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IT人來說,看文件、學技術,或者是透過別人的經驗分享,快速找到問題的解決方式,我想應該已經是家常便飯,不過從別的角度來看,其實對於技術人員來說,寫文件也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因為技術人員通常也都是技術本位,往往會讓開發出來的東西變得比較不人性(說得好聽叫:「技術本位」,說得比較糟就會變成:「難搞、自以為是」的產品開發),其實先前在看一本源自對岸的《走出軟件作坊》的繁中版《走出軟體工場》時,裡面對於文件撰寫的描述,其實也點明了其重要性,我想不僅僅是軟體本身,就算是一個簡單的網路服務,我想撰寫文件其實都可以讓技術人員發現更多自己的盲點,或者是平常在開發時沒有想到的事情。
但是,話說回來,其實文件撰寫或許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執行,寫出來的東西比較能夠簡單易懂,至於工程師是否得要親力親為,其實也沒有一定的限制,不過以時下精簡的工作環境來看,其實每個IT的技術人員或多或少都會得要自己撰寫一些文件,小到某個功能的解說,大至整個架構或是產品開發的一些門檻,只是在這其中還是有很多值得反覆咀嚼的東西存在。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如何低價取得軟體(Obtain Software by Low Price )
先前曾經寫過幾篇跟軟體市場有關的文章,例:《花大錢買舊軟體?》、《彈丸之地的代理與經銷》...等,經過了這些時間以來,全球化的風潮其實也沒有讓軟體市場有太大的變化,縱使現在有很多雲端應用軟體庫的興起,但是那個對於商用市場,或是每年做為購買基礎的軟體(例:防毒軟體、大型商用軟體的維護)來說,依然是有很多讓人無法理解的狀況。
就算是很多國際知名的軟體大廠,也是針對各國、各地區(一般都是以洲來計算)有著不同的議價方式,若許這對於在地化的服務支援,確實有不小的幫助,同時也能夠縮短問題的解決時間,但是真的每一種軟體都得要廠商提供服務嗎?就算你有買正版軟體,你最近一次使用他們的客戶服務支援是什麼時候呢?是被轉到口音很奇特的Call Center?還是只能聽見忙線中的電話撥號音?
就算是很多國際知名的軟體大廠,也是針對各國、各地區(一般都是以洲來計算)有著不同的議價方式,若許這對於在地化的服務支援,確實有不小的幫助,同時也能夠縮短問題的解決時間,但是真的每一種軟體都得要廠商提供服務嗎?就算你有買正版軟體,你最近一次使用他們的客戶服務支援是什麼時候呢?是被轉到口音很奇特的Call Center?還是只能聽見忙線中的電話撥號音?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你需要Wi-Fi+3G的iPad嗎?(Android+iPad?)
今天各大電信通路的熱門訊息,應該就是等了很久的iPad開賣(或許是為了等iOS4.2吧?),不過基於台灣地區無法搭配門號的關係,所以各家ISP業者都打低價上網的促銷戰,但是我們真的需要用到Wi-Fi+3G的iPad嗎?既然沒有綁約,相對的就是機器的價格上無法有折扣或優惠,我們為了iPad再租用一個3G上網的門號是為了什麼呢?
其實我想已經有行動上網習慣的使用者,應該自己的手機絕大多數都已經配備了3G上網的門號才對,如此一來,是不是單買iPad反而比較合算?我想這波想要跳進i世界的人,應該心裡都有個盤算,究竟怎麼樣對我們來說最划算,是否真的得要吃ISP所提出的那一套呢?
其實我想已經有行動上網習慣的使用者,應該自己的手機絕大多數都已經配備了3G上網的門號才對,如此一來,是不是單買iPad反而比較合算?我想這波想要跳進i世界的人,應該心裡都有個盤算,究竟怎麼樣對我們來說最划算,是否真的得要吃ISP所提出的那一套呢?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Zinio for iPad
最近的電子書很紅,我在公司也看到有些人手上拿著未上市的iPad在晃來晃去,因為我沒有什麼特殊管道可以弄到iPad來把玩一番,所以也只能看著別人玩,然後自己心癢癢...,正巧,因緣際會下,從朋友那兒拿到了一台iPad來把玩把玩,不料……
「既然拿了台iPad,就寫篇稿子貢獻貢獻吧!」沒想到我那朋友竟然忝不知恥伯樂識馬提出邀稿,心頭著實一寒……
「敢問歹人,不不不,是大人,希望小的寫篇什麼稿子啊?」雖然心中偷偷念了幾句,但出來跑的總是要還(謎之音:是艋舺看太多了嗎?),反正寫稿嘛,應該不會太難吧?反正也頗久沒有寫了,寫個一篇又何妨?
「這樣吧,正好有家出版社準備寫篇Zinio for iPad開箱文,看你根骨奇佳、日光如鷹、運指如飛…(以下省略128字),就讓我禀報皇上社長,把這篇開箱文交給你來寫吧~~」話說完,我那朋友便飄然遠去,不見蹤影......
哇哈哈,Zinio for iPad?原來最老牌的電子書平台也上了iPad啊?那看起來又多了個買iPad的理由了。
「既然拿了台iPad,就寫篇稿子貢獻貢獻吧!」沒想到我那朋友竟然忝不知恥伯樂識馬提出邀稿,心頭著實一寒……
「敢問歹人,不不不,是大人,希望小的寫篇什麼稿子啊?」雖然心中偷偷念了幾句,但出來跑的總是要還(謎之音:是艋舺看太多了嗎?),反正寫稿嘛,應該不會太難吧?反正也頗久沒有寫了,寫個一篇又何妨?
「這樣吧,正好有家出版社準備寫篇Zinio for iPad開箱文,看你根骨奇佳、日光如鷹、運指如飛…(以下省略128字),就讓我禀報皇上社長,把這篇開箱文交給你來寫吧~~」話說完,我那朋友便飄然遠去,不見蹤影......
