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心中最佳的軟、硬體(Best Soft/Hard wares for Individual )

6 則留言:
我想看到這個標題,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專屬的答案,或許,很多人都會朝同一個方向來思考,不過現實的狀況卻是「熊掌不可兼得」。

很多時候我們所提出的要求,就像是「想要馬兒(電腦)好,又要馬兒(電腦)不吃草(難搞)」雖然每個人都清楚這個道理,我今天還是來聊聊我心中「最佳軟、硬體」的要件有那些,看看是否跟你們所想像的一樣。(當然也歡迎大家留言提出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就以摘要的方式,列出我心中認為好的軟、硬體應該具備那些條件:

軟體:
1.免費。    2.體積小。
3.免安裝。   4.功能齊全。
5.具說明文件。 6.操作流程順暢。
7.單一介面。  8.能切斷與網路間的連線。
硬體:
1.標示明確。  2.價格與效能合理。
3.具說明書。  4.提供合理的保固。
5.規格通用。  6.DIY的便利性高。
7.散熱良好。  8.便於搬運。
上述的這些條件,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在你實際接觸到的軟、硬體當中,能夠符合超過一半的產品卻是少之又少,更何況每個人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接著,我就針對其中某些特點來提出一些不同的想法(自打嘴巴?),或許在我們一昧地憑直覺在思考想要使用到什麼軟、硬體的同時,是否也同時扼殺了保護自己的權利。

個人看法:

1.免費:
免費雖然好,也相當受大眾喜好,但是你只要回頭想想為何許多大型公司、企業卻不敢使用來看,其實有時候以合理的價格購得軟體,能夠取得一個與廠商比較對等的地位,若是因為軟體部份造成的問題,還有機會向對方求償或要求協助。(免費軟體就得自己養人來維護)

2.說明文件及保固:
無論是軟、硬體,說明文件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不知是受到節能減碳或降低成本的影響,除了某些國際大廠外(似乎國外產品比較在意),其它產品的說明文件都縮水到只剩薄薄的一張紙。

如果在產品官網上能夠輕易地相關文件也就罷了,經常是得像大海撈針一樣,甚至得跟廠商要求才能得到較為詳細的說明文件,比起廠商塞了一堆其它的文宣品,我寧願有份完善的說明書還比較實在。

至於保固的證明,這點就依產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有些只須憑機身序號即可做為保固的標準(在無爭議的時間點),如果沒有取得完整的保固證明或貼紙時,你可能就得自立救濟保留好當初購買此產品的發票。(我知道這點頗有難度)

3.單一介面:
軟體功能愈做愈多,甚至同一套軟體中的功能還有獨立的啟動介面,如果能夠整合在同一個介面上,就能減少使用某一功能時,花時間尋找它的啟動路徑,雖然能夠用連結的方式來處理,但是連結的資料太多,對於系統的穩定來說也不是件好事。

4.切斷與網路的連線:
現在網路十分便利,所以很多軟體的啟動都要求透過網路來認證,這部份其實對於某些操作環境來說,相當不合適,雖然可以透過其它方式進行認證(電話或其它),但是也頗為困擾。除此之外,有時候要求一直要透過網路連線的軟體,會造成你判讀系統是否有異常連線的困擾(病毒、木馬的餘毒)

5.規格通用:
這一點相當重要,可惜的是現在的硬體廠商,似乎非得以改朝換代來增進自己的獲利,雖然我相信不同規格,原本都有它的理論瓶頸。但是以現在更新的速度來看,難道不會覺得太快了嗎?光是換個CPU,就可能讓你的主機砍掉重組。

6.DIY的便利性:
這就跟個人喜好有關,以現在愈做愈小的電腦來看,不佔空間雖然是件好事,如果有天你想要自行拆裝時,你就會有種想死的感覺,畢竟它們的設計就是想盡辦法把所有元件都塞進去,所以相關位置排線的安排,以及內部的擴充性勢必也會被犧牲,所以如果你有DIY的狂熱時,選購這類硬體時可能就得三思。

