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數字、價格與真相(Numbers, Prices and The Truth)

沒有留言:
電腦的普及率,以現代家庭來說,應該快要跟冰箱、電視這一類家電產品差不多,就算不是電腦高手,也應該知道電腦的心臟是「中央處理器(CPU)」,我先前在2007年6月曾寫過一篇《CPU的型號大戰》,結果都已經整整過了兩個年頭,我發現數字的假象似乎愈演愈烈。

或許,這怪不得廠商,畢竟很多假象(行銷)也是做給消費者看的,如果我們不買單他們還會這麼做嗎?除此之外,如果不多換幾次名目來衝業績,我想那些大廠應該也很難對他們的廣大股東們交待。

但是我們這些可憐的消費者呢?又要花多少心力才能夠辨識出什麼才是真的適合自己用的?憑直覺數字愈大愈好?還是核心數目愈高愈好?就算好不容易大概弄懂了它的命名方式,你就一定能夠選到最適合自己的CPU嗎?往往真相不是如此,你得更進一步的確認,才不會多花了許多銀子卻得手了一個半殘版本的CPU(尤其是以為買到便宜貨的同時)。

為什麼可能會買到半殘的CPU呢?不外乎是因為產品線,除了在數字上動手腳外,就連很多你原本會有的東西,也靜悄悄的從產品中移除了,當然就是為了有更親民的價格,雖然這對於大多數的使用者來說是好事一樁。

對於可能原本以為它有這功能,結果一心想著買數字高一點,或是CPU的核心多一些的產品,效能應該更好才對,殊不知他「自以為有」的功能還在中高階的產品線中,早已因為價格因素被犧牲(閹割)了,直到興高采烈的把新玩具裝上把玩之後,才會發現怎跟想像中的不一樣。

CPU型號的數字變大了(從7xxx升級到8xxx)、代表雙核心的「E」也升級變成了四核心的「Q」,結果...,原本你以為有的功能,竟然在樣子的數字升級下,被廠商給悄悄的抹去。(不然,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什麼都升級,價格卻跟舊的差不多?)

究竟我繞了這麼大的圈子,到底是什麼功能被刪除了呢?其實先前在Windows 7 RC發表時,有人就曾做過CPU支援XPM的一張清單,《How many Intel CPUs will fail the XP Mode test in Windows 7?》,從這份清單中,或許你就能夠看出些端倪。
Core 2 Quad
Q6600/6700         YES
Q8200/8200S/8300/8400/8400S NO
Q9300/9400/9400S     YES
Q9450/9550/9550S/9650     YES
沒錯,你沒有看錯,忽然在Q8200~Q8400這一個系列的CPU,竟然把「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的支援拿掉,因此才造成了XPM無法順利在此系列CPU中得到支援。

補充:清單中Q8400(S)不支援,但在INTEL官網顯示為支援(Q8400Q8400S

其實在上個月我看見這張清單時,還沒有太大的感覺,直到最近從廠商給我的PC報價中,我才驚覺原來Q8系列的CPU竟然是現在的主流?(或許是因為價格因素),在我還未仔細推敲它們之間的差異時,本還想拿Q8300來代替E8300的工作(除了變四核心之外,工作時脈也是降低...)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除了產品線的多重劃分之外,我想跟行銷手法也相當有關係吧?雖然「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的功能對一般使用者的差異不大,但是若是對於有意要採VM系統的使用者來說,可就有不小的影響,雖然不會造成完全無法運行,在效能上勢必會受到不小的影響與牽制。

所以在下次想要入手電腦零組件時,最好還是徹底的去摸清楚它的特性(INTEL CPU的功能查詢),千萬別一昧相信「數字」、「價格」或「業務人員」,畢竟他們也有太多是不能說的秘密(甚至有可能他們也不見得知道其中的差別)。

除此之外,其實在網路上也有許多關於這一類CPU的評測,只要稍做個查詢,你就可以聽見很多種不一樣的看法,有適合超頻(倍頻數字)、適合多媒體轉檔(多核心)、C/P值最高(或許會聽見AMD的聲音)、未來支援性高(升級一次到位)...等,無論是那一種,只要你很明確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我想並沒有一定正確的答案,畢竟選擇權操之在己。

這種數字、價格的迷思,其實不只是在CPU上會見到,只要是Cost Down很嚴重的3C產品,或多或少都能夠發現這種現象,或許對產品有深入研究的魔人來說,這些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但是對於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這已經快要成為了一種慣性的誘騙

消費者反正就是照單全收,只要是廠商所訂出來的規格、型號,只要愈高就一定愈好的迷思,也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蔕固,到頭才發現,其實舊的規格比較符合自己的需求,但是在市場機制的運作下,這類產品的價格不是水漲船高,就是已經落入特定通路手中,可能就得花上比主流規格更多的銀子才能取得,兩相衡量之下,有更多時候得屈就於廠商所營造的數字魔咒當中。

或許,這是一種拼經濟,讓廠商得以存活的不二法門,但是在消費者得斤斤計較的現在,究竟最後得利者是誰,其實還很難說得準,或許產品線更新了(名目上),結果整體的購買力或市場需求下降,最後誰是這場戰役的贏家還很難說,假以時日,我們也都會成為最後勝敗的見證者吧!