哇哈哈,Zinio for iPad?原來最老牌的電子書平台也上了iPad啊?那看起來又多了個買iPad的理由了。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Myyasui.com‧你試用了嗎?
還記得我先前曾經提過朋友一起弄的那個購物比價網站「Myyasui」嗎?經過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我們在這段時間當中,其實也不斷地想要提供更多、更好、更方便及更多元的網購比價服務,供有心想要上來進行購物網站比價的網友們使用,雖然實際的使用人數不多(或許是大家都有習慣的購物平台、比價太耗費時間或者是...等),但是目前我們還是持續在努力,靜待您的發現與蒞臨。
其實Myyasui.com購物比價網有了什麼樣的新功能,除了我會不定時地為各位做介紹之外,其實在Myyasui的開發日誌裡也可以看見第一手的消息,當然也歡迎對於這個購物比價網站有興趣或意見的人,可以上來留言、哈啦、打氣...(只要有空,我們會盡可能地回覆大家的留言)。
其實Myyasui.com購物比價網有了什麼樣的新功能,除了我會不定時地為各位做介紹之外,其實在Myyasui的開發日誌裡也可以看見第一手的消息,當然也歡迎對於這個購物比價網站有興趣或意見的人,可以上來留言、哈啦、打氣...(只要有空,我們會盡可能地回覆大家的留言)。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別讓下載樂極生悲
網路上幾乎什麼東西都有,只要你願意多花一點時間,都有機會在網路裡找到,甚至能夠輕易地下載到自己電腦裡,不過,在你快樂下載這些動輒上萬元的商用軟體時,難道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人會這麼好心地把軟體分享出來呢?難道他取得軟體不用錢的嗎?我們真的能夠下載來使用嗎?(盜用他人序號者居多)
其實除了少數的自由(免費)軟體之外,大部分的商用軟體應該都有使用上的限制,更別說透過P2P(BT、EMULE…等)的傳輸軟體來散布,因為那對於軟體開發的公司來說,會造成莫大的傷害,於法也無法接受,基本上也會觸犯軟體著作的相關權利。
其實除了少數的自由(免費)軟體之外,大部分的商用軟體應該都有使用上的限制,更別說透過P2P(BT、EMULE…等)的傳輸軟體來散布,因為那對於軟體開發的公司來說,會造成莫大的傷害,於法也無法接受,基本上也會觸犯軟體著作的相關權利。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眼見不一定為憑
當網路漸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之後,我們在網路上的身分就顯得愈來愈重要,或許它只是一個帳號、一個電子郵件信箱,甚至是一串數字,但是,網路上它甚至比真實生活中的你更具代表性,不過這個虛擬的身分,經常會受大家所輕忽,覺得它不重要,不管是遺失或被盜取,心裡總是只想著:「不過就只是一個虛擬身份,有什麼大不了」,若你也是這麼想,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以現在不論申請什麼資料,幾乎都得要提供電子郵件這一點來看,如果有一天你的電子郵件密碼不慎流入了有心人士手中,影響的層面可能遠出乎你的意料,如果只是個人資料洩露還算小事,若是對方透過了你的帳號去散布惡意程式、連結,造成他人的損失,或是冒名在網路上公開攻擊那個名人,只要一追究起來,就算你在怎麼樣神通廣大,也不免得要到警察局一趟。
以現在不論申請什麼資料,幾乎都得要提供電子郵件這一點來看,如果有一天你的電子郵件密碼不慎流入了有心人士手中,影響的層面可能遠出乎你的意料,如果只是個人資料洩露還算小事,若是對方透過了你的帳號去散布惡意程式、連結,造成他人的損失,或是冒名在網路上公開攻擊那個名人,只要一追究起來,就算你在怎麼樣神通廣大,也不免得要到警察局一趟。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Myyasui 比價專用搜尋引擎,找出台灣最便宜
還記得你最近一次在網路上購買的東西是什麼嗎?有沒有遭遇過,剛下單就發現別家網路商店竟然有更便宜的相同商品,不過,你只要曾經在網路上尋找過特定商品的價格,你就會知道那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雖然網路相當方便,但是也造就了現代人得學會「早買早享受,買定離手的決心」,千萬不要去其它的網路購物平台多看一眼,不然就得要有扼腕的心理準備。
前面說了這麼多,我想看到這裡,應該很多人會覺得到一頭霧水,我怎麼會介紹線上購物的購物特性,其實我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介紹一個朋友和筆者一起建立的網站,一個能夠幫大家在各個線上購物網站比較相同商品的平台,最大的用途就是能幫大家節省在各個網站中搜尋相同商品的時間,其實筆者也清楚,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購物網站(原因不外乎是:不需另外註冊,習慣網站的操作流程...等),不過,在經過跟朋友討論之後,我們還是決定要弄在這個線上購物比價的網站「Myyasui」。
前面說了這麼多,我想看到這裡,應該很多人會覺得到一頭霧水,我怎麼會介紹線上購物的購物特性,其實我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介紹一個朋友和筆者一起建立的網站,一個能夠幫大家在各個線上購物網站比較相同商品的平台,最大的用途就是能幫大家節省在各個網站中搜尋相同商品的時間,其實筆者也清楚,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購物網站(原因不外乎是:不需另外註冊,習慣網站的操作流程...等),不過,在經過跟朋友討論之後,我們還是決定要弄在這個線上購物比價的網站「Myyasui」。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數字魔術與真相(The Magic of Numbers, and The Truth Behind)
