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個人觀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個人觀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責任避風港(ISPs're Evading Responsibilities)

沒有留言:
今天在新聞上看見某個法案《著作權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ISP業者之民事免責事由)》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只要是跟政治有可能沾上邊的一切,我幾乎都是冷處理居多,這個草案跟網路使用有關,我就大略的去看了一下,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就是這五個大字 ─「責任避風港」。

在闡述個人意見之前,我先聲明,因為法案法條法律相關的細節,我沒有把握能夠理解的多麼透徹,僅就一個網路使用者的觀感來看這件事(或許還有一些其它的觀感),如有誤解的部份還請留言告知,但請勿挑起爭端,謝謝。(此處留言有審核機制)

看到了這個消息,讓我想起先前在ZDNet上看見的新聞《瑞典反盜版法引發政治爭議》,感覺之間總有些什麼連繫存在,雖然最後瑞典法庭有了判決(判:檔案共享網站Pirate Bay觸犯著作權法)但是最讓我不能理解的是,那使用者是否有什麼「避風港」可以躲?是消基會?還是什麼法條(案)?


或許,這一類法案的最初用意良善,但是在實際的施行上,就真能如內文所述?也讓我想起了先前因「缺乏行政罰」被駁回未通過的《濫發商業電子郵件管理條例》好像也是一樣的狀況,那這次又是怎麼一回事呢?讓ISP業者取得了避風港,難道就能夠抑制問題惡化?或是損害使用者的權益?

就算在法案內它提供了三次警告的緩衝期(三次警告後,ISP業者即會對該使用者終止全部或部分之服務),但是他所發送了三封警告信(電子實體?)是否真的能夠如期告知該IP的使用者?

如果是採用電子郵件通知,又有多少使用者有再收ISP業者所提供的信箱(另外申請、開通),這封警告信得花多久的時間,才會到使用者手中?這樣子的時間能夠被接受嗎?或者是ISP業者能夠主動切斷此IP使用者的網路?

其實,以HINET的租用合約(短短的68條,而已...)來說,原則上早已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得相當徹底,甚至不需什麼警告信三次,就能夠施行管理的必要措施,現在還需要這法案來再次確立三方的權責跟相關規定?或是,可以藉此讓著作權人能夠有其它更多的管道來保護自身權益。(這一點我本身認同,更多的是第三方代理的機構吧?)

我更想要說的一件事,就是使用者其實更弱勢

對於皆為民營的ISP業者來說,我們的權利是否能夠得到對等的保障呢?暫先不論與它國的網路價格,光是在保證頻寬縮集比這兩件事來說,又有那個單位曾跳出來為使用者說過些什麼?

還是我們所使用的網路是免費的?竟然我們也是一樣有付費使用(不同頻寬有不同價位),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夠使用多少頻寬繳多少錢?

而不是變相保障2M的下載速率(無論你是辦多少速率都一樣),或許你能夠因速度無法到達,而要求降速,但就是無法跟手機一樣用多少繳多少。(牽涉到建築物的內部線路好壞)

除此之外,P2P使用上的侵權,是著作權人本身向ISP業者提出申請,那使用者如果是被置入木馬程式或是其它原因,非使用者自身能力足以舉證自保時,就喪失了付費使用網路的權利?(這一點本身就有灰色地帶)

以現在廣大使用者對於網路自由的認知,想要不觸犯「網路空間任意上載、轉貼、於網路拍賣盜版品或利用P2P軟體非法傳輸未經授權之影片、音樂或文章」,真的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不信的話你大可以去各大平台隨便搜尋,都能找到為數不少的內容。

還記得前些時候,造成很多論壇業者避走海外的一項規定:「平台業者也需肩負內容合法性的責任(大概的意思)」,那ISP業者可以有避風港,當初避走海外的平台業者是否能夠也取得特赦令呢?或許有法可管是件不錯的事,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的做法似乎讓人難以捉摸,再者,使用者權益又該放在什麼地方呢?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使用者與操作環境的鬥爭(The Battle Between User and Operation Environment)

