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相同用途,卻有不同結果(The Same Purpose, Differemt Result)

沒有留言:
我們都知道軟體工業,多麼地蓬勃發展(前提是沒被這波不景氣擊倒...)在電腦應用上,你要做一件事情,無論免費共享商業軟體,任君挑選,這當中有許多不同層面的應用,舉例來說:

限制性:
免費、共享軟體:照它的規定走,因為無償(有限)使用。
商業軟體:可有限度的要求廠商變更。(視你公司規模而定)

應用性:
免費、共享軟體:大多針對單一或特定用途。
商業軟體:具備較好的軟體統整能力。

從以上的分類,大略能夠看出商業軟體為何有本事收費(所以沒做到的請自行檢討),其實有更多的狀況是,我們想要完成一件事,卻可以找到相當多不一樣的軟體,雖然目的相同,但在實作之後,才會發現有很多出乎我們意料的地方,往往差異還非我們所能控制。

其實最簡單的例子,應該就是作業系統中就具備的磁碟重組工具(Dfrg.msc,具備UI的介面),其實除了原本內建的之外,還有DiskeeperO&O DefragIObit SmartDefrag...等,這些應該都是現在網路上較為風行的磁碟重組工具。



若以大家最常見的的來說,Windows內建的版本,其實不僅僅圖形化的介面下可用,就算你在「命令提示字元(CMD)」的模式當中,一樣可以使用它來達到磁碟重組的功能。(若用過DOS版的人應該知道它原生長什麼樣子)



如果有需要的話你也可以在該模式下輸入「defrag/?(官網連結)」查看詳細的指令內容(如上圖),不過竟然原本就有內建,為什麼我們還要去另外找尋相關軟體來解決一樣的問題呢?

這就牽扯到很多心態,例:國外月亮比較圓?(內建的也是國外的吧?)、系統資源佔用較少?(這一點我沒實際比較過)、同時多工分析不同的磁碟區...等,無論是何種原因,很多人還是會採用第三方的磁碟重組軟體來進行這項工作。

至於較為人熟知的Diskeeper,其實你會覺得與系統內建的磁碟工具很像,所以用起來會比較熟悉,原因也能夠再微軟官網找到,我摘錄它的一段文字如下:(原文連結
「磁碟重組工具」MMC 是以 Executive Software Diskeeper完整零售版本為基礎。 Windows XP 及更新的版本所隨附的版本會藉由重組使用 FAT、FAT32 或 NTFS 檔案系統的磁碟區,以提供用來維護磁碟效能的有限功能。

所以當你使用該軟體時,你或許不會覺得有太大的差異,它所分析出來的結果與系統內建的磁碟重組工具極類似,於是我就順手地用它來把電腦中的其中一個磁碟區(Partition)重組完成。



接著才是重頭戲,我們都知道很多軟體並不適合並存在電腦當中(例:防毒軟體),有可能會造成互相干擾的狀況,但是你各別來使用,在某些時候有相輔相成的功效,但是對於磁碟重組軟體來說,可能就沒有如此樂觀,因為它們很有可能對於檔案系統的重組規則不同,如果你交叉使用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永無寧日的一天。

舉例來說,我已用Diskeeper重組完成的磁碟區,我在用另外一套O&O Defrag來進行重組,竟發現仍有離散的資料(可點圖放大),我甚至再回頭去用Diskeeper分析(避免是在短時間內產生的資料),卻無法發現該筆資料(這無關好壞,僅是兩軟體之標準不同



從這個例子來看,並非所有相同用途的軟體,交叉使用均有相輔相成之效,有更多時候是處於競爭者的關係,這時使用者也別白費力氣去爭執誰好誰壞,單純地選用自己慣用的軟體即可,畢竟大部份的使用者僅尋求便利,並非都是「魔人級」的使用者。

面對軟體就跟面對不一樣的人生類似,沒有必要所有的準則皆由自己定奪,畢竟這世上原本就沒有不同軟體(人生),會有完全一樣的設計理念(人生歷程),所以多留一點空間,學著欣賞別人的優點,何樂而不為呢?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網路上的信任?(Trust on Internet)

沒有留言:
最近這陣子,Google最被注目的新聞應該就是那將近一小時,數以萬計的網站被貼上了惡意網站的標籤,經過了一番熱列的討論之後,最後Google也出面道歉。(官方說明

