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BLOG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BLOG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年10月1日 星期一

資料的使用禮儀(Manners of Internet Material Usage)

沒有留言:
在網路暢行無阻的時代(還是有些地方不太通...),在網路上找資料的人,真的可以說是上至八十歲,下到八歲國小生都會,也因為如此,資料的使用禮儀更加需要被重視,否則引用錯誤事小、造成其它損失事大。

其實這一點對於部落客來說,不僅是要注意的地方,除了怕造成不愉快之外,有時候告知對方引用資料的動作,反而可以增進提供者更樂於分享。

不然,那天你發現自己原創的文字,被人一字不漏地過去,自己卻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心裡應該會挺不舒服的吧!先不論對方是不是第一手的資料,或許對方使用了創用CC的條款(基於網路分享的美意),但是在筆者看來,適當的尊重還是必要的,畢竟每一個部落客應該都是很珍惜自己辛苦撰寫出來的文字吧!(至少我會...)。

對於網路使用的資料上,其實這一點有很多言論上的免責權,而且在各種不同領域的網路平台上都有自己不同的使用規範(BBS、論壇、部落格...等),不外乎都是禁止人身攻擊附上引用來源,甚至有些更細微的規範(禁注音文...等)。

筆者就在這邊簡單的列出一些比較重要的:

1.引用告知:
現在部落格幾乎都有引用的連結可以使用,但引用前最好還是要取得原作者的同意,雖然並非第一原手的資料,但是附上引用的連結,這樣至少有追本朔源的機會。

2.不以內嵌式網頁引用:
這一點其實很像釣魚網站的手法,但是有某些具有推薦功能的網站,卻以類似的方式來介紹該網站(只是在上頭加了一條小小的「原始網址」),雖然流量增加了,對於原作者來說,卻有另一種不同的感受。

3.適當的區隔本文與引用:
不要讓引用的文章與你自己所寫的本文混淆,如果可以至少要斷行處理,不然只截取摘要即可,其它的原文附上連結(開新頁面),這樣子可以避免有魚目混珠之嫌。

4.引用時,做初步的驗證
因為在引用資料時,很多時候會斷章取義,甚至是有心人發佈的資料(例:美方情治單位竄改wiki資料的新聞),在引用資料前,請先自己判斷過該資料的正確性,或是與具有公信力的網站來比對(雖然不一定正確,例:被用放大鏡檢視的教育部)。

雖然網路上的資料很多,先前筆者還是文字工時,就曾遇過外包把網路上的資料,一字不漏的copy下來給我,只是變成自己的意見,他應該沒有想到我也看過該份資料,我當然是婉轉的不予採用,並且直接變成拒往戶

其實現在這種狀況,在學生領域之中最為常見(學生的報告有八成是從網路上來的),如果附上原文連結,只是做為參考資料選用,報告中的內容多數是自己的心得與延伸的角度,這才是網路資料使用的真諦。

如果只是東抄一篇、西抄一段,可能就失去了網路帶來便利性的用意,雖然筆者也曾經度過那段青澀的歲月,但是...那時候網路上的資源好像還不夠多到我只靠網路就能完成報告,可是現在應該網路上的資料已經多到用不完。

所以,在使用前請先設身處地的想想,如果你是原作,你也會希望受到這種模式的引用嗎?還是希望能夠有良好的互動呢?

一但這些模式與商業用途有關,就會有不同的論點(增加流量、高曝光度...),這並不在這篇文章的討論範疇之中,換言之,在引用具有商業型式的文章符號圖文...等,最好先看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金彈,抵擋名氣帶來的負面效應,否則還是「吧!

2007年9月3日 星期一

WP快速安裝(Installation of Wordpress)

2 則留言:
筆者先前所寫「淚灑部落格(Tears of Blog)」一文中,有提到一個自行架設的平台WordPress,其實現在它算是極熱門的一種部落格(更早之前有Movable Type

不過我還是以現在最熱門的WordPress來介紹(後面簡稱為WP)...

其實要安裝起來並不會太難,只是難在你要如何修改相關的功能、版型...等設定(這當然也牽涉到每個人的美感),所以我也僅能介紹安裝的部份,當然,其實在網路上已經可以找到不下數千種以上的說明或教學網頁(我只是以分享經驗的角度切入),如有遺漏還請各位高手指教...


首先,說明一下我設定的軟體平台:
1.OS:WIN-XPPRO-SP2或 LINUX-FEDORA6。
2.BLOG:WordPress(2.2.2)
3.Server:appserv-win32-2.5.9(FOR WIN32)LAMP
4.TOOLS:phpMyAdmin(WIN-2.10.2;LINUX-2.11.0)。
5.中文化:Kirin Lin 正體中文。

其實,筆者在兩種不同的平台上都有架設過,如果對LINUX的操作上比較不熟悉的人(小聲說:其實我也沒多熟...),筆者強烈建議採用appserv的套件來安裝(因為它把所需的套件都已包裝成一個EXE檔)

想在LINUX上安裝的,當然也不用我多說(LAMP可透過yum直接抓回來、phpMyAdmin就手動下載吧!),因此,筆者在這邊也不多說明有關Server的架設(下次有機會再說...)

