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新聞上看見某個法案《著作權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ISP業者之民事免責事由)》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只要是跟政治有可能沾上邊的一切,我幾乎都是冷處理居多,這個草案跟網路使用有關,我就大略的去看了一下,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就是這五個大字 ─「責任避風港」。
在闡述個人意見之前,我先聲明,因為法案、法條或法律相關的細節,我沒有把握能夠理解的多麼透徹,僅就一個網路使用者的觀感來看這件事(或許還有一些其它的觀感),如有誤解的部份還請留言告知,但請勿挑起爭端,謝謝。(此處留言有審核機制)
看到了這個消息,讓我想起先前在ZDNet上看見的新聞《瑞典反盜版法引發政治爭議》,感覺之間總有些什麼連繫存在,雖然最後瑞典法庭有了判決(判:檔案共享網站Pirate Bay觸犯著作權法)但是最讓我不能理解的是,那使用者是否有什麼「避風港」可以躲?是消基會?還是什麼法條(案)?
或許,這一類法案的最初用意良善,但是在實際的施行上,就真能如內文所述?也讓我想起了先前因「缺乏行政罰」被駁回未通過的《濫發商業電子郵件管理條例》好像也是一樣的狀況,那這次又是怎麼一回事呢?讓ISP業者取得了避風港,難道就能夠抑制問題惡化?或是損害使用者的權益?
就算在法案內它提供了三次警告的緩衝期(三次警告後,ISP業者即會對該使用者終止全部或部分之服務),但是他所發送了三封警告信(電子或實體?)是否真的能夠如期告知該IP的使用者?
如果是採用電子郵件通知,又有多少使用者有再收ISP業者所提供的信箱(另外申請、開通),這封警告信得花多久的時間,才會到使用者手中?這樣子的時間能夠被接受嗎?或者是ISP業者能夠主動切斷此IP使用者的網路?
其實,以HINET的租用合約(短短的68條,而已...)來說,原則上早已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得相當徹底,甚至不需什麼警告信三次,就能夠施行管理的必要措施,現在還需要這法案來再次確立三方的權責跟相關規定?或是,可以藉此讓著作權人能夠有其它更多的管道來保護自身權益。(這一點我本身認同,更多的是第三方代理的機構吧?)
我更想要說的一件事,就是使用者其實更弱勢。
對於皆為民營的ISP業者來說,我們的權利是否能夠得到對等的保障呢?暫先不論與它國的網路價格,光是在保證頻寬和縮集比這兩件事來說,又有那個單位曾跳出來為使用者說過些什麼?
還是我們所使用的網路是免費的?竟然我們也是一樣有付費使用(不同頻寬有不同價位),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夠使用多少頻寬繳多少錢?
而不是變相保障2M的下載速率(無論你是辦多少速率都一樣),或許你能夠因速度無法到達,而要求降速,但就是無法跟手機一樣用多少繳多少。(牽涉到建築物的內部線路好壞)
除此之外,P2P使用上的侵權,是著作權人本身向ISP業者提出申請,那使用者如果是被置入木馬程式或是其它原因,非使用者自身能力足以舉證自保時,就喪失了付費使用網路的權利?(這一點本身就有灰色地帶)
以現在廣大使用者對於網路自由的認知,想要不觸犯「網路空間任意上載、轉貼、於網路拍賣盜版品或利用P2P軟體非法傳輸未經授權之影片、音樂或文章」,真的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不信的話你大可以去各大平台隨便搜尋,都能找到為數不少的內容。
還記得前些時候,造成很多論壇業者避走海外的一項規定:「平台業者也需肩負內容合法性的責任(大概的意思)」,那ISP業者可以有避風港,當初避走海外的平台業者是否能夠也取得特赦令呢?或許有法可管是件不錯的事,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的做法似乎讓人難以捉摸,再者,使用者權益又該放在什麼地方呢?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互動式清除USB病毒(Interactive USB Virus Clearing)
雖然隨身碟病毒(最早應該是"KAVO"家族吧?)風行,早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我自己其實也寫過不少跟它有關的文章,例:《USB病毒的演化》、《快報「kavo變種」》...等,那經過了這麼久的時間(2007~至今),現在就不會有人中招了嗎?其實答案是否定的,我想它真的是緊抓「人性」使用上的弱點來散布,而且媒介之多,總讓人防不勝防。
於是,我也是常「以好人之名,行苦力之實」,去幫朋友、親屬、同事...手動抓毒,為什麼我會用手動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別人的電腦上,很多環境非我所能控制,所以只好呆呆的用指令,憑印象一行一行去找那兒有問題。
現在坊間其實這一類的軟體很多,但是...各有其巧妙不同,就算我想從網路上下載,不是動輒幾十MB、就是下載路徑讓人摸不著頭緒,或者,那個程式已經經過了「美麗的包裝」,我完全不知道它做些什麼事。所以...我就只好靠自己,想要找一個能夠幫我省去重複KEY一堆指令的麻煩,又能清楚的讓使用者知道玩些什麼花樣,心想...最小、最簡單且能達成這目標的工具應該就是批次檔(*.bat),所以,我就花了點時間,做了這個「互動式」清除USB病毒的小批次檔。
醜話說在前頭:
要使用這個小批次檔,還是得有些底子(判別惡意檔名的能力)才能無痛的使用它,或者你只是單純地想用解決一些小問題,它或許可以幫上點忙,因為我沒有把一些常見的惡意檔名寫進去(因為...變種速度太快了),重點是這個小工具能簡化許多清理USB病毒的手續,如果真有什麼使用上的問題,在請各位使用者(白老鼠?)留言吧!我盡可能地回答或解決,如果有人想讓它變加強版,我也相當樂意,記得通知我一聲就好。
在把那一堆密密麻麻的批次檔貼上來之前,這個小工具目前我僅在XP-SP3上測試過(沒有爆炸),至於是否能共用於WINDOWS各家族(例:VISTA我猜就不行),我就不敢保證,如果您有疑慮的話,請勿使用,以免造成雙方的困擾,謝謝各位配合。
