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3日 星期一
路由(Routing)
路由(Route)這個字對於大多數的IT人來說,應該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可是現在愈來愈多IP分享器的設備,同時也具備設定靜態路由的設定,不過靜態路由該怎麼設呢?
對一般人來說,靜態路由設定的機會不多,除非是你有把網段做特定的切割時,但又想要兩者之間能夠進行溝通,才會有這部分的設定,筆者就以前上課時所學,來與大家一同分享,希望能夠對靜態路由能有更加明確的認識
其中還包括了最快路徑(例:RIP協定)和最佳(短)路徑(例:OSPF協定)的差別
首先,要說明網路的環境條件,其中包括了三個網段(192.168.1.x、192.168.2.x、192.168.3.x),兩個路由器(A、B-Router)、一個NAT主機、一台ADSL MODEM(濾波器略),而靜態路由則是設定在兩台Router上
設定內容如下:
A-Router:
Destimation Network Gateway(Interfac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1.200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2.100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00(*)
0.0.0.0 0.0.0.0 192.168.2.200
B-Router:
Destimation Network Gateway(Interfac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2.200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3.100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00(*)
0.0.0.0 0.0.0.0 192.168.3.200
*:該列規則可用靜態路由(手動)或動態路由(Router自己學習)產生
文字說明:
Destimation:目的地
Network:子網路遮罩
Gateway(Interface):閘道器、界面
筆者就上述的路由意義加以說明,其實路由表(Routing Table)就是只封包傳遞的方向,因為網段的不同,所以要告訴網路上的封包應該傳給那一個Gateway介面來處理這個封包,相關的原理請各位去翻翻相關書籍或Google上應該也有不少
A路由器:對192.168.1.x網段(gateway:192.168.1.200)
1. 192.168.1.10要送至192.168.2.10的封包傳至A的192.168.1.200
經A內部192.168.1.200-->192.168.2.100再將封包傳給192.168.2.10
2.192.168.1.10要送至192.168.3.10的封包會走0.0.0.0規則(靜/動態路由未設)
封包至192.168.1.200經A的192.168.2.100傳至B的192.168.2.200
經B將封包透過192.168.3.100-->192.168.3.10
3.未限定網段的封包傳送路徑與傳至192.168.3.x相同,最後由B把封包送至NAT
最後,經由NAT的路由設定轉發出去Internet
4.靜態(手動)或動態路由已建立(RIP、OSPF),就多192.168.3.0的規則
A路由器接受到要往192.168.3.x的封包會直接轉發給192.168.2.200(B)
B路由器:對192.168.3.x網段(gateway:192.168.3.100)
1. 192.168.3.10要送至192.168.2.10的封包傳至B的192.168.3.100
經A內部192.168.3.100-->192.168.2.200再將封包傳給192.168.2.10
2.192.168.3.10要送至192.168.1.10的封包會走0.0.0.0規則(靜/動態路由未建)
封包送至192.168.3.200經NAT的192.168.3.200至B的192.168.2.200(NAT)
B的192.168.2.200-->192.168.2.100,經A的192.168.1.200傳至192.168.1.10
3.未限定網段的封包會傳至192.168.3.200,經NAT的路由設定轉發出去Internet
4.靜態(手動)或動態路由已建立(RIP、OSPF),就多192.168.1.0的規則
B路由器接受到要往192.168.1.x的封包會直接轉發給192.168.2.100(A)
A、B路由器:對192.168.2.x網段(gateway:192.168.2.100)
1. 192.168.2.10要送至192.168.1.10的封包傳至A的192.168.2.100
經A內部192.168.2.100-->192.168.1.200再將封包傳給192.168.1.10
2.192.168.2.10送至192.168.3.10,傳至192.168.2.100(靜/動態路由未建)
A會套用0.0.0.0規則,把封包傳至192.168.2.200
經B(192.168.3.100)傳給192.168.3.10
3.未限定網段的封包先傳至A的192.168.2.100(0.0.0.0規則)
再轉發至192.168.2.200,經B(0.0.0.0規則)發至192.168.3.200
最後再經由NAT轉發出去Internet
4.當A和B加入靜/動態路由,192.168.2.10傳192.168.3.10的路徑不變
以上規則中,可以看出路由設定時,除了手動設定的路由之外,由路由協定所產生的動態路由,能夠有效的減少封包的傳送路徑(RIP:中小型網路、OSPF:大型網路)
經過筆者說明,不知大家是否比較有概念了呢?(老實說,應該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想要自己手動設定),筆者對於這部份的內容並非如此熟稔,如有錯誤處還煩請留言或來信指導
話說回來,Router數多,使用者有上百人,要做網段切割,還要限定封包走向(一來一往),我想建構這樣子大系統的Routing Table,腦子要很有力,不然鐵定會錯亂!