2 則留言:
究竟是單機化的軟體好用,還是網頁版(Web Site)的軟體方便?是自由軟體低價,還是商用軟體全面?這往往都是使用者管理者公司三方經常在抱怨、限制著彼此的事。

無論是何種操作環境,都會有它的利弊,端看使用者怎麼來看待,可惜,絕大部份的使用者只看見自己的需求,習慣用著自己的語言來詮釋所遭遇到的問題,縱使他們站的立基點不全然是錯的,但是若以整體考量,或者成本績效來判斷時,很多事不只是使用者所看見的那個面向。

縱使如此,我也清楚每個人對不同操作環境、軟體和硬體的接受度原本就不盡相同,但是當你是站在公司這保護傘底下的員工時,就得看清一件事,真正在使用的工具(軟體)的是「」,而不是一昧地要求軟體怎麼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當然,如果你自己是有錢的企業主,你當然可以花錢請人「量身訂作」一個你自己習慣使用的軟體,但實際會這麼做的人(中、小企業主)有多少呢?就小員工來說,請衡量一下自己的斤兩,更何況隨時保持備戰的學習心態,老實說,對於現在的職場文化來講,的確是相當必要(保命)的一個條件(優勢)

話又說回來,單機版和網路版的軟體,優劣差異在那裡?其實這就跟考慮是否要導入雲端軟體類似,只是公司內部所架構的軟體不是一般單機上的應用軟體,而是原本就需要協同作業的相關產品。
單機版:
優點:可離線操作、操作環境較單純、價格較為低廉...等。

網路版:
優點:硬體需求較低、可跨語系操作、具協同作業的靈活性...等。
至於缺點部份,它們擁有的優點往往就是對方的缺點(廢話),不然何必要分成這兩種不一樣的操作環境呢?但是還有些灰色地帶,舉例來說:有些單機軟體可支援多國語系、或同步化的功能、網路版軟體一樣也有自由(免費)軟體可用。

不過在變更操作環境時,就會遇到下列的狀況:

狀況1:
為什麼我要學一個新的軟體,我原本的做法很好用呀?

回答1:
因為你原本的做法較沒效率,如果現在同時要你忙兩件事,你有辦法應付的過來嗎?(心中的OS:對公司來說,你自願加班我還得出電費給你用,況且加不加班是你個人的造化...)

狀況2:
這個軟體沒有辦法符合我的需求,可以用某某知名軟體嗎?

回答2:
你確定那個知名軟體能夠符合你的需求,不用再遷就它的遊戲規則,況且一套的成本,你覺得該花多久可以攤平?(甚至你所做的事本身遠低於這套軟體的價值),況且你換一套新的軟體一樣也需要時間來熟悉。(心中的OS:你有錢買的話,你愛怎麼用都隨你呀!)

狀況3:
原本只要半小時就可以做好的事,改這套軟體弄了快一小時還沒好?

回答3:
新軟體總是需要熟悉的(再常用的軟體,每次大改版你就不用時間習慣嗎?),說不定等你熟悉它之後,這套軟體可以為你節省更多的時間,況且它對於公司其它的軟體相容性也比原本軟體高,為何不試著用看看呢?(心中的OS:哈!原來你做這件事,只需要半小時呀!?那可以問一下,為何在工作報表上,那件事的處理時間卻是半天有餘...)
 :
 :
 :
狀況N:
我可以不要用這套新的軟體工作嗎?(小聲說)

回答N:
當然可以呀!你只要能夠完全獨立不影響整體運作不增加公司額外成本,你的確有權可以不用這套新的軟體來工作,甚至你還能夠向公司建言你的工作方式,說不定可以優化整個工作流程。(心中的OS:最快的方法就是...你自己當老闆啦!你愛怎麼搞都隨你。很多人都會說:「如果是我,一定不會這樣...」。實際上,當你身居該職時,經過通盤考慮後,你才會知道這麼做的迫切性,這就跟有人因「習慣」而反對一樣)

其實,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操作方法,不也是經過長時間的摸索?為什麼現在面臨新的操作環境時會如此的排斥,絕大部分是個人因素居多,例:拉不下臉來學習?覺得自己年紀過大?還是有什麼其它不可抗力的因素存在?