7.散熱:
這部份是許多硬體廠商最大的痛,避免過熱造成當機,對於使用者來說也相當重要,目前的電腦系統來說,除非是古董級的主機,一般來說都能夠控制溫度到一定的水平之下,但是其它的設備可能就不是這麼樂觀,尤其是網通產品,不信的話你可去Google一下或是去各大討論區,你就可以聽到有許多牌子或型號的產品,有著「熱當」的惡名。

聽我說了這麼多,其實每個人心中或許有著不一樣的答案,我只是簡略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發現了有什麼軟、硬體能夠符合我列出條件的80%,歡迎留言告訴我,我會很樂意去試用。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08年的回顧與想法(Reviews and Ideas of 2008)

沒有留言:
這幾天看見大家都來個「年度總整理」,我也不免俗的回頭來看看,這一年當中我究竟做了些什麼?或者說,什麼事情對我的影響最深?正因如此,我想這一篇應該會有點雜亂,像流水帳吧!

今年度有件事得自首,那就是...寫文章的數目減少許多(數字總是不會騙人),光是從文章統計中所看見的數字,今年度一整年比去年3月多到年底少了足足一百多篇,雖說寫文章原本就沒有誰能夠強迫自己,但是數字如此懸殊,著實也該為自己的偷懶認錯。(工作忙不能作為藉口...)

竟然是回顧與想法,我想就從「硬體」、「軟體」及「觀點」三方面來切入好了,以免這個流水帳太長、太瑣碎。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額外防護的隱憂(Worries about Additional Protection)

沒有留言:
最近,採用一些不一樣的網路架構,結果遇到了一些難以解釋的狀況,就來部落格上跟大家分享一下吧!雖然,我知道很多時候「愛哭的小孩有糖吃」,絕非必要我還是懶得打電話去問候客服或經過層層轉接才能處理好事情。

只好暫先觀察一下,看是否它會自行恢復,或是神奇地突然就活了過來(來看圖說故事好了...)

下圖是我對某ISP業者提供給「FTTB多機型」的IP,進行「tracert」後的結果,圖中紅框處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它有經過三個虛擬IP(紅框處)的節點,接著再發給真實IP位址。


       (多機型FTTB)

怪了,為什麼要多經過那三個節點呢?該不會就是為了最近他們的「資安服務」搞出來的東西吧?(這三台是防火牆、流量紀錄器...嗎?)

我印象中,就算你是直接採用FTTB浮動制
1+浮動7IP,在真實IP的上一層,仍是經由一個真實IP來配發。


       (經濟型FTTB轉固1IP)

真的會透過虛擬IP來配給直實IP的作法,我記得我之前在使用Cable Modem時有接觸過,我還記得當時要架個站還得東牽西扯(DDNS),才可以勉強撐著點,但是對於很多服務的端口(Port)能不能過就得賭賭運氣。(我隨興的掃一個Cable Modem的IP,它的上一層卻被遮蔽,從內部對外其實可以看見...)


       (Cable Modem的IP)

先不論這樣子的架構如何,或許出發點是好的,讓沒有設備可以抵擋外來攻擊的使用者,也能夠有相對安全的網路使用環境(如果真的擋得住...),可是對於本身不一定有這種需求的使用者來說,我們有權可以要求不要中間透過那些節點嗎?(我知道我想太多,還是得打電話去要求些什麼?)

如果依照它的文宣所示:
直接配發三個可用固定IP,而透過PPPoE或DHCP方式。
那我看到的那三個節點的用途是什麼?專門負責發IP的嗎?(恕我不太清楚ISP業者的實際架構),跟浮動轉1固+7浮動IP又有何不同呢?

除此之外,如果有申請IPS和沒有申請IPS的使用者都掛在同一個節點的設備上,再另外做設定時,有沒有可能因負載設定上的問題,造成連線上的困難?