2007年8月10日 星期五
外接設備的存取(I/O of External Device)
現在電子產品種類眾多,除了APPLE很有名的I系列之外,利用USB或記憶卡讀卡機與電腦連接的產品之多,讓人目不暇給,小到MiNi-SD,大至3.5吋硬碟都有
不過筆者這裡是指能夠做存取的裝置,所以有些做為顯示用的大型設備不在此限,也因為方便,卻為公司或個人帶來許多麻煩
不過為了大型檔案的便利性,這一類的產品又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所以要如何做有效的預防,這一點就有賴於使用者與電腦管理者之間的溝通了
就拿我們最常用的外接媒介 -「USB」來說,其實現在絕大部份的硬體幾乎都有支援USB,無論是一般的USB或是MINI-USB(需轉接才可使用),但是它仍有USB1.0和2.0之差,雖然現在應該都是2.0以上,不過舊的OS(例:WIN2K或ME)可能就要安裝相關軟體才能支援到2.0的速度
不過筆者這裡是指能夠做存取的裝置,所以有些做為顯示用的大型設備不在此限,也因為方便,卻為公司或個人帶來許多麻煩
不過為了大型檔案的便利性,這一類的產品又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所以要如何做有效的預防,這一點就有賴於使用者與電腦管理者之間的溝通了
就拿我們最常用的外接媒介 -「USB」來說,其實現在絕大部份的硬體幾乎都有支援USB,無論是一般的USB或是MINI-USB(需轉接才可使用),但是它仍有USB1.0和2.0之差,雖然現在應該都是2.0以上,不過舊的OS(例:WIN2K或ME)可能就要安裝相關軟體才能支援到2.0的速度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破萬的瀏覽次數(>10000)
↑↑↑↑↑↑↑↑↑↑↑↑↑↑↑↑↑↑↑↑↑↑↑↑↑↑
破萬人大關囉!
雖然計數器可能是以網頁開啟次數來計算,但是看見已經破萬的數字(計數器與部落格觀察的落差是因建構的時間點不同),對我來說也是另外一種的激勵,雖然在版上與我一同討論、分享的人不多(我知道有人害羞...),但是我還是謝謝各位賞光!
不過筆者這個BLOG最大的用意就是想利用網路的特性,互相增進彼此的見識與能力,當然也很歡迎各位的建言與指教,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微小,若能夠發揚部落客精神,希望也能幫助到各領域的人,這才是最大的歡樂呀!
PS:想當初低調寫的無名,兩年多也才不過8xxx....>_<|||
建議與最低配備(Proposed and Basic Equipment)
一般我們在買作業系統或是使用軟體的時候,經常會聽見建議與最低配備的需求為何,經常都有著天地之遠的差距,使得我們不得不正視這問題
尤其是軟硬體之間的配合,原本就是硬體應略快於軟體一些,否則新製作出來的軟體根本很難普及或量化,更別提有何商業價值
雖說如此,建議與最低之間的差距要怎麼來衡量呢?
