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自從轉跑道之後,第一次去參與廠商邀約的研討會,雖然事前已經有請教過朋友,大多會變成商品介紹發表會,但是從沒有參與過類似場合的我,還是帶著一些名片去交朋友(朋友的建議...)
雖然是整天的研討會,我只選擇我比較有興趣的資安議題去聽,雖然說與期待的有些與的落差,還是可以得到一些不一樣的思維,因為現在資安的產品和議題大多會與VPN的技術整合在一起
除此之外,這次提到了有關網頁服務(WEB SERVICE)被攻擊的種類與一些常遇到的資安問題,在上頭舉的實例,真的有一些是我平常沒有思索到的領域
例如:
1.利用Google的強大功能找出網頁漏洞:
以site:網址,再加上某些常見字根來猜測資料庫的架構
2.資訊人員習慣的字根(admin、passwd...等):
在網址後方加上/admin或/passwd經常可以發現某寫管理者的漏洞
3.甚至是一些Server端或資料庫的漏洞來攻擊:
遺漏了確認自己使用的SERVER版本是否安全,或有更新尚未安裝
...這些是比較不一樣的層面
不過,第一次參加總是帶著新鮮的心情去東看看西瞧瞧,除了相關的廠商之外,在會場內可以看見旁邊有人打瞌睡,有人忙著說手機,再不然就是主講者說話的斷句...
真的有時不確定他說的重點是什麼,也只能翻著用Powerpoint轉成的研討會資料,可能看圖片說故事還可以瞭解多一點
雖然目前我手邊沒有實際VPN的應用,公司部份的網頁也是委外管理的,但是這些相關的資訊,我覺得對一個資訊人來說,這些都是應該要時時Update的,不然,總是在後頭想解決方案,還不如先做好防範措施
就如同其中一個主講者所說,大多數的人都是真的已經被癱瘓了,才會發現自己的平台早已經漏洞百出,而且還有一個重點,那就是:
「產品再好,無法獲得老闆的信賴,都是一台無法接電的零件組合體」
這一點應該很多IT人員都深有同感吧!
就算IDS或是AP Firewall(應用軟體的防火牆)多好,如果無法真的導入,或是有怎樣先期預防的功效也英雄無用武之地
不過廠商會有比較大的動作來促銷商品,不知是否是聽到了Google跨足安全領域的消息有關,畢竟他們的主力還是在網路服務上,這些附加的功能卻可以打壓較小的企業體(跟他們比應該絕大部份都算小吧一 一")
不過在這次的資安議題中,讓我更確定應該要接觸的層面有VPN和相關的資安測驗,因為不時時充實自己,很快就會被潮流所蓋過,這就是現在的職場生態呀!
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
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快速鍵(HotKey)的便利性
其實快速鍵(HotKey)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可能常用到的機會不多,但是針對一個文字工作者,或是要靠電腦吃飯的人,其實有些快捷鍵是不得不知的,因為它可以加快你使用上的速度
雖然筆者曾經聽過有人說,為什麼要用快速鍵?用滑鼠就能夠都處理完了,為啥還要用左手來按快速鍵呢?
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當下真的是傻眼(當時筆者還是文字工作者),因為無論是文編或美編,應該對於左手閒著這件事(慣用右手者),應該都會覺得有點浪費吧!但是也不能說他不對,畢竟每個人是有自己的使用習慣沒錯...
這也許是另一種的電腦使用文明病,因為太依賴滑鼠,所以忘了鍵盤不是只能用來打字而已,雖然現在有許多高階的滑鼠,把一些相關的功能全部都整合在上頭,如果能夠習慣這樣子的使用模式,應該也能夠加快工作效率
雖然筆者曾經聽過有人說,為什麼要用快速鍵?用滑鼠就能夠都處理完了,為啥還要用左手來按快速鍵呢?
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當下真的是傻眼(當時筆者還是文字工作者),因為無論是文編或美編,應該對於左手閒著這件事(慣用右手者),應該都會覺得有點浪費吧!但是也不能說他不對,畢竟每個人是有自己的使用習慣沒錯...