這些跟失去職場的競爭力相比,真不知是孰輕孰重,以現在的景氣看來,對一個沒工作的人來說,如果是要求你上線必須學習新的軟體、技術,我想應該會搶破頭的熱門,可是對於已經身居職場的人來說,往往都像毒藥似的眾人走避。

使用者習慣偏見固執操作環境的對立之下,往往是造成工作積效不佳的主因,絕大部份的能量都在內耗中消失,換個角度看,有時候強制命令在公司內部來說,絕對有它不可抹滅的重要性,所謂的規勸、緩衝期,只限給那些懂自我充實的使用者,至於其它的大多數人,我想還不如一紙內部命令來得確實。

當然,千萬也不可有盲目的追求,並不是最新的軟體(操作環境),就是最好的使用平台,對於商業化來說,穩定性相容性絕對凌駕於新功能的使用,所以在真的選擇導入時,最好先請適當的使用者(會自我充實的那一種)先行體驗,再進行評估。

畢竟很多時候管理者看不見實際的操作盲點,這時候可不是表現自己領導果決的時刻,該放下身段時,先蹲下,才有力量跳得更高,可惜的是,往往使用者與管理者之間的立場及落差,會讓彼此都失去了應該具備的眼光(界),我想...這才是這場鬥爭的真相。

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

節能(靜音)平台的可能性?(Possibility of Efficient/Soundless platforms)

沒有留言:
昨天看見了在測試圈裡具有一定水準的Tom's Hardware一篇測試文(Athlon vs. Atom:節能 CPU 大對決 : 8 瓦耗電的 AMD Athlon 64 2000+ ─2009/02/16)讓我們看見了更多的可能性。(雖然CPU在台灣還沒面世,文章中提到約為60美金)

究竟現在的我們所追求的是什麼?更高的效能?更低的能源消耗?更安靜的操作環境(平台)?或是更低的價位?當然有人會說...不能全部都包嗎?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想大家都認同這句話才是,只是在電腦(3C)的世界裡,總是得挑戰它的極限在那?就跟以前一昧地追求高時脈,現在則是追求多核心,似乎都是想找到那個極限在那?

近年來因為精簡(低價)筆電的蓬勃發展,讓這種搭配低耗電的CPU(例:Atom N2xx、Celeron 2xx)的架構逐漸為大眾所接受,或許是剛好遇上這波全球的不景氣吧!

不過,似乎在桌上型電腦的平台上,還看不到太多類似的設計,目前較為人所注目的仍為All in One的PC設計,或是少數的精簡PC上,才會看見類似的架構,這或許跟一般人使用PC的習慣有關,所以這種架構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吸引力總是稍微低了些,畢竟在電腦或3C商品上,總是需要以高效能、多用途...等文宣,才有利於進一步的促銷商品

而這次從Tom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類似的架構還是具備著許多的可能性,甚至連近年來一路被壓著打的AMD,一樣有機會跨足類似的架構,甚至能夠打造出一個不需「主動散熱」的PC平台(CPU的散熱不需風扇,全速運轉時,僅為55度C),雖然實際應用時可能與測試的結果有所出入,至少它也算是有了一個不錯的突破。

這樣子的消息,給了我一個怎麼樣的想法呢?如果能採用無風扇的電源供應器,以及硬碟改採用固態硬碟(SSD),是否這種架構下的就能夠打造出一個極安靜(無風扇)的電腦工作平台,不過前提是系統散熱的問題能解決。