最常見的應該就是作業系統的配備需求,就以現在市佔率最高的Windows XP來說,筆者從微軟官方得到的資料如下:參考資料(ppt檔)
(1)執行 Windows XP 最少的系統需求
CPU:233 MHz x86 Compatible Processor or higher
RAM:64 MB of ram or higher recommended
HD:1.5 GB of available hard disk space
VGA CARD:Super VGA 800 x 600 or higher-resolution
(2)使用 Windows XP 作日常作業時的系統需求
CPU:Intel Pentium iii 500 MHz x86 Compatible Processor or higher
RAM:192 MB of ram or higher recommended
HD:4.0 GB of available hard disk space
VGA CARD:Super VGA 800 x 600
可安裝的過濾門檻:PIII-500 MHz、192 MB RAM、4.0 GB HD
筆者的實際經驗,以現今時空條件,一般人想無痛使用(Windows XP SP2),至少要具備Pentium 4水準的CPU、512MB的RAM、80GB的HD、1024 x 768的VGA CARD(含顯示器)
況且Pentium 4是在2000年發表,而Windows XP是在2001年才正式發表,所以筆者所說的配備並非高得離譜(雖然還有價位的問題)
在最低與建議配備之間,其實還有很大的彈性空間,不過...在一般企業體系來說,很多時候都會以發佈標準稍高一點點做為採購的依據,很多保貴的時間就會在等待中度過(如果是很盡職的上班族...@@"),畢竟老闆或採購人員不一定會以實際運行的狀態做為參考標準
會標示這一類配備需求的,除了作業系統之外,還有許多大型軟體、遊戲以及工程計算軟體,因為如果不清楚的標示所需配備,客戶買了軟體卻無法得到相對的效能,往往就會有接不完的客訴,以及推廣受阻的窘境
所以,在添購相關軟體時,請先掂掂自己斤兩,是否具備足夠的硬體來進行相關工作,如果可以,請在選購之前詢問相關技術/作業人員,或是採用比建議略高個一兩級的設備,如此一來也能應付未來的工作量(眼光需具有前瞻性)
一定是硬體先行推動,軟體工業再支援嗎?
其實並不然,也有許多狀況,是軟體供應商(能夠影響全球的公司)事先放出新軟體的消息,讓硬體相關工業,加緊腳步於研發新製程與量產,也是另一種供需機制
對於建議與最低配備的迷思,其實很難有所定論,如果加上現在的技術、預算及汰舊的種種因素,對於一般人來說,更是難以抓摸,所以...還是請教一下有經驗的朋友吧!
畢竟在商言商的店員,如果不是真的這麼有交情的話,下個被宰的一定是你!!
尤其是軟硬體之間的配合,原本就是硬體應略快於軟體一些,否則新製作出來的軟體根本很難普及或量化,更別提有何商業價值
雖說如此,建議與最低之間的差距要怎麼來衡量呢?
最常見的應該就是作業系統的配備需求,就以現在市佔率最高的Windows XP來說,筆者從微軟官方得到的資料如下:參考資料(ppt檔)
(1)執行 Windows XP 最少的系統需求
CPU:233 MHz x86 Compatible Processor or higher
RAM:64 MB of ram or higher recommended
HD:1.5 GB of available hard disk space
VGA CARD:Super VGA 800 x 600 or higher-resolution
(2)使用 Windows XP 作日常作業時的系統需求
CPU:Intel Pentium iii 500 MHz x86 Compatible Processor or higher
RAM:192 MB of ram or higher recommended
HD:4.0 GB of available hard disk space
VGA CARD:Super VGA 800 x 600
可安裝的過濾門檻:PIII-500 MHz、192 MB RAM、4.0 GB HD
筆者的實際經驗,以現今時空條件,一般人想無痛使用(Windows XP SP2),至少要具備Pentium 4水準的CPU、512MB的RAM、80GB的HD、1024 x 768的VGA CARD(含顯示器)
況且Pentium 4是在2000年發表,而Windows XP是在2001年才正式發表,所以筆者所說的配備並非高得離譜(雖然還有價位的問題)
在最低與建議配備之間,其實還有很大的彈性空間,不過...在一般企業體系來說,很多時候都會以發佈標準稍高一點點做為採購的依據,很多保貴的時間就會在等待中度過(如果是很盡職的上班族...@@"),畢竟老闆或採購人員不一定會以實際運行的狀態做為參考標準
會標示這一類配備需求的,除了作業系統之外,還有許多大型軟體、遊戲以及工程計算軟體,因為如果不清楚的標示所需配備,客戶買了軟體卻無法得到相對的效能,往往就會有接不完的客訴,以及推廣受阻的窘境
所以,在添購相關軟體時,請先掂掂自己斤兩,是否具備足夠的硬體來進行相關工作,如果可以,請在選購之前詢問相關技術/作業人員,或是採用比建議略高個一兩級的設備,如此一來也能應付未來的工作量(眼光需具有前瞻性)
一定是硬體先行推動,軟體工業再支援嗎?