批次檔內文如下,如果不便下載者可直接copy全文,轉貼至記事本後,另存為*.bat檔(例:kill_usb.bat),存檔時需注意副檔名是否有顯示,或至此觀看全文內容:
開啟批次檔的畫面如下:
在最前面的內容,其實我就有提到最好將視窗大小(緩衝區)的寬度調整至130以上,調整的方式並不困難,最大的原因就是在顯示登錄檔(Registry)時,經常會因為寬度不夠而斷行,造成判讀上的困難,修改寬度的路徑為:右鍵開啟「內容」、「版面設定」、更改視窗的「寬度」即可。
至於內容的部份我僅以「主畫面」的功能來加以說明,其實我在批次檔內文中,也有加註該登錄檔的說明網頁,有興趣的人不坊可以去看看,說不定可以客制出更符合你使用的版本。
最後,我把kill_usb.bat和shutdown.exe(自XP中取出,因WIN 2k並無此指令)壓縮成一個kill_usb.7z的壓縮檔,如果有需要的人,請自行下載。
於是,我也是常「以好人之名,行苦力之實」,去幫朋友、親屬、同事...手動抓毒,為什麼我會用手動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別人的電腦上,很多環境非我所能控制,所以只好呆呆的用指令,憑印象一行一行去找那兒有問題。
現在坊間其實這一類的軟體很多,但是...各有其巧妙不同,就算我想從網路上下載,不是動輒幾十MB、就是下載路徑讓人摸不著頭緒,或者,那個程式已經經過了「美麗的包裝」,我完全不知道它做些什麼事。所以...我就只好靠自己,想要找一個能夠幫我省去重複KEY一堆指令的麻煩,又能清楚的讓使用者知道玩些什麼花樣,心想...最小、最簡單且能達成這目標的工具應該就是批次檔(*.bat),所以,我就花了點時間,做了這個「互動式」清除USB病毒的小批次檔。
醜話說在前頭:
要使用這個小批次檔,還是得有些底子(判別惡意檔名的能力)才能無痛的使用它,或者你只是單純地想用解決一些小問題,它或許可以幫上點忙,因為我沒有把一些常見的惡意檔名寫進去(因為...變種速度太快了),重點是這個小工具能簡化許多清理USB病毒的手續,如果真有什麼使用上的問題,在請各位使用者(白老鼠?)留言吧!我盡可能地回答或解決,如果有人想讓它變加強版,我也相當樂意,記得通知我一聲就好。
在把那一堆密密麻麻的批次檔貼上來之前,這個小工具目前我僅在XP-SP3上測試過(沒有爆炸),至於是否能共用於WINDOWS各家族(例:VISTA我猜就不行),我就不敢保證,如果您有疑慮的話,請勿使用,以免造成雙方的困擾,謝謝各位配合。
批次檔內文如下,如果不便下載者可直接copy全文,轉貼至記事本後,另存為*.bat檔(例:kill_usb.bat),存檔時需注意副檔名是否有顯示,或至此觀看全文內容:
開啟批次檔的畫面如下:
在最前面的內容,其實我就有提到最好將視窗大小(緩衝區)的寬度調整至130以上,調整的方式並不困難,最大的原因就是在顯示登錄檔(Registry)時,經常會因為寬度不夠而斷行,造成判讀上的困難,修改寬度的路徑為:右鍵開啟「內容」、「版面設定」、更改視窗的「寬度」即可。
至於內容的部份我僅以「主畫面」的功能來加以說明,其實我在批次檔內文中,也有加註該登錄檔的說明網頁,有興趣的人不坊可以去看看,說不定可以客制出更符合你使用的版本。
1.自動設定(含以下所有功能,但惡意檔需自行判別)其實我相信看得懂批次檔的人,一定會覺得這個小工具沒什麼,我只是希望這個批次檔能夠幫我們這些常當「好人」的解毒工,能夠省去許多麻煩,如有更好的建議或其它相關的問題,也歡迎留言告知,請多指教。
含步驟2~6的動作,其中2~5為自動修改,6為互動式輸入。
2.清除所有暫存檔案
主要是避免有惡意檔案在暫存檔中存留。
3.關閉系統還原
避免系統還原造成惡意程式重複感染。
4.取消AutoRun的功能
其實微軟已經有正式的Patch檔,此為手動修改的方式。
5.修復檢視隱藏檔之設定
惡意檔案會將自己隱藏,因此會修改可視隱藏檔之權限。
6.清理各磁碟機中的惡意檔案(Autorun、kavo*手動*)
包含系統碟、啟動(Reg)、system32、help和手動輸入。
7.其它(禁用USB)
系統權限,共「停用/恢復USB功能、唯讀及可讀寫」四種。
8.離開
關閉此批次檔案。
最後,我把kill_usb.bat和shutdown.exe(自XP中取出,因WIN 2k並無此指令)壓縮成一個kill_usb.7z的壓縮檔,如果有需要的人,請自行下載。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美麗下的多餘(Surplus Under Prettiness)
最近微軟的WLM(Windows Live Messenger)開始了大規模的更新行動,會以浮動視窗的方式來建議(強烈訴求)你從WLM8.5或更早的版本更新到「WLM 9」(線上安裝包、離線安裝包。最新版為14.0.8092.0805,至於Windows 2K是否支援,還是別想太多...)
不過,就算你是直接用較小的線上安裝包,如果你只想要安裝新版的WLM 9,不裝其它Live家族的附加好處(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是多餘),你可以只勾選Messenger,但是你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它除了Messenger之外,還非得附帶送你一些其它軟體,所以就得從網路上下載68.5 MB的安裝程式:
而且,它的前導程式當中並無進階選單,讓你移除那些附帶的軟體,所以我們就只能夠認栽,接受它美麗外表下的強迫安裝嗎?其實...並不然。
其實網路上早就已經有人釋出了解決方法,主要是透過離線安裝檔(13x MB),把整個安裝程式解開後,就可以自行選擇想要進行安裝的個別元件有那些,同時還有說明最小安裝所需要的元件是那些,詳情可以參考《三秒練功房:拆解 Windows Live Messenger 2009 繁體中文正式版》
從該篇文章當中,你就可以學到一些批次檔(*.bat或Script)的應用,個人覺得那對於解決許多瑣事,尤其是你的工作上總是需要一個人處理許多人的雜事時,特別好用。
話說回來,因為這一次的WLM更新,從早期嘗鮮版時有輸入法不相容的問題,直到現在正式版釋出,同時官網也釋出了輸入法相容性的更新檔案(KB961503),老實說,我還是不認同使用者得自己動腦筋,才可以「只」安裝特定軟體的做法。(不過這似乎不是第一次、更不會是最後一次)
除此之外,如果你有親自去下載KB961503的套件,你就會發現它還會要求你通過最近又再度在媒體上重申的WGA才能夠安穩的,把這個解決輸入法相容性的套件抓回來。(因為不算系統類的安全性更新?)
