉,原因也能夠再微軟官網找到,我摘錄它的一段文字如下:(原文連結)
所以當你使用該軟體時,你或許不會覺得有太大的差異,它所分析出來的結果與系統內建的磁碟重組工具極類似,於是我就順手地用它來把電腦中的其中一個磁碟區(Partition)重組完成。
接著才是重頭戲,我們都知道很多軟體並不適合並存在電腦當中(例:防毒軟體),有可能會造成互相干擾的狀況,但是你各別來使用,在某些時候有相輔相成的功效,但是對於磁碟重組軟體來說,可能就沒有如此樂觀,因為它們很有可能對於檔案系統的重組規則不同,如果你交叉使用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永無寧日的一天。
舉例來說,我已用Diskeeper重組完成的磁碟區,我在用另外一套O&O Defrag來進行重組,竟發現仍有離散的資料(可點圖放大),我甚至再回頭去用Diskeeper分析(避免是在短時間內產生的資料),卻無法發現該筆資料(這無關好壞,僅是兩軟體之標準不同)
從這個例子來看,並非所有相同用途的軟體,交叉使用均有相輔相成之效,有更多時候是處於競爭者的關係,這時使用者也別白費力氣去爭執誰好誰壞,單純地選用自己慣用的軟體即可,畢竟大部份的使用者僅尋求便利,並非都是「魔人級」的使用者。
面對軟體就跟面對不一樣的人生類似,沒有必要所有的準則皆由自己定奪,畢竟這世上原本就沒有不同軟體(人生),會有完全一樣的設計理念(人生歷程),所以多留一點空間,學著欣賞別人的優點,何樂而不為呢?
限制性:
免費、共享軟體:照它的規定走,因為無償(有限)使用。
商業軟體:可有限度的要求廠商變更。(視你公司規模而定)
應用性:
免費、共享軟體:大多針對單一或特定用途。
商業軟體:具備較好的軟體統整能力。
從以上的分類,大略能夠看出商業軟體為何有本事收費(所以沒做到的請自行檢討),其實有更多的狀況是,我們想要完成一件事,卻可以找到相當多不一樣的軟體,雖然目的相同,但在實作之後,才會發現有很多出乎我們意料的地方,往往差異還非我們所能控制。
其實最簡單的例子,應該就是作業系統中就具備的磁碟重組工具(Dfrg.msc,具備UI的介面),其實除了原本內建的之外,還有Diskeeper、O&O Defrag或IObit SmartDefrag...等,這些應該都是現在網路上較為風行的磁碟重組工具。
若以大家最常見的的來說,Windows內建的版本,其實不僅僅圖形化的介面下可用,就算你在「命令提示字元(CMD)」的模式當中,一樣可以使用它來達到磁碟重組的功能。(若用過DOS版的人應該知道它原生長什麼樣子)
如果有需要的話你也可以在該模式下輸入「defrag/?(官網連結)」查看詳細的指令內容(如上圖),不過竟然原本就有內建,為什麼我們還要去另外找尋相關軟體來解決一樣的問題呢?