其實...安裝的步驟相當簡單:

1.下載WordPress 2.2.2:視平台選擇適用的檔案:



補充:LINUX可用:#wget http://wordpress.org/latest.tar.gz(抓最新檔)

2.解壓縮、安裝:
WINDOWS:解壓縮至appserv資料夾(例:D:\AppServ\www\wordpress)
LINUX:解壓縮至Apache的預設路徑(例:/var/www/html/wordpress)

補充:
1.LINUX解壓縮:#tar zxvf wordpress-2.2.2.tar.gz。
2.可更改資料夾名稱,如wordpress --> blog(方便之後連結上的管理)。

3.設定檔:將資料夾中的 wp-config-sample.php,另存為wp-config.php再修改

利用文字編輯器,更改其中的相關內容:(紅字部份新增設定...)

define('DB_NAME', 'wp'); 資料庫名稱
define('DB_USER', 'root');資料庫使用者
define('DB_PASSWORD', 'test');使用者密碼
define('DB_HOST', 'localhost');維持預設即可
define('DB_CHARSET', 'utf8');維持預設即可
define ('WPLANG', 'zh_TW');加入中文語系

4.利用phpMyAdmin建立一個名為wp的資料庫:



PS:建立資料庫時,注意「校對」需為 utf8_general_ciutf8_unicode_ci(多謝kirin的指導與提醒
,因為我phpMyAdmin安裝完的預設校對即為 utf8_unicode_ci,所以遺漏了這項說明

5.下載中文化語系檔:

請至Kirin Lin 正體中文 WordPress(下載左方的WordPress2.2.2)
解壓縮將zh_TW.mo和zh_TW.po置於:..\wordpress\wp-content\languages\

6.繼續安裝:開啟http://localhost/wordpress/(圖片版)

(1)會看見一個未安裝的訊息:點選install.php


(2)說明文件:


(3)輸入標題與電子郵件信箱:


(4)記住帳號、密碼:(之後可更改成自己熟記的)


(5)登入:


(6)管理頁面:


(7)完成後的首頁:


辛苦的裁圖作業,終於完成了這篇教學文,不過裡面可能還有一些其它的問題(例:phpMyAdmin的安裝、LAMP的安裝...等),有興趣的人可以留言討論

針對這教學文有其它建議或是指教(筆者也怕有不足之處),歡迎來信或留言告知,最後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解決一些想要自己安裝部落格,卻一直很難上手的朋友!

2007年8月31日 星期五

淚灑部落格(Tears of Blog)

沒有留言:
現在不論男女老少,只要是喜歡上網+愛寫東西(無論是放心情、日記、分享...),應該都有自己的部落格(BLOG),當然也有許多是申請相簿送部落格、留言版...

還記得筆者之前寫過部落格的功能性一文中,提到一大堆相關的內容,雖然還在持續增加中(我是亂入魔人),但是有的時候會發現原有的功能突然失效...

那時候不是只有掃興而已,很有可能因此萌生退意,離開這片原有的天空

不過,就算想要離開,也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因為你辛苦建立的文字王國怎麼辦,帶得走嗎?衍生的問題就變成了部落客(Blogger)最頭痛的問題...

其實筆者原先也嘗試過要把我原本在無名(Wretch)的文字帶去別的地方(它們有提供下載xml的資料,至少可以把文字的部份備份出來),但是要怎麼匯入到其它的平台上呢?

我也到處去註冊、嘗試把原有的內容匯至新家(當時是 Pixnet),雖然可以把文字的部份匯入,但是原本舊有的圖是無法跟著一起過來的,雖然xml裡有包著原圖的link

但是各平台中能置入圖片的方法,經常都只限自己平台內的圖片(事實是可以匯入,但是要有專人推薦或是入會才具備的進階功能),這對於我這種圖片經常四散的人來說...明顯是個大麻煩

所以我放棄直接搬運的大工程,就跑來這什麼都要自己動手的地方(自找的...)

不過,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其實我們這些寫部落格的寫手們,一個永遠的痛(隨時都有可能被迫搬家),除非你的流量能大到讓平台主有廣告效益(例:彎彎的部落格流量破,這是什麼數字呀!@.@")

如果不想隨時被趕來趕去,或是可能突然什麼功能消失的話,相對的也要付出一點代價(有錢萬事通),可以租個網路主機,或是自己在家用那有限的頻寬(筆者用Fttb也不敢這樣做)架設一個BLOG(例:現在很熱門的WordPress,簡單上手...後面自己想辦法!)

無論你是使用何種方式架設,相對的都要付出一筆費用(租借費、電費、設備維護費...),這就視狀況而定囉!(小聲說:筆者沒財力所以只能躲在大公司底下的小空間裡)

如果各位部落客執意要搬原有的內容,就要有很大的決心(砍掉重練,很多都要手動的喔!),其中要注意的有什麼呢?筆者就大概列出幾點:

1.相關設定:流量的計數、RSS訂閱、特定功能的ID或連結...等。
2.文字連結:XML檔是以文字模式匯出,故舊有的連結會消失。
3.圖片尺寸:原部落格中的圖片,不一定適用於新的平台(視版型而定)。
4.搬移公告:首頁加上醒目的搬家公告(可語法轉向,但平台通常不支援)。
5.其它:很閒的話可在舊部落格內的每篇文章中,加入對應的連結()。

其實,應該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因為每個平台在使用方面的限制上不同,我也就不加以詳述(大魚大肉、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只是很多人在使用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抱怨,或是灰心的狀況(畢竟是免費空間,不要奢求太多!)

簡單的說,就是看妳想要怎樣的服務,在衡量一下你想付出多少的代價,再自己找個平衡點吧!這其實沒有誰好誰不好,這讓筆者想到Yahoo!併購無名後,引起的騷動(帳戶整合重新認證...)