現在不管是什麼市場,大家都一窩蜂地朝著會員數、粉絲數在努力,當然,這原本就是商業模式的一環,畢竟「人」才是決定商業模式是否能夠存在的關鍵因素,但是,那些數字往往會先被造就成容易被辨識的一種表象,只是它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往往會被輕忽,甚至原本的美意成為了另外一種無力支撐的負擔,無論是從何種角度來看都是如此。
現在無論是線上網站、網路服務、實體店面還是個人經營,真的都需要這麼多的會員或粉絲嗎?還是能夠擁有一個平衡點,站在那樣的高度下,是否對於現階段的自己來說,反而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力量,這一點其實從很多地方小吃為什麼只做「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原因相同,當然,網路上的市場或許不是如此界定,而且這種市場法則也沒有人說一定會成功,但是也能夠看出許多盲點,尤其是對於台灣這個消費模式詭異的零散市場來說,對於某些趨勢的評估,總是抱著太多地自我感覺良好。
現在無論是線上網站、網路服務、實體店面還是個人經營,真的都需要這麼多的會員或粉絲嗎?還是能夠擁有一個平衡點,站在那樣的高度下,是否對於現階段的自己來說,反而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力量,這一點其實從很多地方小吃為什麼只做「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原因相同,當然,網路上的市場或許不是如此界定,而且這種市場法則也沒有人說一定會成功,但是也能夠看出許多盲點,尤其是對於台灣這個消費模式詭異的零散市場來說,對於某些趨勢的評估,總是抱著太多地自我感覺良好。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資訊取得與特定市場(Data Mining and Niche Market)
因為平日工作的身份有點變化,所以回頭一看,離上次更新Blog又是一個月之遙,對於訂閱的讀者來說,真的有些對不起你們,我可是沒有忘記大家,只是這段時間就連下班後的時間,也被上班時間做不完的公事給填滿(上班時間都困在會議室裡居多),縱使我工作的地方是沒有「加班」這回事(因為會關門,你想加班也不行...),代表要得自行回家解決,所以,這就是我一個月失蹤的主因。
接著,回到正題,最近因為有極大量資訊取得的需求,所以對現在資訊大量傳播的狀況,有些看法也在這邊跟大家分享,雖然先前我曾寫過《你最想看見什麼內容?》一文,但是這篇的觀點又跟它有些不同之處,或許跟讀者角度以及使用上的需求有關,這就跟三不五時會被大家提出來的資訊爆炸(焦慮症)一樣,重點還是在你取得多少資訊?或者,是否能夠自行篩選這些資訊?畢竟GIGO(Garbage in Garbage out)對於有大量資料閱讀及整合的使用者來說,很有可能花費在篩選的時間,可能還不如直接花錢買,或是透過關係找個當事者來聊天來得有效率,可惜的是...一般人沒有這麼多銀彈或是關係可用。
接著,回到正題,最近因為有極大量資訊取得的需求,所以對現在資訊大量傳播的狀況,有些看法也在這邊跟大家分享,雖然先前我曾寫過《你最想看見什麼內容?》一文,但是這篇的觀點又跟它有些不同之處,或許跟讀者角度以及使用上的需求有關,這就跟三不五時會被大家提出來的資訊爆炸(焦慮症)一樣,重點還是在你取得多少資訊?或者,是否能夠自行篩選這些資訊?畢竟GIGO(Garbage in Garbage out)對於有大量資料閱讀及整合的使用者來說,很有可能花費在篩選的時間,可能還不如直接花錢買,或是透過關係找個當事者來聊天來得有效率,可惜的是...一般人沒有這麼多銀彈或是關係可用。
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過於信任的風險(Risks On Over Reliance)
對於IT人來說,對於某些技能應該是相當熟稔的才對,甚至可以透過批次工具的撰寫,將每天既定的工作內容加以排程,有效降低管理者的負載,甚至能夠透過這樣的機制,降低使用者在操作某些工具的門檻,以及處理跨權限的事務。
不過,也因為許多工具、技能,漸漸被IT人員寫進批次檔中進行排程,如果是一個全新的操作環境,或是舊有平台無法直接使用的批次工具時,管理(操作)者可能就得重新建立操作環境,這時候就很容易犯下過於信任自己能力的過錯,資訊安全上的漏洞與危害也就隨即產生。
不過,也因為許多工具、技能,漸漸被IT人員寫進批次檔中進行排程,如果是一個全新的操作環境,或是舊有平台無法直接使用的批次工具時,管理(操作)者可能就得重新建立操作環境,這時候就很容易犯下過於信任自己能力的過錯,資訊安全上的漏洞與危害也就隨即產生。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資訊產業的落差(The Difference in Network Service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這個月的上旬,因為工作需要去了一趟內地(第一次當呆胞),雖然是跟老闆一同去出差,時間也只有短短一周,但是在過程中,仍然看見了不少兩岸在網路(資訊)產業上的異同,或許我去的地點不算是一線城市(例:北京、上海...等),我的行程主要是在南京和蘇州、杭州一帶,原先是想去看了一個讓我很期望的展覽(但是最後很失望),同時也拜訪了一位老闆的老同學(做手機相關服務)。
不過,對我個人來說,此行最大的衝擊,是內地市場的商業模式,以及資訊在生活模式中的整合型態,其實有不少已經超越我們,當然,這跟使用者族群、環境和市場大小有關,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人想要西進內地的主因,只是在我驚嘆的同時,也發現到有很多在台灣或許能夠執行的商業模式(雖然台灣人很挑、很懂得採別人底線),在對岸也不一定能夠複製相同的成功模式,反之亦然。
或許這也是很多公司會想把產業鏈,在兩岸之間做個調整,畢竟在淨利愈來愈低,附加成本愈來愈高的現在,這也是求生存的必要法則之一,不用再作那種只要閉門造車就能夠高枕無憂的白日夢,要不就是得跨出去,否則就是要有獨特的利基市場(因為門檻不夠高,隨時都有可能會被較大型的投入者給扼殺),接著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次的所見所聞,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不過,對我個人來說,此行最大的衝擊,是內地市場的商業模式,以及資訊在生活模式中的整合型態,其實有不少已經超越我們,當然,這跟使用者族群、環境和市場大小有關,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人想要西進內地的主因,只是在我驚嘆的同時,也發現到有很多在台灣或許能夠執行的商業模式(雖然台灣人很挑、很懂得採別人底線),在對岸也不一定能夠複製相同的成功模式,反之亦然。