這就牽扯到很多心態,例:國外月亮比較圓?(內建的也是國外的吧?)、系統資源佔用較少?(這一點我沒實際比較過)、同時多工分析不同的磁碟區...等,無論是何種原因,很多人還是會採用第三方的磁碟重組軟體來進行這項工作。
至於較為人熟知的Diskeeper,其實你會覺得與系統內建的磁碟工具很像,所以用起來會比較熟悉,原因也能夠再微軟官網找到,我摘錄它的一段文字如下:(原文連結)
「磁碟重組工具」MMC 是以 Executive Software Diskeeper 的完整零售版本為基礎。 Windows XP 及更新的版本所隨附的版本會藉由重組使用 FAT、FAT32 或 NTFS 檔案系統的磁碟區,以提供用來維護磁碟效能的有限功能。
所以當你使用該軟體時,你或許不會覺得有太大的差異,它所分析出來的結果與系統內建的磁碟重組工具極類似,於是我就順手地用它來把電腦中的其中一個磁碟區(Partition)重組完成。
接著才是重頭戲,我們都知道很多軟體並不適合並存在電腦當中(例:防毒軟體),有可能會造成互相干擾的狀況,但是你各別來使用,在某些時候有相輔相成的功效,但是對於磁碟重組軟體來說,可能就沒有如此樂觀,因為它們很有可能對於檔案系統的重組規則不同,如果你交叉使用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永無寧日的一天。
舉例來說,我已用Diskeeper重組完成的磁碟區,我在用另外一套O&O Defrag來進行重組,竟發現仍有離散的資料(可點圖放大),我甚至再回頭去用Diskeeper分析(避免是在短時間內產生的資料),卻無法發現該筆資料(這無關好壞,僅是兩軟體之標準不同)
從這個例子來看,並非所有相同用途的軟體,交叉使用均有相輔相成之效,有更多時候是處於競爭者的關係,這時使用者也別白費力氣去爭執誰好誰壞,單純地選用自己慣用的軟體即可,畢竟大部份的使用者僅尋求便利,並非都是「魔人級」的使用者。
面對軟體就跟面對不一樣的人生類似,沒有必要所有的準則皆由自己定奪,畢竟這世上原本就沒有不同軟體(人生),會有完全一樣的設計理念(人生歷程),所以多留一點空間,學著欣賞別人的優點,何樂而不為呢?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網路上的信任?(Trust on Internet)
最近這陣子,Google最被注目的新聞應該就是那將近一小時,數以萬計的網站被貼上了惡意網站的標籤,經過了一番熱列的討論之後,最後Google也出面道歉。(官方說明)
不過,也因為這件事突顯了很多網路上的問題,尤其是我們上網每天都會做的事 ─「逛網頁」,當大家漸漸有了網頁防護的觀念之後,或多或少都會經第三方的廠商(這次的廠商是StopBadware.org),過濾一些有害的網頁,縱使不論攔阻率有多高,總比沒有來得好。
但是,連「Google大神」都有可能會出包,究竟還有什麼事不會發生?這時候又會想起蜘蛛人電影中的那句話:「能力愈大,責任愈重」。
我主要不是要聊這件是究竟誰對誰錯(從Google的官方說明中可以找到答案),我只是想到比起那些國際型的大公司而言,在地廠商的力量顯得相當薄弱(雖然比較貼近使用者),更別提個人在這種狀況中,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第一時間,應該很少人會懷疑大公司所提供的結果是錯的。
換個角度想,個人力量有幾個人能夠辨別真偽?在地廠商在這時候,誰敢跳出來保證自己的清白?就連國際大廠,往往都不想承認是自己的缺失所造成(害怕接踵而至的聯合訴訟?)
那在網路上,我們究竟能夠相信誰?要每個人都具備辨別網站良窳的能力?(這絕不可能...)還是乾脆只上自己常上的網站就好(老實說我自己就是如此...),但是仍沒辦法保證,你每天上的網站,都能夠安然地躲過一次次的攻擊(SQL INJECTION、XSS...等)
我想,我們還是只能夠看著那些大型網站的臉色。只是要保持戒心,因為網路上有太多事情的真偽,仍存在著變數。
舉例來說:在某些發問的平台中,因為缺少了其它第三方(專業背景)的人士來加以控管,上面的資料可信度就會一直受到質疑(但也有它的優點,但這邊暫先不提),雖然透過眾多的網友集思廣益,但是針對某些較專業(冷門)的技術來說,上面的論述往往都得打折再打折。(但是仍有許多新新人類愛直接引用)
雖說如此,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挑脫這個框架呢?
其實,這是我自己在上一份工作的親身經歷,就是引用了錯誤的資料,被主管請過去學習「怎麼立正一個早上,腳不會酸...」當然不是每個主管都會這麼細心的挑出來,當錯誤一再地經過延展、放大之後,真正影響的層面絕對不是你站一個早上就能夠彌補的。
回歸來看現在網路上充斥的新聞、訊息、分享...等,有太多太多是經過包裝的產物,真正的原貌,還是得親身蒞臨才能窺知一二,不過以現在網拍的誘人魔力及便利性,事情的真相也是得等過一段時間之後,才有機會漸漸明朗(漏餡)。
我還記得先前曾在某個討論的場合,與人聊到究竟媒體、出版品、網站...等,應該是提供正確資料的平台,是否該有勘誤機制?(個人認知:承認過錯並不可恥。)
因為,算再有公信力的平台,都有可能因為人為的失誤,造成資料的誤植、遺漏,但是這似乎在國外比較受到重視,中國人的習性總是家醜不外揚居多。(但...這還算是家醜嗎?)