就算不做如此極端的想法,在電腦內安裝轉速低於2000轉以下的系統風扇來散熱,或許也能在
散熱之間取得平衡,畢竟生活中會有聲音的來源太多了!一昧地要求無風扇似乎不太合理。

除此之外,因為節能是現在大環境所重視的目標,除此之外,該文章中提到整體架構的優勢,反而能夠造就出一個整體耗能比Atom系統還低的作業平台。

這點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畢竟在很多時候,使用者真的不太需要去追求最新、最快的電腦規格,只要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日常生活使用的電腦,還比較實際些。(尤其是看見電費單的當下)

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一些事,那就是對於節能這件事,除了要把心思花在刀口上之外(問題的主因),還得從整體面來進行考量,而不要犯了顧此失彼的錯。

尤其是在評定所耗的資源(預算)時,或許你能夠用80%的資源,降低「單一元件」50%的能源消耗(但是對於整體來說僅節省30%),跟採用70%的資源來改善整體架構,說不定能節省整體40%的能源消耗,有時真的得換個角度思考,才能夠跳脫這個框架。

或許對個人來說,這種節能的觀念,實際能夠帶來的效益並不高,但是以現今社會來看,應該絕大多數的家中,都有兩台以上的電腦(如果含影音播放PC的話,我個人就有三台...),並非每台電腦都得具備高效能,例:文書處理、影音播放(一般DVD畫質以下),就很適合導入這類節能主機。

選擇那一種平台,原本就有它的需求面向,你可以從市場主流來判斷,該產品的消費族群是什麼人,可惜的是,節能平台頂級機種其實都是少數族群會採用,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單一面向的商品(消費者總是有著「贈品」迷思,希望功能愈多愈好)

以現在的低價筆電來看,不也侵蝕到了中、低規格筆電的市場,更何況對銷售通路(Sales)來說,他們更不喜歡賣這類低價的商品,原因無它,因為該產品的利潤太(賣一台抽50元?),在一個爹不疼(Sales)、娘不愛(消費者)的環境之下,除非有夠明確的目標導向,否則很難堅持去購買這類商品。

以我個人來說,我其實對電腦這類3C商品的看法,與剛接觸這類產品的初期已有出入,現在我覺得單一功能的商品,只要他的價位在合理範圍內(這點很主觀),或是能為自己換得更多自己在乎的條件(例:時間、安靜、舒適度...等)這東西就有它的價值,旁人沒有什麼資格能夠評斷。

扯遠了...言歸正傳,以現在節能、低價或安靜的桌上型主機來說,絕大多數還是綁系統平台居多(自由度太低),我想待這次文章中所提到的這類產品夠完備時,或許我也會採用它來為日常生活中需要電腦的地方,添加更多的可能性。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網路上的信任?(Trust on Internet)

沒有留言:
最近這陣子,Google最被注目的新聞應該就是那將近一小時,數以萬計的網站被貼上了惡意網站的標籤,經過了一番熱列的討論之後,最後Google也出面道歉。(官方說明

不過,也因為這件事突顯了很多網路上的問題,尤其是我們上網每天都會做的事 ─「逛網頁」,當大家漸漸有了網頁防護的觀念之後,或多或少都會經第三方的廠商(這次的廠商是StopBadware.org),過濾一些有害的網頁,縱使不論攔阻率有多高,總比沒有來得好。

但是,連「Google大神」都有可能會出包,究竟還有什麼事不會發生?這時候又會想起蜘蛛人電影中的那句話:「能力愈大,責任愈重」。

我主要不是要聊這件是究竟誰對誰錯(從Google的官方說明中可以找到答案),我只是想到比起那些國際型的大公司而言,在地廠商的力量顯得相當薄弱(雖然比較貼近使用者),更別提個人在這種狀況中,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第一時間,應該很少人會懷疑大公司所提供的結果是錯的。

換個角度想,個人力量有幾個人能夠辨別真偽?在地廠商在這時候,誰敢跳出來保證自己的清白?就連國際大廠,往往都不想承認是自己的缺失所造成(害怕接踵而至的聯合訴訟?)