當然,它們用WGA或OGA這種方式來加強對盜版的管制,本身的出發點是好的,不過在很多實務上的流程,似乎就有點不太通情理(再說下去就會離題...)
這個經過千辛萬苦(通過WGA)下載回來的「WindowsXP-KB961503-x86-CHT.exe」(到官網被WGA綁住的最大好處:原則上可以不用擔心被加料),也能與拆解WLM2009的批次檔一起無痛安裝,以下就簡單的描述我的做法(拆解部份的細節,請參照三秒練功房的專文),其它細節網路上也有很多資源可供參考。
使用軟體:
WINRAR(選用)
WLM2009 離線安裝包
KB961503
1.將WLM2009離線安裝包中的各個元件找出來。
2.將解開後的,必要的WLM 2009所需的必要檔案取出:
3.下載KB961503的輸入法相容性並更新更名為KB951503.exe:
4.所有檔案置於同資料夾(C:\WLM2009),加入install.bat
5.執行install.bat
它會進行自動安裝到最後,因為KB961503需重開機才可生效,故會有要求30秒後重新啟動的選單,你可自行選擇是否要馬上重新啟動。
6.移除WLM2009之批次檔:
因為透過MSI封裝程式所安裝的WLM2009,在控制台中的新增移除程式中,不會有可移除的選單,故需自己使用批次檔移除。
7.利用RAR製作自動安裝整合包:
將整個C:\WLM2009的資料夾(含install.bat、Messenger.msi、Contacts.msi、KB961503.exe)透過RAR壓縮成自解壓縮檔WLM2009.exe,接著可以直接透過WINRAR開啟後,在「指令」、「加入壓縮檔註解」中加入下列的內容後,重新封裝即可完成:
以上就是超輕型的WLM2009的製作方法,整個大小僅剩下約26MB,至於為什麼我不直接把做好的放上來分享呢?
原因也是在那個KB961503,因為它通過WGA的認證,我沒記錯的話似乎不能夠在官網以外的地方提供給人下載,所以我就更費事的分享做法,希望能夠讓這美麗外衣下的多餘,能更加精簡一些。
不過,就算你是直接用較小的線上安裝包,如果你只想要安裝新版的WLM 9,不裝其它Live家族的附加好處(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是多餘),你可以只勾選Messenger,但是你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它除了Messenger之外,還非得附帶送你一些其它軟體,所以就得從網路上下載68.5 MB的安裝程式:
而且,它的前導程式當中並無進階選單,讓你移除那些附帶的軟體,所以我們就只能夠認栽,接受它美麗外表下的強迫安裝嗎?其實...並不然。
其實網路上早就已經有人釋出了解決方法,主要是透過離線安裝檔(13x MB),把整個安裝程式解開後,就可以自行選擇想要進行安裝的個別元件有那些,同時還有說明最小安裝所需要的元件是那些,詳情可以參考《三秒練功房:拆解 Windows Live Messenger 2009 繁體中文正式版》
從該篇文章當中,你就可以學到一些批次檔(*.bat或Script)的應用,個人覺得那對於解決許多瑣事,尤其是你的工作上總是需要一個人處理許多人的雜事時,特別好用。
話說回來,因為這一次的WLM更新,從早期嘗鮮版時有輸入法不相容的問題,直到現在正式版釋出,同時官網也釋出了輸入法相容性的更新檔案(KB961503),老實說,我還是不認同使用者得自己動腦筋,才可以「只」安裝特定軟體的做法。(不過這似乎不是第一次、更不會是最後一次)
除此之外,如果你有親自去下載KB961503的套件,你就會發現它還會要求你通過最近又再度在媒體上重申的WGA才能夠安穩的,把這個解決輸入法相容性的套件抓回來。(因為不算系統類的安全性更新?)
當然,它們用WGA或OGA這種方式來加強對盜版的管制,本身的出發點是好的,不過在很多實務上的流程,似乎就有點不太通情理(再說下去就會離題...)
這個經過千辛萬苦(通過WGA)下載回來的「WindowsXP-KB961503-x86-CHT.exe」(到官網被WGA綁住的最大好處:原則上可以不用擔心被加料),也能與拆解WLM2009的批次檔一起無痛安裝,以下就簡單的描述我的做法(拆解部份的細節,請參照三秒練功房的專文),其它細節網路上也有很多資源可供參考。
使用軟體:
WINRAR(選用)
WLM2009 離線安裝包
KB961503
1.將WLM2009離線安裝包中的各個元件找出來。
解壓縮位置:%programfiles%\common files\windows live\.cache
2.將解開後的,必要的WLM 2009所需的必要檔案取出:
Messenger.msi、Contacts.msi
Messenger.msi(14.0.8089.726只需此檔)
3.下載KB961503的輸入法相容性並更新更名為KB951503.exe:
ren WindowsXP-KB961503-x86-CHT.exe KB961503.exe
4.所有檔案置於同資料夾(C:\WLM2009),加入install.bat
#install.bat的內容:
@echo off
cd c:\wlm2009
for %%i in (*.msi) do start /wait msiexec.exe /passive /i %%i
start KB961503.exe /passive
exit
5.執行install.bat
它會進行自動安裝到最後,因為KB961503需重開機才可生效,故會有要求30秒後重新啟動的選單,你可自行選擇是否要馬上重新啟動。
6.移除WLM2009之批次檔:
因為透過MSI封裝程式所安裝的WLM2009,在控制台中的新增移除程式中,不會有可移除的選單,故需自己使用批次檔移除。
#uninstall.bat的內容
@echo off
cd c:\wlm2009
for %%i in (*.msi) do start /wait msiexec.exe /passive /uninstall %%i
exit
7.利用RAR製作自動安裝整合包:
將整個C:\WLM2009的資料夾(含install.bat、Messenger.msi、Contacts.msi、KB961503.exe)透過RAR壓縮成自解壓縮檔WLM2009.exe,接著可以直接透過WINRAR開啟後,在「指令」、「加入壓縮檔註解」中加入下列的內容後,重新封裝即可完成:
Path=C:\WLM2009
SavePath
Setup=C:\WLM2009\install.bat
Silent=1
Overwrite=1
以上就是超輕型的WLM2009的製作方法,整個大小僅剩下約26MB,至於為什麼我不直接把做好的放上來分享呢?