對於學習的人來說,網路是個相當便利的媒介、工具或老師,但是先前看見有報導提到,因為網路的發達造成了學習者思考能力降低,這似乎是有可能的事,因為現在的人似乎已漸漸地把思考轉變成分類、篩選,或許那仍算是思考的一部份。跟原先土法煉鋼的學習者來說,還是有不小的出入,雖然優劣短時間也看不出來。(這又會讓我想起教改...)
雖然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己對任何事都保持一定的疑問,從先前MSN的首頁遭人轉址(DNS設定錯誤),到這次Google發生的慘案,網路使用者還是得訓練一下自己的辨別能力。
畢竟「多數決」或「數大就是美」在網路上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沒有任何人、公司,可以說自己是不會犯錯的,所以培養自己辨別真相的能力十分重要。(看現在一堆掛著免死金牌「Beta」的網站,即可嗅出端倪)
PS:當然,有時候也不要過份地信任自己!(嘆...)取捨之間,只能憑點經驗、運氣與人際互動。
不過,也因為這件事突顯了很多網路上的問題,尤其是我們上網每天都會做的事 ─「逛網頁」,當大家漸漸有了網頁防護的觀念之後,或多或少都會經第三方的廠商(這次的廠商是StopBadware.org),過濾一些有害的網頁,縱使不論攔阻率有多高,總比沒有來得好。
但是,連「Google大神」都有可能會出包,究竟還有什麼事不會發生?這時候又會想起蜘蛛人電影中的那句話:「能力愈大,責任愈重」。
我主要不是要聊這件是究竟誰對誰錯(從Google的官方說明中可以找到答案),我只是想到比起那些國際型的大公司而言,在地廠商的力量顯得相當薄弱(雖然比較貼近使用者),更別提個人在這種狀況中,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第一時間,應該很少人會懷疑大公司所提供的結果是錯的。
換個角度想,個人力量有幾個人能夠辨別真偽?在地廠商在這時候,誰敢跳出來保證自己的清白?就連國際大廠,往往都不想承認是自己的缺失所造成(害怕接踵而至的聯合訴訟?)
那在網路上,我們究竟能夠相信誰?要每個人都具備辨別網站良窳的能力?(這絕不可能...)還是乾脆只上自己常上的網站就好(老實說我自己就是如此...),但是仍沒辦法保證,你每天上的網站,都能夠安然地躲過一次次的攻擊(SQL INJECTION、XSS...等)
我想,我們還是只能夠看著那些大型網站的臉色。只是要保持戒心,因為網路上有太多事情的真偽,仍存在著變數。
舉例來說:在某些發問的平台中,因為缺少了其它第三方(專業背景)的人士來加以控管,上面的資料可信度就會一直受到質疑(但也有它的優點,但這邊暫先不提),雖然透過眾多的網友集思廣益,但是針對某些較專業(冷門)的技術來說,上面的論述往往都得打折再打折。(但是仍有許多新新人類愛直接引用)
雖說如此,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挑脫這個框架呢?
其實,這是我自己在上一份工作的親身經歷,就是引用了錯誤的資料,被主管請過去學習「怎麼立正一個早上,腳不會酸...」當然不是每個主管都會這麼細心的挑出來,當錯誤一再地經過延展、放大之後,真正影響的層面絕對不是你站一個早上就能夠彌補的。
回歸來看現在網路上充斥的新聞、訊息、分享...等,有太多太多是經過包裝的產物,真正的原貌,還是得親身蒞臨才能窺知一二,不過以現在網拍的誘人魔力及便利性,事情的真相也是得等過一段時間之後,才有機會漸漸明朗(漏餡)。
我還記得先前曾在某個討論的場合,與人聊到究竟媒體、出版品、網站...等,應該是提供正確資料的平台,是否該有勘誤機制?(個人認知:承認過錯並不可恥。)
因為,算再有公信力的平台,都有可能因為人為的失誤,造成資料的誤植、遺漏,但是這似乎在國外比較受到重視,中國人的習性總是家醜不外揚居多。(但...這還算是家醜嗎?)