或許這也是很多公司會想把產業鏈,在兩岸之間做個調整,畢竟在淨利愈來愈低,附加成本愈來愈高的現在,這也是求生存的必要法則之一,不用再作那種只要閉門造車就能夠高枕無憂的白日夢,要不就是得跨出去,否則就是要有獨特的利基市場(因為門檻不夠高,隨時都有可能會被較大型的投入者給扼殺),接著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次的所見所聞,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MIS的立場與處置 (MIS's standpoint and how he handles things)
MIS算是一份可大可小的工作,大可以大到一人之下,很多人之上,小的話...,應該連工讀生都可以把你使喚來、使喚去,當然,我們不能用這樣子來評斷一個工作的優劣,畢竟每種工作都有它的專精之處,以及它應該受到的尊重,只是像MIS這種衝突性很高的工作,應該也不是多數,畢竟一般的工作場合,經常是「以時間論英雄、用職稱論成敗...」,但是MIS經常得採取縱向的模式才能工作,因此,除非是人力及階層相當分明的大型公司,我想一般人力吃緊的中、小企業,MIS應該都得兼顧校長、工友兼撞鐘的多重身分。
但是,也因為如此,其實很多事情MIS看見的角度跟作為,卻也是其它人不一定能夠涉獵的範圍,或者說,其它人就算可以理解,也不見得就一定能在該層面施上力,有時候就是這份工作的獨特性,甚至可以說是另外一種的優越感,不過,也很容易被視為階段性任務的絕佳代言人,至於每個人對於階段性任務的定位也略有不同,是否能夠被自己所接受,當然也就決定著未來的出路與走向。
但是,也因為如此,其實很多事情MIS看見的角度跟作為,卻也是其它人不一定能夠涉獵的範圍,或者說,其它人就算可以理解,也不見得就一定能在該層面施上力,有時候就是這份工作的獨特性,甚至可以說是另外一種的優越感,不過,也很容易被視為階段性任務的絕佳代言人,至於每個人對於階段性任務的定位也略有不同,是否能夠被自己所接受,當然也就決定著未來的出路與走向。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網路服務的合法性(Validity of Network Service)
現代人上網,無論你是想要聽什麼?看什麼?只要去問一下Google大神,幾乎沒有什麼東西會找不到,就連你在新聞上看見的奇人異事,只要丟進去幾個關鍵字,包準你能夠得到的比新聞媒體看見的還多,這也是因為網路上的界線,似乎比「公播媒體」來得模糊,或者說因為是在網路上的資料,使用者都是"主動"去查詢(點擊)而取得(看見),這一點跟公播媒體有著很大的不同,當然限制的條件也就小上許多。
但是許多網路服務,很有可能會站在法律的邊緣上存活,舉從「P2P」、「線上影音」或「線上電台」這類的服務,都有可能會這樣子的風險,雖然印象中曾經有過對於平台商的規範,就是平台商也得兼負審核使用者是否上傳非法資料之責,但是對於主機架設在非本國法律得以規範之處,這個規範的效力也就降低許多,這也代表使用者本身得要責任自負,對於我們在歡心喜地的使用這些好用的網路服務時,是否也具備了準備接法院傳票的"抗壓力"呢?(尤其是平台商,恰好收到當地政府要求提供使用者資料的通知,且乖乖聽話的時候...)
但是許多網路服務,很有可能會站在法律的邊緣上存活,舉從「P2P」、「線上影音」或「線上電台」這類的服務,都有可能會這樣子的風險,雖然印象中曾經有過對於平台商的規範,就是平台商也得兼負審核使用者是否上傳非法資料之責,但是對於主機架設在非本國法律得以規範之處,這個規範的效力也就降低許多,這也代表使用者本身得要責任自負,對於我們在歡心喜地的使用這些好用的網路服務時,是否也具備了準備接法院傳票的"抗壓力"呢?(尤其是平台商,恰好收到當地政府要求提供使用者資料的通知,且乖乖聽話的時候...)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立場的重要性(Standpoint Importance)
在上班族歷經一陣忙碌之後,在喘口氣的空檔,最常做的「休閒」有那些呢?不外乎是抱怨、八掛還是碎念喝咖啡?先不論其它休閒的原因和個人喜好,至少抱怨是在所難免,但也是人之常情,從薪水不夠高、休假不夠多、工時過長到津貼太少...等,這些都是可以抱怨的對象,不過,在抱怨的同時,是否也該檢視一番自己究竟那邊做得不夠好,或是想的不夠完善?當然這也跟每個人的認知(自覺)程度有關,只要不是無理的要求與打壓,其實很多時候,在一邊抱怨的同時,也可以重新思考自己對於這件事的態度與作法,而不僅僅是抱怨而已。
或者換個角度來看,很多時候使用者的抱怨也是其來有自,除了能夠給管理者一些警惕之外,適時點醒使用者,也是在這階段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畢竟「能力愈大,責任愈重」這句話,套在使用者身上,往往是無法實現的居多,反而「時間愈多、問題愈雜」才是最常見的真實情況吧?
或者換個角度來看,很多時候使用者的抱怨也是其來有自,除了能夠給管理者一些警惕之外,適時點醒使用者,也是在這階段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畢竟「能力愈大,責任愈重」這句話,套在使用者身上,往往是無法實現的居多,反而「時間愈多、問題愈雜」才是最常見的真實情況吧?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公私之間(Microblog's Risks)
近年來有眾多網路平台出現,不論是部落格、相簿、網路論壇或是只要短短140字的微網誌,只要你有在上網,幾乎都逃脫不了這些平台的荼毒,當然也給廣大的網民們提供了更多元的交友工具(或是更宅的起因?),但是對於工作環境來說,或許有些工作場所已經視這些網路服務為大敵,能鎖就鎖,不能鎖就封,再不然就是透過公告的方式來限制使用者「自律」,以免造成工作效率低落,或是成了最大化的公器私用...