其實並不然,也有許多狀況,是軟體供應商(能夠影響全球的公司)事先放出新軟體的消息,讓硬體相關工業,加緊腳步於研發新製程與量產,也是另一種供需機制
對於建議與最低配備的迷思,其實很難有所定論,如果加上現在的技術、預算及汰舊的種種因素,對於一般人來說,更是難以抓摸,所以...還是請教一下有經驗的朋友吧!
畢竟在商言商的店員,如果不是真的這麼有交情的話,下個被宰的一定是你!!
2007年8月8日 星期三
網路位置的轉換(IPv4 To IPv6)
先前在報章媒體上,有一個消息對於IT人來說,應該是無法不重視的問題,那就是IP的數量將要面臨不足(三年後即將用盡之說)
所以,現在正加緊腳步要從現有的IPv4往前推進至IPv6,未來的趨勢已經是無可避免的狀況之下,或許對於我們這些IT相關人員帶來的衝擊更加巨大,因為有很多使用上的習慣與設定的技術,很有可能在網路的基本面上,會有相當大的變革
為什麼網路位置的數量會面臨不足呢?這都要從最早網路的起源開始說起,因為原本的IPv4機制是用在封閉環境下,沒想到突然間的蓬勃發展,造成IP的數量以極快的速度在減少,近年來開始推行不同的機制(IPv6),來做為IPv4的接軌
雖然已有先見之明,對於使用習慣的眾多網管人來說,這或許仍是一個相當大的變革,除了在設定的習慣上有所影響之外,就連安全性及應用部份,仍有許多灰色地帶(相信會獲得解決,只怕緩不濟急)
就該報導所訴,因為中國與印度的快速竄起,造成IP數量被用盡的速度以倍數在成長,所以大家都要正視這個問題,可是真的能夠在快用盡的三年內完成嗎?(若期限是三年)
筆者覺得並不樂觀,但是這卻是必行之路,除了整體的網路架構要改變之外,整個大環境要多久的時間來汰換舊有設備,甚至於IPv4與IPv6是維持並行制,或是要慢慢減少IPv4的用量,這些都非短時間能夠有定論,所以這三年的時間,非常明顯的不夠
回想,在7年前的千年蟲危機,想當時所有大企業如臨大敵,事前的準備與投入資金之鉅,對於IT產業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轉捩點,這次IP數量不足的問題,卻看不見大家相同的高度對待,難到說是因為千年蟲是針對作業系統,而IP僅針對網路設備有關嗎?
反觀,現在有多少電腦相關設備沒有與網路接軌?這也許也是許多企業家與政府高層的盲點,畢竟要付出的成本極高,實際推行的層面上,是極被動與不積極的
撇開這些政策面不說,我們來看看IPv6與IPv4有那些明顯的不同:
1. 格式:
IPv4:長度為32位元,格式為xxx.xxx.xxx.xxx
IPv6:長度為128位元,格式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寫法:
IPv4:140.111.111.111(0~255.0~255.0~255.0~255)
IPv6:3ffe:0102:3a55:1254:0563:326e:1eec:0020/32 (16進位)
3. 說明:
IPv4:140.111.111.111/24(/24是指子網路遮罩-->指24個1)
IPv6:3ffe:0102:3a55:1254:0563:326e:1eec:0020/32(/32指延伸位置)
4. 縮寫方式:
IPv4:無
IPv6:2001:0a0b:ffe0:0000:0000:0000:0000:0102/32
2001:a0b:ffe0:0:0:0:0:102/32(前方的0可省略)
2001:a0b:ffe0::102/32(連續的0可用::代表)
IPv6:2001:0a0b:0000:0000:1025:0000:0000:0102/32
2001:a0b:0:0:1025:0:0:102/32(正確)
2001:a0b::1025:0:0:102/32或2001:a0b:0:0:1025::102/32(正確)
2001:a0b::1025::102/32(錯誤,只能一個::,無法判斷0的數量)
其它更深入的內容與應用,可以在Google或WIKI找到不少,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閱看看,雖然說IPv6能夠提供足夠量的IP位置,對於NAT等技術是否還適用,尚待評估
國內的參考網址有:hinet、IPv6.org.tw。
但是,過猶不及都不是一件好事,畢竟現有技術的發展,有許多是針對安全性所提出的,所以如果因為基礎設備的變更,反而造成了其它的資安隱憂,也不是件好事吧!