對於學習的人來說,網路是個相當便利的媒介、工具或老師,但是先前看見有報導提到,因為網路的發達造成了學習者思考能力降低,這似乎是有可能的事,因為現在的人似乎已漸漸地把思考轉變成分類、篩選,或許那仍算是思考的一部份。跟原先土法煉鋼的學習者來說,還是有不小的出入,雖然優劣短時間也看不出來。(這又會讓我想起教改...)
雖然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己對任何事都保持一定的疑問,從先前MSN的首頁遭人轉址(DNS設定錯誤),到這次Google發生的慘案,網路使用者還是得訓練一下自己的辨別能力。
畢竟「多數決」或「數大就是美」在網路上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沒有任何人、公司,可以說自己是不會犯錯的,所以培養自己辨別真相的能力十分重要。(看現在一堆掛著免死金牌「Beta」的網站,即可嗅出端倪)
PS:當然,有時候也不要過份地信任自己!(嘆...)取捨之間,只能憑點經驗、運氣與人際互動。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網路電話的優劣(The Good and Bad of Webphones)
「網路」已漸漸成為現代人家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之一,所以很多生活中的瑣事也漸漸地搬到網路平太上,無論是柴、米、油、鹽、醬、醋或茶,進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漸漸地趨於電子化,單就科技發展來說,當然是件好事,但是對於使用者來說,有時卻會讓你迷思了方向。
以溝通來說,最有效率的方式應該就是電話吧!?而在網路上透過音訊來進行溝通,早就已經見怪不怪,從最早的Skype,直到最近有廠商強推的「070」,無論是何種方式,對於網路的依賴程度愈來愈深。
雖然我們可以藉由網路電話,來減少許多在電信費用上的開支,但是在實際使用時,仍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畢竟網路電話的架構與傳統電話本就有不小的出入,牽涉的層面更廣。
軟體式:
網路電話其實從Skype竄起之後,就廣受人們注意,當然也是受到寬頻網路的興盛,才得以有如此的發展規模,像Skype這類的網路電話,它的優點有:
硬體式:
因此,漸漸地有人開始發展出硬體式的網路電話,既可以降低電腦使用上的負擔,也可以與一般公司行號的總機系統相整合,頂多只是撥號時得事先區分使用線路,其它就跟使用一般電話的使用方式相同,甚至更為簡潔,因為點對點之間可以「代碼」進行速撥。(可惜這種架構導入的門檻較高,且網路架構上的設定較為複雜)
那硬體式的網路電話有什麼缺點呢?除了價格昂貴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重點,那就是「使用人數」,因為硬體式的網路電話,得牽就於硬體的規格,如果只有四個通道,頂多就只有四個人同時能夠用這條線路,多了也沒有辦法,這部份就遠不如軟體式網路電話自由。
除了軟、硬體的差別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漸漸企業所接受的就是「節費器」,以軟體式的網路電話來說,其實它在撥打一般電話時,會比傳統電話優惠,主要原因也是經由層層轉接(廠商拆帳)後,再從網路端撥打長途電話、手機...等,至於,為何經過轉接之後會比原本的費用便宜,我想,應該是它們業界內不能說的秘密吧。
至於硬體式的網路電話,一樣也有節費系統,不過通常是硬體廠商直接與當地的電信業者配合,所以對於使用者來說只要請配合廠商開通,在使用上,頂多是多一個轉接音,就能夠享用這項服務,不過這項服務通常都是採預付制,所以比較適合企業使用。
注意事項:
雖然節費器能夠大大降低電話費用的支出,但是,務必得弄清楚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時候不該用,舉例來說:若是撥打同縣市的「室內電話」,千萬就別採用節費系統,因為反而會增加使用的費用。
一般來說節費系統的計費方式跟早期的手機相近,不是以秒計費,而是有個計費單位(6秒、10秒不定),除此之外,它除了撥打長途、手機和國際電話外,若是撥打室內電話,會比你採用原本的傳統電話貴上二、三倍,所以使用者還得自己有點概念,不然省下來的電信費用,就會被錯誤的撥打方式給消耗掉。
網路電話漸漸會成為公司企業省錢的方案之一,但是別忘了,它還是得有網路才能用,所以還是得保留適當數量的傳統電話,就算備而不用,這種風險評估還是得事先做好,畢竟誰都沒有辦法保證網路永遠都能夠暢通無阻(雖然傳統電話也不行...)