不過,也因為這件事突顯了很多網路上的問題,尤其是我們上網每天都會做的事 ─「逛網頁」,當大家漸漸有了網頁防護的觀念之後,或多或少都會經第三方的廠商(這次的廠商是StopBadware.org),過濾一些有害的網頁,縱使不論攔阻率有多高,總比沒有來得好。

但是,連「Google大神」都有可能會出包,究竟還有什麼事不會發生?這時候又會想起蜘蛛人電影中的那句話:「能力愈大,責任愈重」。

我主要不是要聊這件是究竟誰對誰錯(從Google的官方說明中可以找到答案),我只是想到比起那些國際型的大公司而言,在地廠商的力量顯得相當薄弱(雖然比較貼近使用者),更別提個人在這種狀況中,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第一時間,應該很少人會懷疑大公司所提供的結果是錯的。

換個角度想,個人力量有幾個人能夠辨別真偽?在地廠商在這時候,誰敢跳出來保證自己的清白?就連國際大廠,往往都不想承認是自己的缺失所造成(害怕接踵而至的聯合訴訟?)

那在網路上,我們究竟能夠相信誰?要每個人都具備辨別網站良窳的能力?(這絕不可能...)還是乾脆只上自己常上的網站就好(老實說我自己就是如此...),但是仍沒辦法保證,你每天上的網站,都能夠安然地躲過一次次的攻擊(SQL INJECTION、XSS...等)

我想,我們還是只能夠看著那些大型網站的臉色。只是要保持戒心,因為網路上有太多事情的真偽,仍存在著變數。

舉例來說:在某些發問的平台中,因為缺少了其它第三方(專業背景)的人士來加以控管,上面的資料可信度就會一直受到質疑(但也有它的優點,但這邊暫先不提),雖然透過眾多的網友集思廣益,但是針對某些較專業(冷門)的技術來說,上面的論述往往都得打折再打折。(但是仍有許多新新人類愛直接引用)

雖說如此,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挑脫這個框架呢?

其實,這是我自己在上一份工作的親身經歷,就是引用了錯誤的資料,被主管請過去學習「怎麼立正一個早上,腳不會酸...」當然不是每個主管都會這麼細心的挑出來,當錯誤一再地經過延展、放大之後,真正影響的層面絕對不是你站一個早上就能夠彌補的。

回歸來看現在網路上充斥的新聞、訊息、分享...等,有太多太多是經過包裝的產物,真正的原貌,還是得親身蒞臨才能窺知一二,不過以現在網拍的誘人魔力及便利性,事情的真相也是得等過一段時間之後,才有機會漸漸明朗(漏餡)。

我還記得先前曾在某個討論的場合,與人聊到究竟媒體、出版品、網站...等,應該是提供正確資料的平台,是否該有勘誤機制?(個人認知:承認過錯並不可恥。)

因為,算再有公信力的平台,都有可能因為人為的失誤,造成資料的誤植、遺漏,但是這似乎在國外比較受到重視,中國人的習性總是家醜不外揚居多。(但...這還算是家醜嗎?)

對於學習的人來說,網路是個相當便利的媒介、工具或老師,但是先前看見有報導提到,因為網路的發達造成了學習者思考能力降低,這似乎是有可能的事,因為現在的人似乎已漸漸地把思考轉變成分類、篩選,或許那仍算是思考的一部份。跟原先土法煉鋼的學習者來說,還是有不小的出入,雖然優劣短時間也看不出來。(這又會讓我想起教改...)

雖然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己對任何事都保持一定的疑問,從先前MSN的首頁遭人轉址(DNS設定錯誤),到這次Google發生的慘案,網路使用者還是得訓練一下自己的辨別能力。

畢竟「多數決」或「數大就是美」在網路上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沒有任何人、公司,可以說自己是不會犯錯的,所以培養自己辨別真相的能力十分重要。(看現在一堆掛著免死金牌「Beta」的網站,即可嗅出端倪)

PS:當然,有時候也不要過份地信任自己!(嘆...)取捨之間,只能憑點經驗、運氣人際互動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網路電話的優劣(The Good and Bad of Webphones)

1 則留言:
網路」已漸漸成為現代人家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之一,所以很多生活中的瑣事也漸漸地搬到網路平太上,無論是柴、米、油、鹽、醬、醋或茶,進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漸漸地趨於電子化,單就科技發展來說,當然是件好事,但是對於使用者來說,有時卻會讓你迷思了方向。