我們就靜待著時間來推動,加油吧!未來會忙上好一陣子的IT同伴們!
所以,現在正加緊腳步要從現有的IPv4往前推進至IPv6,未來的趨勢已經是無可避免的狀況之下,或許對於我們這些IT相關人員帶來的衝擊更加巨大,因為有很多使用上的習慣與設定的技術,很有可能在網路的基本面上,會有相當大的變革
為什麼網路位置的數量會面臨不足呢?這都要從最早網路的起源開始說起,因為原本的IPv4機制是用在封閉環境下,沒想到突然間的蓬勃發展,造成IP的數量以極快的速度在減少,近年來開始推行不同的機制(IPv6),來做為IPv4的接軌
雖然已有先見之明,對於使用習慣的眾多網管人來說,這或許仍是一個相當大的變革,除了在設定的習慣上有所影響之外,就連安全性及應用部份,仍有許多灰色地帶(相信會獲得解決,只怕緩不濟急)
就該報導所訴,因為中國與印度的快速竄起,造成IP數量被用盡的速度以倍數在成長,所以大家都要正視這個問題,可是真的能夠在快用盡的三年內完成嗎?(若期限是三年)
筆者覺得並不樂觀,但是這卻是必行之路,除了整體的網路架構要改變之外,整個大環境要多久的時間來汰換舊有設備,甚至於IPv4與IPv6是維持並行制,或是要慢慢減少IPv4的用量,這些都非短時間能夠有定論,所以這三年的時間,非常明顯的不夠
回想,在7年前的千年蟲危機,想當時所有大企業如臨大敵,事前的準備與投入資金之鉅,對於IT產業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轉捩點,這次IP數量不足的問題,卻看不見大家相同的高度對待,難到說是因為千年蟲是針對作業系統,而IP僅針對網路設備有關嗎?
反觀,現在有多少電腦相關設備沒有與網路接軌?這也許也是許多企業家與政府高層的盲點,畢竟要付出的成本極高,實際推行的層面上,是極被動與不積極的
撇開這些政策面不說,我們來看看IPv6與IPv4有那些明顯的不同:
1. 格式:
IPv4:長度為32位元,格式為xxx.xxx.xxx.xxx
IPv6:長度為128位元,格式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寫法:
IPv4:140.111.111.111(0~255.0~255.0~255.0~255)
IPv6:3ffe:0102:3a55:1254:0563:326e:1eec:0020/32 (16進位)
3. 說明:
IPv4:140.111.111.111/24(/24是指子網路遮罩-->指24個1)
IPv6:3ffe:0102:3a55:1254:0563:326e:1eec:0020/32(/32指延伸位置)
4. 縮寫方式:
IPv4:無
IPv6:2001:0a0b:ffe0:0000:0000:0000:0000:0102/32
2001:a0b:ffe0:0:0:0:0:102/32(前方的0可省略)
2001:a0b:ffe0::102/32(連續的0可用::代表)
IPv6:2001:0a0b:0000:0000:1025:0000:0000:0102/32
2001:a0b:0:0:1025:0:0:102/32(正確)
2001:a0b::1025:0:0:102/32或2001:a0b:0:0:1025::102/32(正確)
2001:a0b::1025::102/32(錯誤,只能一個::,無法判斷0的數量)
其它更深入的內容與應用,可以在Google或WIKI找到不少,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閱看看,雖然說IPv6能夠提供足夠量的IP位置,對於NAT等技術是否還適用,尚待評估
國內的參考網址有:hinet、IPv6.org.tw。
但是,過猶不及都不是一件好事,畢竟現有技術的發展,有許多是針對安全性所提出的,所以如果因為基礎設備的變更,反而造成了其它的資安隱憂,也不是件好事吧!
我們就靜待著時間來推動,加油吧!未來會忙上好一陣子的IT同伴們!