舉例來說:公司端點間的資料往來、VoIP或其他可能會使用到非一般端口(Port)的服務,有沒有可能會因此而無法正常連線?

在實際的使用狀況下,我就親眼看見透過固1+浮動7IP的FTTB架構,無法正常使用VoIP的服務,轉至多機型的FTTB架構,狀況就好上許多(但連線狀況不穩),這些在採用ADSL線路時都不曾發生過的問題,在FTTB的線路上卻有截然不同的遭遇。

先前我也曾在網路上看見FTTB的使用者,在討論著聯外(國外)速度明顯降低,甚至比較低速的ADSL還糟,難道想要有一條「乾淨」的線路,也變得如此困難嗎?

還是在FTTB的架構中一樣也有不能說的秘密,非得要打電話去關照客服/工程人員後,才能夠得到應有的對待嗎?(感覺好像某廣告詞...)

其實,我反而覺得在較高速、昂貴的網路線路上「加裝」這一類的閘道服務,似乎真有點多此一舉,因為有這種頻寬需求的人,我想應該多少都有自己的防範之道,就算是便宜的IP分享器,或多或少也有防堵的機制...(雖然不少是擺好看的)

假設:你以為自己所使用的網路就是「直接對外」,心想應該做點什麼防備,在設備端上更動了許多進出的規則與設定,沒想到就像是孫悟空在五指山下胡亂翻...,甚至可能會因設定上的衝突,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還是翻不出去(又不是跟GFW對抗...)

真希望有誰可以出來管管這些,美其名是讓大家更安全,實際上為供應商
節省資源,就像那個什麼「時x管x服務」一樣,難道省下的頻寬可以折抵月租費嗎?(傻笑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裝飾用的說明書(Manuals as Decoration Only)

6 則留言:
這個月,真可說是今年度最忙碌的日子,雖然說這年頭有工作可以忙是件好事,但是對於自己時間的規劃及掌握,我覺得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部份,不然真的有再多肝也不夠

最近在工作崗位上,因為有比較大的變動,所以總是在外頭東奔西跑,一天總有兩三小時是在車程中度過,每當一邊在開車時,聽著廣播,腦子裡總是在想著該怎麼處理一些新舊設備的差異,以及該如何整合它們(這年頭不是比誰能消化多少預算,而是看你能幫公司精簡多少非必要開支),我想這可能就是我最大的貢獻吧!

在摸索及整合的過程當中,發現有些問題似乎一直都存在著,是該說紙的成本過高(基本上,紙價的波動我坐在辦公室裡也聽的到),還是那些IT產品的公司,不願意養技術編輯文件撰寫員,或著是不太願意把產品功能說清楚,大家才能夠感受它的「售後」服務完善?

當你花錢買了一樣產品之後,發現它的說明書只有薄薄的一張紙,雖然有正、反兩面,但是其中光是內容物介紹就占去一大半的版面,難不成使用者每個都得天資聰穎,還是設備的操作介面設計的十分完善,讓大家都能夠「一目瞭然」。

結果,弄得這些年來,每當買進新的設備,或是手邊接手了別人的舊型設備時,說明書往往都是被我閒置在旁邊,除非真有必要的文件(例:主機板的說明書、某些很愛自訂規格的設備),否則經過了時間的洗禮,這些說明書的歸宿,往往都是在紙類回收箱中。

老實說,我真的覺得現在的IT產品,Cost Down已經到了一種過火的地步,什麼都想省,藉此大打價格戰(這種策略,消費者不一定是最大贏家),雖然在景氣寒冬之中,這或許還有些道理,不過這行之有年的「策略」,在先前大家賺到錢都不太像錢的時候,似乎早已留下這習俗。