這也許是另一種的電腦使用文明病,因為太依賴滑鼠,所以忘了鍵盤不是只能用來打字而已,雖然現在有許多高階的滑鼠,把一些相關的功能全部都整合在上頭,如果能夠習慣這樣子的使用模式,應該也能夠加快工作效率
2007年5月29日 星期二
防火牆(Firewall)的使用
我們知道所有事物都具有一體兩面的特性,這一點應該不用再多加論述,無論是防毒軟體、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都具備如此的特性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防火牆的實際應用吧!不過有件事筆者要先說明,就是我僅對應用層面來分享我的感受(其實是因為沒有用過多高階的產品!哈...),至於原理部份,我怕筆者能力不夠反而影響真實的求知者,所以內容可能會有所偏重
現在的大多數人常用的Windows系統(WIN XP),其實本身都已經有內建簡易的防火牆功能,如果你有安裝其他具備防火牆能力的防毒軟體時,通常它都會自動將原先內建的防火牆停用,以免造成判斷的規則前後矛盾或有所錯誤,甚至原本能夠使用的網路服務,有可能因此失效
筆者最早使用的防火牆系統,其實是在Windows中內建防火牆之前,一家ZA的防火牆軟體,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才真的看清了危險的網路環境(因為短短的一個小時就可以攔截到上千次的偵測)
同時,也因為現在網路上釋出太多相關的駭客軟體,使得許多使用者在有意或無意的狀況下成了掃描別人的跳板(先前筆者也有發現自己信箱成了測試他人是否為有效信箱的跳板),所以這防火牆的設定更是防不勝防
不過,愈是嚴密的防火牆,在使用上的便利性也相對變低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有用IM的通訊軟體(MSN、SKYPE...等),在早期就要針對每種不同的通訊軟體,開給它們特定的PORT號,否則無法與其他人接軌
因為防火牆對於這一部份的限制太多,現在的IM軟體都已經有了80 PORT的穿透性,也就是說你只要能上網流覽網頁,這些IM的通訊軟體就能夠運行,不過這樣子也相對的降低了防火牆應有的優點與特性,針對PORT號開啟的部份,可以參考筆者先前所寫的網路攻防戰中的內容
可是,不用防火牆的話,對於原本就是要負責多工的作業系統,還要疲於應付外來的測試與攻擊,有可能會影響正常的工作進度
再說個嚴重一點的狀況,就是軟體的漏洞每天都在發生與增加,雖然許多軟體都有自動UPDATE的功能,但是再還們輪到你自動更新的期間,如何能擔保自己的系統不會在這時期被入侵,甚至癱瘓,這些都是許多IT人員頭痛的課題
不過坊間有許多硬體與軟體的防火牆,其實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呢?
在我看來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其實更明確的說法,我覺得應該只是在那個層面攔阻可能的入侵與攻擊而已,下面是我對於軟硬體防火牆的認知,如有錯誤或遺漏,還請各位指教
硬體防火牆:
說穿了只是它把相關的功能燒死在設備上,不再需要其它的作業系統即可運行,如此一來要解決的問題比較單純,效率也高得多,不過建構成本與人數及網路使用量的多寡,有極大的關係,除此之外,只要一台失效就全盤皆輸
軟體防火牆:
需要建構在原先的作業系統上,可單獨針對不同特性的使用者,各別調整,可調配性較高,但是建構及維護的時間較長,管理統整上有其不便,雖然可以藉由AD環境來統合,但是仍會發生許多未知的錯誤(通常與使用者習慣有關)
無論是使用那一種模式的防火牆都有它的優缺點,但是,別把防火牆跟防毒軟體混為一談,因為防火牆主要只是阻擋一些不應該運行的服務與通道,而不是能夠救援或清除電腦問題的方法,所以它是最前線,但卻也是最容易受人所忽略的部份,相對的建構所需的認知也較為繁雜