以溝通來說,最有效率的方式應該就是電話吧!?而在網路上透過音訊來進行溝通,早就已經見怪不怪,從最早的Skype,直到最近有廠商強推的「070」,無論是何種方式,對於網路的依賴程度愈來愈深。
雖然我們可以藉由網路電話,來減少許多在電信費用上的開支,但是在實際使用時,仍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畢竟網路電話的架構與傳統電話本就有不小的出入,牽涉的層面更廣。
軟體式:
網路電話其實從Skype竄起之後,就廣受人們注意,當然也是受到寬頻網路的興盛,才得以有如此的發展規模,像Skype這類的網路電話,它的優點有:
1.以網路代替傳統線路,節省通話費。不過,它也有它的缺點,因為軟體式的網路電話,每個使用者都得在電腦中安裝該程式,若是使用者數量較多,或電腦等級較為老舊,這些都有可能是拖垮系統效能或網路頻寬的最後一根稻草。
2.能夠結合視訊或其他功能(例:檔案傳送...等)。
3.可結合第三方軟體進行協同工作。
4.加密連線及「類P2P」的架構。
硬體式:
因此,漸漸地有人開始發展出硬體式的網路電話,既可以降低電腦使用上的負擔,也可以與一般公司行號的總機系統相整合,頂多只是撥號時得事先區分使用線路,其它就跟使用一般電話的使用方式相同,甚至更為簡潔,因為點對點之間可以「代碼」進行速撥。(可惜這種架構導入的門檻較高,且網路架構上的設定較為複雜)
那硬體式的網路電話有什麼缺點呢?除了價格昂貴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重點,那就是「使用人數」,因為硬體式的網路電話,得牽就於硬體的規格,如果只有四個通道,頂多就只有四個人同時能夠用這條線路,多了也沒有辦法,這部份就遠不如軟體式網路電話自由。
除了軟、硬體的差別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漸漸企業所接受的就是「節費器」,以軟體式的網路電話來說,其實它在撥打一般電話時,會比傳統電話優惠,主要原因也是經由層層轉接(廠商拆帳)後,再從網路端撥打長途電話、手機...等,至於,為何經過轉接之後會比原本的費用便宜,我想,應該是它們業界內不能說的秘密吧。
至於硬體式的網路電話,一樣也有節費系統,不過通常是硬體廠商直接與當地的電信業者配合,所以對於使用者來說只要請配合廠商開通,在使用上,頂多是多一個轉接音,就能夠享用這項服務,不過這項服務通常都是採預付制,所以比較適合企業使用。
注意事項:
雖然節費器能夠大大降低電話費用的支出,但是,務必得弄清楚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時候不該用,舉例來說:若是撥打同縣市的「室內電話」,千萬就別採用節費系統,因為反而會增加使用的費用。
一般來說節費系統的計費方式跟早期的手機相近,不是以秒計費,而是有個計費單位(6秒、10秒不定),除此之外,它除了撥打長途、手機和國際電話外,若是撥打室內電話,會比你採用原本的傳統電話貴上二、三倍,所以使用者還得自己有點概念,不然省下來的電信費用,就會被錯誤的撥打方式給消耗掉。
網路電話漸漸會成為公司企業省錢的方案之一,但是別忘了,它還是得有網路才能用,所以還是得保留適當數量的傳統電話,就算備而不用,這種風險評估還是得事先做好,畢竟誰都沒有辦法保證網路永遠都能夠暢通無阻(雖然傳統電話也不行...)