那在網路上,我們究竟能夠相信誰?要每個人都具備辨別網站良窳的能力?(這絕不可能...)還是乾脆只上自己常上的網站就好(老實說我自己就是如此...),但是仍沒辦法保證,你每天上的網站,都能夠安然地躲過一次次的攻擊(SQL INJECTION、XSS...等)

我想,我們還是只能夠看著那些大型網站的臉色。只是要保持戒心,因為網路上有太多事情的真偽,仍存在著變數。

舉例來說:在某些發問的平台中,因為缺少了其它第三方(專業背景)的人士來加以控管,上面的資料可信度就會一直受到質疑(但也有它的優點,但這邊暫先不提),雖然透過眾多的網友集思廣益,但是針對某些較專業(冷門)的技術來說,上面的論述往往都得打折再打折。(但是仍有許多新新人類愛直接引用)

雖說如此,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挑脫這個框架呢?

其實,這是我自己在上一份工作的親身經歷,就是引用了錯誤的資料,被主管請過去學習「怎麼立正一個早上,腳不會酸...」當然不是每個主管都會這麼細心的挑出來,當錯誤一再地經過延展、放大之後,真正影響的層面絕對不是你站一個早上就能夠彌補的。

回歸來看現在網路上充斥的新聞、訊息、分享...等,有太多太多是經過包裝的產物,真正的原貌,還是得親身蒞臨才能窺知一二,不過以現在網拍的誘人魔力及便利性,事情的真相也是得等過一段時間之後,才有機會漸漸明朗(漏餡)。

我還記得先前曾在某個討論的場合,與人聊到究竟媒體、出版品、網站...等,應該是提供正確資料的平台,是否該有勘誤機制?(個人認知:承認過錯並不可恥。)

因為,算再有公信力的平台,都有可能因為人為的失誤,造成資料的誤植、遺漏,但是這似乎在國外比較受到重視,中國人的習性總是家醜不外揚居多。(但...這還算是家醜嗎?)

對於學習的人來說,網路是個相當便利的媒介、工具或老師,但是先前看見有報導提到,因為網路的發達造成了學習者思考能力降低,這似乎是有可能的事,因為現在的人似乎已漸漸地把思考轉變成分類、篩選,或許那仍算是思考的一部份。跟原先土法煉鋼的學習者來說,還是有不小的出入,雖然優劣短時間也看不出來。(這又會讓我想起教改...)

雖然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己對任何事都保持一定的疑問,從先前MSN的首頁遭人轉址(DNS設定錯誤),到這次Google發生的慘案,網路使用者還是得訓練一下自己的辨別能力。

畢竟「多數決」或「數大就是美」在網路上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沒有任何人、公司,可以說自己是不會犯錯的,所以培養自己辨別真相的能力十分重要。(看現在一堆掛著免死金牌「Beta」的網站,即可嗅出端倪)

PS:當然,有時候也不要過份地信任自己!(嘆...)取捨之間,只能憑點經驗、運氣人際互動

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國際大廠的庫存調節地(Where Corporations Dump Surplus)

沒有留言:
今天在Twitter上,看見ivanusto說的一句:「我一直都有台灣市場是國際大廠調節庫存地點之一的感想。」 讓我深有同感,所以就來呼應一下他所說的這句話。

其實會有這種感覺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是個常逛IT產品的人,你經常會發現很多國外大廠的新產品,在台灣往往都看不見它的蹤跡,原因無它:市場太小總公司不願投入資源代理或經銷商不願承接...等,無論是那一個,都注定了我們無緣在台灣循正常管道買到該產品。