所以,新手使用者,可能要多試多觀察,才能找到適用於自己使用的工作環境!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防火牆的實際應用吧!不過有件事筆者要先說明,就是我僅對應用層面來分享我的感受(其實是因為沒有用過多高階的產品!哈...),至於原理部份,我怕筆者能力不夠反而影響真實的求知者,所以內容可能會有所偏重
現在的大多數人常用的Windows系統(WIN XP),其實本身都已經有內建簡易的防火牆功能,如果你有安裝其他具備防火牆能力的防毒軟體時,通常它都會自動將原先內建的防火牆停用,以免造成判斷的規則前後矛盾或有所錯誤,甚至原本能夠使用的網路服務,有可能因此失效
筆者最早使用的防火牆系統,其實是在Windows中內建防火牆之前,一家ZA的防火牆軟體,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才真的看清了危險的網路環境(因為短短的一個小時就可以攔截到上千次的偵測)
同時,也因為現在網路上釋出太多相關的駭客軟體,使得許多使用者在有意或無意的狀況下成了掃描別人的跳板(先前筆者也有發現自己信箱成了測試他人是否為有效信箱的跳板),所以這防火牆的設定更是防不勝防
不過,愈是嚴密的防火牆,在使用上的便利性也相對變低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有用IM的通訊軟體(MSN、SKYPE...等),在早期就要針對每種不同的通訊軟體,開給它們特定的PORT號,否則無法與其他人接軌
因為防火牆對於這一部份的限制太多,現在的IM軟體都已經有了80 PORT的穿透性,也就是說你只要能上網流覽網頁,這些IM的通訊軟體就能夠運行,不過這樣子也相對的降低了防火牆應有的優點與特性,針對PORT號開啟的部份,可以參考筆者先前所寫的網路攻防戰中的內容
可是,不用防火牆的話,對於原本就是要負責多工的作業系統,還要疲於應付外來的測試與攻擊,有可能會影響正常的工作進度
再說個嚴重一點的狀況,就是軟體的漏洞每天都在發生與增加,雖然許多軟體都有自動UPDATE的功能,但是再還們輪到你自動更新的期間,如何能擔保自己的系統不會在這時期被入侵,甚至癱瘓,這些都是許多IT人員頭痛的課題
不過坊間有許多硬體與軟體的防火牆,其實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呢?
在我看來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其實更明確的說法,我覺得應該只是在那個層面攔阻可能的入侵與攻擊而已,下面是我對於軟硬體防火牆的認知,如有錯誤或遺漏,還請各位指教
硬體防火牆:
說穿了只是它把相關的功能燒死在設備上,不再需要其它的作業系統即可運行,如此一來要解決的問題比較單純,效率也高得多,不過建構成本與人數及網路使用量的多寡,有極大的關係,除此之外,只要一台失效就全盤皆輸
軟體防火牆:
需要建構在原先的作業系統上,可單獨針對不同特性的使用者,各別調整,可調配性較高,但是建構及維護的時間較長,管理統整上有其不便,雖然可以藉由AD環境來統合,但是仍會發生許多未知的錯誤(通常與使用者習慣有關)
無論是使用那一種模式的防火牆都有它的優缺點,但是,別把防火牆跟防毒軟體混為一談,因為防火牆主要只是阻擋一些不應該運行的服務與通道,而不是能夠救援或清除電腦問題的方法,所以它是最前線,但卻也是最容易受人所忽略的部份,相對的建構所需的認知也較為繁雜
所以,新手使用者,可能要多試多觀察,才能找到適用於自己使用的工作環境!
2007年5月28日 星期一
使用電腦的小技巧(Skills)
現在電腦設計的愈來愈人性化,有時候會人性過了頭,就會產生一些不是很好的狀況,例如要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反而要借助許多軟體的幫忙,或者是一定要對電腦多懂才會嗎?
