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見一句話:「所見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WYSIWYG),我記得在網頁編輯器「Dreamweaver」正夯的時候,這句話很常被人掛在嘴邊,縱使不論它的好壞,帶給人們「直覺」的操作及使用,應該是現在很多UI(使用者介面)效法的對象,雖然這句話最初可能是用在其它特定場合之上(維基的說明)。
就算再謹慎的處理這部份可能的風險,礙於人的習(惰)性來看,大多數人還是會以「眼見為憑」的角度來看待所有事物,但是在網路上又有很多時候,無法符合這個需求,最簡單的例子應該就是「網址」。
因為網站的複雜結構、資料分類、甚至是為SEO所下的許多關鍵字,漸漸地讓網址像老太婆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接踵而至就是許多「縮址服務」,從老牌的TinyURL(請見左下方的TinyURL縮址服務)、一直到Orz.tw、Go2.tw、Tr.im等,有太多類似的服務存在,那...不是在走回頭路?
因為那一大串的網址在書面上真的太難記憶(處理),如果是在網路上,暫先不論它們的長短問題,只要滑鼠輕點也還不至於有太大的困擾,不過在BBS這種斷行可能會有問題的網路平台上,一樣會有類似的問題。
但是,這種縮址大法,也隱藏了太多危機,就算在縮址平台上有提供許多預覽的功能:
TinyURL:http://preview.tinyurl.com/2q6dvt
Orz.tw:http://0rz.tw/wHzS6=
Go2.tw:http://go2.tw/132i(透過設定值+Snapshots)
這種得先到預覽頁檢視原網址或截圖的做法,不也是另一種擾人的安全機制?(安全與便利總是在拔河),所以縮址的使用者真的有使用安全機制的人,應該也是少數(雖然有些是預設值)
不然,就是直接採用一些瀏覽器(Firefox)的外掛來讓這些縮址現出原形,舉例來說:bit.ly 的顯址服務:
那...如果是像那種直接在滑鼠移至縮址的連結上,在瀏覽器的左下角狀態列顯示出原網址呢?會不會比較親民一些,這也是很多人在教導使用者點擊網址前,可以自保的一種做法。
至於要採用何種方式?全憑你的喜好而定,但是我們真的應該相信「顯示原址」、「狀態列」的內容嗎?
老實說,真要動手腳還是有機可趁的,就拿我上述的那兩張截圖來說,無論是用那種方式來看,我應該都能夠相信該縮址是可以被信任的吧!?因為都是連至我自己的「http://indeepnight.blogspot.com/」,但是在某些手法(瀏覽器)下,兩張截圖所顯示的網頁,全都可以再被導向至到Yahoo的首頁:(影片如下)
所以,就算是眼見也不一定真能為憑,畢竟你不太可能每個網頁都是先看過「原始碼」後,再決定要不要點擊其中的連結,更何況如果再加上「iframe」應該更難釐清,當網頁上的真假愈來愈難辨識,該不會要我們打回原形,網頁上不要有連結吧!?往前走總是得面對更多棘手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