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國際大廠的庫存調節地(Where Corporations Dump Surplus)
今天在Twitter上,看見ivanusto說的一句:「我一直都有台灣市場是國際大廠調節庫存地點之一的感想。」 讓我深有同感,所以就來呼應一下他所說的這句話。
其實會有這種感覺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是個常逛IT產品的人,你經常會發現很多國外大廠的新產品,在台灣往往都看不見它的蹤跡,原因無它:市場太小、總公司不願投入資源、代理或經銷商不願承接...等,無論是那一個,都注定了我們無緣在台灣循正常管道買到該產品。
不是託友人從國外買進,就是等著平行輸入或團購,才能滿足自己想購得的相關產品的欲望,尤其是許多公司亞洲總部進駐到對岸或香港之後,這種狀況更趨明顯,往往我們都只能接受閹割版、次級品或是其它非消費線的產品。
在台灣,消費型的3C商品,除非是本土廠商(例:雙A),不然我們絕難得到第一手的新產品,最好的例子,我想應該就是「Wii」吧!從日本水貨早已大量引進的當下,才看見本土代理商姍姍來遲。
除此之外,你如果有親手拆過品牌電腦,就會發現裡面的產品,絕大部份都不是台灣消費線上找的到的產品,許多都是台灣依國外標案產出的主機板,再掛上「國際大廠」的LOGO再銷回台灣當地,所以,你若是真的遇到問題時,你就只能夠上國外網站尋寶,其餘的部份就只能各憑本事,從這一點也不難看出,台灣是庫存的最佳去處?(崇洋的後果...)
市場小就得接受傾銷,無論是次級品或無法得到第一線的新品?這些在商業的角度下我能夠接受,畢竟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對岸的銷售內容也有類似的考量(價格因素居多),但是以台灣的精品文化,或是購物習慣來說,這些「一流」大廠,我想除了市場小之外,應該還有其它因素的考量。
舉例來說:通路成本、售後服務、人事開銷...等,這些我想才是台灣為何看不見一流新品的主要原因,當然這跟市場大小有關,但是,我們反觀現在正夯的「iPhone 3G」,以它的價位及相關服務來說,一台所費不貲的多功能手機,一樣可能在台灣賣出不錯的成績,難道台灣的市場真的有這麼不被重視的小嗎?(或許這跟合作對象有關)
我想這也是台灣地區,如此多代理、經銷能夠生存的主要原因,因為國外廠商害怕進入台灣設立公司(怕脫身困難),所以轉由台灣本地的公司來承接,或許對消費者來說,好像多一點保障,但...能否提供相同的服務品質,這點我想大家心裡都有數,況且還得以高於國外市價的價格來購得產品。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公司寧可直接對國外廠商下訂單,就算運費自付,在某些條件、產品來說,仍是值得的一項投資,就算無法得到跨國的服務支援,但是一項經常需要原廠支援的產品,我想它的可用性應該也大打折扣,只需注意產品的使用地點及影響程度,我想在景氣寒冬中,能夠多省一點都是好事。
好像說得太遠了,把話題拉回庫存調節,其實以現在各大廠均紛紛減產,在3C產業中唯一火紅的除了Netbook之外,似乎也看不見太多發光發熱的商品,但是就連Netbook產品線的新品,在台灣你想要取得如HP、APPLE...等大廠的新品,台灣經常都只能聞其聲,但是看不見實體落地,不然就是跟「Wii」一樣,確認產品受消費者信賴後,再緩緩引進台灣(當下或許又有更吸引人的新品在國外上市),所以我們還是站在接受庫存的角色。
老實說,這點其實對於以「OEM」、「ODM」為強項的我們來說,頗為諷刺,或許是因為現在製造地大多遷往內地,所以才會有許多「山寨」文化產生,不過以我們的角色來說,真要做到相同的文化並不困難(坊間有許多類i社的3C商品),或許市場大小的確能夠決定很多事情的做法,但是怎麼在小市場走出自己的路,當有了足夠的能見度後,再來嘗試較大的市場(現在的網路服務業也是如此...)
但是,單就現在的市場運作來說,我們還是屈居弱勢,除非有足夠大的通路或企業願意承攬這部份的業務,我們還是很難無法脫離「庫存」集散地的影響。就算有大型企業願意承接,對我們消費者來說,是否能有一定的消費水準,這一點也很難說,因為...台灣的消費意識真的只能用「無言」二字帶過,其實,消費者和廠商雙方都有問題,我想這也是台灣消費市場,會走M型路線的主因吧!