2007年8月7日 星期二
設備遭雷擊(Thunderstroke)
最近天氣多變化,請各位出門要攜帶雨具及少聽IPOD(傳聞:國外有人下雨聽IPOD遭雷擊中),最近台灣地區的天氣也相當不穩定,間歇性的午後豪大雨,經常都會挾帶著大量雨水、閃電及打雷(不是同一件事嗎?)對於IT的設備來說,雷擊就是極大的危機,雖然雨水也會,但那方面較易解決
還記得筆者先前服役時,也遭遇過雷擊損壞設備的狀況,雖然已經有預先做了「避雷子」的處置(類似保險絲的機制),但還是燒壞了些許的通道卡片,更何況現在絕大部份的電信或網路設備都不具備類似的機制,就算有...還是無法完全避免傷害,只能自求多福
反觀最近台灣地區的雷之猛烈,筆者現在就職的地方就曾因為雷擊造成中華電信機房卡片損壞,造成公司網路停擺多時(還好不是網路服務業...),不過也告訴我們,就連大的ISP業者也無法全面防範這種危害
那我們要怎麼避免呢?
其實,說起來簡單,但是實際執行起來就有些許難度,很難避免電信、網路線不跟著電力線走,對拉線有基本認識的人都知道要直角直線,但是房子裡的直角直線有限,所以很難徹底將電力與電信線路隔開,就連新大樓內建好的電信插孔,其實很多也與電力線相近
我們知道只要電力負載到特定功率以上,或是瞬間電壓極高的狀況之下,都有可能造成網路傳輸的品質降低,嚴重時甚至能造成斷訊的影響(用電量較高的工廠,或是有大型用電機械開啟的瞬間)
當然,離被雷擊的導體太近,也可能會受影響而損壞,更何況很多避雷針的導線是在大樓內部(如果有避雷針),原本用來將電引開的導線,反而成了二次傷害的幫兇
設備不慎遭雷擊後會有什麼影響呢?
其實,大多都是直接燒壞毀損,以網路設備來說,重則完全失效(無法啟動),輕則內部晶片因電流/壓過大而過載損毀,就拿筆者最近接觸到的例子來說:
雷擊後的檢查結果:
(1)第一層:直接遭電擊後的剩餘電力衝擊:造成集線器(Hub)完全燒毀。
(2)第二層:與集線器相連設備(Hub、PC的LAN Port)的晶片燒毀。
(3)第三層:主機板(除LAN Port外)、次級Hub未毀損。
解決方式:
(1)第一層:直接更換新品。
(2)第二、三層:將線路轉至Hub未毀損的LAN Port,PC上以網卡代替。
事後想法:
1. 整體規劃:應該是剩餘電力不強,否則會造成更大規模的毀損(PC設備、相關線路),但是因為受限於實際拉線的限制,很難將電力與網路設備完全隔開後再進行避雷的預防,若改用無線模式傳輸相關資料(安全性及傳輸品質欠佳),所以須做整體規畫來做整體線路重整
2. 現場的應對:工廠機具的用電量較大,造成的干擾及屏障,連無線網路也無法穿透,還是得利用實體網路佈線,仍需避開大型器具,故資料處理與現場需有一定距離或加強遮蔽物的隔絕
最後,雷擊勢必會造成一定的損害,但是如何能使損害減到最小才是重要的課題,不過這一點需要從長計議,千萬不可以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心態,否則會耗費更多時間在查修相關線路,以及造成雷擊時引發連瑣反應的傷害。
還記得筆者先前服役時,也遭遇過雷擊損壞設備的狀況,雖然已經有預先做了「避雷子」的處置(類似保險絲的機制),但還是燒壞了些許的通道卡片,更何況現在絕大部份的電信或網路設備都不具備類似的機制,就算有...還是無法完全避免傷害,只能自求多福
反觀最近台灣地區的雷之猛烈,筆者現在就職的地方就曾因為雷擊造成中華電信機房卡片損壞,造成公司網路停擺多時(還好不是網路服務業...),不過也告訴我們,就連大的ISP業者也無法全面防範這種危害
那我們要怎麼避免呢?