原因也是在那個KB961503,因為它通過WGA的認證,我沒記錯的話似乎不能夠在官網以外的地方提供給人下載,所以我就更費事的分享做法,希望能夠讓這美麗外衣下的多餘,能更加精簡一些。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所見非即所得(What You See ≠What You Get)
還記得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見一句話:「所見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WYSIWYG),我記得在網頁編輯器「Dreamweaver」正夯的時候,這句話很常被人掛在嘴邊,縱使不論它的好壞,帶給人們「直覺」的操作及使用,應該是現在很多UI(使用者介面)效法的對象,雖然這句話最初可能是用在其它特定場合之上(維基的說明)。
就算再謹慎的處理這部份可能的風險,礙於人的習(惰)性來看,大多數人還是會以「眼見為憑」的角度來看待所有事物,但是在網路上又有很多時候,無法符合這個需求,最簡單的例子應該就是「網址」。
因為網站的複雜結構、資料分類、甚至是為SEO所下的許多關鍵字,漸漸地讓網址像老太婆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接踵而至就是許多「縮址服務」,從老牌的TinyURL(請見左下方的TinyURL縮址服務)、一直到Orz.tw、Go2.tw、Tr.im等,有太多類似的服務存在,那...不是在走回頭路?
就算再謹慎的處理這部份可能的風險,礙於人的習(惰)性來看,大多數人還是會以「眼見為憑」的角度來看待所有事物,但是在網路上又有很多時候,無法符合這個需求,最簡單的例子應該就是「網址」。
因為網站的複雜結構、資料分類、甚至是為SEO所下的許多關鍵字,漸漸地讓網址像老太婆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接踵而至就是許多「縮址服務」,從老牌的TinyURL(請見左下方的TinyURL縮址服務)、一直到Orz.tw、Go2.tw、Tr.im等,有太多類似的服務存在,那...不是在走回頭路?
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胖奇十趴在93巷(Punch Party 10 in 93 )
今天又回來參加已經久違的Punch Party,話說我上次參加PP應該是五、六,至於中間消失到那裡去,我自己也忘了!(自閉),不過這麼好的活動,有機會一定還是要來看看,更何況是16分鐘搶完120張票的活動!!
這次PP主題為『業業笙歌』,我想我應該對我來說也是很有用的吧!畢竟最近有很多人在找我聊創業、轉行,雖然對我來說,我自己也有想過創業或是做一些其它的副業(幾個大男生也有想過搞點不一樣的),但...現在的時機是人人自危。
所以先聽聽別人的想法也不錯,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但是聽完之後千萬不要衝動地隔天去跟老闆說:「我不幹了!」,離職原因:因為我剛去聽完「PP10」(笑)。
依照慣例,我依舊只寫下一些自己的短感想,因為這次有在Twitter(Sorry!有鎖,請敲門)上即時推,所以好處就是可以看自己的推來回想,不過這樣子推上的文字跟心得也就相近。
1.創業代表:台灣唯一自創知名啤酒品牌之北台灣麥酒企業全球區總裁-溫立國先生
▲北台灣麥酒溫先生日誌. http://www.wretch.cc/blog/usadvd
心得:溫先生算是一個相當實務的創業家,他也表明了很多創業者的相似特質,例:誠信、正向思考、理想和錢...等,或許每個人都有曾經想創業的夢,但是真的實現並不是只要敢衝就行(雖然這有時也是因素之一),或許思考的周詳一點能夠降低失敗率。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但多看看別人的成功(正向思考),思索自己能夠做到的有多少?(誠信),或許錢跟理想也不一定是最後的門檻,我們就達到了。
2.兼業代表:圓環文化工作室發起人+實際上是專業正職上班族+搞不清楚為什麼他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去旅行的旅行者-水瓶子
▲水瓶子的城市旅行TRIP WRITER http://trip.writers.idv.tw/
▲圓環文化工作室 http://ok.writers.idv.tw/
心得:這...老實說,我沒有想到一個人可以身兼如此多職(我輸了!!),不過每一份工作都是一種夢想的實踐,它背後一定有也隱函的意義,只是要看我們是否也能用心去體驗。(他的夢想:行動圖書館館長。這個真的讓我覺得很偉大!!加油)
3.轉業代表:從咖啡廳到旅行社到老房子事務所始終在自己熱愛領域中自在嬉遊的標準射手座夢想家-游智惟
▲自在嬉遊 http://www.timeshare.com.tw/
▲風尚旅行社 http://www.l-instyle.com/AboutUs.htm
心得:游Sir給人的感覺很莊嚴肅穆(誤),應該說他很有自己的一番見解,每種行業跟自己想要完成的心願不見得能劃上等號,但是有「祂們」的帶領,游Sir一定可以走出一條很不一樣的路。
4.秘業代表:嚴格來說正業是過氣偶像饒舌團體「大囍門」因獨創神秘掙錢謀財之道而不怕餓死-布朗
▲大囍門 http://www.wretch.cc/blog/mrbrownchen
心得:我只能說一句話:「太利害了!」(尤其是賞金獵人的火候,以及把妹MV)
5.自由業代表:又是英文老師又是烹飪師傅又是超人氣網拍蛋糕職人卻也是國際專業領隊-SunnyPie阿餅