你可以說因為紙價漲,所以縮減產品說明書的頁數,甚至你想要降低用紙的磅數我也沒有意見(只要不會讓兩面的字,連辨識都無法就好),但是,那些看似像DM的說明書,還不如我直接去網路上找別人的使用經驗,內容可能還多一些。(當然是褒是貶就大家自由心證

好!就算你不附上紙本的詳細說明書(例:PDF檔),你也可以放在官網上供人自行下載吧!?但是很多官網的內容,空洞的程度,連最基本的需求都達不到,我能夠不用討論區(因為使用者會自己找到門路討論),我也可以不用太炫的Flash來Demo產品,但是最基本的文件下載,很多IT大廠其實也是相當缺乏且空洞。(該不會節能減碳,減到連電子檔都沒了吧?

我也清楚很多產品的銷售速度,遠比相關文件的開發速度來得快速,因為現在是每間廠商都在搶Timing的時刻(能換到錢,才是真的),不過,反過來想,如果你的產品沒事的話還無關緊要,一旦發生較大的問題時,廠商可能就得花費更多倍的時間來弭平,難不成就直接宣布倒閉來歸避責任嗎?還是又把那種官方說法搬上檯面。

我想台灣以代工聞名全世界(無論是合法或非法...),但是台灣技術文件的水準,老實說真的比歐美國家相比,相差甚多,雖然有些大廠還得你加入會員(填寫超級多資料後),才得以下載到產品的相關說明文件,至少還是有門路可以獲取。

而台灣本土廠商,可能受環境的影響,發現絕大部份還是以維護合約親臨指導的方式來解決居多,是因為可以刺激內需?或是可以藉此再撈一票(商機無限),就算你想在旁邊學習,他們甚至會避重就輕,讓你摸不著頭緒。

我一直覺得技術人員,真的不用怕人學,因為保持再學習的心態經驗累積,往往才是你最大的財富。況且,沒有人什麼角度都能面面俱到,有時聽聽別人的想法、做法,也能夠啟發自己更多不一樣的想法,老實說,從別人的經驗中得到的東西,那更為珍貴。

很多時候,其實只是最基本的設定或操作介面不清楚(真不知是廠商做的不好,還是使用者本身的問題),難不成每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時,都得花錢請人來設定,維護...?多來個幾次,我想直接換一台設備應該都足夠。(當然在很多企業文化中,花錢請人做是保命符雖然有點現實,但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只有象徵意義的說明書,你可以回頭去翻翻你所購買的IT產品,看看裡頭有多少的資訊是你真的需要,感覺上好像大家需要的...卻沒有。反而是吹捧自己產品優點的行銷內容多過於其它,當然也有些廠商做的不錯,但...那只是極為少數

所以,很多時候大家就摒棄官方附上的說明書,反而上網去搜尋使用者分享的隻字片語,老實說這動作也相當危險(因為真假難辨),但是這卻是沒有辦法下的變通方式,有時候能夠在上頭發現與自己遇到相同遭遇的人,算你幸運,若是沒有的話,你就只能摸摸鼻子,當網路上的第一篇討論文章,或是靜待有人發難。

直到你的聲音夠大夠響,重點是該產品賣得夠好時,或許原廠會挺身而出。不然,你很快就能夠感受到自己變成孤兒的心態,尤其是在大家都努力開拓產品線的現在,往往只剩下量,而質的把關早以被銷售數字所掩蓋。

我可是很真心的懇求在地的各家「大廠」,不知何時能夠稍稍提升一下說明書的品質嗎?我知道現在人力緊縮,我也相信各位大頭目們日理萬機,但是我更相信一份好的說明文件,絕對可以大大減輕貴公司後勤單位的負擔。(不信的話,可以把處理瑣事的時間成本估進去,絕對會讓你嚇一大跳)

再者,我知道現在很多廠商都設廠於對岸,但是可以麻煩在中文支援上,可以多一個「繁體中文」的選項嗎?(我知道我們是小眾...跟對岸的市場相比),但是因為在簡繁化之間的差距,絕對不是只有「字」怎麼寫而已,在很多用詞上也有不小的差異。

與其讓說明書流於形式,還不如讓它正中消費(使用)者的需求,就算是全部電子化也行(若是網通產品,在紙本上有如何上網的設定就好),但是能否在內容的部份,盡可能的貼近實際產品的內容,而不是來個通包的說明文件,明明產品的操作介面、使用名稱可能都不相同,卻仍指向同一份文件,那誤導的機率還比較高吧!