不過,該不該封鎖這些服務,並非我這篇文章最想要討論的內容,畢竟不同的工作內容、屬性及風險承受度,原本就會有不同的作法,沒有辦法一言以敝之,甚至對於某些類型的工作內容來說,這些平台、服務還是他們賴以維生的工具,豈能夠斷其生路?
目前我在這上面見到的最大危機,應該就是公私分際不夠明確(警惕自己),甚至會成為有心人士能夠發揮的根源,輕則個人名譽受損,重則丟工作或眾叛親離...,無論是那一種,在你按下Enter鍵時,最好重新再看一次自己寫了些什麼?真的是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嗎?以免蒙受不白之冤而無法平反。
不過,該不該封鎖這些服務,並非我這篇文章最想要討論的內容,畢竟不同的工作內容、屬性及風險承受度,原本就會有不同的作法,沒有辦法一言以敝之,甚至對於某些類型的工作內容來說,這些平台、服務還是他們賴以維生的工具,豈能夠斷其生路?
目前我在這上面見到的最大危機,應該就是公私分際不夠明確(警惕自己),甚至會成為有心人士能夠發揮的根源,輕則個人名譽受損,重則丟工作或眾叛親離...,無論是那一種,在你按下Enter鍵時,最好重新再看一次自己寫了些什麼?真的是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嗎?以免蒙受不白之冤而無法平反。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網路印表機的狀況排除(Solving Problems on Network Printers)
「印表機」這個在辦公室裡不可或取的設備,雖然它的價格履破新低,但是對於實際設置上的門檻卻不是如此,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在辦公室裡選用低價的印表機時,很有可能就得在設置時,投入更多的經費才有辦法滿足需求,因為印表機通常都是多人共用一台,所以在設置網路或單機印表機的環境時,使用的狀況也有很多差別,更何況現在還有一堆價格低得匪夷所思的「多功能事務機」,通常在透過網路來使用這一類型的印表機時,你可能就會遇到以下的問題:
如果你在採購進印表機之前沒有先做好功課,很有可能在機器採購進來後才發現無法順利工作時,要不就是退貨、貼錢換貨,甚至得要添購新的列印支援設備才能夠滿足需求時,我想老闆應該也不會多高興才對,所以千萬不要只著眼於低價,有時候只是拿石頭砸腳而已,那我們又該注意些什麼呢?接著看下去吧!
1.原有的列印伺服器無法使用:至於印表機的分享與設定在先前已有提及,所以,這篇文章主要是討論其它可能會遭遇到的狀況,因為在一般的辦公場合中,除了特殊需求之外(主管、美工?),應該其它人也沒有什麼直接在主機上安裝印表機的需求才對,況且,以現在這種所謂低價的印表機(多功能事務機)來說,或許透過網路印表機來列印,還比較能夠節省本機端的系統資源。
2.並列埠的支援能力:
如果你在採購進印表機之前沒有先做好功課,很有可能在機器採購進來後才發現無法順利工作時,要不就是退貨、貼錢換貨,甚至得要添購新的列印支援設備才能夠滿足需求時,我想老闆應該也不會多高興才對,所以千萬不要只著眼於低價,有時候只是拿石頭砸腳而已,那我們又該注意些什麼呢?接著看下去吧!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流程與狀況(Process and Situation)
最近手邊的工作,幾乎都跟流程都有緊密不可分的關係(規劃網站、公司內部的流程...等),說的高深莫測一點就是所謂的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簡單地說,其實就是你每天上班都在做的事情,只是你可能從來都沒有思考過為什麼要這麼做?或者是基於傳統(承)不可違抗的心態下,不得不屈就於這套遊戲規則的工作、處事流程。
在我就職的經歷當中,某一任的老闆曾說過:「因為我們公司小,所以不像大公司般難以轉彎。」,當下,我也覺得這麼說似乎也沒錯,因為公司規模小,去除許多繁文縟節的規矩,或許比較能夠為公司帶來即時的收益,只是在這樣子的思維之下,似乎暗藏了更多的危機而不自知,直到現在我才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因為在公司體系下,或許每個部門都可以看成一間小公司,有時候內部遊戲規則之複雜,總是令人難以捉摸。
雖然,對於管理層級來說,本來就不見得需要掌控到如此細微的枝微末節,但是身為MIS的我們,卻不能不提供給高層它想要的資料,或是提供能夠窺其全貌的管道,對於IT(挨踢)人來說,如何改善、正規化或適時顯現中間的流程,這份責任就會落在自己頭上,只是在進行改革之前,自己勢必得經過一次次真實(血淚)的體驗,才有機會能夠窺得原本流程的全貌,甚至可以看見更多讓你驚奇的狀況。
不過,再怎麼說那些也都是前人(管理者)的智慧,千萬不要一昧地為了改變而改變,這時候你得親自去打探各個關卡,才會知道為什麼很多看起來極其不合理的做法,竟可以行之數年到數十年之久...
在我就職的經歷當中,某一任的老闆曾說過:「因為我們公司小,所以不像大公司般難以轉彎。」,當下,我也覺得這麼說似乎也沒錯,因為公司規模小,去除許多繁文縟節的規矩,或許比較能夠為公司帶來即時的收益,只是在這樣子的思維之下,似乎暗藏了更多的危機而不自知,直到現在我才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因為在公司體系下,或許每個部門都可以看成一間小公司,有時候內部遊戲規則之複雜,總是令人難以捉摸。
雖然,對於管理層級來說,本來就不見得需要掌控到如此細微的枝微末節,但是身為MIS的我們,卻不能不提供給高層它想要的資料,或是提供能夠窺其全貌的管道,對於IT(挨踢)人來說,如何改善、正規化或適時顯現中間的流程,這份責任就會落在自己頭上,只是在進行改革之前,自己勢必得經過一次次真實(血淚)的體驗,才有機會能夠窺得原本流程的全貌,甚至可以看見更多讓你驚奇的狀況。
不過,再怎麼說那些也都是前人(管理者)的智慧,千萬不要一昧地為了改變而改變,這時候你得親自去打探各個關卡,才會知道為什麼很多看起來極其不合理的做法,竟可以行之數年到數十年之久...