以溝通來說,最有效率的方式應該就是電話吧!?而在網路上透過音訊來進行溝通,早就已經見怪不怪,從最早的Skype,直到最近有廠商強推的「070」,無論是何種方式,對於網路的依賴程度愈來愈深。

雖然我們可以藉由網路電話,來減少許多在電信費用上的開支,但是在實際使用時,仍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畢竟網路電話的架構與傳統電話本就有不小的出入,牽涉的層面更廣。

軟體式:

網路電話其實從Skype竄起之後,就廣受人們注意,當然也是受到寬頻網路的興盛,才得以有如此的發展規模,像Skype這類的網路電話,它的優點有:
1.以網路代替傳統線路,節省通話費。
2.能夠結合視訊或其他功能(例:檔案傳送...等)。
3.可結合第三方軟體進行協同工作。
4.加密連線及「類P2P」的架構。
不過,它也有它的缺點,因為軟體式的網路電話,每個使用者都得在電腦中安裝該程式,若是使用者數量較多,或電腦等級較為老舊,這些都有可能是拖垮系統效能網路頻寬的最後一根稻草。

硬體式:

因此,漸漸地有人開始發展出硬體式的網路電話,既可以降低電腦使用上的負擔,也可以與一般公司行號的總機系統相整合,頂多只是撥號時得事先區分使用線路,其它就跟使用一般電話的使用方式相同,甚至更為簡潔,因為點對點之間可以「代碼」進行速撥。(可惜這種架構導入的門檻較高,且網路架構上的設定較為複雜)

那硬體式的網路電話有什麼缺點呢?除了價格昂貴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重點,那就是「使用人數」,因為硬體式的網路電話,得牽就於硬體的規格,如果只有四個通道,頂多就只有四個人同時能夠用這條線路,多了也沒有辦法,這部份就遠不如軟體式網路電話自由。

除了軟、硬體的差別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漸漸企業所接受的就是「節費器」,以軟體式的網路電話來說,其實它在撥打一般電話時,會比傳統電話優惠,主要原因也是經由層層轉接廠商拆帳)後,再從網路端撥打長途電話、手機...等,至於,為何經過轉接之後會比原本的費用便宜,我想,應該是它們業界內不能說的秘密吧。

至於硬體式的網路電話,一樣也有節費系統,不過通常是硬體廠商直接與當地的電信業者配合,所以對於使用者來說只要請配合廠商開通,在使用上,頂多是多一個轉接音,就能夠享用這項服務,不過這項服務通常都是採預付制,所以比較適合企業使用。

注意事項:

雖然節費器能夠大大降低電話費用的支出,但是,務必得弄清楚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時候不該用,舉例來說:若是撥打同縣市的「室內電話」,千萬就別採用節費系統,因為反而會增加使用的費用。

一般來說節費系統的計費方式跟早期的手機相近,不是以秒計費,而是有個計費單位(6秒、10秒不定),除此之外,它除了撥打長途、手機和國際電話外,若是撥打室內電話,會比你採用原本的傳統電話貴上二、三倍,所以使用者還得自己有點概念,不然省下來的電信費用,就會被錯誤的撥打方式給消耗掉。

網路電話漸漸會成為公司企業省錢的方案之一,但是別忘了,它還是得有網路才能用,所以還是得保留適當數量的傳統電話,就算備而不用,這種風險評估還是得事先做好,畢竟誰都沒有辦法保證網路永遠都能夠暢通無阻(雖然傳統電話也不行...)

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國際大廠的庫存調節地(Where Corporations Dump Surplus)

沒有留言:
今天在Twitter上,看見ivanusto說的一句:「我一直都有台灣市場是國際大廠調節庫存地點之一的感想。」 讓我深有同感,所以就來呼應一下他所說的這句話。

其實會有這種感覺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是個常逛IT產品的人,你經常會發現很多國外大廠的新產品,在台灣往往都看不見它的蹤跡,原因無它:市場太小總公司不願投入資源代理或經銷商不願承接...等,無論是那一個,都注定了我們無緣在台灣循正常管道買到該產品。