▲陽光派報:http://sunnypie.bloggerism.net/
心得:聽完她所說的,會發現自己無時無刻都應該要為自己做好準備!尤其是對自己有興趣的每一種可能性,雖然興趣變成工作很可能會失去那種愉悅的感受,但是,也能夠成為不用為工作而工作的本錢。(網路上還是有好人的!!<---這句大推。)
6.職業浪遊者代表:你不可能再找到比這位踩著腳踏車征服世界神祕境地的流浪者更具冒險性的頭銜-張子午
▲直到路的盡頭:http://tzewu.pixnet.net/blog
心得:看著他的橫跨歐亞大陸的路線圖,只能夠給他舉大姆指,不過他也提到了一些值得省思的事,那就是往外走出去來探索自己心靈所需,跟站在原地感受不同世界觀的差距。
│Special Guests 30分大講
使台灣農業品牌化、讓卡馬也能當飯吃、他開的咖啡店一點也不簡單之果子咖啡負責人-許峰勝(fungshung)
▲GozCafe 果子咖啡:http://www.gozcafe.com/
▲風聲40:http://40-years-old.blogspot.com/
心得:應該是今天重點之集大成,雖然話題都圍繞在果子咖啡上,但是提到了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技術跟心理層面,能夠做到雙贏或多贏真的是相當困難,對於本土資源的貢獻真的很讓人感動。
因為,當大家都一直讚揚國外產品有多好的同時,能夠從這塊土地上挖掘更多值得我們選擇的產品,再透過適當的包裝、行銷,一樣能夠有好的賣點。
要能夠在這些細節中找到一個自己的定位,雖然有點趕,但我聽他說完,反倒覺得他所選的時機點很好!雖然大家的生活水準在緊縮,但是怎麼能夠走出自己的特色來面對更大的挑戰,這也是當務之急。(加油!下次有機會也去那兒坐坐!畢竟那附近我也挺熟的!XD)
總心得:這次感覺很熱鬧,也有很多新面孔(其實對常去的人來說,我才是新面孔吧!),下次應該會多拖一些朋友來參加!不過可能要請他們練一下快手!因為...從秒殺120張票的狀況看來!你就能想像這個活動有多好了吧!(PP加油!!)
這次PP主題為『業業笙歌』,我想我應該對我來說也是很有用的吧!畢竟最近有很多人在找我聊創業、轉行,雖然對我來說,我自己也有想過創業或是做一些其它的副業(幾個大男生也有想過搞點不一樣的),但...現在的時機是人人自危。
所以先聽聽別人的想法也不錯,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但是聽完之後千萬不要衝動地隔天去跟老闆說:「我不幹了!」,離職原因:因為我剛去聽完「PP10」(笑)。
依照慣例,我依舊只寫下一些自己的短感想,因為這次有在Twitter(Sorry!有鎖,請敲門)上即時推,所以好處就是可以看自己的推來回想,不過這樣子推上的文字跟心得也就相近。
1.創業代表:台灣唯一自創知名啤酒品牌之北台灣麥酒企業全球區總裁-溫立國先生
▲北台灣麥酒溫先生日誌. http://www.wretch.cc/blog/usadvd
心得:溫先生算是一個相當實務的創業家,他也表明了很多創業者的相似特質,例:誠信、正向思考、理想和錢...等,或許每個人都有曾經想創業的夢,但是真的實現並不是只要敢衝就行(雖然這有時也是因素之一),或許思考的周詳一點能夠降低失敗率。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但多看看別人的成功(正向思考),思索自己能夠做到的有多少?(誠信),或許錢跟理想也不一定是最後的門檻,我們就達到了。
2.兼業代表:圓環文化工作室發起人+實際上是專業正職上班族+搞不清楚為什麼他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去旅行的旅行者-水瓶子
▲水瓶子的城市旅行TRIP WRITER http://trip.writers.idv.tw/
▲圓環文化工作室 http://ok.writers.idv.tw/
心得:這...老實說,我沒有想到一個人可以身兼如此多職(我輸了!!),不過每一份工作都是一種夢想的實踐,它背後一定有也隱函的意義,只是要看我們是否也能用心去體驗。(他的夢想:行動圖書館館長。這個真的讓我覺得很偉大!!加油)
3.轉業代表:從咖啡廳到旅行社到老房子事務所始終在自己熱愛領域中自在嬉遊的標準射手座夢想家-游智惟
▲自在嬉遊 http://www.timeshare.com.tw/
▲風尚旅行社 http://www.l-instyle.com/AboutUs.htm
心得:游Sir給人的感覺很莊嚴肅穆(誤),應該說他很有自己的一番見解,每種行業跟自己想要完成的心願不見得能劃上等號,但是有「祂們」的帶領,游Sir一定可以走出一條很不一樣的路。
4.秘業代表:嚴格來說正業是過氣偶像饒舌團體「大囍門」因獨創神秘掙錢謀財之道而不怕餓死-布朗
▲大囍門 http://www.wretch.cc/blog/mrbrownchen
心得:我只能說一句話:「太利害了!」(尤其是賞金獵人的火候,以及把妹MV)
5.自由業代表:又是英文老師又是烹飪師傅又是超人氣網拍蛋糕職人卻也是國際專業領隊-SunnyPie阿餅
▲陽光派報:http://sunnypie.bloggerism.net/
心得:聽完她所說的,會發現自己無時無刻都應該要為自己做好準備!尤其是對自己有興趣的每一種可能性,雖然興趣變成工作很可能會失去那種愉悅的感受,但是,也能夠成為不用為工作而工作的本錢。(網路上還是有好人的!!<---這句大推。)
6.職業浪遊者代表:你不可能再找到比這位踩著腳踏車征服世界神祕境地的流浪者更具冒險性的頭銜-張子午
▲直到路的盡頭:http://tzewu.pixnet.net/blog