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你最想看見什麼內容?(What Content Do You Want to See the most?)
最近因為工作需求,總是得在浩瀚的網路上找資料(這時候就會發現Google有多強大,雖然還是得找很多頁... ),如果是跟軟體的使用操作有關,就得要視軟體開發者的良心而定,因為官方能夠找到的資料也相當有限,頂多只是一個FAQ(基本上那跟直接做在軟體內HELP差不多),稍微有規模一點的軟體,可能還會有WIKI系統,或是提供給使用者交換心得意見的論壇(Forum),再不然就是找看看是否有人分享該軟體的使用技巧,或是心得分享。
雖然在軟體的使用技巧、心得及功能這部分能夠找到的資訊不多,但是,再怎麼樣也比硬體方面的資訊來得容易取得,不信的話你可以查看看你手邊擁有的硬體設備,看看有多少文章是在分享著使用後的心得,或是能夠整合在生活中的便利應用,而不僅僅是開箱文、規格介紹或廣編稿(當然,這裡面還包含很多不可告人的因素)。
所以,讀者最想看見什麼內容?作者又該如何吸引讀者的目光?我想這應該是很多人都想找到的答案吧?接著我就換個角度來當個讀者,分享一下自己最想看見的文章內容是什麼吧!?(至於作者想要怎麼寫,也得看他們自己高興,我也不例外?)
雖然在軟體的使用技巧、心得及功能這部分能夠找到的資訊不多,但是,再怎麼樣也比硬體方面的資訊來得容易取得,不信的話你可以查看看你手邊擁有的硬體設備,看看有多少文章是在分享著使用後的心得,或是能夠整合在生活中的便利應用,而不僅僅是開箱文、規格介紹或廣編稿(當然,這裡面還包含很多
所以,讀者最想看見什麼內容?作者又該如何吸引讀者的目光?我想這應該是很多人都想找到的答案吧?接著我就換個角度來當個讀者,分享一下自己最想看見的文章內容是什麼吧!?(至於作者想要怎麼寫,也得看他們自己高興,我也不例外?)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為何採用開源碼軟體(Why Use OSS?)
最近又消失了好一陣子,不是已經倒站了,只是因為最近太多事情纏身走不開(這麼說以前可以寫的原因是?愈描愈黑...),好!言歸正傳,最近主要在忙的一件事,就是在試用開源碼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OSS),或許很多人都用過開源碼的軟體,例:OpenOffice.org、FileZilla或一堆Linux內可以看到、用到的軟體都是(有興趣的可以到SourceForge看看),但是,如果是要用在商業環境裡的大型軟體,那又是另一種層次的考驗。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般人都是用OSS來做為某些特定目的使用,幾乎都是單一功能,或是在一個流程中的一部分使用,如果整個流程都在OSS的環境中建構,那就不是你會不會使用的問題,就得面對更多的問題,例:能夠符合公司需求?是否便於客制化?使用介面能否讓操作人員接受?...隨便列都可以列個十點、八點可能會面對的阻礙,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嘗試,採用OSS這種可能會拿石頭砸腳的大型軟體,在商業環境裡使用呢?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般人都是用OSS來做為某些特定目的使用,幾乎都是單一功能,或是在一個流程中的一部分使用,如果整個流程都在OSS的環境中建構,那就不是你會不會使用的問題,就得面對更多的問題,例:能夠符合公司需求?是否便於客制化?使用介面能否讓操作人員接受?...隨便列都可以列個十點、八點可能會面對的阻礙,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嘗試,採用OSS這種可能會拿石頭砸腳的大型軟體,在商業環境裡使用呢?
