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是什麼呢?
就是所謂的點對點技術(PEER TO PEER),也叫做對點連結技術,這個詞在網路上應該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有聽過,不過它真的實際使用,應該是受BT(BitTorrent)和EMule/Donkey的大量風行而推動,不過最早應該是受Napster分享音樂而開始發展
除了這兩個歐美盛行的P2P軟體之外,亞洲也有推出類似的軟體,如韓國的CB(CulbBox)、日本的Winny和Share...等,甚至是聲名大噪的Foxy這裡頭當然也有牽扯很多網路相關的技術,甚至還有漏洞(問問Google就可以找到一大堆入侵的方法),能夠讓有心的人拿來竊取使用者電腦內部的資料
其實P2P原本的用意是好的,能夠分享彼此的頻寬、資源、甚至是開源碼的討論,這些都是它應該擁有的優點,只是現今被人們拿來分享昂貴的軟體、影片或具有版權的音樂等,弄得滿身腥
不過這些技術在網路上,也佔有不可小逾的一席之地,不信的話可以隨便問個上網兩三年以上的人,看他是否有使用過類似的軟體嗎?一定也會低調的點頭!
只是筆者這裡要提醒的是,當你不知道怎麼維護自己電腦的安全性之前,千萬別胡亂使用,或是在公司使用相關軟體,因為在不懂得那些軟體運作的原理之前,它可能會把所有的頻寬佔光,甚至是造成全公司的網路擁塞,嚴重一點連正常的使用都會停擺
歸咎責任時,你可能連怎麼被革職的都還弄不清楚,就準備找下一個工作了(工作難尋呀!別為了一時之便!)
因為在使用P2P軟體的同時,它預設會完全開放您的上傳流量給大家抓取您分享的資料,這對於ADSL當道的時代,更有雪上加霜的影響,所以真的要使用相關軟體時,最好先確認一下自己流量的大小,以免在設定上有所影響
最為常見的2M/256K來說,代表你上傳的速度最高也只有2x KB/s(理論值是256/8=32 KB/s,會因線材、集線比等因素有所損耗),所以如果你要與人共享流量時,最多開個5~10KB/s就已經佔去全部頻寬的1/4(可利用Netlimiter...等頻寬限制軟體,各別鎖定頻寬)
如果家中有兩三個人都有開這服務,就準備跟網路說掰掰吧!可能連開個入口網站都會Lag到無法忍受(網路世界最怕遇到的狀況!)
除此之外,一直讓人詬病的原因,就是當您在下載的同時,會暴露自身的IP位置,就算利用NAT或相關技術來防範,仍增加了許多隱藏的危險(無論駭客或是相關有心人士),所以也有些IP隱藏的技術,甚至透過Proxy來隱藏自身的資訊,不過在網路上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頂多只能說被發現的時間長短而已(如果是相關權責單位要調查,速度會相當驚人)
最近有一些跟P2P相關的議題,就是線上音樂的合法性,因為那些線上下載軟體,最初也是利用P2P的技術來共享音樂,一直到使用相關軟體要收費(人數驟減),直到讓一切合法化後(變成Server/Client的架構),這些也是P2P軟體轉型的一種方式
無論是那一種方式的P2P,筆者要提醒大家,軟體本身無害,重點是使用者用它來抓取什麼東西,或是在什麼地點使用,那才是真正重要的關鍵,在使用前請先思索一下,為什麼你要用這個軟體吧!
使用之後,相關的風險也就要能夠自行承擔,千萬不要一頭熱的參與,否則
受害者絕對不會只有你!!
----------------------------------
有人會說為何我不介紹使用方法呢?
因為網路上相關的東西太多了,我主要是要引起使用者觀念的共鳴,而不是針對這些軟體的使用技巧來說明,如果真有需要的話,筆者再來下次分解吧!(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