雖然,碎碎念了許多,我想真的能有其改善的應該相當有限,不知何時,可否來辦以個十大優良說明書的大賽嗎?我想對廠商的形象上應該會有所助益吧!希望...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軟體孤兒的作業系統(OSs Orphaned by Some Softwares)

8 則留言:
現在,最多人使用的作業系統是「WINDOWS」,應該沒有人會有異議才是,若是以版本來劃分,我想最為人所接受的,目前應該還是「XP」吧!(雖然已經要停賣,但是可以降級使用),如果...真的要說出還有人在使用,但是卻是軟體孤兒的大宗,我想應該就是還有很多企業在使用的「2000」莫屬。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先不論WINDOWS 2000的SP4是在多久以前釋出(Windows 2000 SP4 更新彙總套件 1 第 2 版-2005/9/13),目前看來,應該也愈來愈少的軟體有針對它來進行測試,甚至在軟體的系統需求上,漸漸地將他給除名,以絕後患(以免有人拿著軟體回去問,為什麼我的WINDOWS 2000沒法正常用這套軟體)

其實,就公司行號來說,真的還是頗多企業內部在使用著WINDOWS 2000,這部份跟網路環境及使用軟體有極大的關係(當然也跟系統的高額授權費有關),我想金融業(還在使用DOS平台跑的程式)應該是大宗吧!?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硬體除錯的簡單判斷(Simple Judgement On Hardware Debugging)

沒有留言:
電腦不分新舊,總是會有機會遇到當機、重開,或是不明狀況造成程式被停用,如果你都已經採用「重灌大法」,都還無法替你解決問題的時候,你就得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電腦,是不是硬體部份發生了什麼問題,才會造成你電腦不穩的狀況。

既然只是硬體除錯的「判斷」,我也不會提到什麼維修的技巧,或是應該怎麼更換電腦元件的零件...等,這些細節應該都是在你判斷出那項硬體毀損之後,才會去做的事,更何況以現在零件的價格,有時你維修的成本,可能遠比你換一個新的零件來的高(請加入時間與折舊的考量)。

接下來,就把重點放在,如何判斷硬體是否損壞,如果你下次也遇見了類似的狀況,說不定也能協助你判斷一些硬體上的問題,不然整台抱去給電腦公司檢測,你就得先準備好500大洋開機檢測費

電腦硬體的部份包含許多,其中較常會遇到狀況的元件有主機板(MB)記憶體(RAM)電源供應器(PSU)硬碟(HDD),好像全都包了...,若是以檢測的難度來說,應該是:MB > PSU > RAM > HDD,那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難易區別呢?

因為HDD的檢測,是在電腦還能夠正常進入系統時,利用硬碟的掃描軟體,作為你判斷硬碟的狀況,反觀其它三種,只要是其中一樣完全失效,你應該連開機到BIOS都有問題。

若是你遇到這種有元件已經完全損壞的狀況,除了找備品更換,或是從外觀判斷之外(例:PSU的散熱風扇停擺),也沒有其它的解決方法。

這裡的狀況,主要是指電腦還能正常開機,但是系統卻一直不穩,持續當機重新開機等疑難雜症,這時候你就能藉由下列的方法來做個最初步的判斷(聽我說明了一長串,其實判斷的方式很簡單),紅字部份,是我個人覺得,比較容易找出硬體毀損的地方。