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
價格、服務與時間(Price, Service and Time)
自己經常會把一句話掛在嘴邊 ─「不用錢的最貴」,尤其是在幫別人買東西、詢價或是做功課的時候,經常都是自己花了很多心力在比價,卻為了使用者的某一點堅持(固執、要求),很有可能就得將先前所做的準備給推翻,直到對方有了更明確的定論之後,才能夠繼續下一步。
不過,這也看出了消費者對於產品本身考量的角度,有著很大的不同,雖然絕大多數的使用者,都會抱著「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心態來檢視每一樣產品,但是在消費者這麼想的同時,產品本身的定位早已把消費者的心態一併給考慮進去了,這時候就會變成一場模糊焦點的產品銷售戰。
不過,這也看出了消費者對於產品本身考量的角度,有著很大的不同,雖然絕大多數的使用者,都會抱著「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心態來檢視每一樣產品,但是在消費者這麼想的同時,產品本身的定位早已把消費者的心態一併給考慮進去了,這時候就會變成一場模糊焦點的產品銷售戰。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電子產品的購買建議(Suggestions on Buying 3C Products)
最近不知道是農曆年關將近,或著是景氣真的有比較好(?),其實絕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為了放鬆心情、為自己的年終找尋出路(如果有年終的話...),這幾天我老是遇到朋友想買3C商品的詢問與建議,其實站在朋友的立場,我當然是很樂意幫大家做功課、找產品,甚至是比價(無論是線上平台或是用自己的資源來幫忙),其實有很多好人卡拿不完的「挨踢(IT)」人,也很怕這種差事,原因就跟先前《先求保命,再求效》一文的內容類似。
在給朋友購買建議時,最好還是掌握幾個原則就好,不然會讓「建議」本身,變成了對方的負擔,或者是太習慣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產品,別忘了最終使用者還是對方,所以,暫時拋開對於某些產品的迷思與成見也是必要的作為之一,不然...別人還問你做什麼呢?更何況,你很有可能要擔負對方使用體驗的成敗責任,這才是我們給建議時最害怕的「回饋」。
在給朋友購買建議時,最好還是掌握幾個原則就好,不然會讓「建議」本身,變成了對方的負擔,或者是太習慣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產品,別忘了最終使用者還是對方,所以,暫時拋開對於某些產品的迷思與成見也是必要的作為之一,不然...別人還問你做什麼呢?更何況,你很有可能要擔負對方使用體驗的成敗責任,這才是我們給建議時最害怕的「回饋」。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MIS 救難手冊》優惠團購活動(MIS Manual Group Purchase)
在先前《爆肝的收穫:網管求生手冊》一文之後,為了回饋給我支持打氣的讀者、網友或好友們,我也應該為大家做些什麼才對,除了幫各位整理出各個通路的取得價格比較之外,還為各位朋友們辦了此次團購的機會(僅此一次),雖然我能夠在「數字」上回饋給各位讀者的空間相當有限(如果瞭解出版生態的人,應該知道中間有多少難處),我也只能夠盡可能地為大家爭取相關的福利,希望能夠將這本書的內容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此次的團購活動,因為還是需要報名者提供一些個人資料(例:匯款資訊、收件人姓名、收件地址...等),所以我就直接利用Google Docs內建的Form功能來做為資料整合的平台,因此還得麻煩各位想要參加此次團購的人,在這平台上面填入您寶貴的資料,請您大可放心,基於我自己也不喜歡收到Spam的同理心之下,你們給我的個人資料,只會用在此次團購活動,結束後我就會將所有個人資訊的資料刪除。
團購報名時間:即日起~2010/02/09 ─ 下午17:00之前(已結束)
(會確保各位能在年假前收到書)
團購報名網址:報名網頁(可以直接由下方網頁進行報名)
團購寄送地區:台澎金馬限定
本次團購人數:共計29人(多謝各位支持)
注意事項:匯款完成者,直接留下「交易序號」後五碼(並非匯款帳號後五碼)及各位的連絡資料即可,以免造成確認匯款資料的問題,因為我發現大家似乎都很習慣直接用交易帳號後五碼,所以造成了不小的誤解,這點還請各位諒解,多謝配合。(團購第一天,就嚇出一身冷汗的我...)
此次的團購活動,因為還是需要報名者提供一些個人資料(例:匯款資訊、收件人姓名、收件地址...等),所以我就直接利用Google Docs內建的Form功能來做為資料整合的平台,因此還得麻煩各位想要參加此次團購的人,在這平台上面填入您寶貴的資料,請您大可放心,基於我自己也不喜歡收到Spam的同理心之下,你們給我的個人資料,只會用在此次團購活動,結束後我就會將所有個人資訊的資料刪除。
團購報名時間:即日起~
(會確保各位能在年假前收到書)
團購報名網址:
團購寄送地區:台澎金馬限定
本次團購人數:共計29人(多謝各位支持)
注意事項:匯款完成者,直接留下「交易序號」後五碼(並非
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爆肝的收穫:網管求生手冊(MIS Surviving Manual)
經過了好一段時間的辛苦(爆肝)與等待,終於實現了一個自己所許下的的目標,就是將自己這些時間以來,在網管這個崗位上所學到的內容與想法,做了一個比較有系統的整理,甚至將這些原本看似散亂的想法集結成冊,其實在去年年底《部落格的年度總結(Summary of IT Blog in 2009)》一文中,我已經有透露些出書的訊息,當下也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祝賀,在此還是相當感謝大家的鼓勵。
如今,不再只是那冷冰冰的ISBN,而是拿到了熱騰騰的書《MIS 救難手冊 ─ 網管問題實戰速解》,多謝這段時間裡協助我完成這本書的編輯、插畫和朋友們,也因為有你們一起爆肝(感覺是被我拖下水的...),更顯出這本書的珍貴。
原本想要寫這本書的時候,只是單純以自己的角度,來描述網管這份工作會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寫到後面,反而會想著:「當初我還不是網管時,最想知道些什麼?」,在這樣子的想法之中,其實內容的定位還是會有所差異,經過反覆幾次的修改之後,才完成了這本《MIS 救難手冊》,希望也能夠給想往網管這條路的人(不歸路?),打上強心針的一本書。
如今,不再只是那冷冰冰的ISBN,而是拿到了熱騰騰的書《MIS 救難手冊 ─ 網管問題實戰速解》,多謝這段時間裡協助我完成這本書的編輯、插畫和朋友們,也因為有你們一起爆肝(感覺是被我拖下水的...),更顯出這本書的珍貴。