其實,平台提供的「固有服務」愈少,相對於部落客來說,能夠外加的內容就愈多,反之亦然,在你使用一切都已經圖形套件化的同時,相對失去了可調整的空間(不然就是用錢換功能),這才是我這一篇要說的重點(也是我為何搬來的原因)

雖然,舊有的外加功能可能會隨著平台的更新而失效(會亂一陣子),不過,很快就會有人釋出解決之道,除此之外,部落客本身也可以當作多看多學(筆者有慘痛的經驗...)

在淚灑部落格的時候,其實對於寫手本身,也是另一種不同的成長吧!(只要能夠忍住不先砸電腦的話!共勉之...>_<|||)

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101篇的回顧

沒有留言:
筆者自從4月11開始來這兒寫Blog開始,一直到現在終於突破了100篇,回首看看這些日子以來努力寫的成績,希望我能夠持續的下去

雖然剛開始寫的時候,應該是個乏人問津的小Blog,更何況我寫的又是屬於IT人的生活,真的能夠有所回響的並不多,我用了Google提供的Analytics(分析時間4/11~8/18),更能看出起伏呀!

今天就是要來回顧一下我這些時間來的前十名的文章(利用Analytics),如下:

名次     文章標題             檢視次數
=================================================
 1.  手動移除病毒(Virus、Trojan...)        785
 2.  OUTLOOK(EXPRESS)2GB的迷思       369
 3.  病毒清理(Virus Clear)的迷思         362
 4.  Linux的異地備份(Offsite Backup)(1)   202
 5.  網路攻防戰(Port Scanner)          193
 6.  抓圖的技術(Grab Picture)          191
 7.  系統(SYSTEM)安裝守則           174
 8.  LPI心得筆記簿 ─ 硬碟規劃(RAID)       169
 9.  SMB(SAMBA)SERVER-1          166
 10.  FTTB和無線網路(FTTB & Wi - Fi)      139
=================================================
以上就是筆者這些時間以來,最多人檢視的十篇文章,再重頭回顧一番,其實這些流量,絕大部份應該還是在CNET上有連載過相關的文章,否則小弟我,應該還差得遠了

更別想跟其他老大哥、大姐們比(我也沒要比的意思),其實我為何要回頭來看看這前十名呢?並不是我太閒、或是想不出要寫啥?(有時候會啦!一 一||)

而是找出這前十名來,應該是比較具有意義的文章,或許比較能夠幫助大家,雖然說這文章的排名並不是太客觀(跟時間長短有關),但是我最主要的用意就是希望能夠與網路上的所有人分享,同時能夠在網路的平台上與人互相切磋

當然也希望有相關的同好一起加入,更希望有人來信或留言指教或討論,畢竟進步的路上不該是孤單的(雖然自己下苦功的時候一定是...)

希望我這盡可能一天一篇的傻勁(小聲說:周休時,饒了我吧!),希望能夠帶動這股風氣,畢竟我這個曾經是文字工的人,還是在文字上有機會能夠展現我的熱情吧!

這有點囉唆的101篇回顧,希望大家能繼續的支持與指教,我知道有些內容不太親民(不知怎麼回應),還是可以利用留言版或Twitter跟我互動吧!下台一鞠躬。

2007年8月17日 星期五

無線網路的普及(The Popularity of Wi-Fi)

沒有留言:
筆者在新聞上看見了TWNIC託輔大做的一個民調,其中針對電話訪問的部份(視為一般民眾),做了解讀:「台灣有1/4的人口曾使用過無線上網」

TWNIC 2007年「台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報告:
媒體簡報新聞稿報告摘要全文版

筆者的看法中,其實有不一樣的想法...

因為無線網路與現在的使用習慣有很大的不同,就算經常使用無線上網服務的人(網路族群),還是比較在意於費用與穩定性居多

這次的新聞稿把電話訪問的角色視為所有人,我覺得有點偏頗(畢竟是統計的一種方式),因為現在能夠輕易無線上網的地區,還是集中於人口較密集的區域

我就會想到以下的問題:

1. 現在的無線網路訊號真的穩定嗎?

真的使用過的人就知道,現在的無線上網區,就連台北都會區(號稱無線城)都還有許多死角,更別提其它都會區能夠達到的涵蓋率,其實一般人在家中有接用無線AP上網,就會發現就連家中可能涵蓋的範圍就有限制,就算現在都會區的設備較高檔,但相同問題仍會重現

2. 無線上網的費用?

WIFLY的無線上網機制來說:
計時制:大約每分鐘0.8∼0.9元之間,有360min/300元與110min/99元。
定時制:24小時100元、30天500元與7天200元。
固定會員:月付399元與年繳4200元。

除非你是屬於行動商務人士,同時所處地區的無線熱點(HOTSPOT)足夠,才有可能用付費的方式來取得相關服務,這一類的人佔一般民眾裡的多少呢?

與一般人能接受的ADSL費率相比,價位是否真的足以讓大眾轉為無線上網呢!

其實這一點也可以從電話訪問及網路問卷對於價位的落差中看出:
(1)500元以下:網路比電訪高出4.46%;500元以上:網路比電訪高出11.01%
(2)希望免費:網路問卷比電訪多上一倍之多

3. 無線上網的硬體設備夠嗎?