主機板(MB):
1.查看主機板上的LED電源燈是否有亮。(與PSU相關)
2.目視判斷是否有電容(阻)燒毀或爆漿。
3.主機板上的是否有大量積塵。(有靜電短路的可能性)
說明:
其實主機板的判斷最為棘手,因為絕大多數的主機板毀損,除非是很明顯的燒焦或刮傷,否則難以肉眼判斷,大多是送回原廠(新機、保固期內),否則就是認賠換一張居多。

電源供應器(PSU):
1.查看散熱風扇是否停擺。
2.檢視電源指示燈是否有亮(視機種而定)。
3.直接進入BIOS(開機後按DEL)查看電源輸出是否正常
說明:
電源供應器,其實是電腦元件中相當重要的一項,尤其是買套裝電腦的使用者,更應該要正視它的重要性,如果你有要擴充硬體高耗電的零件,建議多貼一點錢換購電源供應器(盡量不要採用隨機贈送的產品),我有幸見過因PSU的燒毀,連帶造成其它硬體一併歸天的慘案。

記憶體(RAM):
1.清潔記憶體與插槽實際接觸的部份。(俗稱金手指)
2.盡可能先使用單條記憶體來交叉測試。
3.以記憶體檢測程式進行測試。(例:Windows Memory Diagnostic
說明:
記憶體原則上是屬於終身保固的元件,因為如此,很多使用者都直覺的認為它是不會壞的,所以很少有人會把焦點放在記憶體上,但是我就實際碰過新採購的記憶體無法正常運作,經過記憶體測試後才發現,記憶體本身有問題,經過更換後問題就迎刃而解。(雖然事前花了許多時間再檢測其它元件)

硬碟(HDD):
1.查看硬碟上的IC是否燒毀。
2.以硬碟檢查軟體掃描,是否有壞軌。(例:HDDscan...等)
說明:
硬碟機這部份其實是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弱點,因為一般人在用電腦時,都習慣把硬碟當耗材,往往都不記得它的硬碟已經使用多久,原則上你可以用產品的保固期打個8折來估算,例如:保固三年的產品,大約兩年半後,最好就進行應有的備份,至少是多為自己買份保險,不過...我也有遇過地雷,全新的產品不到一年就直接掛點,連將裡面的資料救出來的機會都沒有。

總結:
其實以上的判斷,對於某些使用者來說,可能還是太難(例:連電腦內部長什麼樣子都沒看過的使用者)但是,這些簡單的判斷確可以省下不少金錢與時間,尤其是有些電腦公司的處理態度比較草率,很有可能就會發現到他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至有可能頭醫完後,連帶讓腳一起痛...,所以有時候多找找身旁的「好人」,先為自己的電腦做個初步判斷,說不定你能省下的時間跟金錢,遠超乎你的想像。(希望不會害到好人卡收很多的IT人...)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不能相信的網路價格戰(The Unreliable Internet Price War )

4 則留言:
最近因為工作上的需求,又得開始去找有關寬頻網路價位組合相關應用的可能性,結果...寬頻網路的亂象,一直都還是存在著,昨天跟一個專門做VoIP的業者聊天,發現它們其實也身受其害,有時候真的不要太相信價格(雖然小市民很難不在乎吧!)

去年10/30自己所寫的《從價格看寬頻》一文,還有更早之前的文章與寬頻有關,我似乎也碎碎念了不少,所以有些觀點我也不再多加贅述,這篇主要是在指出有些東西不是只要看價格就可以的。

價格戰該由什麼說起呢?其實有在關心寬頻網路費用的人,應該都知道電信公司往往是透過價格策略,進一步「潛移默化」的迫使大家改用特定的速度或連線方式,從先前的2M升速8M,一直到現在的8M升速到FTTB(我好像也是一直吃著這套呀!哀...),似乎都是以這種模式在進行,但是感覺起來我們在牌告速度與價格上似乎有取得優勢,但是實際上是否如此呢?還是變成一個打腫臉的瘦子??