原本想要寫這本書的時候,只是單純以自己的角度,來描述網管這份工作會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寫到後面,反而會想著:「當初我還不是網管時,最想知道些什麼?」,在這樣子的想法之中,其實內容的定位還是會有所差異,經過反覆幾次的修改之後,才完成了這本《MIS 救難手冊》,希望也能夠給想往網管這條路的人(不歸路?),打上強心針的一本書。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網路喚醒與關機(Wake On Lan and Windows Shutdown)
先前已經有介紹過網路喚醒的功能《網路喚醒的應用》,不過那是透過Linux的平台之下來進行,或許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的應用機會不大(但是對於自己在外打拼的遊子來說,網路喚醒就有它的重要性),所以這次我就補充一下在Windows中可行的方案,同時再透過批次檔的方式來整合一些小程式,以便於一般人使用。
其實在網路上也有wol的程式是採取圖形介面,甚至有網頁可做為網路喚醒的中介平台(參考網頁:Depicus ─ Wake On Lan),但是對於管理者來說,透過圖形介面跟網頁模式來執行這網路喚醒的動作,或許在安排執行的流程時,還是比不上透過類似批次檔的命令模式來的便捷,也比較不容易受到使用者的干擾,所以我才會將原本就已經是透過指令來執行的Wol程式(以wolcmd為例),再透過批次檔的方式加工成較簡單的流程,或許自己用起來也比較直覺。
除了遠端喚醒之外,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之下,還可以透過遠端連線的方式來強制關機(例:使用者下班後不關機),雖然也能夠透過遠端連線之後(遠端桌面、Telnet或ssh...等),再來操作關機的動作,不過,要是每台電腦都得透過如此冗長的關機手續,我想可能直接過去幫他關機也還實際一些,還好在Windows的環境下有「Shutdown」這個小程式可用(Windows 2K可由XP內COPY過去即可使用),甚至在微軟的官方平台上有更為強大的PsShutdown可用。
其實在網路上也有wol的程式是採取圖形介面,甚至有網頁可做為網路喚醒的中介平台(參考網頁:Depicus ─ Wake On Lan),但是對於管理者來說,透過圖形介面跟網頁模式來執行這網路喚醒的動作,或許在安排執行的流程時,還是比不上透過類似批次檔的命令模式來的便捷,也比較不容易受到使用者的干擾,所以我才會將原本就已經是透過指令來執行的Wol程式(以wolcmd為例),再透過批次檔的方式加工成較簡單的流程,或許自己用起來也比較直覺。
除了遠端喚醒之外,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之下,還可以透過遠端連線的方式來強制關機(例:使用者下班後不關機),雖然也能夠透過遠端連線之後(遠端桌面、Telnet或ssh...等),再來操作關機的動作,不過,要是每台電腦都得透過如此冗長的關機手續,我想可能直接過去幫他關機也還實際一些,還好在Windows的環境下有「Shutdown」這個小程式可用(Windows 2K可由XP內COPY過去即可使用),甚至在微軟的官方平台上有更為強大的PsShutdown可用。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免費空間與廣告(Free Space and ad)
最近有關Google有關的新聞,除了跟中國的網路政策正面槓上(原文)之外,另外一個就是Google Docs將要開放250MB的上傳空間(原文),提供給使用者能夠上傳「非文件格式」的檔案,做為共享的平台與空間,我想對於使用者來說,應該算是一件好事,又多了一個能夠多人共享的免費空間。
雖然它的美意是要讓使用者,能夠不必使用隨身碟來做為檔案攜帶的媒介,但是以現今的隨身碟容量和它所提供的250MB的空間,是否能夠達到這種效果,應該也不言而喻,或許用來應急時是個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現在網路上有著為數不清的免費空間、同步平台也在提供著類似的服務,只是在需要帳戶認證或是會受廣告荼毒的選擇中,端看使用者覺得那種好用,至於穩定性,我想...免費空間似乎也不太能夠去要求些什麼吧?頂多只能比較下載檔案時的頻寬而已。(在免費的前提之下)
雖然它的美意是要讓使用者,能夠不必使用隨身碟來做為檔案攜帶的媒介,但是以現今的隨身碟容量和它所提供的250MB的空間,是否能夠達到這種效果,應該也不言而喻,或許用來應急時是個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現在網路上有著為數不清的免費空間、同步平台也在提供著類似的服務,只是在需要帳戶認證或是會受廣告荼毒的選擇中,端看使用者覺得那種好用,至於穩定性,我想...免費空間似乎也不太能夠去要求些什麼吧?頂多只能比較下載檔案時的頻寬而已。(在免費的前提之下)
2010年1月6日 星期三
商用電腦的累贅(Redundant Functions of Business Computer )
「商用電腦」這個名字,我想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應該是敬謝不敏居多,原因無它,因為「商用」二字,就代表著可能得要付出較多的金錢,才有辦法把眼前這台電腦(無論是PC或NB)帶回家,不過,也可能是代表它的耐用程度較高,或是比較貼近商務上的需求,甚至對於公司或企業來說,採購商用電腦或許還能夠將作業系統的授權費用,在不同的時間點中攤提。
當然,這是指沒有大量需求時的採購狀態,如果一次性的大量採購,或許在採購的方式上,可能就有其它的選擇可以考慮,不過商用電腦的組合,的確也為使用者帶來了不少的便利(尤其是這幾年作業系統的混亂期),同時也省去了不少的麻煩,但是商用(品牌)電腦的演進,似乎從來都沒有考慮過使用者的需求,或者是真的採購商用電腦的使用者族群是誰?管理者是否喜好這樣子的配置方式?
所以,管理者在拿到商用電腦的時候,就得先調校(大刪特刪)一番,才能夠把它交付到使用者的手中,或許這些跟產品定位有關,但是...我相信應該有更好的選擇方式,有時候對使用者來說,不要給他們太多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畢竟,不是什麼東西都愈多愈好,接著我就整理一下,商用電腦中那些讓人不知如何是好的「額外好處(麻煩)」。
當然,這是指沒有大量需求時的採購狀態,如果一次性的大量採購,或許在採購的方式上,可能就有其它的選擇可以考慮,不過商用電腦的組合,的確也為使用者帶來了不少的便利(尤其是這幾年作業系統的混亂期),同時也省去了不少的麻煩,但是商用(品牌)電腦的演進,似乎從來都沒有考慮過使用者的需求,或者是真的採購商用電腦的使用者族群是誰?管理者是否喜好這樣子的配置方式?
所以,管理者在拿到商用電腦的時候,就得先調校(大刪特刪)一番,才能夠把它交付到使用者的手中,或許這些跟產品定位有關,但是...我相信應該有更好的選擇方式,有時候對使用者來說,不要給他們太多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畢竟,不是什麼東西都愈多愈好,接著我就整理一下,商用電腦中那些讓人不知如何是好的「額外好處(麻煩)」。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