這裡的硬體設備不只是AP或熱點的多寡,還有空間大小(能坐的地方,雖然某廠牌NB的廣告一邊走一邊無線上網,那並非一般人所為),所以又把原本的無線網路能夠涵蓋的地方又縮小許多(除非是想坐在人行道旁的階梯上網 = =||)

4. 無線上網的速率足以做所有上網之應用嗎?

現在無線上網的速率,其實還是受限與硬體架構及頻寬,拿來做所謂的行動辦公室的服務或許還可以,如果是要傳送較大的檔案(尤其是上傳),可能所耗費的時間成本,就十分驚人

就以上各點來說,雖然有學者說到現在成長率遲緩,但在筆者看來,現在能有1/4的人口曾使用無線上網,那已經是不錯的成績

畢竟重點應該放在實際能夠應用的層面,這一點跟政府補助不補助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不然,政府那天說上網不用付錢...看那家ISP業者會願意提供呢?(苦笑)

雖然無線上網的人數在穩定增加中,但是對於相關的安全性防護卻常被人所忽視,不然,TWNIC要不要做個無線網路使用者的使用安全調查,結果絕對會出乎意料!!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破萬的瀏覽次數(>10000)

9 則留言:

↑↑↑↑↑↑↑↑↑↑↑↑↑↑↑↑↑↑↑↑↑↑↑↑↑↑
萬人大關囉!

雖然計數器可能是以網頁開啟次數來計算,但是看見已經破萬的數字(計數器與部落格觀察的落差是因建構的時間點不同),對我來說也是另外一種的激勵,雖然在版上與我一同討論、分享的人不多(我知道有人害羞...),但是我還是謝謝各位賞光!

不過筆者這個BLOG最大的用意就是想利用網路的特性,互相增進彼此的見識與能力,當然也很歡迎各位的建言與指教,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微小,若能夠發揚部落客精神,希望也能幫助到各領域的人,這才是最大的歡樂呀!

PS:想當初低調寫的無名,兩年多也才不過8xxx....>_<|||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網路服務的整合風(Integration Network Service)

2 則留言:
筆者從無名小站轉至現在的Blog空間,主要是來享受一下不被約束自由

現在網路服務的狀態,經常都是大公司併小公司、小公司等著大公司接手(網路服務的經營也相當困難),我們看見那些成功的例子,除了他們研發出的新技術之外,同時也接承時運,才能有一飛沖天之勢

無論是社群取向的無名小站My Space,或是影音導向的Youtube...等,現在都是具有背後的金主提供有力的支援,不過...對於使用者來說,這樣子的整合是否就一定是好的呢?

在這筆者並沒有要批評誰的意思,只是針對使用者的反應來表達一番,在此先做個小小聲明,以免變成筆戰或是被人給掛上什麼標籤(網路無奇不有!)

首先來看看Google這網路服務的龍頭吧!(雖然最近有報導說:它在客戶滿意度上輸給eBay集團下的PayPal),但是它應該也是網路服務小公司爭相期盼他出手併購,畢竟它現在是資本最為雄厚的網路服務公司

例如:現在這BloggerPicasa...等,都是直接以併購的方式所整合進來的服務(同時也帶著一堆使用者),因為服務定位的取向,雖然提供了相關的服務,但是對於這些原本的使用者來說,還是能夠適當的選用相關的功能,並非一股腦的把所有都綁在一起(例:使用這平台,就得接受我們提供的廣告...等)

現在Google的Adsense也是讓網站的經營者自行決定是否要擺放在自己經營的網站,雖然如此,網站(頁)的管理者還是具備選擇性(台灣有許多業者也發起類似的做法,後續影響就待時間來考驗)

這一類的整合風,對於使用者的影響來說,其實並不會有太多影響,就算有的話,也是多一些把不要的功能取消而已,並沒有太多強迫使用者使用的手段,至少使用者還能夠保有在現在網路環境中愈來愈式微的自主權

反觀其它的整合風,卻經常造成使用者許多的困擾,這部份我就不具名來說明

在說明之前,因為被整合的網路服務的業者,大多是屬於使用者免費的模式,一但整合之後,如果母公司有考慮到成本...等相關問題時,使用者受到的限制就會很明顯,因此,這部份並非是使用者與服務提供者之間永遠無解的結

例如:
1. 要求使用者的認證(身份證字號Email、甚至還要求雙證件影本...)
2. 縮減或整合類似服務(空間大小、資料搬移、減少特定服務...)
3. 付費使用者無法得到對等的尊重(無法續用服務或被迫轉用其它服務)
4. 變更服務的網址或相關連結,造成原有連結失效
5. 加入原本沒有的廣告或相關連結

以上是整合後最常見的變化,光是這些問題就足以讓使用者有許多怨言,當然服務提供者當然也有他們的難言之隱,不過「習慣」卻是決定是否成功的最大要素

當習慣養成後,就算它可能未來會收費,或是增減了一些原使用者不太在意的服務,他們還是會選擇原有的平台來應用,這就是習慣主導消費者族群,或許某一天驚醒時,原本的使用者才會發現已經中了習慣的毒!!

網路服務的整合風,還有一個較大的迷思就是,雖然在同一個平台能夠得到許多服務,對於使用者來說像是一件便民的事情

反觀供需之間的狀態,如果只有單一服務提供者獨大時,通常需求也被供應者給限定,此時便民的部份是否還如此具有價值,也是大眾需要審慎思考的部份!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就是現在絕大多數人的心態呀!

總而言之,現在這一類的整合風四起,網路服務的小公司在等待,大公司在觀望,使用者只有等著被宰,才是現況最佳的寫真吧!

