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網購對於廠商的門檻及風險 (Online shopping for manufacturers' risk and threshold)

基於現代人漸漸地改變消費習慣之後,現在只要是有點名氣的公司,幾乎沒人會放過網購市場這塊大餅,愈來愈多廠商投入這個看起來好像簡單,實際門檻卻頗高的服務市場裡,從以前網購名聲大噪的開端,例:YAHOO拍賣PCHOME,一直到各產品通路都上線後,無論是紅極一時的團購、個人品牌的極大化(部落客轉職?),還是原本實體通路的大廠想要進去O2O的市場,接著就是來一場大家拼時效的物流(聯網)大戰,例:ASAP順豐的異業結合。

現在的消費端市場,其實早已不是只要你的東西夠好,就能夠保持不敗之地,應該說除了產品本身之外,還需要服務價格和相對高的毛利來支撐,畢竟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有些表面上看起來賠錢,不代表沒有檯面下好處),說到這,好像自己的產品夠好,就只是最最基本的條件,但是,實際上真是如此嗎?尤其是參雜了現實因素後,就會發現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恐懼迴圈。

其實,只要自己捫心自問,若自己是沒有優渥背景的業主(老闆或出資者),你能夠接受自己投入的心力(金錢、歲月),在多少時間內看不見任何回收的跡象呢?這也是為什麼你會發現很多產品為什麼在BETA就會推出來,一方面試水溫,一方面也能夠在時間上有個相對明確的停損點存在,當然,更重點的是那個明確的營利模式在那?

雖然,我們從大家耳熟能詳的服務演進中,都可以看見一件事,它們不外乎是養了一群足以支撐這個商業模式的使用者後,才開始轉型至另一個階段,但是,真的某種服務都適合採取類似的方式來進行嗎?

我想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吧?

就拿一些高度技術集中的工作來說吧?三不五時就可以在媒體上看見,某某工藝雖然高薪,但是卻可能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像這一類的市場,雖然小眾,但是卻建立在很特定的專業上,無論是價格、毛利,其實都能夠支撐住它自己原生的商業模式,除非整個消費習慣的變換,不然,在現在突然各個便利商店都在大賣冰淇淋的同時,那些在沿街叫賣叭咘的聲音,有多久沒再聽見了呢?

再者,在各大EC平台拼命在衝時效,無論是24、12、6或是5小時(大台北)到貨的時效戰,基本上都代表消費者的選擇決定了廠商及服務商的操作空間,其實這也直接說明了為什麼有些商品你幾乎不會看見它在網路上出現,因為毛利不夠,或是誘因不足的產品,怎有可能要求廠商或服務平台吸收中間的運費風險呢?(拍賣除外,當然拍賣也不可能加入這種時效戰)。

如果妳有真的在那些平台上過架,就知道它們的服務費用(平台服務費、金流),都在售價的10~20%不等,連運費都還得廠商自行吸收(若是送到集中倉,代表廠商得要有更高的庫存水位),若是真要上架,就會變成一種狀況,必須訂出一個夠高的定價,然後各大EC又會要求廠商配合活動,希望在特定平台上獨賣,或是成為市場最低價,從這個模式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某些大型企業會想要做一條龍的垂直整合,就是希望每個環節的利潤都能夠不落入外人之手。

真要連通路一條龍的整合起來,真的這麼簡單嗎?老實說,除了統一在食品上,其它大型業者似乎都在某個環節都有敗戰的經驗吧?例:鴻X在實體通路上,應該也沒有拿到多亮眼的成績吧?

畢竟,隔行如隔山不是說著玩的。

所以除了時效外,價格也就成了一種很弔詭的狀況,舉個例子吧?

一項原本廠商定價100元的產品(毛利算20%好了......雖然很多產品都不到),原本一個月可銷售5000個,但是,因為加入了網購市場後,基於拆帳的原則,不可能把所有利潤都給平台商,得先抬高定價至130元(毛利依舊近20%)

通常EC平台會要求廠商對外售價不可低於該EC平台的售價,所以自己原本賣的定價也調到130元,看起來好像毛利可以拉高,但是實際的總銷量卻不一定會因此增加(且增加的部分往往是在網購平台上),但是卻得要增加備貨的庫存成本風險,若是產品的"賞味期"較短,也不太可能依據這模式來進行吧?

如此一來,就會發現自己提高價格的部份其實就只是給了平台商,這也是進入網購市場的潛在門檻吧!當然,大部分的老闆們對於自己產品都是相對有自信的,所以,會覺得這投資很值得,卻忘了網購市場理還有很重要的一環,那就是售後的服務及所需的人力,這也是為什麼有更多在地廠商喜歡自行辦團購,直接透過匯款的方式來進行,至少能夠掌握的部分教多,也較有足夠的資源來分配在人力上,相信許多上班族都有共襄盛舉的參與過。

若是以服務端來說,因為網購市場的便利性,同時也帶來了許多不同的競爭,例如價格也就相對透明,畢竟網路上有各式各樣的比價工具:例:Myyasui.com,對於廠商來說,絕對不太可能像某些飲料業一樣,南北的定價策略不同。

因為對於台灣市場來說,網購運費的成本,不太會因為南北而有所不同,因此價格也就顯得沒有太多空間,也因為如此,對於廠商來說,平台(通路商)的要求,也就成為廠商的夢魘,若是做過出版業的人就知道,通路在這個還節扮演著多麼強勢的角色,當然也是有一些黑馬存在(讓通路不得不低頭),但是那也畢竟只是極為少數的機運。

有些腦筋動的比較快的開發者,都已經搭著電子發票強制推行的風潮,直接在電子發票相關服務的APP中加入了特定的比價機制,雖然目標族群有些不同,但是,藉此就可以看出,對於網購市場來說,廠商得要具備更靈活的策略或手腕,當然,另一種就是能夠挾帶足夠的資源來進行相關的行銷操作。

就算有,往往也是在實體通路上居多吧?

不過,這一類的公司往往也因為過於龐大而失去靈活,這也是為什麼對於大型集團來說,總是會看見他門有些奇怪的行銷案會在特定通路中出現,通常都是最後礙於時間壓力,趕鴨子上架的成果吧?

這對於還有點資源可運用的一般中小企業來說,的確有機會成為另一種可能,只是要真的夠瞭解自己的產品特性,還有能夠確保自己的每一分錢都花得有意義(有時真的不能只想著花了10元,一定得要回收超過10元,因為有些隱性的經驗是無價的,只要確保每次經驗都能成為養分即可)

況且,對於瞬息萬變的消費市場,要創造出需求是多麼難得的可能,因此在身為廠商的自己要投入這個網夠市場時,請先靜下心來,認真的審視自己的產品,究竟真的適合投入這個看來像是不得不進入的洪流當中?或者只是從其中尋找到適合自己操作的天空呢?

這也是公司舵手該具備的能力吧!?

千萬不要抱著別人有我們也要有的心太貿然前進,雖然說老闆原本就是一個得要具備做夢特質的人,但是,執行者的信心就有可能會因此而被消磨殆盡,雖然挫折能夠讓人成長,但是,對於某些角色的養成來說,或許就不能等同視之。

最後,再認真想想為什麼有些產業不用進入網購市場這條路呢?當然不代表它們沒有受到全球化的衝擊,這一點也許才是我們應該認真審慎思考的部份吧!不然,最近炒得很兇的"服貿",就算能夠在大家相對都能夠接受的狀況下落幕,自己也得隨時準備來面對所有可能的衝擊,畢竟,我個人的抱持的態度是:「沒有誰是不能夠被取代的,只是要看自己擁有什麼視野具備什麼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