說穿了,大部份的人還是會受到下載速度的誘惑,而衝動的去升級或是改換別種連線方式,但是實際上的使用條件跟應用範圍,卻不見得會隨著頻寬及連線方式得到相對的支援。

現在一般人最常見到的寬頻速度、適合的使用狀況(對象)如下:(ADSL已下架之產品及費率說明
1.2M/256K:一般家庭上網使用,無上傳需求。
2.8M/640K:一般家庭、企業備援,且支援有限度的上傳服務。
3.雙向512K:企業及遠端連線存取。(據聞,連外品質較好)
4.光世代10M/2M:有上傳需求的用戶,或數位電視的使用者。
至於連線速率價格比,經過了一番激戰之後,你會發現價格已經變成了一種很奇特的狀況,因為排除雙向512K的連線方式之外,其實FTTB和8M/640K的價格,在經過現在的「專案」特惠價之下可能只有幾十元的差距(990-940=50元),但是卻多了不成比例的速率(10-8=2M/2048-640=1408K),縱使它只是牌告速率,應該也不難看出它有何居心。(不換FTTB是自己吃虧!?)

在我最近跟電信業者接洽的狀況下,有個更明顯的例子,雖然我早知道光世代和ADSL架構上有其不同,但就算換成一般人,應該很難接受在一個ADSL最高只有支援到1M/64K的地方(幾近半殘的速率),竟然另一個選擇就是光世代(10M/2M)的服務,難不成ADSL有機房的距離限制,而光世代沒有!?

我沒記錯的話,早期申裝(應該到現在也都還是吧!?)FTTB必需要有超過五戶,才能夠提出申請,不然就是你得離原本已建構的機房夠近才有資格申辦,光從這一點看來,也不能看出為什麼把許多原本細分的ADSL產品下架。(個人猜想:因為硬體線路的負載有限!?

只單就速率與價格來說,大多數的人可能就會跳槽到FTTB來享受一下光世代的快感(希望不是只有剛申辦完的初期...),但是,網路上有FTTB連(國)外網路龜速的傳聞,也漸漸地浮上檯面,還是說,這部份原本就是得要使用者自覺!?因為給你的「高速寬頻」,本來就只能保障為「最大速率提供服務(best effort)」,說白話一點,就是說無論你的下載是8M還是10M,站在電信業者的角度來說,只能夠保障有2M以上的速率。(就算是該電信公司的測速網站,也不見得能有全速)

這點與我一直很好奇,為何連線資訊無法公開的疑慮相同,若是有看過我舊文的人,應該看過我在不負責爆料的部份提過:「數據機(機房)內部的設定,不見得與你在所認知的相同。」不信的話,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著去Google找看看「連進adsl數據機」、「查看小烏龜」...等關鍵字,或許你會跟我有雷同的想法。

再來,就算不提網路價格戰的迷思,為什麼企業或經常連外的使用者?得花更貴的價格選擇像「雙向512K」這一類的連線方式。光是8M/640K似乎在速率上就贏過它許多,有些人可能會提到集線比或其它相關因素,或許這能夠說明技術上的意義,但就消費者(小市民)來說,好像就只能拿錢來「賭」相對穩定的連線品質,還是說多申請幾條經濟型的網路,來互相備援相關的應用及服務,這也是現在的常態!?

其實,我並不奢望我們能夠有著像日、韓一般有著極高速的網路架構,但可否讓相關的資訊攤在陽光下,或者說直接告訴使用者:「如果你要架站:請選方案一、一般使用者,請選方案二...等」,讓使用者在這種最初的選擇就能得到相對的保障

而不是在一堆價格混亂速率模糊的網路連線中,拿著自己的銀子和時間,在那兒玩著Try & Error的遊戲(每換一次還有200不等的設定費...),所以,下次在申辦寬頻網路時,還是多看、多聽、多比較吧!不然冤大頭很可能會當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