PS:再次聲明!僅針對現況一論,並無攻訐何者之意,如有疑義請來信告知!!

2007年6月12日 星期二

部落格的功能性(Blog Function)

16 則留言:
一定有人會覺得很奇怪,Blog會用就好,為什麼還要介紹功能性呢?

如果,你跟筆者一樣是使用Blogspot.com這裡的Blog空間,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做萬事起頭難,因為筆者本身對撰寫網頁這件事也只是略懂一些皮毛

因此很多功能都是從外部網站載入,也就是為什麼大家開筆者的Blog時,總是要花多一點的時間,這一點也還請各位見諒...

筆者為何選這來做為IT部落格落腳的地方,因為這兒對於部落客(Blogger)來說,它的限制較小,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免費(這一點對於網路服務來說是放諸四海皆準)

也許它有著極為雄厚的後盾,才能夠提供如此的服務(背後有某大神撐腰),當然它對於Blogspot的作法也相當不同,那就是它本身並不提供相關程式的服務(頂多支援CSS、JAVA這一類跨平台的語法),也許這樣它們在維護主機的成本上也能夠降低許多

不然,網路上有大多數的Blog空間,都已經具備有相簿、留言版、部落格,甚至影音檔的服務(雖然這裡也有,但是存取方式大不相同),所以當你來到這裡開疆闢土的同時,你就會發現很多功能都是要自己加上去

筆者這裡僅針對原先Blogspot不具備的功能加以說明(利用Google所提供的服務也避開不提),至於一些原本Blogspot會遭遇到的狀況或是問題,可以參考這裡官方的說明文件

筆者是利用三欄式的版型配置,就從左而右,由上而下來說明這裡有那些是從外部讀入的功能(筆者僅附上網址,有興趣可去該網站申請,僅為介紹,並無其它用意):

左方欄位:
1. 日期標示:http://www.sonyericsson.co.jp/
2. 時間標示:http://www.clocklink.com/
3. 計數器:http://www.amazingcounter.com
4. 部落格觀察:http://look.urs.tw/(標示Blog在群體中的變化)
5. 我的書櫃:http://www.anobii.com/(可分享自己看過的書籍)

中間區塊:
1. 延伸閱讀:chenkaie在blogspot.com的大作(無痛教學)
2. 版權宣告:http://creativecommons.org.tw/(保護自己與分享權利)

右方欄位:
1. 最新回應:jinyaolin在blogspot.com的大作(人性的設計)
2. 訪客留言版:http://www.cbox.ws/(低調或找不到主題回應的人落腳)

其實在此分享筆者部落格的功能,也是希望能夠減少大家在搜尋資料的時間,當然原本就有撰寫能力的人,也可以自己動手寫出相關的功能!(我不行Orz)

但是筆者還是老話一句:「取於網路用於網路

以上的著作都還是屬於原作者所有,筆者只是加以轉載跟分享!(如有疑問請來信告知)

最重要的還是,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或互相切磋,畢竟這才是Blog的真義...

2007年5月26日 星期六

網頁連結(HyperLink)的優劣

2 則留言:
在網路上的資訊,怎麼樣來判斷是夠還是不足呢?其實對於一個上網已有一定時間的人來說,應該也會知道去那兒找到有用的資訊,而不是胡亂的大海撈針

但是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連家中的爺爺奶奶都在學上網,收發email、skype的同時,就會發現到很多文章的不足之處,那就是要他們再去別的地方搜尋到想找的內容,那可就難得多,所以這時候參雜在文章中的超連結就變得十分有用(不過一但整篇被密密麻麻的超連結所佔據,那就過頭了)

任何的內容與工具都是一把雙面刃,無論你是用什麼方式來使用或拒絕,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只差在是幫了別人還是害了自我

現在很多的網站,都會在內容中加入許多的連結,有些真的是讓閱讀的人能夠很快地找到要的資訊,但是有的卻只是導入另一個搜尋的頁面,這樣子的資訊是否就有用呢?筆者就會覺得似乎有點多此一舉

更別說有的網站或是論壇,直接把相關的廣告置入於文章之中,用此來增加贊助該網站的廣告點閱率,這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更加了許多無謂的困擾,先不論那些連結顏色上的反差(這可能跟顏色上的選用有關),光是有可能誤點所跳出的視窗,就夠人困擾的了

就算裝了很多能夠阻擋網頁跳出的軟體或外掛,但這也不是用在這時候吧!(通常是用在阻擋popup這一類的廣告所使用),就算真的可以利用瀏覽器上的設定來略過許多在網頁上加注的顏色(例:IE的存取設定...),甚至自己用一個習慣閱讀的樣本來做為閱讀的選擇

但是這也太過於麻煩了吧!為了要避免這樣子的狀況,反而造成更多使用上的不便,所以就算有這些功能,真的會使用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對筆者這種人來說,對於這總網站應該就是避而遠之,要我再來第二次,那可是難上加難

所以每個網站的經營者,請謹慎地使用這些便利的工具,雖然說無法獲得全部的人的喜好,但是能夠造福大多數的人,應該也是您所希望的吧!總不希望自己砸了自己招牌吧!!

雖然筆者有時也會用一些相關的連結來減少閱讀者找尋的不便,不過我也挺害怕會因為這樣子造成閱讀上的困擾,而且為了避免廣告嫌疑,我盡可能都是連去維基百科或是我自己發表的文章,如果造成了閱讀上的不舒適,還請來點回應跟我說吧!