其實,說起來簡單,但是實際執行起來就有些許難度,很難避免電信、網路線不跟著電力線走,對拉線有基本認識的人都知道要直角直線,但是房子裡的直角直線有限,所以很難徹底將電力與電信線路隔開,就連新大樓內建好的電信插孔,其實很多也與電力線相近
我們知道只要電力負載到特定功率以上,或是瞬間電壓極高的狀況之下,都有可能造成網路傳輸的品質降低,嚴重時甚至能造成斷訊的影響(用電量較高的工廠,或是有大型用電機械開啟的瞬間)
當然,離被雷擊的導體太近,也可能會受影響而損壞,更何況很多避雷針的導線是在大樓內部(如果有避雷針),原本用來將電引開的導線,反而成了二次傷害的幫兇
設備不慎遭雷擊後會有什麼影響呢?
其實,大多都是直接燒壞毀損,以網路設備來說,重則完全失效(無法啟動),輕則內部晶片因電流/壓過大而過載損毀,就拿筆者最近接觸到的例子來說:
雷擊後的檢查結果:
(1)第一層:直接遭電擊後的剩餘電力衝擊:造成集線器(Hub)完全燒毀。
(2)第二層:與集線器相連設備(Hub、PC的LAN Port)的晶片燒毀。
(3)第三層:主機板(除LAN Port外)、次級Hub未毀損。
解決方式:
(1)第一層:直接更換新品。
(2)第二、三層:將線路轉至Hub未毀損的LAN Port,PC上以網卡代替。
事後想法:
1. 整體規劃:應該是剩餘電力不強,否則會造成更大規模的毀損(PC設備、相關線路),但是因為受限於實際拉線的限制,很難將電力與網路設備完全隔開後再進行避雷的預防,若改用無線模式傳輸相關資料(安全性及傳輸品質欠佳),所以須做整體規畫來做整體線路重整
2. 現場的應對:工廠機具的用電量較大,造成的干擾及屏障,連無線網路也無法穿透,還是得利用實體網路佈線,仍需避開大型器具,故資料處理與現場需有一定距離或加強遮蔽物的隔絕
最後,雷擊勢必會造成一定的損害,但是如何能使損害減到最小才是重要的課題,不過這一點需要從長計議,千萬不可以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心態,否則會耗費更多時間在查修相關線路,以及造成雷擊時引發連瑣反應的傷害。
2007年8月6日 星期一
軟硬體的整合(Integration Of Soft/Hard Ware)
我們都知道電腦有分為軟體和硬體兩種類別,只要使用了若干年之後,就會發現手中的軟硬體之多,可以跨許多不同時期,當然新舊之間的整合力就差得多
雖然,很多人喜歡用CPU的種類或是型號來做為硬體的分類,不過最大範圍的分類應該是記憶體,畢竟同一規格的記憶體所包含的CPU和主機版之多,可說是眼花撩亂
不過,這只是單純硬體的分辨,如果還加上軟體部分的考量,利如特定軟體與作業系統的差異,有時候真的是要好好做個釐清不可
不然,沒辦法發揮它該有的效能,只是憑白無故的浪費而已!
但是,所有的整合與搭配都要對相關的應用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例如:
1. P3~P4 CPU+512以下RAM+WIN XP(2K):文書處理、上網收發信件
2. P3~P4 CPU+512以下RAM+LINUX:簡易型的SERVER、網管/多工主機
3. P4以上CPU+1G以上RAM+WINXP(Vista):影像處理、程式撰寫
4. 雙核心以上CPU+2G以上RAM+UNIX(LINUX):程式模擬、大量運算
大略能夠有這些相關的概念,才能夠把這些軟硬體做個系列的整合,不過,在整合之前要先對時下的軟硬體規格有一定的瞭解,因為現在3C的生命週期很短(最長的可能是RAM)
如果在整合的過程中需要添夠非時下主流的產品前,請先確認是否有能夠升級或不可取代的需求,因為有時舊規格付出的代價與效能非時下規格所及
例如:DDR-RAM、VCD-ROM、AGP-顯卡、不足300W-POWER...等
這一類的硬體規格非時下之選,有時可能還要多貼補一些價差才能購得,如果整合後的硬體周邊,如果陸續到達其生命週期時,如此的建構成本就有可能會有偏頗
什麼時候可能非得屈就舊的規格呢?通常都是受限於軟體...