不是託友人從國外買進,就是等著平行輸入或團購,才能滿足自己想購得的相關產品的欲望,尤其是許多公司亞洲總部進駐到對岸香港之後,這種狀況更趨明顯,往往我們都只能接受閹割版次級品或是其它非消費線的產品。

在台灣,消費型的3C商品,除非是本土廠商(例:雙A),不然我們絕難得到第一手的新產品,最好的例子,我想應該就是「Wii」吧!從日本水貨早已大量引進的當下,才看見本土代理商姍姍來遲。

除此之外,你如果有親手拆過品牌電腦,就會發現裡面的產品,絕大部份都不是台灣消費線上找的到的產品,許多都是台灣依國外標案產出的主機板,再掛上「國際大廠」的LOGO再銷回台灣當地,所以,你若是真的遇到問題時,你就只能夠上國外網站尋寶,其餘的部份就只能各憑本事,從這一點也不難看出,台灣是庫存的最佳去處?(崇洋的後果...)

市場小就得接受傾銷,無論是次級品或無法得到第一線的新品?這些在商業的角度下我能夠接受,畢竟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對岸的銷售內容也有類似的考量(價格因素居多),但是以台灣的精品文化,或是購物習慣來說,這些「一流」大廠,我想除了市場小之外,應該還有其它因素的考量。

舉例來說:通路成本售後服務人事開銷...等,這些我想才是台灣為何看不見一流新品的主要原因,當然這跟市場大小有關,但是,我們反觀現在正夯的「iPhone 3G」,以它的價位及相關服務來說,一台所費不貲的多功能手機,一樣可能在台灣賣出不錯的成績,難道台灣的市場真的有這麼不被重視的小嗎?(或許這跟合作對象有關)

我想這也是台灣地區,如此多代理經銷能夠生存的主要原因,因為國外廠商害怕進入台灣設立公司(怕脫身困難),所以轉由台灣本地的公司來承接,或許對消費者來說,好像多一點保障,但...能否提供相同的服務品質,這點我想大家心裡都有數,況且還得以高於國外市價的價格來購得產品。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公司寧可直接對國外廠商下訂單,就算運費自付,在某些條件、產品來說,仍是值得的一項投資,就算無法得到跨國的服務支援,但是一項經常需要原廠支援的產品,我想它的可用性應該也大打折扣,只需注意產品的使用地點及影響程度,我想在景氣寒冬中,能夠多省一點都是好事。

好像說得太遠了,把話題拉回庫存調節,其實以現在各大廠均紛紛減產,在3C產業中唯一火紅的除了Netbook之外,似乎也看不見太多發光發熱的商品,但是就連Netbook產品線的新品,在台灣你想要取得如HP、APPLE...等大廠的新品,台灣經常都只能聞其聲,但是看不見實體落地,不然就是跟「Wii」一樣,確認產品受消費者信賴後,再緩緩引進台灣(當下或許又有更吸引人的新品在國外上市),所以我們還是站在接受庫存的角色。

老實說,這點其實對於
OEM」、「ODM」為強項的我們來說,頗為諷刺,或許是因為現在製造地大多遷往內地,所以才會有許多「山寨」文化產生,不過以我們的角色來說,真要做到相同的文化並不困難(坊間有許多類i社的3C商品),或許市場大小的確能夠決定很多事情的做法,但是怎麼在小市場走出自己的路,當有了足夠的能見度後,再來嘗試較大的市場(現在的網路服務業也是如此...)

但是,單就現在的市場運作來說,我們還是屈居弱勢,除非有足夠大的通路或企業願意承攬這部份的業務,我們還是很難無法脫離「庫存」集散地的影響。就算有大型企業願意承接,對我們消費者來說,是否能有一定的消費水準,這一點也很難說,因為...台灣的消費意識真的只能用「無言」二字帶過,其實,消費者和廠商雙方都有問題,我想這也是台灣消費市場,會走M型路線的主因吧!