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雙通道的迷思(Dual-channel)

只要玩過幾年DIY電腦的人,一定都有聽過這雙通道這個用在記憶體上的技術,但是有關它的議題卻一直都沒有停過。

例:雙通道記憶體容量那個重要?雙通道的實用性?

其實,我先前針對記憶體的大小與速度寫過一篇文章,這裡我主要是針對雙通道來討論,在記憶體價格波動頗大的今日,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把錢花在刀口上呀!

其實在雙通道剛問世的時候,很多人都保持觀望的態度,直到較為詳盡的測試性能及效果出現之後,大家才慢慢地接受這技術,現在已成為主機板的必要功能之一。

所以先前在選購記憶體時,大家都習慣直接找兩條一樣規格(時脈、顆粒...等),確保能夠穩定的跑雙通道,經過了這些時間的進步,現在相容性更提高了許多,有些記憶體僅時脈相同就能夠正常跑雙通道了(並非全然如此

拿我自己的實例來說,今年買了生平第一台NB,內建的記憶體就是海力士的記憶體(DDR2-667 1G),我自行去買了一條三星的記憶體(DDR2-667 1G)來擴充,它也能夠直接跑雙通道沒有問題(NB大多預設開啟此功能)。

其實雙通道的相容性在NB上影響較小,原因是NB上的記憶體插槽有限(一般都兩個吧!),所以不會遇到太多問題,但是在PC上可能就會遇到不少狀況,例:
1.為什麼我跑雙通道時,第三個記憶體插槽不能用?
2.為什麼我跑雙通道時會降頻?(例:667 MHz降成533MHz)
3.為什麼我插上雙通道4GB的記憶體,系統只顯示3.x GB?

其實這些都是常見的問題,尤其是購買記憶體的時間不同,規格不同的產品,這些問題往往會讓你DIY弄到一肚子火,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先天限制罷了。(在Google上可以發現很多人在問...)

1.為什麼我跑雙通道時,第三個記憶體插槽不能用?

答:若主機板只有三個插槽,而雙通道記憶體是雙面的就容易發生。

說明:
這部份主要是受主機板在DIMM和BANK上的配置限制,如果你的主機板僅提供4個BANK,而一個DIMM原則上是佔用2個BANK,所以你一但插上了兩個雙面的記憶體,就把4個BANK給佔滿,第三個插槽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其實就是從DIMM1和2分來用的),如果不太理解的,舉例如下:
DIMM 1-->BANK 1、BANK 2(雙面佔用BANK 1、2)
DIMM 2-->BANK 3、BANK 4(雙面佔用BANK 3、4)
DIMM 3-->BANK 2、BANK 4(雖沒記憶體,但BANK已用完)

所以當你在DIMM 1和2插上兩條雙面的記憶體時,就佔滿所有能用的BANK了,如果真的想要用到最大量的記憶體要怎麼做呢?其實只要單、單、雙的配置就可以了(如下所示),其實各家廠商的配置不完全相同,在DIY時說明手冊很重要唷!
DIMM 1-->BANK 1、BANK 2(單面佔用BANK 1)
DIMM 2-->BANK 3、BANK 4(單面佔用BANK 3)
DIMM 3-->BANK 2、BANK 4(雙面佔用BANK 2、4)

PS:在512MB為主流時,主機板資料說明記憶體支援到1.5 GB的常見配置法。

2.為什麼我跑雙通道時會降頻?

答:這與RAM的時脈或單雙面的設計,以及主機板所支援的時脈有關。

說明:
我們知道RAM本身都具有向下相容的特性,所以在跑雙通道時,如果是一條DDR2-667和一條DDR2-533的RAM一起跑(假設可以正常運作),它為採用較低時脈為基準,也就是說跑雙通道時只能用DDR2-533的時脈(這點跟雙通道無關,記憶體混插原本就有降頻的特性)。

除此之外,我也曾遇過單、雙面記憶體混插造成降頻,可能如上述原因或晶片的影響所造成的,請原諒小弟沒有繼續探究下去(老闆沒時間等我慢慢測呀!)。

3.為什麼我插上2對雙通道的記憶體(共4GB RAM),系統只顯示3.x GB?

答:這個記憶體定址的問題,在64位元或VISTA出現後,都迎刃而解了吧!

說明:
其實以目前最常用的WINDOWS XP系列,這問題是無解的,最多僅能抓到3.x GB,是因為分頁檔也佔用實體的記憶體定址,但是在舊有的WINDOWS 2K或2K3 SERVER版本,可以透過PAE(Physical Address Extension)的功能來突破這限制。(詳細說明請參考M$文章編號283037的說明

PS:至於分頁檔(俗稱的虛擬記憶體)技術,網路上有人提供更改登錄檔來達到優先採用實體記憶體的方式,因為我在微軟官方尚未找到相關說明,所以不敢造次。(如有需要,可Google一下)

以上,就是我對雙通道常見問題的說明,其實有些觀念也是自己實際去找過一次答案後,才能夠確認,因為我手邊沒有這麼多記憶體和硬體,可以讓我來實作大於4 GB記憶體的狀況呀!

其實雙通道的本意是好的,畢竟它有效地增加了匯流排的頻寬(雖然對一般使用者來說真的沒感覺...),對於多媒體的多工使用者來說,如果轉一個視訊或大型圖型能省下幾十秒的時間,就是不錯的附加價值囉!(既然原本就有此技術的支援,不用白不用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