不是託友人從國外買進,就是等著平行輸入或團購,才能滿足自己想購得的相關產品的欲望,尤其是許多公司亞洲總部進駐到對岸香港之後,這種狀況更趨明顯,往往我們都只能接受閹割版次級品或是其它非消費線的產品。

在台灣,消費型的3C商品,除非是本土廠商(例:雙A),不然我們絕難得到第一手的新產品,最好的例子,我想應該就是「Wii」吧!從日本水貨早已大量引進的當下,才看見本土代理商姍姍來遲。

除此之外,你如果有親手拆過品牌電腦,就會發現裡面的產品,絕大部份都不是台灣消費線上找的到的產品,許多都是台灣依國外標案產出的主機板,再掛上「國際大廠」的LOGO再銷回台灣當地,所以,你若是真的遇到問題時,你就只能夠上國外網站尋寶,其餘的部份就只能各憑本事,從這一點也不難看出,台灣是庫存的最佳去處?(崇洋的後果...)

市場小就得接受傾銷,無論是次級品或無法得到第一線的新品?這些在商業的角度下我能夠接受,畢竟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對岸的銷售內容也有類似的考量(價格因素居多),但是以台灣的精品文化,或是購物習慣來說,這些「一流」大廠,我想除了市場小之外,應該還有其它因素的考量。

舉例來說:通路成本售後服務人事開銷...等,這些我想才是台灣為何看不見一流新品的主要原因,當然這跟市場大小有關,但是,我們反觀現在正夯的「iPhone 3G」,以它的價位及相關服務來說,一台所費不貲的多功能手機,一樣可能在台灣賣出不錯的成績,難道台灣的市場真的有這麼不被重視的小嗎?(或許這跟合作對象有關)

我想這也是台灣地區,如此多代理經銷能夠生存的主要原因,因為國外廠商害怕進入台灣設立公司(怕脫身困難),所以轉由台灣本地的公司來承接,或許對消費者來說,好像多一點保障,但...能否提供相同的服務品質,這點我想大家心裡都有數,況且還得以高於國外市價的價格來購得產品。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公司寧可直接對國外廠商下訂單,就算運費自付,在某些條件、產品來說,仍是值得的一項投資,就算無法得到跨國的服務支援,但是一項經常需要原廠支援的產品,我想它的可用性應該也大打折扣,只需注意產品的使用地點及影響程度,我想在景氣寒冬中,能夠多省一點都是好事。

好像說得太遠了,把話題拉回庫存調節,其實以現在各大廠均紛紛減產,在3C產業中唯一火紅的除了Netbook之外,似乎也看不見太多發光發熱的商品,但是就連Netbook產品線的新品,在台灣你想要取得如HP、APPLE...等大廠的新品,台灣經常都只能聞其聲,但是看不見實體落地,不然就是跟「Wii」一樣,確認產品受消費者信賴後,再緩緩引進台灣(當下或許又有更吸引人的新品在國外上市),所以我們還是站在接受庫存的角色。

老實說,這點其實對於
OEM」、「ODM」為強項的我們來說,頗為諷刺,或許是因為現在製造地大多遷往內地,所以才會有許多「山寨」文化產生,不過以我們的角色來說,真要做到相同的文化並不困難(坊間有許多類i社的3C商品),或許市場大小的確能夠決定很多事情的做法,但是怎麼在小市場走出自己的路,當有了足夠的能見度後,再來嘗試較大的市場(現在的網路服務業也是如此...)

但是,單就現在的市場運作來說,我們還是屈居弱勢,除非有足夠大的通路或企業願意承攬這部份的業務,我們還是很難無法脫離「庫存」集散地的影響。就算有大型企業願意承接,對我們消費者來說,是否能有一定的消費水準,這一點也很難說,因為...台灣的消費意識真的只能用「無言」二字帶過,其實,消費者和廠商雙方都有問題,我想這也是台灣消費市場,會走M型路線的主因吧!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資訊統計資料歸誰管(Information-Statistical Data Belongs to...)