其實並不然...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您現在使用的是windows xp,當你登入時,是使用滑鼠點選使用者人名來登入(使用歡迎畫面),那你就會發現一件事,就是當您要離開位子一下時,無法像以前一樣利用ctrl + alt + del來鎖定畫面,您這樣子一按下去,僅會出現一個工作管理員的視窗,如下:
其實並不然...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您現在使用的是windows xp,當你登入時,是使用滑鼠點選使用者人名來登入(使用歡迎畫面),那你就會發現一件事,就是當您要離開位子一下時,無法像以前一樣利用ctrl + alt + del來鎖定畫面,您這樣子一按下去,僅會出現一個工作管理員的視窗,如下:
2007年5月26日 星期六
網頁連結(HyperLink)的優劣
在網路上的資訊,怎麼樣來判斷是夠還是不足呢?其實對於一個上網已有一定時間的人來說,應該也會知道去那兒找到有用的資訊,而不是胡亂的大海撈針
但是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連家中的爺爺奶奶都在學上網,收發email、skype的同時,就會發現到很多文章的不足之處,那就是要他們再去別的地方搜尋到想找的內容,那可就難得多,所以這時候參雜在文章中的超連結就變得十分有用(不過一但整篇被密密麻麻的超連結所佔據,那就過頭了)
任何的內容與工具都是一把雙面刃,無論你是用什麼方式來使用或拒絕,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只差在是幫了別人還是害了自我
現在很多的網站,都會在內容中加入許多的連結,有些真的是讓閱讀的人能夠很快地找到要的資訊,但是有的卻只是導入另一個搜尋的頁面,這樣子的資訊是否就有用呢?筆者就會覺得似乎有點多此一舉
更別說有的網站或是論壇,直接把相關的廣告置入於文章之中,用此來增加贊助該網站的廣告點閱率,這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更加了許多無謂的困擾,先不論那些連結顏色上的反差(這可能跟顏色上的選用有關),光是有可能誤點所跳出的視窗,就夠人困擾的了
就算裝了很多能夠阻擋網頁跳出的軟體或外掛,但這也不是用在這時候吧!(通常是用在阻擋popup這一類的廣告所使用),就算真的可以利用瀏覽器上的設定來略過許多在網頁上加注的顏色(例:IE的存取設定...),甚至自己用一個習慣閱讀的樣本來做為閱讀的選擇
但是這也太過於麻煩了吧!為了要避免這樣子的狀況,反而造成更多使用上的不便,所以就算有這些功能,真的會使用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對筆者這種人來說,對於這總網站應該就是避而遠之,要我再來第二次,那可是難上加難
所以每個網站的經營者,請謹慎地使用這些便利的工具,雖然說無法獲得全部的人的喜好,但是能夠造福大多數的人,應該也是您所希望的吧!總不希望自己砸了自己招牌吧!!
雖然筆者有時也會用一些相關的連結來減少閱讀者找尋的不便,不過我也挺害怕會因為這樣子造成閱讀上的困擾,而且為了避免廣告嫌疑,我盡可能都是連去維基百科或是我自己發表的文章,如果造成了閱讀上的不舒適,還請來點回應跟我說吧!
我很樂於接受大家的指教,且這也是我為何開這blog的最大原因呀!
但是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連家中的爺爺奶奶都在學上網,收發email、skype的同時,就會發現到很多文章的不足之處,那就是要他們再去別的地方搜尋到想找的內容,那可就難得多,所以這時候參雜在文章中的超連結就變得十分有用(不過一但整篇被密密麻麻的超連結所佔據,那就過頭了)
任何的內容與工具都是一把雙面刃,無論你是用什麼方式來使用或拒絕,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只差在是幫了別人還是害了自我
現在很多的網站,都會在內容中加入許多的連結,有些真的是讓閱讀的人能夠很快地找到要的資訊,但是有的卻只是導入另一個搜尋的頁面,這樣子的資訊是否就有用呢?筆者就會覺得似乎有點多此一舉
更別說有的網站或是論壇,直接把相關的廣告置入於文章之中,用此來增加贊助該網站的廣告點閱率,這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更加了許多無謂的困擾,先不論那些連結顏色上的反差(這可能跟顏色上的選用有關),光是有可能誤點所跳出的視窗,就夠人困擾的了
就算裝了很多能夠阻擋網頁跳出的軟體或外掛,但這也不是用在這時候吧!(通常是用在阻擋popup這一類的廣告所使用),就算真的可以利用瀏覽器上的設定來略過許多在網頁上加注的顏色(例:IE的存取設定...),甚至自己用一個習慣閱讀的樣本來做為閱讀的選擇
但是這也太過於麻煩了吧!為了要避免這樣子的狀況,反而造成更多使用上的不便,所以就算有這些功能,真的會使用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對筆者這種人來說,對於這總網站應該就是避而遠之,要我再來第二次,那可是難上加難
所以每個網站的經營者,請謹慎地使用這些便利的工具,雖然說無法獲得全部的人的喜好,但是能夠造福大多數的人,應該也是您所希望的吧!總不希望自己砸了自己招牌吧!!