手中還有DBASE的資料庫系統(DOS模式)、針對特定系挺撰寫的程式碼(未留下足夠資訊提供升級)、上司不願做軟體升級(軟硬體的支援性落差太大)...等
這些也都是非得擁有舊規格的可能性,雖然並非一定要追求主流硬體(挾帶著廠商的策略更新),但是往往假以時日所遇到的麻煩會更加繁雜與巨大
以現在時間中小企業或公司來說,絕大部分IT人員外包的狀況來說,最後往往是將問題化整為零(直接捨棄或是砍掉重練),更別提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及資源
這一類軟、硬體的整合,經常會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陋習,因為先前一步做規畫的更新,在舊硬體未正式退役之前,其實IT人員很難提出有效的佐證來支持可能造成的危害(支援性工作常被忽略的通病),所以新的替換設備往往也是等「出事」後才會看見它火速出現
愈是複雜的設備、愈不能輕易上線,但老闆的要求總是在穩定及安全之前!
所以軟、硬體的整合,平時就要花點功夫做相關的資料搜集,因為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什麼時候狀況什麼時候會發生,甚至上司要求你什麼時候要能修復所有問題
這些,都是IT人員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考量的,看起來閒閒的我們,其實總是要背負著許多莫名的壓力,也許這就是我們這一行不為人知的辛酸吧!
雖然,很多人喜歡用CPU的種類或是型號來做為硬體的分類,不過最大範圍的分類應該是記憶體,畢竟同一規格的記憶體所包含的CPU和主機版之多,可說是眼花撩亂
不過,這只是單純硬體的分辨,如果還加上軟體部分的考量,利如特定軟體與作業系統的差異,有時候真的是要好好做個釐清不可
不然,沒辦法發揮它該有的效能,只是憑白無故的浪費而已!
但是,所有的整合與搭配都要對相關的應用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例如:
1. P3~P4 CPU+512以下RAM+WIN XP(2K):文書處理、上網收發信件
2. P3~P4 CPU+512以下RAM+LINUX:簡易型的SERVER、網管/多工主機
3. P4以上CPU+1G以上RAM+WINXP(Vista):影像處理、程式撰寫
4. 雙核心以上CPU+2G以上RAM+UNIX(LINUX):程式模擬、大量運算
大略能夠有這些相關的概念,才能夠把這些軟硬體做個系列的整合,不過,在整合之前要先對時下的軟硬體規格有一定的瞭解,因為現在3C的生命週期很短(最長的可能是RAM)
如果在整合的過程中需要添夠非時下主流的產品前,請先確認是否有能夠升級或不可取代的需求,因為有時舊規格付出的代價與效能非時下規格所及
例如:DDR-RAM、VCD-ROM、AGP-顯卡、不足300W-POWER...等
這一類的硬體規格非時下之選,有時可能還要多貼補一些價差才能購得,如果整合後的硬體周邊,如果陸續到達其生命週期時,如此的建構成本就有可能會有偏頗
什麼時候可能非得屈就舊的規格呢?通常都是受限於軟體...
手中還有DBASE的資料庫系統(DOS模式)、針對特定系挺撰寫的程式碼(未留下足夠資訊提供升級)、上司不願做軟體升級(軟硬體的支援性落差太大)...等
這些也都是非得擁有舊規格的可能性,雖然並非一定要追求主流硬體(挾帶著廠商的策略更新),但是往往假以時日所遇到的麻煩會更加繁雜與巨大
以現在時間中小企業或公司來說,絕大部分IT人員外包的狀況來說,最後往往是將問題化整為零(直接捨棄或是砍掉重練),更別提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及資源
這一類軟、硬體的整合,經常會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陋習,因為先前一步做規畫的更新,在舊硬體未正式退役之前,其實IT人員很難提出有效的佐證來支持可能造成的危害(支援性工作常被忽略的通病),所以新的替換設備往往也是等「出事」後才會看見它火速出現
愈是複雜的設備、愈不能輕易上線,但老闆的要求總是在穩定及安全之前!
所以軟、硬體的整合,平時就要花點功夫做相關的資料搜集,因為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什麼時候狀況什麼時候會發生,甚至上司要求你什麼時候要能修復所有問題
這些,都是IT人員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考量的,看起來閒閒的我們,其實總是要背負著許多莫名的壓力,也許這就是我們這一行不為人知的辛酸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