心得:看著他的橫跨歐亞大陸的路線圖,只能夠給他舉大姆指,不過他也提到了一些值得省思的事,那就是往外走出去來探索自己心靈所需,跟站在原地感受不同世界觀的差距。
│Special Guests 30分大講
使台灣農業品牌化、讓卡馬也能當飯吃、他開的咖啡店一點也不簡單之果子咖啡負責人-許峰勝(fungshung)
▲GozCafe 果子咖啡:http://www.gozcafe.com/
▲風聲40:http://40-years-old.blogspot.com/
心得:應該是今天重點之集大成,雖然話題都圍繞在果子咖啡上,但是提到了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技術跟心理層面,能夠做到雙贏或多贏真的是相當困難,對於本土資源的貢獻真的很讓人感動。
因為,當大家都一直讚揚國外產品有多好的同時,能夠從這塊土地上挖掘更多值得我們選擇的產品,再透過適當的包裝、行銷,一樣能夠有好的賣點。
要能夠在這些細節中找到一個自己的定位,雖然有點趕,但我聽他說完,反倒覺得他所選的時機點很好!雖然大家的生活水準在緊縮,但是怎麼能夠走出自己的特色來面對更大的挑戰,這也是當務之急。(加油!下次有機會也去那兒坐坐!畢竟那附近我也挺熟的!XD)
總心得:這次感覺很熱鬧,也有很多新面孔(其實對常去的人來說,我才是新面孔吧!),下次應該會多拖一些朋友來參加!不過可能要請他們練一下快手!因為...從秒殺120張票的狀況看來!你就能想像這個活動有多好了吧!(PP加油!!)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U3」的介紹與應用(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U3)
還記得早期我曾寫過一篇《隨身碟應用與測試》,曾經提供一些有關隨身碟的設定跟應用(惡搞)的方法,現在隨身碟的價格已經算親民了,4GB的容量大約是幾百元上下。
如果是具備一些特別功能的隨身碟或許會再高價一點,例如:高速寫入、防寫或支援U3平台...等,不過,比起一些外觀取勝而需要更高價位的產品,我可能就沒法入手。
這次我就來介紹支援U3平台的隨身碟,具備有那些優點,至於是否對每個使用者都適用,這一點就見仁見智,我也是剛好有機會可以接觸到它,所以稍做個整理介紹給大家。
最新版本:1.6
適用系統:WIN2000 SP4 以上、XP、VISTA(1.4版以上)
官網:http://www.u3.com/
U3其實是一種行動平台,簡單的說它就是能夠在你的隨身碟上,建構一個類似作業系統的平台,然後你就將支援U3技術的軟體安裝在裡面。(支援U3技術的軟體)雖然有些一樣是要收費,但是大多數人使用的軟體,你都能在上面找到適用的解決方案。
(這邊可以搜尋軟體是否有U3版)
接著,就能夠把這個安裝好自己慣用軟體的隨身碟,當成你的隨身公事(軟體)包,就算是在別人的電腦上,只有USB能夠使用,你就可以借用別人的電腦使用自己隨身攜帶的軟體,這部份其實跟「免安裝軟體」類似,不過支援這技術的軟體似乎比綠色軟體來得多。(許多軟體不一定有出免安裝版)
比較可惜的是,這技術目前只有在SanDisk出的隨身碟上找得到(因為它們是這技術的研發單位之一),不過它的用意良善,可以把自己慣用的軟體帶在身上。但是對於一般的資訊管理者來說可能就不是件好事,因為他能夠跳脫使用者權限,不需安裝就能在電腦上執行隨身碟中的軟體。
在管理上,這類的技術可能就是一大漏洞,尤其是很多軟體也是使用80 PORT,在防火牆的控管上也相當棘手,至於要怎麼解決這問題,我想也只能從「源頭的USB」下手。還有一些其它常見的問題,可以參考SanDisk官網上的說明內容。
系統加密:
至於加密的部份,其實這類的軟體本身就具備加密的設定,如果你沒有輸入密碼,當你插入支援U3平台的隨身碟時,只能看見部份的磁碟區,而且還是標示為光碟機(此為4GB的隨身碟,僅顯示7MB)
當你啟動U3行動平台技術之後,它會要求你輸入設定的密碼。
解碼之後,才能夠真正的顯示出你隨身碟的真正容量(J:)及開啟相關的應用程式。
(J槽亦為隨身碟內的磁碟區,但在磁碟管理中不同一塊)
接下來,你就可以透過這個中介平台來使用裡面的軟體,有人或許會問:「如果我要用的軟體沒有U3版本怎辦?」你可以試著參考這個軟體(製作支援U3的軟體:Shortcut Creator 4U3)或許它能夠幫上你的忙,讓你把軟體轉進U3的平台中使用。
因為這個技術幾乎只有SanDisk的隨身碟有支援(或許有它的專利保護?),所以我並沒有太過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閱一下它的說明文件,應該都能輕鬆上手。如果你有什麼其它不一樣的應用,也歡迎留言分享,大家可以互相討教一番。
對了!最後不得不碎念一下,那就是這軟體雖然有中文介面,但是僅有簡體中文,為什麼不順手弄個繁體中文呢?那...我還不如直接看英文好些。
如果是具備一些特別功能的隨身碟或許會再高價一點,例如:高速寫入、防寫或支援U3平台...等,不過,比起一些外觀取勝而需要更高價位的產品,我可能就沒法入手。
這次我就來介紹支援U3平台的隨身碟,具備有那些優點,至於是否對每個使用者都適用,這一點就見仁見智,我也是剛好有機會可以接觸到它,所以稍做個整理介紹給大家。
最新版本:1.6
適用系統:WIN2000 SP4 以上、XP、VISTA(1.4版以上)
官網:http://www.u3.com/
U3其實是一種行動平台,簡單的說它就是能夠在你的隨身碟上,建構一個類似作業系統的平台,然後你就將支援U3技術的軟體安裝在裡面。(支援U3技術的軟體)雖然有些一樣是要收費,但是大多數人使用的軟體,你都能在上面找到適用的解決方案。
(這邊可以搜尋軟體是否有U3版)