雖然筆者有時也會用一些相關的連結來減少閱讀者找尋的不便,不過我也挺害怕會因為這樣子造成閱讀上的困擾,而且為了避免廣告嫌疑,我盡可能都是連去維基百科或是我自己發表的文章,如果造成了閱讀上的不舒適,還請來點回應跟我說吧!
我很樂於接受大家的指教,且這也是我為何開這blog的最大原因呀!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網站流量(Flow-Rate)與實質效益(Cost-Benefit)
平常都是說一些技術和電腦應用,今天來說一些比較不一樣的吧!
想想之前網路剛起步,大家剛開始習慣這種便利性進入生活時,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呢?
從最早的入口網站(蕃薯藤、奇摩、PCHOME...等),轉型成拍賣網站,進一步轉為網路上因廣告帶來的效益,這些重大變隔,其實都跟流量與效益有關
為何筆者這樣說呢?其實看看以前跟現在網路的擴展性與流通性的差別有多大,就可以一窺端倪,最早的入口網站,是必須投入巨額的網路頻寬費,來支持著普羅大眾上網來經過這入口,查詢網路上一切相關資訊
當時,對入口網站而言,最大的收入應該就是廣告主刊登廣告的費用,不過在剛起步初期,應該真的願意投入這一塊領域的廠商應該有限,所以相對廣告的費用也較為低廉,不過現在證明這些入口網站挾帶著眾多的流量,的確可以為它們帶來可觀的效益,不然YAHOO也不會動手買奇摩
只不過只看入口網站的服務是不夠的,因為有了Google下來參與搜尋引擎的技術與開發,讓Google大神的魅力迅速的延燒,所以那些入口網站們,只好另闢新途
於是開始線上商品交易與拍賣之路,最早國外的eBAY就是很好的實例,所以這些入口網站也整合了原本廣大的流量,導入線上商品的交易,提供平台賺取相關的微薄利潤(聚沙成塔極為可觀),從中得到另一種不一樣的經營來源(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所以線上交易頓時變的火熱,當然也衍生了許多相關的問題,只是這不在筆者這篇的討論中
當線上交易到達一個飽和的狀態後,Google又再度殺出了一條經營之路,那就是它們的Adsense,因為這條路,讓廣告主的選擇不僅僅是只有入口網站的的大流量,甚至穿透到各個網站的經營者
因為它提供了相對的分享機制,只要網站主願意提供放置篩選過的特定廣告,如果網友點選這些廣告時,廣告主也能獲得相對的廣告金分享,雖然微薄,但是對於那些以個人名義服務大眾的經營者而言,也不外乎是一種肯定與支持
這樣子的服務,就帶動了巨大的商機,於是讓許多入口網站也進而效法,將這種模式導入商品的販售,但是...筆者總覺得這之間還是有所差距
因為直接對商品有所連結,而不是針對相關的資訊或是服務,這樣一來可能反感的程度會大大提高,不過這也是另外一種經營的模式,畢竟它們也是只是
「在商言商」
筆者為何會想要寫這一篇文張來反應流量與效益呢?
其實是因為友人告訴我一件事,啟發了我針對這話題的想法,因為某個以軟體介紹著名的網站,跟友人公司談合作互連廣告的事宜,索價不斐,因為該軟體介紹的網站就是挾帶著高流量來做為談廣告的籌碼,雖然最終結果我沒繼續留意
這卻告訴我們一件事,在這網路開放的世界,處處都可見到商機,應該可以把之前的名句改成:「只要我有流量,沒有什麼不可以」
但是,別忘了一件事,流量愈大負的社會責任也愈大(讓我想起了假新聞事件)
想想之前網路剛起步,大家剛開始習慣這種便利性進入生活時,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呢?