我很樂於接受大家的指教,且這也是我為何開這blog的最大原因呀!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網站流量(Flow-Rate)與實質效益(Cost-Benefit)

沒有留言:
平常都是說一些技術和電腦應用,今天來說一些比較不一樣的吧!

想想之前網路剛起步,大家剛開始習慣這種便利性進入生活時,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呢?

從最早的入口網站(蕃薯藤奇摩PCHOME...等),轉型成拍賣網站,進一步轉為網路上因廣告帶來的效益,這些重大變隔,其實都跟流量效益有關


為何筆者這樣說呢?其實看看以前跟現在網路的擴展性與流通性的差別有多大,就可以一窺端倪,最早的入口網站,是必須投入巨額的網路頻寬費,來支持著普羅大眾上網來經過這入口,查詢網路上一切相關資訊

當時,對入口網站而言,最大的收入應該就是廣告主刊登廣告的費用,不過在剛起步初期,應該真的願意投入這一塊領域的廠商應該有限,所以相對廣告的費用也較為低廉,不過現在證明這些入口網站挾帶著眾多的流量,的確可以為它們帶來可觀的效益,不然YAHOO也不會動手買奇摩

只不過只看入口網站的服務是不夠的,因為有了Google下來參與搜尋引擎的技術與開發,讓Google大神的魅力迅速的延燒,所以那些入口網站們,只好另闢新途

於是開始線上商品交易與拍賣之路,最早國外的eBAY就是很好的實例,所以這些入口網站也整合了原本廣大的流量,導入線上商品的交易,提供平台賺取相關的微薄利潤(聚沙成塔極為可觀),從中得到另一種不一樣的經營來源(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所以線上交易頓時變的火熱,當然也衍生了許多相關的問題,只是這不在筆者這篇的討論中

當線上交易到達一個飽和的狀態後,Google又再度殺出了一條經營之路,那就是它們的Adsense,因為這條路,讓廣告主的選擇不僅僅是只有入口網站的的大流量,甚至穿透到各個網站的經營者

因為它提供了相對的分享機制,只要網站主願意提供放置篩選過的特定廣告,如果網友點選這些廣告時,廣告主也能獲得相對的廣告金分享,雖然微薄,但是對於那些以個人名義服務大眾的經營者而言,也不外乎是一種肯定與支持

這樣子的服務,就帶動了巨大的商機,於是讓許多入口網站也進而效法,將這種模式導入商品的販售,但是...筆者總覺得這之間還是有所差距

因為直接對商品有所連結,而不是針對相關的資訊或是服務,這樣一來可能反感的程度會大大提高,不過這也是另外一種經營的模式,畢竟它們也是只是

在商言商

筆者為何會想要寫這一篇文張來反應流量與效益呢?

其實是因為友人告訴我一件事,啟發了我針對這話題的想法,因為某個以軟體介紹著名的網站,跟友人公司談合作互連廣告的事宜,索價不斐,因為該軟體介紹的網站就是挾帶著高流量來做為談廣告的籌碼,雖然最終結果我沒繼續留意

這卻告訴我們一件事,在這網路開放的世界,處處都可見到商機,應該可以把之前的名句改成:「只要我有流量,沒有什麼不可以

但是,別忘了一件事,流量愈大負的社會責任也愈大(讓我想起了假新聞事件)

2007年5月24日 星期四

衝突(Collision)

沒有留言:
腦海中浮現,破碎卻又具有含意的26個異次元字母

雖然無法具體,但也似乎有了輪廓

只不過那模糊的邊際,能否塞進這四次元的衝突之間

相似的頻率,在產生共鳴之際

那無生命的有機體是不是也能心靈相應

還是

在衝突中有什麼高深的脈絡可尋


在相互平行的世界裡,無法切換至另個領域

關上唯一的溝通之前,彼此早已互換了難以數計的信息

直到一方退讓,或一方強襲,全都無預警的自己奉行

久了

當彼此的默契成了求生的意境

就算滿目瘡痍,也能毫無疑慮的傾訴自己

原來,這就是我所陷入的異世紀,就算再怎麼無力

也要大聲的喊出,屬於我的聲音

破...局...

2007年5月10日 星期四

Unconsciousness

2 則留言:
走在大街小巷,總是抓不著屬於我的歸屬感

我,微不足道,旁人眼中的我,連輪廓都殘破

看不清周遭的臉孔,那樣的不真實,卻又能感受身旁的流動

灼熱的呼吸,在矇眼之前,依舊烙印在右側的臉頰

淚水湧出,滴落前蒸乾,烏雲的感動竟也成了無助的幫兇

按下鐵殼牢籠的呼喚,心猶如墜入地底深淵般冰涼

跨越相似的平台,從這兒進入,在那一端竄出

心竟也從喉頭嘔出,血淋淋的現實,在間歇性的跳動中沒落

突然現身的光暈,由遠方投入眼前,爆炸性的畫面

一次全部面臨,毫不遮掩的赤裸,刻劃在胸口的十字架

沿著身軀滴下的血,染紅了我的夢境

鮮豔的顏色渲染了原本僅存的黑與白,但世界依然空洞

我的輪廓仍舊無法成形...