1 則留言:
因為我得掌管公司內與資訊相關的大小事,有件事總覺得不太舒服,在自我認知當中,總覺得公司內有關資訊設備的數量授權伺服器採用的種類,甚至有關一些資訊管制的權限政策,應該是屬於公司內部的機密才是,為何總是會有些法人團體,或是別的委任公司想要獲取相關訊息。

從每年一次的xx會委外的資訊調查,到xx事務所的內控調查,全都想要取得相關的資料,我相信站在公司的立場,絕對有權限能夠不提供,因為非上市/櫃公司,應該有權不提供吧?甚至是上市/櫃公司,我想也有權控管相關的資訊。

除非是公司要進行某些ISO的認證(資訊類),得將公司內部的資訊統計資料一併奉上之外,老實說我真不知其它單位如此「主動」詢問這些資料的迫切性為何?瞭解產業動向?評估產業別的資訊預算?(當然有些更黑暗的想法不宜寫出...)

也許是我太過敏感,不過,這些看來跟自身好像無關痛癢的資訊,只要能掌握特定的訊息,還是能夠做出不少事,舉例來說:將你的名單轉賣給相關行銷公司,甚至能夠用獲取的資訊來刺探商業情報

這一點讓我想到近年來相當猖獗的詐騙案件,外人對公司內部的狀況愈瞭解,想要藉此來行騙的機率就愈大,這就跟用社交工具來取得相關資料的手法一樣(網路釣魚、彩紅橋事件...等)

說了這麼多,我想要說的重點是:「究竟這些資料是誰的權責

我們真的有必要將這些資料,提供給第三方的單位知曉嗎?各何況,很多時候我們還不是直接對該機構,中間可能還多了某某徵信公司、某某經辦,在一個不太具備重視機密保護的流程中,誰又能負起資料洩密的風險。

舉個簡單點的例子,例:你透過網路向甲公司買東西,並留下個人的聯絡email,結果與甲公司有結盟關系的乙、丙、丁...等公司,都在「不經意」的狀況下得知你有這筆消費,下次有類似的產品想要促銷時,你的信箱中就會突然冒出各種名義的廣告信件。(其實這在金融保險業更常見...)

竟然如此,我們提供了這些資訊之後,對我們又有什麼好處呢?能夠更瞭解產業在資訊預算的分配?還是像xx普查一樣,讓某些機構能夠獲取足量的資訊,可以為我們發聲?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現過,還是我遺漏了些什麼?請知道的人分享一下心得吧!?

經過這幾次的調查之後,我漸漸發現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甚至有些問題可以反推公司的營運狀況,例:資訊設備的支出佔公司總支出的多少百分比?(有需要這麼詳細嗎?去問國稅局會不會比較快...)

經過了這些往來的攻防之後,每當我在關鍵的問題上模糊其詞,對方的人員就會用假設性的問題來詢問,似乎只是為了能得到一個可交差的數據(但是要我親自回答)。更誇張的是,就算是每年來做調查的機構,還會問你今年與去年度這些名目的支出,是成長或衰減多少百分比?(這不是你們該做的事嗎?)

除了這些之外,就算是內控的資料,有必要交給僅負責少部份資料的委外公司嗎?還是說,這是他們用來評鑑一間公司值不值得接的標準之一?這部份我十分存疑,所以從現在開始,我決定了一件事。

「除非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我將採不合作的方式來面對」

說不定有人也曾經跟我一樣遇過相似的問題,不知你的做法又是什麼?還是誰能夠為這種看來十分不合理,卻又行之有年的情況,提供一份合理的回答,都歡迎你的留言或來信討論...

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心中最佳的軟、硬體(Best Soft/Hard wares for Individual )

6 則留言:
我想看到這個標題,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專屬的答案,或許,很多人都會朝同一個方向來思考,不過現實的狀況卻是「熊掌不可兼得」。

很多時候我們所提出的要求,就像是「想要馬兒(電腦)好,又要馬兒(電腦)不吃草(難搞)」雖然每個人都清楚這個道理,我今天還是來聊聊我心中「最佳軟、硬體」的要件有那些,看看是否跟你們所想像的一樣。(當然也歡迎大家留言提出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就以摘要的方式,列出我心中認為好的軟、硬體應該具備那些條件:

軟體:
1.免費。    2.體積小。
3.免安裝。   4.功能齊全。
5.具說明文件。 6.操作流程順暢。
7.單一介面。  8.能切斷與網路間的連線。
硬體:
1.標示明確。  2.價格與效能合理。
3.具說明書。  4.提供合理的保固。
5.規格通用。  6.DIY的便利性高。
7.散熱良好。  8.便於搬運。
上述的這些條件,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在你實際接觸到的軟、硬體當中,能夠符合超過一半的產品卻是少之又少,更何況每個人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接著,我就針對其中某些特點來提出一些不同的想法(自打嘴巴?),或許在我們一昧地憑直覺在思考想要使用到什麼軟、硬體的同時,是否也同時扼殺了保護自己的權利。