從最早的入口網站(蕃薯藤、奇摩、PCHOME...等),轉型成拍賣網站,進一步轉為網路上因廣告帶來的效益,這些重大變隔,其實都跟流量與效益有關
為何筆者這樣說呢?其實看看以前跟現在網路的擴展性與流通性的差別有多大,就可以一窺端倪,最早的入口網站,是必須投入巨額的網路頻寬費,來支持著普羅大眾上網來經過這入口,查詢網路上一切相關資訊
當時,對入口網站而言,最大的收入應該就是廣告主刊登廣告的費用,不過在剛起步初期,應該真的願意投入這一塊領域的廠商應該有限,所以相對廣告的費用也較為低廉,不過現在證明這些入口網站挾帶著眾多的流量,的確可以為它們帶來可觀的效益,不然YAHOO也不會動手買奇摩
只不過只看入口網站的服務是不夠的,因為有了Google下來參與搜尋引擎的技術與開發,讓Google大神的魅力迅速的延燒,所以那些入口網站們,只好另闢新途
於是開始線上商品交易與拍賣之路,最早國外的eBAY就是很好的實例,所以這些入口網站也整合了原本廣大的流量,導入線上商品的交易,提供平台賺取相關的微薄利潤(聚沙成塔極為可觀),從中得到另一種不一樣的經營來源(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所以線上交易頓時變的火熱,當然也衍生了許多相關的問題,只是這不在筆者這篇的討論中
當線上交易到達一個飽和的狀態後,Google又再度殺出了一條經營之路,那就是它們的Adsense,因為這條路,讓廣告主的選擇不僅僅是只有入口網站的的大流量,甚至穿透到各個網站的經營者
因為它提供了相對的分享機制,只要網站主願意提供放置篩選過的特定廣告,如果網友點選這些廣告時,廣告主也能獲得相對的廣告金分享,雖然微薄,但是對於那些以個人名義服務大眾的經營者而言,也不外乎是一種肯定與支持
這樣子的服務,就帶動了巨大的商機,於是讓許多入口網站也進而效法,將這種模式導入商品的販售,但是...筆者總覺得這之間還是有所差距
因為直接對商品有所連結,而不是針對相關的資訊或是服務,這樣一來可能反感的程度會大大提高,不過這也是另外一種經營的模式,畢竟它們也是只是
「在商言商」
筆者為何會想要寫這一篇文張來反應流量與效益呢?
其實是因為友人告訴我一件事,啟發了我針對這話題的想法,因為某個以軟體介紹著名的網站,跟友人公司談合作互連廣告的事宜,索價不斐,因為該軟體介紹的網站就是挾帶著高流量來做為談廣告的籌碼,雖然最終結果我沒繼續留意
這卻告訴我們一件事,在這網路開放的世界,處處都可見到商機,應該可以把之前的名句改成:「只要我有流量,沒有什麼不可以」
但是,別忘了一件事,流量愈大負的社會責任也愈大(讓我想起了假新聞事件)
2007年5月24日 星期四
衝突(Collision)
腦海中浮現,破碎卻又具有含意的26個異次元字母
雖然無法具體,但也似乎有了輪廓
只不過那模糊的邊際,能否塞進這四次元的衝突之間
相似的頻率,在產生共鳴之際
那無生命的有機體是不是也能心靈相應
還是
在衝突中有什麼高深的脈絡可尋
在相互平行的世界裡,無法切換至另個領域
關上唯一的溝通之前,彼此早已互換了難以數計的信息
直到一方退讓,或一方強襲,全都無預警的自己奉行
久了
當彼此的默契成了求生的意境
就算滿目瘡痍,也能毫無疑慮的傾訴自己
原來,這就是我所陷入的異世紀,就算再怎麼無力
也要大聲的喊出,屬於我的聲音
破...局...
雖然無法具體,但也似乎有了輪廓
只不過那模糊的邊際,能否塞進這四次元的衝突之間
相似的頻率,在產生共鳴之際
那無生命的有機體是不是也能心靈相應
還是
在衝突中有什麼高深的脈絡可尋
在相互平行的世界裡,無法切換至另個領域
關上唯一的溝通之前,彼此早已互換了難以數計的信息
直到一方退讓,或一方強襲,全都無預警的自己奉行
久了
當彼此的默契成了求生的意境
就算滿目瘡痍,也能毫無疑慮的傾訴自己
原來,這就是我所陷入的異世紀,就算再怎麼無力
也要大聲的喊出,屬於我的聲音
破...局...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