漸漸地崩解、悄悄地一眨眼,剎那間全都復原

只是心靈與軀體的剝離,早已風化成砂粒

吹進眼裡,追尋最終的印記...

ps:這一篇與IT無關,筆者亂入的一篇心情

文字工與MIS的落差

沒有留言:
想想我從文字工轉換跑道,進入MIS的領域也快兩個月了,在這短短的兩個月裡,其實心中的感覺五味雜陳

原本在文字工的領域時,每天都在寫東西、整理資料、連絡外包人員、校稿、整合所有的元素,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更別提會有多餘的時間來想自身的問題

現在因為是一人MIS,所以很多事都是我決定就算(只要跟錢無關),反而多了比較多的時間來思索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不過,現在在我周圍也還是一堆編輯、企畫(我以前身旁都是文編、美編而已,當然也有些不知在做什麼的人= =+),有時候難免會在他們討論事情的時候參一腳(其實我不該如此的),因為他們是出版社,我原本的工作領域是在數位學習,所以很多事情的作法,都有相當大的不同(當然也包括公司的特有文化)

以前:不知道為何而忙;現在:自己找事情忙(其實瑣事不少)

以前:總覺的沒有辦法下決策;現在:找人討論都很難(有些人還不想聽)

以前:每天都是跟書本排版校對拼命、內容文字的正確與否在計較
現在:每天都是跟電腦硬體、軟體和商品報價,有時還會穿插一些怪問題

其實從跨進這個領域開始,就經常有人跟我說,這是一條不歸路,甚至有朋友說這一行的取代性太高,這一點我也不是無法領會,所以要無時無刻充實自己

現在每周會抽個一天來吸收新知,每天做一些工作上的記錄,實踐一些原本所計畫的案子,雖然經常遇到實行面的挫折,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隨時都有變成有牌的打雜工的可能性(這也是這個行業最常經歷的窘境)

現在遇到的問題不外乎是作業系統的不同、軟體授權的問題、中毒解毒的瑣事、定期備份的技術、注意資安訊息...等,反正只要是跟資訊有關的,幾乎全都歸我(資訊部只有我一個)

我不知道一般公司裡的MIS是否也有這樣子的感受(如果MIS不是外包的話),如果有跟我一樣職位或是經歷的人,應該很能體會這種心情(想想前公司唯一的MIS還被BOSS"禮貌"的請走了),這就是現在的職場生態

每個人不能只做好應做的,同時還要身兼多職,MIS兼送貨、MIS兼打雜、還兼當MODEL(想到我進公司第一天就被抓去拍照)

可是反過來思考,如果每個人都要身兼多職,那要如何在自己的本業上精進呢?因為每天都所處理不完的瑣碎事務,每個人都只能夠「維持現況」,也別提什麼不一樣的構思與創新了,真的有這樣子遠見的領導者太少了(Google、台積電的領導哲學不是每間公司都有資本可實際操作的)

畢竟老闆要看見的就是成效、利潤,而不是員工本身的能力、技術(很多人是靠跳槽、挖角掘起),往往在公司正經的做好份內的事,還比不上具有舌璨蓮花本領的人,所以賣命的人,經常都有不受重視的感受,現在就是要懂得表達想法,才能夠受到老闆重視與任用(愛哭的小孩有糖吃)

文字工與MIS之間的落差,除了工作本質之外,還多了許多自我省思的空間,除此之外,大部份還是跟大環境的職場生態有關,排除這些外在因素的話,最大的感受就是...

現在的MIS要能具備軟硬體及系統的維護能力、程式撰寫或除錯能力(這一點我沒有)、瞭解使用者習慣、甚至連採購都要有一套(不信的話,可以去看看人力銀行上的職務需求)

真的很專業的人,往往就是非常的局限於某些領域,例:UNIX一般人有可能自學嗎?一般中小企業有可能用的起嗎?銀行業的機房值班人員的出路在那?

這些都是我轉入這個行業之後的感受,說不上是無力感,只是有許多不同的遭遇會讓自己的自信心受到打擊

文字工的辛勤、MIS的無奈,竟然轉變成這個BLOG上的文字亂入,各位讀者也忍耐一下吧!這就是部落格的特性,心情的分享與真實的感受,轉變成指尖在鍵盤上的輕舞

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

Google 大神面面觀

沒有留言:
筆者自從由某紅極一時的BLOG社群網(無x,被更大的網路巨擎買去= =+)轉戰到此之後,發現市值最高的網路公司,真是無人能敵呀!雖然自認還有絕大多數的服務還摸不著頭緒,不過至少它們是可以把想法化為現實,這一點真的是無話可說

其實筆者在網路上趴趴造應該少說也有十多年了吧!

從學生時期的BBS(戲稱BYE BYE SCHOOL)、網路聊天室、入口網站(Pchome、Kimo)、網路泡沫化時代、一直到Google的竄起,老實說也看過各式各樣奇怪的網路服務,今天就來聊聊現在火紅半邊天的Google大神吧!

最早我也只是覺的Google查詢的功能很方便(尤其是針對全球的資訊),但是慢慢的會發現它有其它更不一樣的用法,例如針對某些特定網站做關鍵字的查詢

site:www.hinet.net keyword(對www.hinet.net網域查詢keyword)

這種用法對於沒有設置搜尋功能的網站(某些社群的論壇),也是一種不錯的搜尋方法,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類似的應用方法,可以參考google說明中心的網頁

除了搜尋功能之外,還有一個耳熟能詳的功能,就是先前紅極一時的Google Earth,雖然它是受到安全性的顧慮,但是也意外地增加了知名度

所以在電影全民公敵( Enemy of the State)中的名言:「雖然有哈柏望遠鏡在看著外太空;但是有更多雙眼睛正在看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更是突顯了我們無法藏身的窘態

這些都是Google大神帶給我們極不一樣的思維,當然它們的「巨作」不僅僅如此,還有虛擬城市的廣告(另一個世界的平台)、Adsense(網路使用者的賺錢術)、Analytics(驚人的分析軟體)、日曆、blogger...等,不勝枚舉

在這裡我要先聲明,我不是來為Google打廣告的,更不是Google的員工(我也希望我是),只是針對一個網路使用者來看Google所提供的服務,但是這眾多的服務,是否真的能夠提升我們的便利性呢?