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低價的思維(Thinking of Low Cost)

沒有留言:
為了因應全球的不景氣,整體的消費力下滑,大家都很用力來刪減不必要的支出,對於看不見實際對業績有幫助的部份,可是一點都不留情,因此,各公司的「IT維護部門」的預算應該也減少了許多才對,廠商當然也會跟著調整步調,經過了這次的大洗牌,讓大家更加保守地把錢花在刀口上(金字塔頂端個體戶除外)

老實說,因為自己也是實用(多工)派的支持者,雖然產品的價格愈低,對於促進消費力來說是有幫助沒錯,不過,我們未來買到的東西,會不會愈來愈朝向單一功能的「元件」發展,在低價的走向中,或許所有產品都保留「最基本」的應用,連最一般的I/O介面(例:USB),也會盡可能地刪減到最少,甚至有刪過頭的情況出現,因此,在許多評測的文章中,已經會看見「不足」的字眼。

當然也開始影響整個市場的運作機能,就以最簡單的價格購買方式來看,現在你就算親自跑(新)光華商場周邊,能夠在價格上取得的優勢已相當有限,再加上付費習慣的轉變,如果你不是拿著白花花的現金去結帳,很有可能最後要付出的金額,比你直接在網路上刷卡網購還昂貴。(因為一般店家會加上3~5%的費用)

一般來說,消費者希望購得低價的商品,廠商也推出符合預期低價的產品,原本應該是件兩全其美的事,但是,因為過度的低價戰,最後被犧牲掉的是什麼?

品質?服務?保固時間?甚至有可能讓好廠商消失在這波洪流當中。

這種生態真的是好的嗎?再回頭來看看一直走高價精品路線的A社,以平均單價來說,他們的產品價格絕對高出許多類似規格的產品,但是它依舊能夠帶動買氣與話題性,這不外乎是市場區隔的良好範本,甚至可以說是鎖定特殊族群的功力了得。


低價」究竟為我們帶來了什麼衝擊?


1.效能與價格的平衡

對於低價產品的現況,應該可以有效地降低許多高單價的產品,重新思考銷售方式售價產品族群,但是會不會犧牲了過多的效能,或者是可能因為低價,在產品本身(內部)也同步修改了某些對使用者來說,較具吸引力的保護或元件,進而取代的是許多山寨版的替代品。

雖然「山寨文化」代表著某種創新迎接時代潮流的想法,甚至也是新產品研發的動力,但是太過於偏頗的價格取向,原本就很難做到跟原先產品一樣的成效,雖然可以集大成於一身,但是對於品質的要求往往追不上功能面的精進,因為功能很容易依樣畫葫蘆,而品管卻很有可能與山寨(低價)文化的最高指導原則牴觸,最後誰會被犧牲,我想也就不言而喻。

2.產品相容性

產品相容性這部份,就如同我先前所說,現在的低價產品愈來愈有「專屬」的特性,所以在低價的同時,許多原本大家通用的規格,很有可能會被特定廠商修改成特規(例:為了輕薄的外型,捨棄了一般RJ45的網路孔),另外再以其它的擴充介面,才得以與其它同質的介面溝通,雖然僅增加了一個小小的擴充設備,但是在實用性上仍會造成相當程度的困擾。

這就跟先前造成討論的檔案格式的開放性一樣,雖然不是完全沒有可供轉換的方法,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上,是否會增加更多的困擾,這就是自身在選擇該項產品時,也得列入的考量之一。

3.保固時間的大幅縮短

其實以現在的電子產品來說,我們應該教育自己:「因為東西愈來愈精密,所以保固的時間愈來愈短嗎?」還是「過個一、二年就要把電子產品更新一次,也能促進經濟繁榮?」,不過是那一種想法,我想對於「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都不願見到這種狀況。

可是反觀現在的電子產品,多則兩年(記憶體和硬碟除外),少則半年,我經常在想著一件事,這樣子的產品是不是買到手就註定是沒有機會進廠維修,如果不小心遇到比較大的設計錯誤(但還不夠大到讓廠商收回),自己是否就得準備掏錢買下一個世代的機種。

雖然大家都清楚產品的庫存保固的壓力極大(從IBM賣出相關部門可以看出),但是如此短的售後服務,感覺就跟「銀貨兩訖貨品售出概不承認」極類似,不過,很抱歉...在低價的策略下,這樣子的狀況只會更嚴重,因為廠商在低價產品中能夠獲得的利潤更低。

如果你自認是屬於「破壞王」等級的使用者,那在入手這類低價產品時,或許要多一點的「平常心」看待,你才能夠用的盡興,不然綁手綁腳的「玩具」,就算它再低價,又何苦買一樣東西來增加自己煩燥的可能性。

最後,個人還是覺得應該要秉持著一種心態:「什麼樣的人,玩什麼樣的玩具」,千萬不要貪圖它低價,所以就買來浪費(長灰塵),低價有時就跟很多店家愛高掛著「跳樓大拍賣改裝出清」一樣,都是種玩弄消費心理的假象,真的回過魂來才會發現,自己究竟買了多少「實用」的東西呢?答案往往就跟自己月底看見刷卡費用時,有著極大的反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