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電子產品的採購要領(How to purchase electronic products)
撰文者:
InDeepNight
又到了年終除舊換新的日子,縱使大環境的時機不是太好(從很多數據上都可以看出端倪),不過最近在各通路或電子平台上,應該都有不錯的銷售成績,對於廣大的消費族群(宅宅?)來說,基本上也很難逃離各大品牌鋪天蓋地的行銷和文宣(其實是想在最後一季,拉一下今年低迷的業績),所以大多數的消費應該還是會落在行動設備(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桌機、筆電)或其它電子產品(娛樂裝置、影音家電)上。
去年,其實也曾經討論過《採購、議價與潛在因素》,當時主要是站在企業或公司的角度來談論這個話題,現在,我們就回到一般個人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消費性電子的市場其複雜程度絕對不是商用市場可比擬的,因為出發點和基本條件就有極大的不同,更何況,消費性的電子產品,改朝換代的速度之快,也絕非商用市場追趕得上。
相對起來商用市場的採購似乎相對單純許多,甚至也有很多廠商會主動提供協助。大家回頭想想,如果你想要買個新出的電子產品,除了廣告、文宣或是上網查評測或單純比價之外,基本上也只能夠聽現場銷售業務的一面之詞來判斷吧!?一有不慎應該又會掉入衝動消費的懊悔當中,所以,我們就來談談,對個人來說,究竟要怎麼樣來採購電子產品呢?
價格主導一切(設定門檻):
其實對於個人採購來說,我最常問的問題就是:「你的預算多少呢?」,原因無它,因為多少預算決定了規格、效能、品牌跟很多與數字有關的內容,尤其是有人在詢問這部分的問題時,千萬不要主導他,你加到多少就能夠擁有什麼功能,或是超過對方預期的內容,畢竟我們不是銷售員,只需要平心而論的告訴對方差異和真相即可,其餘的部分,就直接用價格來衡量。
當然,除非你的預算是「無上限」,或許就可以單純地從其它地方來下手(不過那應該是極少數會發生的狀況吧!),不然在採購電子產品時,其實通過價格就可以來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例:你可以先去查看一下你所想要購買的電子產品,平均單價是多少?現在的主力產品的價格介於多少之間?如此就能夠很快地擬定預算的多寡。
以PC產品來說,現在一般的整套PC(不含螢幕)大約在20,000上下就能夠取得一個C/P值不差的中階產品(Apple的除外),若是以筆電來說,非輕薄型的筆電大約在20,000~25,000元之間,就有蠻多可供選擇,若是有輕薄的需求,可能就會再往上到30,000元以上都有,其實,只要能夠掌握主流的價格區間,有其它需求,再以此進行增減即可,如此一來,才不至於會讓自己在電子產品的採購上猶豫不決太久。
當然也是有人很有行動力,只要在電腦上看一看,不小心手一滑就有東西會從螢幕裡掉出來(真希望我也能夠這樣子),不過,透過價格來做為採購行為的依據,除了可以更清楚自己能夠採購到什麼樣的商品外,另一方面也能夠降低擴張消費的可能,經常有人不小心一時興起,影響到自己正常的財務運用,這也是為何我習慣用預算(價格)來主導採購(購買)行為的主因。
最重要的三項指標(認清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確立了價格這個因素之後,接下來就是更為繁瑣的相關細節,只要你曾經幫人購買過相關產品,或是有人以咨詢為名,希望你認同他的看法為實,你就會知道這個簡單的購買行為當中有多少細節可以討論,大到外觀、顏色、規格,小到個人喜好、和家裡的牆面顏色搭不搭,甚至是有沒有贈品,都有可能是對方在意的細節,有些根本不是我們能夠設想到的狀況,這時候我就會給開始讓問題單純一點,試著讓對方說出最在意的三個因素,以做為判斷的標準。
以現在漸漸式微的PC產業來說,我最常問的就是:「你希望用它來做什麼?」,有人會回:「玩電動、上網做報告、看影片......等。」,各式各樣的答案都有,這時候其實心裡就會有盤算,是否該有獨顯?記憶體大小?硬碟容量?系統效能是否足夠?...等。