其實這一點還是有待商榷,因為網路上的技術太多了,一般的使用者是否真的能夠將這些服務導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呢?其實並不然(並不是不行,而是要花費的精力遠大於改變現有的環境),舉個實例來說吧!

其實筆者最早來這兒墾荒,最大的原因就是來此測試Google Adsense的功能(因為這兒是屬於Google母體的一部份,當然能夠提供該服務,雖然有很多怪怪的翻譯!)

為什麼我不在原有的blog中導入這樣子的服務呢?因為原有的blog社群網站,對於我們這種小小的免費使用者,並不開放能夠使用Java script的功能,相對的也無法導入網路上許多利用java平台所營造出的便利性(這應該也是為了使用者付費的取向吧!)

所以各個網路服務的提供者,其實都還是有自身利益的考量,只是明不明顯或有沒有共利的屬性,就拿現在購物網也開始效法於Adsense的方式,把產品導入推薦者分享的機制中,雖然不知實際的效用,但是也讓網路的多元性更上一層樓

在這樣子的環境中,我們可以發現使用者能夠利用的工具愈來愈多,但是市場的區隔也愈來愈明顯,也不是像以前那種「公司相爭,使用者得利」的關係,因為羊皮出在羊身上,希望我們不要漸漸地成為最後的羔羊...

2007年4月13日 星期五

文字工的甘苦談

3 則留言:
在我轉型IT之前,我只是一個線上教學的數理編輯
對很多人來說,這應該是個很陌生的領域

其實,對很多人而言應該是熟到不能再熟了吧!
只是把靜態的文字變成動態的網頁、FLASH動畫或視訊...等
跟一般出版社的編輯們,又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而我當時編的內容是什麼呢?
有些人以為我是編資訊相關的內容,我才會轉入IT產業
其實,並不然...

因為我當時編的內容,只要念過大學,就一定會看過
為什麼可以這樣子說呢?
因為我做的是國中自然科、高中物理化學的編輯
所以只要是念過大學的人,一定都有念到滾瓜爛熟過(除非你跳級或是...)

所以線上教學並不是多麼神奇或遙不可及的東西
只是多了點聲光效果,以及那些讓學生不要睡著的噱頭罷了!
早在五、六年前,我就接觸到這個領域了

我這一篇要說的就是這領域編輯的甘苦談...
(雖然我身旁也有很多出版社的編輯,下次有空再幫你們吐吐苦水)

其實,這個領域的編輯每個人都要具備一個「功能」
就是要有能被壓榨的特性之外,還有下列的奇怪事件:

1.不時會被「口頭教導
2.再來就換「加班恐嚇
3.最後還忍受「冷嘲熱諷

除此之外,還要加上高人一等的「忍功」(忍著不發火還要能繼續做事的能耐)

也許很多上班族,都會說有這樣子的遭遇,我只是加以發揚光大...

這種編輯要面對的事情有:外包人員比正職大牌、有人攪不清狀況(經常是中階管理者)...等
尤其是事情做到一半時,有人突然跑來說:

「你!幫xxx看個腳本」
「你!幫xxx校個講義」
「你!教一下xxx怎麼用那個」
...(族繁不及備載)
這些其實都沒有什麼要緊的,就當做是新舊交替的必經之路

可是才過沒多久,當初跑來叫我們去幫誰做什麼的人
就會轉過頭來跟你說:

「喂!你的進度落後囉!自己看著辦」
「喂!怎還有這麼多還沒有弄完」
「喂!你怎會做這麼慢呀!不會快一點嗎?」
...(聽了滿肚子火)

這也許是很多行業都會遇到的事情,我只是化文字為力量
為辛勤努力的編輯們發個聲,請那些忘了「時間是公平」的中階主管

請在說話之前,想想在您要求我們支援東、支援西的時候
您浪費的是三人份的時間 → 您吐口水+我忍耐+新人無奈的時間

因為這領域的職場生態,人員的流動率之大,絕非一般工作能夠想像
拿筆者來說,短短的兩年間至少就可以看著1~20人的來來往往

我想,這種「地獄迴圈」應該很難脫離這個領域了!

還在那領域的舊同事們,我在這兒給你們致上最高的敬意囉!(快逃...)

ps:希望那個中階主管不要發現這一篇!呼...

2007年4月11日 星期三

新的方向

4 則留言:
自從,我從文字工轉職到新的IT領域來
一直在思考是不是也該開一個BLOG來寫我的心路歷程
東選西選,選到了這個由GOOGLE參上一腳的地方
雖然剛開始沒有啥東西,但是我會慢慢增加的

畢竟是一種心情與經驗與人分享的快樂
當然也希望有相同經驗或是先進們能夠一起進來分享
無論是分享或是指教都很歡迎(只要不是人身攻擊)

這個BLOG主要的目的是分享在IT相關的內容
不過,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我個人的一些文字作品
畢竟,文字工的興趣還是沒有忘掉!^^

無論如何,還是歡迎大家來參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