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無論是線上網站、網路服務、實體店面還是個人經營,真的都需要這麼多的會員或粉絲嗎?還是能夠擁有一個平衡點,站在那樣的高度下,是否對於現階段的自己來說,反而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力量,這一點其實從很多地方小吃為什麼只做「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原因相同,當然,網路上的市場或許不是如此界定,而且這種市場法則也沒有人說一定會成功,但是也能夠看出許多盲點,尤其是對於台灣這個消費模式詭異的零散市場來說,對於某些趨勢的評估,總是抱著太多地自我感覺良好。
當然也有一種人,在還沒有努力之前就妄自菲薄,就算失敗,不是也得先努力過後,才擁有那個資格嗎?有時候這世界還是需要阿甘個性的人存在,才能夠看見更多的不同,並非每個人都有能力與本事當個先驅或領導者,但是至少也該對得起自己身處的位置與高度,明明應該能夠有些作為的機會,卻因為安逸於現狀而裹足不前,失去了面對挑戰的能力,有時也會成為虛擬數字背後的來源之一。
好了!言歸正傳,其實對於數字這件事,真的有很多讓人驚訝的一面,不過,每件事都有正、反兩面,數字本身就是一種評量的依據,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數字魔術的效益所提出的疑問,並非針對特定現象,請勿對號入座。
就以現在Facebook上相當熱門的粉絲團來說,粉絲團的數字能夠做為什麼標準呢?經營社群的能力?個人、公司或產品受大眾市場裡的喜好程度?或者是另外一種銷售數字的保證呢?不管那個數字在行銷上面的意義如何?應該直接與加入(讚)者的心態有關,朝聖、湊熱鬧或是實際的行動者,還記得Youtube曾經因為網路連線費過高差點撐不下去的警惕嗎?或者是網路廣告點擊數的"驚人"轉換率呢?
再換個方式來說,當你打算投入一個網路服務、產業或是新的產品之前,在執行原本設定的商業模式之前,有多少行銷費用能夠使用呢?打算用多少的時間達到你所想要的會員數字?止血線在什麼地方?
在商言商,這市場上有時就是充斥著許多特殊的經營模式:
1.真能夠只考慮銷售數字,完全不管隱性支出。就算想要複製別人的成功經驗,也得先衡量自己口袋有多深,產業別是否相同?真的能夠用同樣的數字和規模來看待嗎?尤其是在高談闊論之前,不是先應該看看自己腳下踩的是什麼嗎?恐佈的平衡?他山之石?還是不知情的(下屬)屍體呢?
(縱使最後的營收數字可能為負?)
2.盡可能把數字做大,縱使淨利極低也沒關係。
(只要環境有風吹草動就成危機?)
3.自我感覺良好地期待著春燕到來。
(忘了自己才是最該努力的人,反而卸責?)
...族繁不及備載
所謂的數字魔術,最常見的就是營造出一種熱賣、暢銷的假象,企圖獲取更大的群聚效益,但是骨子裡很有可能是虧損連連,或是用著一般人想像不到的方式在支撐營運(互相套利、暗盤交易...等),當然一有不慎,極有可能血本無歸(但是操作者使用的其實是別人的資源),只要你對該產業有些許的瞭解,再把數字一攤開,你就會發現很多驚人的事實與真相,所謂的保守估計,在這時候就能夠發揮出極大的效果。
寧可在估計時能夠多有保留,也不要畫出一張自己都無法掌控的大餅(執行者跟投資者的心態是有差別的),期待著時運能夠助自己一臂之力,如果真可以如此,我想直接去買樂透或許還實際一點,這也是評估機制存在的必要性,如果真的只需要拿出市場的調查數字,就能夠操控人群的喜好,我想媒體、公關或行銷公司應該是最大發利市的行業。
反觀那些可能被操控的數字裡,究竟有多少是成功的實例呢?
數字背後的真相,其實不如霧裡看花般的難以瞭解,只是身份有沒有辦法深入問題的核心而已,或許主事者的思維難以捉摸,但是執行者應該無法跳脫出這個數字魔術的箝制吧!只能夠死命地去達成這個或許是遙不可及的目標,或許碰巧「做」出不錯的數字,但是能夠把所有的數字都真實呈現嗎?還是避重就輕地讓重要的關鍵人,只見到自己想見的數字而已?
或許,自己真的沒有那個能力、角度去改變事情的運作方式,但是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被數字所操控的人,尤其是對於數字背後隱含的成分不夠瞭解時,千萬不要妄下斷言,數字只是一種評估的工具及條件的篩選,雖然很多時候它的重要性也非同小可,尤其是在成本評估上。
但是,僅限於此,畢竟那些來自於非金流的數字,就能夠直接代表著營收嗎?或許過度的樂觀很容易會「自蝕其利」,在台灣這個極端的消費市場上,真的有什麼商業模式能夠依循的嗎?如果有的話也是「僅此一次、無法複製」的居多吧?
下次看見類似的數字魔術時,只要靜下心來仔細地去揣摩一下裡面可能存在影響條件有那些,或許你才能夠正視那個數字的存在意義,而不再只是看見表象而已,就跟每個主事者都擁有著「作夢」的特質,那並非是執行者也該效法的,畢竟角色跟立場,看待一樣的數字時,原本就有不同的解讀方式,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