如果當對方選了三個之後,若是全部滿足會超過預算的話,就依序減少對方的需求,直到能夠符合預算為主,不然很有可能這就會變成一場拉鋸戰。至於最重要的三項指標是什麼呢?其實每個人都有所不同,但是請不要一心想著那種「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型態,例如:希望能玩電動、容量要大、又要便宜(最好壓在12,000以下),這基本上就是不合理的三項指標,這時候就可以直接以價格來刪去其中的一、二項。
這也是為何在購買電子產品時,先訂定好自己心中價格的主因,以免遇到這種兩難的狀況時,無法抉擇而容易被Sales煽動,甚至是受到特定折扣或節慶購買了超出原本所預期的產品,基本上對於喜歡買電子產品的人來說,其實在購買的當下,最主要都是希望自己的需求能夠被滿足,所以先認清自己在意的是什麼,是相對重要的,就像現在HP也像DELL一樣,讓使用者能夠自行選擇硬體規格的服務,的確也提升了使用者的購買意願。
保固與價格(產品的維修及時間成本):
在經過了價格跟功能性的選擇之後,就結束了嗎?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為什會願意多花一點錢買方便呢?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更珍貴的是時間,除此之外,礙於現在電子產品的耐用年限似乎也愈來愈短,所以買保固就成了另外一種產品的「保險」,至於購買延長保固的費用,是否要算進去一開始所設定的價格呢?這個可能就會依據產品的單價而定。
以Apple的產品來說,我相信會夠買延長保固的Apple Care就會顯得相對較多,因為它的產品其單價也相對較高,至於像一般電腦所使用的LED螢幕(約19~24"),你會因為他的保固只有三年而另外購買延長保固的服務嗎?(如果有的話?)我想大多數的人應該都不會這麼做吧!(因為到時候可能同規格的商品跟你為它所購買的保固價值相近)
另一方面這類產品也不太願意承接這類的保固風險,因為一般來說,在保固期內若是連良品都沒有得換,就得提供同規格升級的產品來做替換,對於毛利相對低的電子產品來說,也不會有多少廠商會接下這個風險。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看見同類商品會有不同的保固時間(例:硬碟機會有三年和五年保固的差別,除了會直接反應在取得價格上之外,對於使用的型態也有所不同,就看使用者自己依需要來購買),所以在購買有保固差異的商品時,就得依自己需求有所調整。
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維修的便利性,如果某間廠商雖然有提供較長時間的保固,但是他的維修據點少得可憐,你還得支付運費和等待較長的時間,才能夠享用到它的保固服務,這也是消費者需要思考的部分,千萬不要因小失大,只是因為省了那少少的零頭,卻損失了自身的權益,這也是在一開始訂定價格時,最好先有個正確的觀念,避免事後後悔莫及。
像3C這類的產品,通常都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如果一發生什麼狀況,帶來的損失跟不便也是相當令人頭痛,就像現代人出門若是沒有帶手機,應該會覺得全身不對勁吧!?所以如何能縮短這種不便的時間,這也是在購買這類產品時,需要留意的部分。
最後,無論是自己想買或是給人購買上的的建議時,千萬得認清一件事,在買電子產品時,原本就是「早買早享受、晚買就賺到」,如何能夠買到一個自己覺得實用,同時又物超所值的產品(只要能夠品質與價格相當就夠了),其實,在實際購買的過程中,的確有些現金交易的購買方式能夠取得相對低的入手價格(例:光華商場),這就全憑每個人對於金錢的如何支配來決定。
所以,只要下次在購買電子產品時,只要稍稍想一下上述三點,或許能夠更精準地買到自己需要的產品,或是打消原本購買的念頭,雖然要消費可以提振經濟,畢竟錢難賺,每一次下手都得想清楚呀!不然,最好是你具備用迴紋針換到房子的優越能力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