其實會有這種感覺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是個常逛IT產品的人,你經常會發現很多國外大廠的新產品,在台灣往往都看不見它的蹤跡,原因無它:市場太小、總公司不願投入資源、代理或經銷商不願承接...等,無論是那一個,都注定了我們無緣在台灣循正常管道買到該產品。
不是託友人從國外買進,就是等著平行輸入或團購,才能滿足自己想購得的相關產品的欲望,尤其是許多公司亞洲總部進駐到對岸或香港之後,這種狀況更趨明顯,往往我們都只能接受閹割版、次級品或是其它非消費線的產品。
在台灣,消費型的3C商品,除非是本土廠商(例:雙A),不然我們絕難得到第一手的新產品,最好的例子,我想應該就是「Wii」吧!從日本水貨早已大量引進的當下,才看見本土代理商姍姍來遲。
除此之外,你如果有親手拆過品牌電腦,就會發現裡面的產品,絕大部份都不是台灣消費線上找的到的產品,許多都是台灣依國外標案產出的主機板,再掛上「國際大廠」的LOGO再銷回台灣當地,所以,你若是真的遇到問題時,你就只能夠上國外網站尋寶,其餘的部份就只能各憑本事,從這一點也不難看出,台灣是庫存的最佳去處?(崇洋的後果...)
市場小就得接受傾銷,無論是次級品或無法得到第一線的新品?這些在商業的角度下我能夠接受,畢竟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對岸的銷售內容也有類似的考量(價格因素居多),但是以台灣的精品文化,或是購物習慣來說,這些「一流」大廠,我想除了市場小之外,應該還有其它因素的考量。
舉例來說:通路成本、售後服務、人事開銷...等,這些我想才是台灣為何看不見一流新品的主要原因,當然這跟市場大小有關,但是,我們反觀現在正夯的「iPhone 3G」,以它的價位及相關服務來說,一台所費不貲的多功能手機,一樣可能在台灣賣出不錯的成績,難道台灣的市場真的有這麼不被重視的小嗎?(或許這跟合作對象有關)
我想這也是台灣地區,如此多代理、經銷能夠生存的主要原因,因為國外廠商害怕進入台灣設立公司(怕脫身困難),所以轉由台灣本地的公司來承接,或許對消費者來說,好像多一點保障,但...能否提供相同的服務品質,這點我想大家心裡都有數,況且還得以高於國外市價的價格來購得產品。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公司寧可直接對國外廠商下訂單,就算運費自付,在某些條件、產品來說,仍是值得的一項投資,就算無法得到跨國的服務支援,但是一項經常需要原廠支援的產品,我想它的可用性應該也大打折扣,只需注意產品的使用地點及影響程度,我想在景氣寒冬中,能夠多省一點都是好事。
好像說得太遠了,把話題拉回庫存調節,其實以現在各大廠均紛紛減產,在3C產業中唯一火紅的除了Netbook之外,似乎也看不見太多發光發熱的商品,但是就連Netbook產品線的新品,在台灣你想要取得如HP、APPLE...等大廠的新品,台灣經常都只能聞其聲,但是看不見實體落地,不然就是跟「Wii」一樣,確認產品受消費者信賴後,再緩緩引進台灣(當下或許又有更吸引人的新品在國外上市),所以我們還是站在接受庫存的角色。
老實說,這點其實對於以「OEM」、「ODM」為強項的我們來說,頗為諷刺,或許是因為現在製造地大多遷往內地,所以才會有許多「山寨」文化產生,不過以我們的角色來說,真要做到相同的文化並不困難(坊間有許多類i社的3C商品),或許市場大小的確能夠決定很多事情的做法,但是怎麼在小市場走出自己的路,當有了足夠的能見度後,再來嘗試較大的市場(現在的網路服務業也是如此...)
但是,單就現在的市場運作來說,我們還是屈居弱勢,除非有足夠大的通路或企業願意承攬這部份的業務,我們還是很難無法脫離「庫存」集散地的影響。就算有大型企業願意承接,對我們消費者來說,是否能有一定的消費水準,這一點也很難說,因為...台灣的消費意識真的只能用「無言」二字帶過,其實,消費者和廠商雙方都有問題,我想這也是台灣消費市場,會走M型路線的主因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