個人看法:

1.免費:
免費雖然好,也相當受大眾喜好,但是你只要回頭想想為何許多大型公司、企業卻不敢使用來看,其實有時候以合理的價格購得軟體,能夠取得一個與廠商比較對等的地位,若是因為軟體部份造成的問題,還有機會向對方求償或要求協助。(免費軟體就得自己養人來維護)

2.說明文件及保固:
無論是軟、硬體,說明文件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不知是受到節能減碳或降低成本的影響,除了某些國際大廠外(似乎國外產品比較在意),其它產品的說明文件都縮水到只剩薄薄的一張紙。

如果在產品官網上能夠輕易地相關文件也就罷了,經常是得像大海撈針一樣,甚至得跟廠商要求才能得到較為詳細的說明文件,比起廠商塞了一堆其它的文宣品,我寧願有份完善的說明書還比較實在。

至於保固的證明,這點就依產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有些只須憑機身序號即可做為保固的標準(在無爭議的時間點),如果沒有取得完整的保固證明或貼紙時,你可能就得自立救濟保留好當初購買此產品的發票。(我知道這點頗有難度)

3.單一介面:
軟體功能愈做愈多,甚至同一套軟體中的功能還有獨立的啟動介面,如果能夠整合在同一個介面上,就能減少使用某一功能時,花時間尋找它的啟動路徑,雖然能夠用連結的方式來處理,但是連結的資料太多,對於系統的穩定來說也不是件好事。

4.切斷與網路的連線:
現在網路十分便利,所以很多軟體的啟動都要求透過網路來認證,這部份其實對於某些操作環境來說,相當不合適,雖然可以透過其它方式進行認證(電話或其它),但是也頗為困擾。除此之外,有時候要求一直要透過網路連線的軟體,會造成你判讀系統是否有異常連線的困擾(病毒、木馬的餘毒)

5.規格通用:
這一點相當重要,可惜的是現在的硬體廠商,似乎非得以改朝換代來增進自己的獲利,雖然我相信不同規格,原本都有它的理論瓶頸。但是以現在更新的速度來看,難道不會覺得太快了嗎?光是換個CPU,就可能讓你的主機砍掉重組。

6.DIY的便利性:
這就跟個人喜好有關,以現在愈做愈小的電腦來看,不佔空間雖然是件好事,如果有天你想要自行拆裝時,你就會有種想死的感覺,畢竟它們的設計就是想盡辦法把所有元件都塞進去,所以相關位置排線的安排,以及內部的擴充性勢必也會被犧牲,所以如果你有DIY的狂熱時,選購這類硬體時可能就得三思。

7.散熱:
這部份是許多硬體廠商最大的痛,避免過熱造成當機,對於使用者來說也相當重要,目前的電腦系統來說,除非是古董級的主機,一般來說都能夠控制溫度到一定的水平之下,但是其它的設備可能就不是這麼樂觀,尤其是網通產品,不信的話你可去Google一下或是去各大討論區,你就可以聽到有許多牌子或型號的產品,有著「熱當」的惡名。

聽我說了這麼多,其實每個人心中或許有著不一樣的答案,我只是簡略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發現了有什麼軟、硬體能夠符合我列出條件的80%,歡迎留言告訴我,我會很樂意去試用。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08年的回顧與想法(Reviews and Ideas of 2008)

沒有留言:
這幾天看見大家都來個「年度總整理」,我也不免俗的回頭來看看,這一年當中我究竟做了些什麼?或者說,什麼事情對我的影響最深?正因如此,我想這一篇應該會有點雜亂,像流水帳吧!

今年度有件事得自首,那就是...寫文章的數目減少許多(數字總是不會騙人),光是從文章統計中所看見的數字,今年度一整年比去年3月多到年底少了足足一百多篇,雖說寫文章原本就沒有誰能夠強迫自己,但是數字如此懸殊,著實也該為自己的偷懶認錯。(工作忙不能作為藉口...)

竟然是回顧與想法,我想就從「硬體」、「軟體」及「觀點」三方面來切入好了,以免這個流水帳太長、太瑣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