接著,就能夠把這個安裝好自己慣用軟體的隨身碟,當成你的隨身公事(軟體)包,就算是在別人的電腦上,只有USB能夠使用,你就可以借用別人的電腦使用自己隨身攜帶的軟體,這部份其實跟「免安裝軟體」類似,不過支援這技術的軟體似乎比綠色軟體來得多。(許多軟體不一定有出免安裝版)
比較可惜的是,這技術目前只有在SanDisk出的隨身碟上找得到(因為它們是這技術的研發單位之一),不過它的用意良善,可以把自己慣用的軟體帶在身上。但是對於一般的資訊管理者來說可能就不是件好事,因為他能夠跳脫使用者權限,不需安裝就能在電腦上執行隨身碟中的軟體。
在管理上,這類的技術可能就是一大漏洞,尤其是很多軟體也是使用80 PORT,在防火牆的控管上也相當棘手,至於要怎麼解決這問題,我想也只能從「源頭的USB」下手。還有一些其它常見的問題,可以參考SanDisk官網上的說明內容。
系統加密:
至於加密的部份,其實這類的軟體本身就具備加密的設定,如果你沒有輸入密碼,當你插入支援U3平台的隨身碟時,只能看見部份的磁碟區,而且還是標示為光碟機(此為4GB的隨身碟,僅顯示7MB)
當你啟動U3行動平台技術之後,它會要求你輸入設定的密碼。
解碼之後,才能夠真正的顯示出你隨身碟的真正容量(J:)及開啟相關的應用程式。
(J槽亦為隨身碟內的磁碟區,但在磁碟管理中不同一塊)
接下來,你就可以透過這個中介平台來使用裡面的軟體,有人或許會問:「如果我要用的軟體沒有U3版本怎辦?」你可以試著參考這個軟體(製作支援U3的軟體:Shortcut Creator 4U3)或許它能夠幫上你的忙,讓你把軟體轉進U3的平台中使用。
因為這個技術幾乎只有SanDisk的隨身碟有支援(或許有它的專利保護?),所以我並沒有太過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閱一下它的說明文件,應該都能輕鬆上手。如果你有什麼其它不一樣的應用,也歡迎留言分享,大家可以互相討教一番。
對了!最後不得不碎念一下,那就是這軟體雖然有中文介面,但是僅有簡體中文,為什麼不順手弄個繁體中文呢?那...我還不如直接看英文好些。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使用者與操作環境的鬥爭(The Battle Between User and Operation Environment)
究竟是單機化的軟體好用,還是網頁版(Web Site)的軟體方便?是自由軟體低價,還是商用軟體全面?這往往都是使用者、管理者和公司三方經常在抱怨、限制著彼此的事。
無論是何種操作環境,都會有它的利弊,端看使用者怎麼來看待,可惜,絕大部份的使用者只看見自己的需求,習慣用著自己的語言來詮釋所遭遇到的問題,縱使他們站的立基點不全然是錯的,但是若以整體考量,或者成本績效來判斷時,很多事不只是使用者所看見的那個面向。
縱使如此,我也清楚每個人對不同操作環境、軟體和硬體的接受度原本就不盡相同,但是當你是站在公司這保護傘底下的員工時,就得看清一件事,真正在使用的工具(軟體)的是「人」,而不是一昧地要求軟體怎麼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當然,如果你自己是有錢的企業主,你當然可以花錢請人「量身訂作」一個你自己習慣使用的軟體,但實際會這麼做的人(中、小企業主)有多少呢?就小員工來說,請衡量一下自己的斤兩,更何況隨時保持備戰的學習心態,老實說,對於現在的職場文化來講,的確是相當必要(保命)的一個條件(優勢)。
話又說回來,單機版和網路版的軟體,優劣差異在那裡?其實這就跟考慮是否要導入雲端軟體類似,只是公司內部所架構的軟體不是一般單機上的應用軟體,而是原本就需要協同作業的相關產品。
不過在變更操作環境時,就會遇到下列的狀況:
狀況1:
為什麼我要學一個新的軟體,我原本的做法很好用呀?
回答1:
因為你原本的做法較沒效率,如果現在同時要你忙兩件事,你有辦法應付的過來嗎?(心中的OS:對公司來說,你自願加班我還得出電費給你用,況且加不加班是你個人的造化...)
狀況2:
這個軟體沒有辦法符合我的需求,可以用某某知名軟體嗎?
回答2:
你確定那個知名軟體能夠符合你的需求,不用再遷就它的遊戲規則,況且一套的成本,你覺得該花多久可以攤平?(甚至你所做的事本身遠低於這套軟體的價值),況且你換一套新的軟體一樣也需要時間來熟悉。(心中的OS:你有錢買的話,你愛怎麼用都隨你呀!)
狀況3:
原本只要半小時就可以做好的事,改這套軟體弄了快一小時還沒好?
回答3:
新軟體總是需要熟悉的(再常用的軟體,每次大改版你就不用時間習慣嗎?),說不定等你熟悉它之後,這套軟體可以為你節省更多的時間,況且它對於公司其它的軟體相容性也比原本軟體高,為何不試著用看看呢?(心中的OS:哈!原來你做這件事,只需要半小時呀!?那可以問一下,為何在工作報表上,那件事的處理時間卻是半天有餘...)
:
:
:
狀況N:
我可以不要用這套新的軟體工作嗎?(小聲說)
回答N:
當然可以呀!你只要能夠完全獨立、不影響整體運作、不增加公司額外成本,你的確有權可以不用這套新的軟體來工作,甚至你還能夠向公司建言你的工作方式,說不定可以優化整個工作流程。(心中的OS:最快的方法就是...你自己當老闆啦!你愛怎麼搞都隨你。很多人都會說:「如果是我,一定不會這樣...」。實際上,當你身居該職時,經過通盤考慮後,你才會知道這麼做的迫切性,這就跟有人因「習慣」而反對一樣)
其實,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操作方法,不也是經過長時間的摸索?為什麼現在面臨新的操作環境時會如此的排斥,絕大部分是個人因素居多,例:拉不下臉來學習?覺得自己年紀過大?還是有什麼其它不可抗力的因素存在?
這些跟失去職場的競爭力相比,真不知是孰輕孰重,以現在的景氣看來,對一個沒工作的人來說,如果是要求你上線必須學習新的軟體、技術,我想應該會搶破頭的熱門,可是對於已經身居職場的人來說,往往都像毒藥似的眾人走避。
在使用者習慣、偏見或固執與操作環境的對立之下,往往是造成工作積效不佳的主因,絕大部份的能量都在內耗中消失,換個角度看,有時候強制命令在公司內部來說,絕對有它不可抹滅的重要性,所謂的規勸、緩衝期,只限給那些懂自我充實的使用者,至於其它的大多數人,我想還不如一紙內部命令來得確實。
當然,千萬也不可有盲目的追求,並不是最新的軟體(操作環境),就是最好的使用平台,對於商業化來說,穩定性與相容性絕對凌駕於新功能的使用,所以在真的選擇導入時,最好先請適當的使用者(會自我充實的那一種)先行體驗,再進行評估。
畢竟很多時候管理者看不見實際的操作盲點,這時候可不是表現自己領導果決的時刻,該放下身段時,先蹲下,才有力量跳得更高,可惜的是,往往使用者與管理者之間的立場及落差,會讓彼此都失去了應該具備的眼光(界),我想...這才是這場鬥爭的真相。
無論是何種操作環境,都會有它的利弊,端看使用者怎麼來看待,可惜,絕大部份的使用者只看見自己的需求,習慣用著自己的語言來詮釋所遭遇到的問題,縱使他們站的立基點不全然是錯的,但是若以整體考量,或者成本績效來判斷時,很多事不只是使用者所看見的那個面向。
縱使如此,我也清楚每個人對不同操作環境、軟體和硬體的接受度原本就不盡相同,但是當你是站在公司這保護傘底下的員工時,就得看清一件事,真正在使用的工具(軟體)的是「人」,而不是一昧地要求軟體怎麼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當然,如果你自己是有錢的企業主,你當然可以花錢請人「量身訂作」一個你自己習慣使用的軟體,但實際會這麼做的人(中、小企業主)有多少呢?就小員工來說,請衡量一下自己的斤兩,更何況隨時保持備戰的學習心態,老實說,對於現在的職場文化來講,的確是相當必要(保命)的一個條件(優勢)。
話又說回來,單機版和網路版的軟體,優劣差異在那裡?其實這就跟考慮是否要導入雲端軟體類似,只是公司內部所架構的軟體不是一般單機上的應用軟體,而是原本就需要協同作業的相關產品。
單機版:至於缺點部份,它們擁有的優點往往就是對方的缺點(廢話),不然何必要分成這兩種不一樣的操作環境呢?但是還有些灰色地帶,舉例來說:有些單機軟體可支援多國語系、或同步化的功能、網路版軟體一樣也有自由(免費)軟體可用。
優點:可離線操作、操作環境較單純、價格較為低廉...等。
網路版:
優點:硬體需求較低、可跨語系操作、具協同作業的靈活性...等。
不過在變更操作環境時,就會遇到下列的狀況:
狀況1:
為什麼我要學一個新的軟體,我原本的做法很好用呀?
回答1:
因為你原本的做法較沒效率,如果現在同時要你忙兩件事,你有辦法應付的過來嗎?(心中的OS:對公司來說,你自願加班我還得出電費給你用,況且加不加班是你個人的造化...)
狀況2:
這個軟體沒有辦法符合我的需求,可以用某某知名軟體嗎?
回答2:
你確定那個知名軟體能夠符合你的需求,不用再遷就它的遊戲規則,況且一套的成本,你覺得該花多久可以攤平?(甚至你所做的事本身遠低於這套軟體的價值),況且你換一套新的軟體一樣也需要時間來熟悉。(心中的OS:你有錢買的話,你愛怎麼用都隨你呀!)
狀況3:
原本只要半小時就可以做好的事,改這套軟體弄了快一小時還沒好?
回答3:
新軟體總是需要熟悉的(再常用的軟體,每次大改版你就不用時間習慣嗎?),說不定等你熟悉它之後,這套軟體可以為你節省更多的時間,況且它對於公司其它的軟體相容性也比原本軟體高,為何不試著用看看呢?(心中的OS:哈!原來你做這件事,只需要半小時呀!?那可以問一下,為何在工作報表上,那件事的處理時間卻是半天有餘...)
:
:
:
狀況N:
我可以不要用這套新的軟體工作嗎?(小聲說)
回答N:
當然可以呀!你只要能夠完全獨立、不影響整體運作、不增加公司額外成本,你的確有權可以不用這套新的軟體來工作,甚至你還能夠向公司建言你的工作方式,說不定可以優化整個工作流程。(心中的OS:最快的方法就是...你自己當老闆啦!你愛怎麼搞都隨你。很多人都會說:「如果是我,一定不會這樣...」。實際上,當你身居該職時,經過通盤考慮後,你才會知道這麼做的迫切性,這就跟有人因「習慣」而反對一樣)
其實,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操作方法,不也是經過長時間的摸索?為什麼現在面臨新的操作環境時會如此的排斥,絕大部分是個人因素居多,例:拉不下臉來學習?覺得自己年紀過大?還是有什麼其它不可抗力的因素存在?
這些跟失去職場的競爭力相比,真不知是孰輕孰重,以現在的景氣看來,對一個沒工作的人來說,如果是要求你上線必須學習新的軟體、技術,我想應該會搶破頭的熱門,可是對於已經身居職場的人來說,往往都像毒藥似的眾人走避。
在使用者習慣、偏見或固執與操作環境的對立之下,往往是造成工作積效不佳的主因,絕大部份的能量都在內耗中消失,換個角度看,有時候強制命令在公司內部來說,絕對有它不可抹滅的重要性,所謂的規勸、緩衝期,只限給那些懂自我充實的使用者,至於其它的大多數人,我想還不如一紙內部命令來得確實。
當然,千萬也不可有盲目的追求,並不是最新的軟體(操作環境),就是最好的使用平台,對於商業化來說,穩定性與相容性絕對凌駕於新功能的使用,所以在真的選擇導入時,最好先請適當的使用者(會自我充實的那一種)先行體驗,再進行評估。
畢竟很多時候管理者看不見實際的操作盲點,這時候可不是表現自己領導果決的時刻,該放下身段時,先蹲下,才有力量跳得更高,可惜的是,往往使用者與管理者之間的立場及落差,會讓彼此都失去了應該具備的眼光(界),我想...這才是這場鬥爭的真相。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